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科輯要》~ 卷二 (15)
卷二 (15)
1. 收結險症
痘當收靨之時,身體宜溫,乃能回水干漿,若身涼足冷,當收不收,此陽虛也,宜溫表調中湯(二十六),又有發熱熏蒸,當靨不靨者,毒未解也,須退其熱,宜清表解毒湯(二十七),或甘露迴天飲(八十二)。痘當收時,忽增大熱,毒未化也,須防後陷,宜調元解毒湯(一百十)。
裡熱太甚,一向不能大便,而不能靨者,當微利之,用當歸解毒湯(百八七)。當收不收,身發大熱,譫語喘急,二便秘結,煩悶作渴,此熱毒入心肺也,宜清金導赤飲(百八三),膿漿足而當靨不靨,宜回漿散(百七八)或象牙散(百七九)。又有其漿雖充,而濕潤難收者,亦用回漿散加苡仁、豬苓、澤泄、半夏。
痘靨至頸,或至腰,而下身不靨,此熱毒盛也,宜五苓散加牛子、滑石、木通。若大便閉結,用當歸解毒湯(百八一)(服藥無效者死)。遍身俱收,惟頭足不收者,宜茯苓、白朮、當歸、川芎、升麻、牛膝、牛子、白芍。面上俱未收,而耳上之痘先收,此毒侵腎經也,不急治,則諸痘難收,恐成倒靨。
耳冷者,用枸杞、故紙、知母、當歸、川芎、白芍、山楂、陳皮、白朮、甘草;耳熱者,用黃芩、黃連、川芎、白芍、厚朴、木通、甘草。當靨之時,忽然灰白頂陷,吐瀉腹脹,寒戰咬牙,此脾肺兩虛,毒將內攻,宜內助散(百八二)。
痘頂漿未滿足,而血腫忽退,目閉忽開,瘡腳散闊,皮破乾燥,似靨非靨,此氣血兩虛,津液枯竭,毒氣不能外散,而反內攻,最為危候,急用黃耆、人參、白朮、茯苓、官桂、牛子、麥冬、連翹、白芷、白芍。有因嚴寒所遏,不能靨者,宜桂枝解毒湯(百八五,此方無參則不敢用)。
有因暑氣熏蒸,不能靨者,宜甘露解毒湯(百八六)。痘結時,宜有腥臭之氣,取其氣外泄。若痘多而無臭氣,其毒猶未盡泄也。然其氣如腐肉,令人不可近,則毒化未清,又急宜清毒活血,不然,恐變出非常。痘靨後忽瀉膿血痂皮者,古謂之倒靨,毒既下泄不留內攻,俟其下儘自愈,不必妄治。
若泄而水穀不分,宜陳氏木香散(百八四)合豆蔻丸。多服熱藥,以致熱毒猖狂,痘爛不能收者,宜回漿散加前胡、牛子、連翹、麥冬、車前、木通,外用輕粉、黃連為末,調油搽之,或以芒硝為末,調豬膽汁敷之。又有表過痘爛,水流不止者,用人參、黃耆、白朮、白芷、防風、茯苓,又用除濕散(百八十),外用敗草散敷之。痘破成坑,不能合口,用生肌散(百八八)或綿繭散(三十七)摻之。
膿後不能結痂,反成腐爛,連皮脫去,此由中氣不足,急用保元湯(百七十)加當歸、白朮、茯苓、牛子、連翹、官桂、木香治之。必其破處復加腫灌,黃汁堆結成痂,謂之補漿,原無痘處,復出一層,謂之補空,如此方可望其生,否則必死。
白話文:
收結險症
痘疹快結痂時,身體要保持溫暖,才能使水液收斂,若身體冰冷,痘疹無法結痂,這是陽氣虛弱,需服用溫表調中湯(方劑編號二十六)。若發熱熏蒸,痘疹卻無法結痂,說明毒素未解,需退熱,服用清表解毒湯(二十七)或甘露迴天飲(八十二)。痘疹快結痂時,突然高熱,表示毒素未化解,需預防後續併發症,服用調元解毒湯(一百十)。
裡熱過盛,一直無法排便,痘疹也無法結痂,需服用輕瀉的藥物,如當歸解毒湯(百八七)。痘疹該結痂卻沒結痂,伴隨高熱、神志不清、呼吸急促、大便秘結、煩躁口渴,這是熱毒侵犯心肺,需服用清金導赤飲(百八三),膿液充足卻無法結痂,服用回漿散(百七八)或象牙散(百七九)。膿液雖充盈,但濕潤難以結痂,可用回漿散加薏苡仁、豬苓、澤瀉、半夏。
痘疹蔓延至頸部或腰部,而下半身卻沒有,這是熱毒盛的表現,需服用五苓散加牛膝、滑石、木通。若大便秘結,服用當歸解毒湯(百八一)(若服藥無效則可能死亡)。全身痘疹都結痂了,唯獨頭部和腳部沒有,需服用茯苓、白朮、當歸、川芎、升麻、牛膝、牛膝子、白芍。臉上痘疹未結痂,但耳上的痘疹先結痂了,這是毒素侵犯腎經,不及時治療,其他痘疹很難結痂,可能形成倒靨。
耳朵冰冷,服用枸杞、熟地黃、知母、當歸、川芎、白芍、山楂、陳皮、白朮、甘草;耳朵發熱,服用黃芩、黃連、川芎、白芍、厚朴、木通、甘草。痘疹快結痂時,突然痘疹頂部灰白凹陷,伴隨嘔吐腹瀉、腹脹、寒戰磨牙,這是脾肺兩虛,毒素將要內攻,服用內助散(百八二)。
痘疹頂部膿液未充足,而血腫突然消退,眼睛忽開忽閉,瘡口散開乾燥,看似結痂卻沒有真正結痂,這是氣血兩虛,津液枯竭,毒氣無法外散而內攻,這是非常危險的徵兆,需緊急服用黃耆、人參、白朮、茯苓、肉桂、牛膝子、麥冬、連翹、白芷、白芍。因嚴寒阻遏而無法結痂,服用桂枝解毒湯(百八五,此方若無人參則不敢使用)。
因暑熱熏蒸而無法結痂,服用甘露解毒湯(百八六)。痘疹結痂時,應有腥臭味,這是毒氣外泄的表現。若痘疹很多卻無臭味,說明毒素尚未完全排出。若氣味像腐肉,令人難以靠近,說明毒素尚未完全化解,需緊急清毒活血,否則可能發生嚴重併發症。痘疹結痂後突然瀉出膿血痂皮,古稱倒靨,毒素已排出體外,待其排出乾淨即可自愈,不必亂治。
若瀉下物中混雜著食物殘渣,服用陳氏木香散(百八四)合豆蔻丸。服用過多溫熱藥物,導致熱毒猖獗,痘疹潰爛無法結痂,服用回漿散加前胡、牛膝子、連翹、麥冬、車前子、木通,外用輕粉、黃連研末調油塗抹,或用芒硝研末調豬膽汁敷之。若表症過度,痘疹潰爛,流水不止,服用人參、黃耆、白朮、白芷、防風、茯苓,再服用除濕散(百八十),外用敗醬散敷之。痘疹潰破成坑,無法癒合,用生肌散(百八八)或綿繭散(三十七)敷之。
膿液排出後無法結痂,反而腐爛,連皮都脫落,這是中氣不足,需緊急服用保元湯(百七十)加當歸、白朮、茯苓、牛膝子、連翹、肉桂、木香治療。潰破處若再次腫脹,黃色膿液堆積結痂,稱為補漿;原先沒有痘疹的地方,又長出一層痘疹,稱為補空,如此才能期望痊癒,否則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