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科輯要》~ 雜症 卷三下 (4)
雜症 卷三下 (4)
1. 大便血
初熱大便血,此熱注大腸也,用川連(炒)、牛子(炒)、黃芩(炒)、厚朴、香附、枳殼、紅花、生地、地榆、木香、百草霜煎服,或用香連丸,亦可,此方首尾俱可用。一方用黃連、牛子、慈菇、人中黃,一服立平。
起脹時大小便血,此毒攻臟腑也,不治。急用地榆、大黃、紅花根共為末,燒酒調敷尻骨,三炷香久,連換三次,血止或可救。
灌漿時便血,無妨,腸胃有痘,痘潰,故下膿血,勿作痢治,宜五苓散加牛子、血餘。
結痂時瀉下膿血,此內有蓄熱,或內痘潰也,下儘自愈,不必止澀。
痘後大便血,此熱滯大腸也,急用涼血地黃湯(百二三)加秦艽、槐花、地榆。痘後瀉膿血,亦毒從泄解,不必止澀,或便不順利,作後重,用黃連解毒湯(一百四)或和中湯(百五)。素有積熱,腸鳴腹痛,裡急後重,宜先與調胃承氣湯(百六)以泄其毒,次用芩連湯(百七)或香連丸(百八)。久而不止,用韭菜、白豆豉、梔仁。
肝經出痘,大便下血,眼紅氣粗,丹痧滿面,紫黑不起,用白頸蚯蚓七條(焙乾),瓜蔞仁二十粒(去油),杏仁十五粒(去皮),尖藤茶煎汁,調餅貼臍,一炷香久,連換數次,諸症自退。胃經出痘瀉血,用雞子白調綠豆粉,敷臍下。
白話文:
[大便出血]
一開始因為體內火熱而出現大便出血的情況,這是由於熱氣影響到大腸所導致。治療上可以使用炒過的黃連、炒過的牛蒡子、炒過的黃芩、厚朴、香附、枳殼、紅花、生地、地榆、木香、百草霜來煎煮服用,或者也可以使用香連丸,這兩種方法都能用。另一個處方是使用黃連、牛蒡子、慈菇、人中黃,服用一次就能立刻緩解。
在身體腫脹時出現大小便出血,這是由於毒素侵襲了內臟,這種情況很危險,需要立即處理。應緊急使用地榆、大黃、紅花根磨成粉末,用燒酒調和後敷在臀部,等三炷香的時間,連續更換三次,如果血止住可能還有得救。
在疾病進入灌漿期時出現便血,這並無大礙,因為這可能是腸胃中的疹子破裂,所以會排出膿血,千萬不要當作痢疾來治療,應該使用五苓散加上牛蒡子、血餘。
在結痂期時排洩出膿血,這是體內還存有熱毒,或者是體內的疹子破裂所致,等到排出完畢自然就會痊癒,不需要特別止血。
在長疹子後出現大便出血,這是由於熱氣滯留在大腸,應立即使用涼血地黃湯加上秦艽、槐花、地榆。在長疹子後排洩膿血,也是毒素通過排泄在逐漸消解,不需要特別止血,或者如果排便不順暢,感到肛門有墜脹感,可以使用黃連解毒湯或者和中湯。如果原本就累積有熱毒,腸道鳴響且腹部疼痛,感覺到肛門有墜脹感,應先使用調胃承氣湯來排毒,接著再使用芩連湯或者香連丸。如果長時間不止,可以使用韭菜、白豆豉、梔仁。
如果是肝經出疹子,大便出血,眼睛紅且呼吸粗重,臉上長滿疹子且呈現紫黑色,可以使用七條白頸蚯蚓(烘乾)、二十粒瓜蔞仁(去油)、十五粒杏仁(去皮),尖藤茶煎汁,調成餅狀貼在肚臍上,等一炷香的時間,連續更換數次,所有症狀都會自行消失。如果是胃經出疹子排血,可以用雞蛋清調和綠豆粉,敷在肚臍下方。]
2. 小便血
初熱小便血,毒壞命門,故膀胱溺血,凡見此症,痘必焦枯,腹必作脹,八九日間必死(痘初報苗以及出齊之後,如遇吐血及大小便血俱屬可慮)。
起脹時小便血,毒攻臟腑,不治。
痘後,小便血,此熱滲膀胱也,小便必短澀而痛,用牛子、銀花、木通、車前、瞿麥、滑石、赤苓、豬苓、澤瀉。又方,用苦楝皮入豬尿胞內,煮熟服,立效,然必先服前方數劑,後乃以此收功。一法,用涼血地黃湯(百二三)加木通、滑石、車前。
白話文:
[小便出血]
一開始若出現小便有血的現象,這表示體內的毒素影響到了生命活動的中心,導致膀胱出血。一旦出現這種症狀,通常痘疹會變得乾枯無光,腹部也會有脹滿的感覺,病人在八到九天內可能會死亡(無論是在痘疹剛開始發或已經全部出現後,只要出現嘔血或是大、小便出血的情況,都應高度重視)。
如果在痘疹開始腫脹的時候,就出現小便出血,這代表毒素已經影響到內臟,這種情況是無法治療的。
痘疹過後,如果還持續小便出血,這代表體內餘熱仍影響著膀胱。此時小便可能會有灼熱且疼痛的感覺,可以使用牛蒡子、銀花、木通、車前草、瞿麥、滑石、赤苓、豬苓、澤瀉等藥材來調理。另外一個方法,則是將苦楝樹皮放入豬的膀胱內煮熟後服用,效果立竿見影,但最好能先服用前述的藥方數次,再用此法作為最終的治療手段。另一種療法,則是使用涼血地黃湯加上木通、滑石和車前草。]
3. 吐血
初熱吐血,血鮮,但一二口,無妨,若不止,宜犀角地黃湯(八十六)。起脹時吐血,亦宜清毒涼血,引火下行。若吐不止,多凶,黑血則必不救,但一二口者可救。痘後吐血,熱蘊於胃也,急用涼血地黃湯(百二三)加知母、石膏、童便、香附,血止則生,不止則死。
(按:痘未盡出,過用寒涼,傷其脾氣,致血妄行,吐衄昏倒,痘色淡白陷伏,宜理中湯。)
白話文:
【出血】
一開始因為體內熱氣而導致的吐血,血色鮮紅,只吐一兩口的話,並無大礙。但如果持續不止,應該使用犀角地黃湯(第八十六方)來治療。在身體腫脹期間出現的吐血,也應該用清熱解毒、涼血降火的方式來處理。如果吐血情況無法停止,預後通常不佳,尤其是黑色的血液,幾乎無法挽救,但如果是隻吐一兩口的情況,尚有救治的可能。出完疹子後的吐血,通常是因為胃部積聚了過多的熱氣,應立即使用涼血地黃湯(第一百二十三方)加上知母、石膏、童便、香附等藥物,如果能止血就有生存的機會,否則就會致命。
(補充說明:如果疹子尚未完全發出,過度使用寒涼藥物,損傷脾胃功能,導致血液異常運行,出現吐血、鼻血,甚至昏倒的情況,疹子顏色變得淡白且下陷,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理中湯來調理。)
4. 衄血
初熱鼻出血,此邪循肺竅,將達皮毛也,隨出隨止者,不必治。不止者,用犀角地黃湯(八十六),外用發灰散吹之(三十八)。一方用絲線緊扎小指甲邊,扎盡其指,其衄立止,男左女右。
聶:痘有衄血,此毒氣外泄,非惡候也,但用發灰散或清肺湯(三十九),切不可峻用寒涼,如犀角、生地、山梔、生三黃之類,冰伏其血,必為大害。世人不明此理,一遇衄血、咽喉口舌等症,即認為實熱,投以寒涼,因而死者比比也。
有一種痘出稠密,毒火既盛,血氣又弱,以致虛火炎蒸,或煩渴,或咽痛,或鼻時出血,難任溫補,必不能成漿結痂。年長嗜欲久開之人,多有此症,最為難治。時醫見其多熱,率用清涼,如犀角、地黃之類,鮮有不死,宜參麥清補湯(十八),頻頻服之。少年虛火上炎,血不歸經,吐血衄血,急取白果擂水服,後用柏樹上寄生一兩,山梔根皮二兩,共搗爛敷臍,連換三次,吐衄自止,若未止,用犀角地黃湯。
痘後衄血,熱流於肺也,急用涼血地黃湯(百二三)加黃芩、茅花。一人口鼻出血數碗,以韭菜汁半碗,服之愈。
補:靨後餘毒乘脾,脾傷不能統血而衄,宜參朮散(二十一)加白芍、黃連(酒炒微黑)。
白話文:
[鼻出血]
剛開始感到身體發熱時,鼻子就出血,這是因為病邪正在影響肺部,即將擴散到皮膚表面。如果血能隨著熱度降下而停止,通常不需要特別治療。但如果持續出血,可以使用犀角地黃湯來治療,外部則可用頭髮灰製成的粉吹在鼻孔中止血。另一個方法是用絲線緊緊纏繞在小指的側邊,纏至整個手指都包覆,鼻出血就能立刻停止,男性纏左手指,女性纏右手指。
聶氏說:出疹子時伴隨鼻出血,這是毒素正在體內排出,並非壞徵兆。只需使用頭髮灰製成的粉或清肺湯,千萬不可過度使用寒涼藥物,如犀角、生地、山梔、生三黃之類,這些藥物會使血液凝固,反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一旦遇到鼻出血、喉嚨痛、口腔潰瘍等症狀,就認為是身體太熱,使用寒涼藥物,導致死亡的情況屢見不鮮。
有一種情況是,疹子密集出現,體內毒火旺盛,但體質虛弱,導致虛火上升,可能伴有煩躁、口渴、咽痛或鼻出血,無法承受溫補,因此疹子很難形成濃稠的漿液並結痂。年紀較大的人,尤其是那些有長期性慾的人,常會出現這種情況,非常難治。醫生看到病人體溫高,通常會使用寒涼藥物,如犀角、地黃等,結果病人很少能活下來。應該使用參麥清補湯,頻繁服用。
年輕人因體內虛火上升,血液無法正常運行,導致吐血或鼻出血,應立即服用白果研磨成的水。之後,可使用柏樹上生長的寄生植物一兩,山梔的根皮二兩,一起搗碎敷在肚臍上,連續更換三次,吐血和鼻出血自然就會停止。如果還未停止,則使用犀角地黃湯。
疹子後期的鼻出血,是因為熱度流入肺部。應立即使用涼血地黃湯,加入黃芩、茅花。有人口鼻出血數碗,喝下半碗韭菜汁就好了。
補充:疹子後期,殘餘的毒素影響脾臟,脾臟受損,無法控制血液,導致鼻出血。應使用參朮散,加入白芍、黃連(用酒炒至微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