《痘科輯要》~ 雜症 卷三下 (5)
雜症 卷三下 (5)
1. 眼出血
初熱眼出血,此毒氣橫肆上攻,暴烈於精華也,後必不救。
白話文:
翻譯內容:一開始因為體內熱氣導致眼睛出血,這是體內毒素肆虐,向上衝擊,對眼睛造成劇烈侵害的現象,若情況持續,後果將不堪設想,可能無法救治。
2. 耳出血
初熱耳出血,耳為腎之竅,毒氣橫烈,腎氣已敗,故血逆上攻,出於其竅,必不能救。
白話文:
翻譯後的內容如下:
[耳出血] 一開始因為發燒導致耳朵出血,耳朵是腎臟的外在表現部位,若是體內有毒氣且非常猛烈,腎氣已經受損,所以血液逆流向上衝擊,從耳朵這個部位溢出,這種情況通常很難救治。
3. 耳膿血
痘後耳內腫痛,流出膿血,俗名「蠶耳」,須先用棉花攪淨,後用黑砂糖,水調少許,滴清耳內,立愈,戒勿抓挖。
白話文:
【耳膿血】
在出過水痘之後,如果耳朵內部出現腫脹疼痛,並且有膿血流出,這種常見的情況被稱為「蠶耳」。首先,應使用棉花棒小心地清理乾淨耳朵裡的膿血。然後,取一些黑砂糖,用水調和成適當濃度的液體,滴入耳朵中,可以立即緩解症狀。請記得,千萬不要用手去抓或挖耳朵,以免傷害到耳道。
4. 痘瘡血
血有從痘瘡出者,肉分空虛,元氣走泄也,必死。
白話文:
如果有人的血是從痘瘡流出來的,這表示身體內部已經非常虛弱,基本的生命力正在流失,這種情況下,人是會死亡的。
5. 諸竅出膿
諸竅出膿無妨,行漿之際,有眼耳鼻出膿,口吐臭膿者,皆由其內有痘,不能結痂,潰而出膿,不必施治,內痘成膿,則毒化矣。
白話文:
各部位流出膿液無大礙,當身體正在產生膿液的時候,如果眼睛、耳朵、鼻子流出膿液,或是口中吐出惡臭的膿液,這都是因為體內有痘痘,無法正常結痂,因而化膿滲出。這種情況不需要特別治療,體內的痘痘形成膿液,就表示毒素已經轉化了。
6. 中風
發熱之時,腠理開張或中風邪,忽然直視,張口吐舌,不能言,宜參蘇飲(百三十)或消風散(百三一),或一時無藥則以薑汁灌下,且用推拿法。又用桃樹皮、薑、蔥、豆豉、川烏共搗,燒酒炒溫,敷臍及囟門二處,汗出自愈。
痘正出時,忽然直視,牙關緊閉,此調護不謹,為風寒所襲也,且勿輕用驅風峻藥,宜姜附湯(十三),濃煎灌下一二杯,出微汗即愈。
起脹灌漿痘後,有中風之症,俱用人參、黃耆、乾薑、附子、桂枝、麻黃、殭蠶(炒)、防風、炙草;牙關緊閉,用燈火於兩牙交穴,各一灸,其口自開。灌膿時其痘皆好,忽然噤口直視,痘皆變為瓦霜色,是中風也,不必驚慌,急用生薑汁灌下,仍用乾薑、附子、官桂,喉中有痰,加半夏溫服,令出微汗即愈。
白話文:
在發燒的時候,人體毛孔會張開,此時如果不幸被風邪侵襲,可能會突然出現直視不轉、張口吐舌、無法說話的症狀。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參蘇飲或者消風散來治療,如果手邊沒有這些藥物,可以先以薑汁灌入病人口中,並配合推拿手法。此外,還可以將桃樹皮、薑、蔥、豆豉、川烏等混合搗碎,用燒酒炒熱後敷在肚臍和囟門兩處,讓病人出汗,病情就會好轉。
在水痘發作期間,如果突然出現直視、牙關緊閉的情況,這可能是因為照顧不慎,讓風寒趁虛而入。這時候不要隨便使用強烈的驅風藥,應該使用薑附湯,濃煎後灌下一二杯,讓病人出些許汗,病情就能改善。
在水痘起疹、灌膿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中風的症狀,可以使用人參、黃耆、乾薑、附子、桂枝、麻黃、炒殭蠶、防風、炙甘草等藥材來治療。如果牙關緊閉,可以在兩牙交穴各施一灸,牙關自然就會打開。當水痘膿包形成,原本情況良好,卻突然口閉目直,痘子顏色轉為灰白,這是中風的現象,不必過度恐慌,馬上使用生薑汁灌下,再使用乾薑、附子、官桂,如果喉嚨有痰,可加入半夏溫服,讓病人微微出汗,病情就會康復。
7. 中痰
發熱之時,毒火熏蒸,痰涎壅盛,滯於咽喉,不能言語,狀若中風,但喉內痰鳴,是中痰也,最為危急。須以生薑汁灌下,若不能進藥,用鴨翅毛透入喉中,攪出痰涎,令其自吐,然後用陳皮、桔梗、半夏、南星、花粉、天麻、竹黃、硃砂,濃煎服,或加礞石,或用鎮驚丸(九十一),薑汁引,此急則治其標也。若痘欲出不出,急剖生雄雞,燒酒噴,敷臍,連用二三隻,將痘托出或可救。
凡痘欲出不出,此方最妙。
白話文:
在發燒的時候,因為體內的毒素和高溫使得痰液大量產生,這些痰液堵塞在咽喉部位,導致無法正常說話,這種狀況看起來就像是中風一樣,但是會聽到喉嚨裡有痰的聲音,這就是所謂的「中痰」,這是一種非常緊急危險的情況。
首先應該使用新鮮薑的汁液來幫助病人吞下,如果病人無法吞服藥物,可以使用鴨子的翅膀羽毛深入喉嚨中,把痰液攪動出來,讓病人自己嘔吐出痰液,然後再服用陳皮、桔梗、半夏、南星、花粉、天麻、竹黃、硃砂等草藥濃煎後的藥汁,或者加入礞石,或者使用鎮驚丸,以薑汁為引子,這是針對症狀進行的緊急治療。
如果是在出痘期間,痘疹想要冒出但又冒不出來,應該立即剖開一隻活的公雞,用燒酒噴灑,然後敷在肚臍上,連續使用兩三隻雞,這樣可能有助於痘疹的冒出,或許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對於痘疹想要冒出但又冒不出來的情況,這個方法最為有效。
8. 多痰
灌膿前後,數日有痰,用白附子,熱水磨服,切不可用二陳湯,恐燥陽明,孤陽無陰,不能生化,至收靨時,用之無妨。痘出稠密,漿不甚滿,至回水結痂時,飲食減,痰液多,宜養胃開痰湯(二十四)。
白話文:
【多痰】
在膿瘡生成或癒合的期間,數日內會有痰多的情況,這種時候可以使用白附子,用熱水研磨後服用。但千萬不要使用二陳湯,因為它可能會過度燥熱陽明經脈,導致陽氣過剩而缺乏陰氣,進而影響身體的正常運作和調節。不過,在病情開始好轉的時候,使用二陳湯就沒有問題了。
如果痘疹長得非常密集,而且痘內的膿漿不是那麼飽滿,到了痘疹開始消退,結痂的時候,如果發現食慾減退,痰液增多,這時適合服用養胃開痰湯(第二十四種方法)來調理身體。
9. 流涎
灌漿時,口角流涎不止,乃胃弱也,急用參砂和胃散(五),否則胃弱不能行漿,恐變咬牙之症,則難治矣。時值瘧疾,復出痘瘡,口吐白涎,咳嗽失聲,用生薑切片,包大附子煨,再取薑汁,和當歸、生地、白芍,共搗爛敷臍中,一炷香久。
白話文:
[流口水的情況],在恢復期,如果嘴邊一直流口水,這是胃功能弱的表現,應立即使用參砂和胃散(五)來調理,否則因為胃功能弱,無法正常消化吸收,可能會轉變成咬牙的病症,那時候就比較難治療了。正值瘧疾期間,又出現了痘瘡,嘴巴不斷吐出白色的口水,伴有咳嗽到失去聲音的情況,可以使用生薑切片,包裹大附子進行蒸煮,然後取出薑汁,與當歸、生地、白芍一起,共同搗碎成泥狀,敷在肚臍上,保持一段時間,大約一炷香的長度。
這樣做是為了利用這些草藥的性質,來幫助改善胃部功能,以及減輕咳嗽和痘瘡的症狀。
10. 汗
初熱時,身有微汗,其毒乃出,有汗則不宜發散,然有自汗,有盜汗,痘未出之先,縱有自汗盜汗,皆不可驟止,以閉其毒。痘既出後,或盜汗自汗之甚,恐表虛後難成漿,急宜斂汗固表,用人參、炙耆、當歸、白芍、桂枝、麥麩(炒)。身冷惡寒,用人參、炙耆、當歸、川芎、白芍、肉桂、附子、炮薑、炙草,起水後加白朮、淮山,服此仍大汗如珠,寒戰不已,昏沉煩渴,此亡陽症也,不治。
痘前腠理開通,毒乃不閉,故宜有汗,痘後腠理緊閉,風邪方不能入,故不宜過汗。若有自汗盜汗之症,乃表虛也,宜用人參、炙耆、炙草、當歸、黃連(炒)、桂枝煎服。又方,用當歸、炙耆、炙草、生地、麥冬、黃連(炒)、麥麩,入豬心內煎服,痘後身涼,冷汗不止,形氣雖實而精神稍疲,此陰陽交戰,宜歸耆湯(二十三)。有過服熱藥,汗出不止者,必漿濃痂厚。
痘出腎經,腰腹絞痛,吐瀉交作,手足冰冷,大汗如注,此陰盛陽衰最險,急用乳香、沒藥、人參各一錢,作丸納臍中,再用艾絨炒熱,敷丸上。
白話文:
[汗]
在剛開始發燒的時候,身體會微微出汗,這是病毒正在排出的現象,如果已經出汗就不應該再進行發汗治療。然而,有些是自己流汗(自汗),有些是在睡覺時無意識流汗(盜汗)。在痘疹尚未出現之前,即使有自汗和盜汗的情況,都不應立即阻止,因為這樣可能會阻塞病毒的排出。然而,痘疹出現後,如果盜汗和自汗情況嚴重,可能表示表面的防禦力弱,未來可能難以恢復,此時應馬上進行止汗和強化表面防禦力的治療,使用人參、炙耆、當歸、白芍、桂枝、炒麥麩等草藥。
如果身體感到寒冷且畏寒,可以使用人參、炙耆、當歸、川芎、白芍、肉桂、附子、炮薑、炙草,水痘出現後可加入白朮、淮山。但若服用這些草藥後仍然大汗淋漓,寒顫不停,並且感到昏沉和煩渴,這可能是失去陽氣的症狀,這時的病情已經無法治療。
痘疹出現前,肌膚毛孔開放,病毒得以順利排出,因此應該會有出汗的情況;痘疹出現後,肌膚毛孔緊閉,風邪纔不會進入,因此不應該過度出汗。如果有自汗和盜汗的症狀,表示表面防禦力已弱,應該使用人參、炙耆、炙草、當歸、炒黃連、桂枝來煎煮服用。另一種方法是使用當歸、炙耆、炙草、生地、麥冬、炒黃連、炒麥麩,放入豬心中一起煎煮服用。痘疹出現後,如果身體感到涼意,冷汗不斷,雖然身體狀況看似良好,但精神卻有些疲倦,這可能是陰陽正在互相較勁,此時應服用歸耆湯(第二十三種方劑)。有些人因為服用過多熱性藥物,導致汗流不止,這時的濃稠液體和厚厚的痂皮是必然的。
痘疹從腎臟的經絡出現,腰部和腹部會有劇烈疼痛,同時伴有嘔吐和腹瀉,手腳冰冷,大量出汗,這是陰氣旺盛而陽氣衰弱的最危險狀態,必須立即使用乳香、沒藥、人參各一錢,製成藥丸放入肚臍中,再使用炒熱的艾絨覆蓋在藥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