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科輯要》~ 雜症 卷三下 (2)

回本書目錄

雜症 卷三下 (2)

1. 腰痛(最危)

痘毒發自命門,初起腰痛,命門傷也,大凶。若連背脊尾痛,尤凶。急與扶腎,用人參、生耆、當歸、元枝、牛蒡、連翹、續斷、故紙、杜仲、枸杞、知母、炙草,煎服。外用生雄雞,背上破開,取出腸肚,燒酒一杯,噴雞腹內(一法留腸,肚入麻油雄黃末;一法先用麻油燈火於痛處二灸,然後敷雞),乘熱敷腰,緊縛一炷香久,其雞即臭不可聞,須用二三隻,痘出痛止,可救。出齊,腰猶痛,更凶,須用人參、豬尾血加冰片少許,與服。

人參補氣;尾血從髓而來,是入腎者也;冰片直射臟腑,其方最妙,服此痛止可救。其後總以內托補腎為主,若諸方不效,則必死矣。至十三四日腰痛者,則是血虛,補血養腎,可保無虞。

補:發熱腰痛,惡候也,宜先服人參敗毒散,次服五苓散加獨活,然後調理氣血,或有可救。

【附方】,艾絨麻油炒熱敷痛處。熱麻油揉痛處。

白話文:

[腰痛(最危急)]

當痘疹的病毒源自生命之門(即生殖腺區域),一開始會感到腰痛,這是因為生命之門受到侵害,預兆極為不祥。如果疼痛進一步擴散到背部和尾椎,更是兇險。應立即進行腎臟的滋補,使用的人參、黃耆、當歸、桂枝、牛蒡子、連翹、川斷、破故紙、杜仲、枸杞、知母、炙甘草,熬煮服用。另需外用活公雞,將雞背剖開,去除內臟,倒入一杯燒酒在雞腹內(另一種做法是保留腸肚,加入麻油和雄黃粉;還有一種做法是先用麻油燈火在疼痛處施灸兩次,再敷上雞肉),趁熱敷在腰部,緊緊綁住約一炷香的時間,公雞很快就會發出惡臭,可能需要兩三隻雞,等到痘疹出現,腰痛停止,病情還有救。但如果痘疹都長齊了,腰還是痛,那就更不妙了,這時必須用人參、豬尾血加上少量的冰片一起服用。

人參能補充元氣;豬尾血來自骨髓,對腎臟有益;冰片能直接作用於臟腑,這個配方非常精妙,服用後如果腰痛停止,病情仍有希望。之後的治療要以滋補腎臟為主,如果各種療法都無效,病人很可能就會死亡。到了第十三四天腰還痛,那可能是血虛,需要補血養腎,這樣就能確保平安。

補充:發燒伴隨腰痛,是極為不好的徵兆,應先服用人參敗毒散,接著服用五苓散加上獨活,再調整氣血,或許還有得救。

【附方】,將艾絨用麻油炒熱,敷在疼痛處。或者,用熱麻油揉擦疼痛處。

2. 尻骨痛

用芙蓉根、馬鞭草,搗爛炒溫敷痛處。

白話文:

對於臀部骨骼疼痛的處理,可以使用芙蓉的根部與馬鞭草,將這兩種藥材搗碎後炒熱,然後溫敷在感到疼痛的地方。

3. 寒戰咬牙

小兒素受風寒,當發熱之際,毒出而風寒亦出,固有惡風惡寒者,所謂傷風則惡風,傷寒則惡寒也。表散其邪,自愈。若寒甚作戰慄,則寒出於肺。六日以前,多屬肺熱,熱極生寒也,肺熱之症,必唇紅脈數,痘紫舌苔,治宜清毒涼肺,不可誤投辛熱。七日以後,多屬肺寒,肺寒之症,必唇淡脈緩痘白,治宜辛補以回陽。

咬牙之症,亦如此辨,但咬牙屬胃,獨見症者,用藥宜從其經。此二症初熱時難治,八九日後可治,蓋至此,毒出臟寒,用補可救也。

(按:發熱初出時,寒戰者,此毒邪欲出不出,邪正相爭,似寒而實熱也,宜柴葛桂枝湯(二百卅六),加黃耆。痘正出時,外為寒邪所襲而寒戰者,法同上,去人參加荊芥)。

起脹時及灌漿時,寒戰咬牙,內臟空虛,俱急用桂附理中湯。

聶:痘出八九日,漿滿而寒戰咬牙,此真氣外發,內臟虛寒也,宜建中湯(二十五),一服立止,甚者不過二服,收靨時寒戰咬牙,治同上。

(按:此二症均宜大補氣血,但寒戰者,補氣為君,補血為臣;咬牙者,補血為君,補氣為臣)。

聶:或謂寒戰咬牙之症,有熱有寒。如痘色紅紫,齊湧焮發,身熱煩躁作渴,大便閉,小便赤澀,脈洪數者,熱也。蓋胃熱則咬牙,肺熱則寒戰也。如痘色淡白,皮薄頂陷,身涼惡寒,大小便利,脈沉遲者,寒也,蓋胃寒則咬牙(按:肝腎虛寒亦有咬牙之症),肺寒則寒戰也,此說當矣。

然此症屬寒者十九,屬熱者十一,見於七八日前,間有屬熱者,見於七八日後,屬熱者寡矣。

補:痘已出齊,而寒戰咬牙者,只用攻漿之藥,漿足其症自退。若漿已充足,手足微有動意,非寒戰也,乃漿滿作痛,吉兆也。

白話文:

[寒戰咬牙]

小孩子平時受到風寒侵襲,當發燒的時候,體內的毒素和風寒也會隨之排出。有些人會怕風怕冷,這就是所謂的風邪入體則怕風,寒邪入體則怕冷。只要將這些邪氣從體表散去,病就會好。然而,如果寒冷到了極點,人會開始顫抖,這顯示寒氣已經影響到肺部。在發病六天內,大多數情況是因為肺部過熱,熱到極點會轉化為寒。肺部過熱的症狀包括嘴脣紅、脈搏跳得快、水痘呈現紫色,舌頭上有舌苔。治療應該是清除毒素,降火涼肺,千萬不要誤用辛辣熱性的藥物。七天後,大多是肺寒,肺寒的症狀包括嘴脣淡色、脈搏緩慢、水痘白色,治療應採用辛辣補藥以回復陽氣。

咬牙的症狀,診斷方式也是這樣,只是咬牙通常跟胃有關。如果只看到這個症狀,用藥應根據胃經來選擇。這兩種症狀在剛開始發熱時較難治療,但到了第八九天後就可以治療了,因為到了這個時候,毒素已經從臟腑排出,身體變冷,可以使用補藥來挽救。

(注:發燒初期,如果出現寒戰,這是體內的毒素邪氣想要排出卻排不出,正邪兩股力量正在較量,看似寒冷其實是體內有熱。應使用柴胡葛根桂枝湯,再加黃耆。如果是在水痘正要爆發時,被外來的寒邪侵襲而產生寒戰,處理方式一樣,但要去掉人參,加入荊芥)。

在水痘開始長大或是灌漿的時候,如果出現寒戰咬牙,表示內臟已經虛弱,應立即使用桂附理中湯。

聶氏認為:水痘出到第八九天,如果灌漿滿了卻還出現寒戰咬牙,這表示體內的真氣往外跑,內臟虛弱且寒冷,應該使用建中湯,喝完一碗馬上就停,嚴重的話也不過兩碗,就可以讓症狀消退。在結痂的時候出現寒戰咬牙,治療方式跟前面一樣。

(注:這兩種症狀都應該大力補充氣血,但如果是寒戰,補氣是主要,補血是輔助;如果是咬牙,補血是主要,補氣是輔助)。

聶氏認為:有人說寒戰咬牙的症狀,有可能是熱性也有可能是寒性。如果水痘顏色紅紫,一起冒出,全身發熱,焦躁口渴,大便乾硬,小便黃且尿道有燒灼感,脈搏強而快,這是熱性。胃熱會導致咬牙,肺熱會導致寒戰。如果水痘顏色淡白,皮膚薄,水痘凹陷,身體冰涼怕冷,大小便正常,脈搏慢,這是寒性。胃寒會導致咬牙(注:肝腎虛寒也可能導致咬牙),肺寒會導致寒戰。這種說法是對的。

然而,這種症狀九成是寒性,只有一成是熱性。在前七八天,偶爾會有熱性的情況,但在七八天後,熱性的情況就很少見了。

補充:如果水痘已經全部長出來,卻還出現寒戰咬牙,只需要使用促進灌漿的藥物,等到灌漿充足,這些症狀自然會消失。但如果灌漿已經充足,手腳微微有動靜,那不是寒戰,而是灌漿滿了導致的疼痛,這是好的徵兆。

4. 坐立戰搖

痘後坐立戰搖,氣血兩虛也,宜八珍湯。

白話文:

在出完水痘之後,如果出現坐立不安、身體晃動的症狀,這通常是氣血雙雙虛弱的表現,適合服用八珍湯來調理。

5. 發癢

痘毒有氣無形,必借氣以送之,血以載之。頂尖而圓者,其氣上升也;有紅暈者,其血下附也。分清氣血之時,痘多作癢,及氣血各定其位,則氣上升以化毒,血下附以養漿,其癢自定。痘雖忌癢,惟初出時癢不忌。

(按:初出癢甚者,乃皮膚閉密,邪火欲出而不能也,宜升麻葛根湯去白芍,加赤芍、防風、桂枝、淡豆豉)。

灌漿時作癢,乃毒氣欲化不化,擾攘於皮膚也,最為凶候,其由來有數端。氣虛不能化毒而癢者,其痘必白色,頂陷,皮薄漿清或暈腳淡紅,精神困倦,二便順利,宜參耆實表湯(卅二)或千金內托散(十六)或參歸鹿茸湯(十五),俱倍加參、耆,或異功散(五十)助其長漿,其癢自止。血熱作癢者,其痘紅紫,口渴,宜清毒活血湯(十四)倍加參、耆。

泄瀉後,正氣內虛,邪氣外實,作癢者,宜調元托裡湯(百五六)。邪穢觸犯作癢者,宜平和湯(十二),外用檀香、紅棗,燒煙燻之。

痘後發癢,抓破成瘡者,此血熱也,用黃柏、生紫草、甘草、生牛子、銀花、生地、紅花,共煎油搽之。

補:因風寒所感發癢者,用避穢香、大黃、蒼朮,加小棗、茶葉,燒煙燻之。無因而發癢者,當視瘡形治之,瘡干而癢,宜養血潤燥,四物湯加防風、黃耆、荊芥、桂枝、牛子、升麻、甘草。瘡濕而癢,宜補氣除濕,四君子湯加防風、荊芥、黃耆、桂枝、牛子。將靨作癢者,正氣復也,不必服藥。

痂落後,瘢肉凸起作癢者,宜荊防敗毒散。痂落後,其瘢紅多白少微癢,宜保元湯(百七十)加白芷、防風,一二劑即止,勿服。

【附方】,痘癢用蟬蛻二十個,去翅足,水煎服立止。荊芥穗末,紙捲成條,燈上燃之,按滅,隔一二層紙於痘上焠之。荊芥葉、千年霜燒煙燻之。生薑搗爛,燒酒炒,布包熨之。

白話文:

[發癢]

痘疹的病毒本質無形,它必須藉由氣力來運送,靠血液來載運。頂部尖且圓的痘疹,顯示病毒正在向上發展;若有紅色光暈,則表示血液正在下部附著。在痘疹發癢的時候,正是氣血在分離的時刻,等到氣血各自安穩其位,氣力就會往上推進以轉化病毒,血液則會往下附著以滋養膿漿,那時癢感自然消失。雖然痘疹通常應避免癢感,但在初期出現癢感並無大礙。

如果痘疹剛出現就非常癢,這可能是皮膚緊閉,邪火想冒出卻無法順利,此時可用升麻葛根湯去白芍,再加入赤芍、防風、桂枝、淡豆豉。

在灌漿期出現癢感,這可能是病毒正處於轉化與未轉化的狀態,在皮膚層造成騷動,這種情況非常危險,可能原因有許多。若因氣力不足無法轉化病毒而產生癢感,痘疹通常呈現白色,頂部凹陷,皮膚薄且膿漿清澈,或者紅暈部分呈現淡紅色,患者會感到精神疲憊,但大小便正常,可以服用參耆實表湯、千金內託散或參歸鹿茸湯,都加倍使用人參和黃耆,或服用異功散來幫助長膿漿,癢感自然停止。若因血液過熱導致癢感,痘疹會呈現紅紫色,患者會感到口渴,可服用清毒活血湯,加倍使用人參和黃耆。

若在腹瀉後,正氣內部虛弱,邪氣外部強盛,出現癢感,可服用調元託裡湯。若因接觸污穢物而產生癢感,可服用平和湯,並外用檀香和紅棗燒煙燻烤。

痘疹後出現癢感,抓破形成傷口,這是血液過熱的表現,可用黃柏、生紫草、甘草、生牛蒡子、銀花、生地、紅花煎油塗抹。

若因風寒感染導致癢感,可使用避穢香、大黃、蒼朮,再加入小棗和茶葉,燒煙燻烤。若無明確原因出現癢感,應根據傷口形狀進行治療,傷口乾燥且癢,應滋養血液、潤燥,可在四物湯中加入防風、黃耆、荊芥、桂枝、牛蒡子、升麻、甘草。傷口潮濕且癢,應補充氣力、去除濕氣,可在四君子湯中加入防風、荊芥、黃耆、桂枝、牛蒡子。

痘疹快好時出現癢感,代表正氣恢復,不必服用藥物。

痘疹結痂脫落後,疤痕凸起產生癢感,可服用荊防敗毒散。痘疹結痂脫落後,疤痕紅多白少微癢,可服用保元湯,加入白芷、防風,一兩劑即可停止,不用繼續服用。

【附方】,痘疹癢感可用二十個蟬蛻,去掉翅膀和腳,用水煎煮服用立即止癢。將荊芥穗磨成粉末,捲入紙條中,點燃後熄滅,放在痘疹上燙燒。將荊芥葉和千年霜燒煙燻烤。將生薑搗碎,用燒酒炒熱,用布包裹後熨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