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科輯要》~ 雜症 卷三上 (4)

回本書目錄

雜症 卷三上 (4)

1. 小便閉

初熱之時,熱蘊膀胱,故小便閉,宜六一散(九十二),或於清毒湯中,加車前木通滑石

聶:小便不利,黃赤,宜導赤散(四十四)。不效,用八正散(五十二)。起脹時,小便澀,無妨,津液上升於痘故也。

2. 煩躁

初熱毒火鼎沸,五臟不寧,宜生煩躁,甚則其毒必甚,宜解毒湯(百十三)。服此煩躁少解,即勿服,俟痘出自定。若仍煩躁不寧,則毒氣壅盛,必連服數劑,其毒乃開。

聶:發熱至報苗,數日內,煩躁譫語,口渴飲水,宜敗毒和中散(三)。

朱:痘出未透,二三日間,煩悶燥渴,小便赤澀,睡臥不寧,宜十神解毒湯(四十七)。

痘出稠密湧盛,紅紫凸綻而潤澤,口渴喜飲,善飢喜食,煩躁不安,大便久閉,小便赤澀,可專用清涼解毒,不必兼補養也,故既出以後,未收以前,可以專解毒者,惟此一症,以其血氣與毒氣俱盛故也,然亦百中之一二耳。

按:此症宜四順清涼飲(二百廿二)。

起脹時煩悶,險,毒郁不宣也,宜解毒。

灌漿時,大熱煩渴,用參麥湯人參、麥冬)。

補:灌漿時煩躁,痘頂平塌,色淡白,漿不充,此氣血不足也,宜保元湯(百七十)加麥冬、棗仁、當歸白芍。若自利不止而煩躁輕,則陳氏木香散(百三八),重則異功散(五十)。

靨後發熱,口渴煩躁,宜麥門冬湯(二百卅四)。痘後虛煩不眠,宜竹葉石膏湯(二百卅),應中病即止,不可多服。

凡晝日煩躁,夜則安靜者,此陽氣盛也,宜人參白虎湯加梔仁;晝日安靜,夜則煩躁者,陽氣陷入於陰也,宜四物湯加梔仁。

【外治方】,煩悶,大熱不退,用生艾葉一兩,黑豆一攝,白芥子三錢,醋煮,一滾為度,共擂爛作餅,敷心前,連換數次。

3. 口渴

初起潮熱口渴,無妨。若渴甚則毒必甚,治宜解毒,不宜止渴,毒火清,渴自止。起脹時口渴,小便澀,無妨,津液上升於痘故也。灌漿時口渴,津液盡行於痘,故渴,渴亦要進辛熱,以為作膿之計,若痘好,不必施治。痘後大渴引飲,必有餘毒餘火,當用清涼,解胃中毒火。

4. 驚搐狂躁

初熱時,小便不長,夢中或發驚悸,急與定心散(九十),燈心湯為引,否則驚搐之症至矣。驚搐之症,有目睛上吊,口不能言者;有身若反弓,手足僵直者;有目翻白,雙手驚拳者;有牙關緊閉者;有口吐白涎者;有舌頻出,名蛇舌風者;有大叫如鴉聲即死,名烏鴉風者;有嘴歪頭搖,名黃蠍風者;有十指驚搐,名鸚爪風者,此皆毒從心經過,故有是症,必痘出而驚乃定。

隨搐隨醒者吉,醒而有汗者吉,若面色青藍,形神昏暗,醒後目閉無魂,不思飲食,潮熱大作,是惡候也。昔人謂未痘先搐為順症,豈其然乎?驚搐只可扶持,不可把捉,恐郁其氣,則立斃矣。

聶:身熱至二三日後,痘欲出不出,煩悶驚搐,狂言譫語,切不可驚惶失措,惟詳審虛實寒熱而治之。此等症皆由毒氣在內,不得宣發,然症有不同,不可不辨。毒氣壅盛於內,不能驟發於外,而驚搐狂躁者,痘影紅紫,面赤唇紫,聲音亮,口氣粗,身熱,手足熱,脈洪數,宜清解散(七)以宣之,大便躁結者,用敗毒和中散(三)下之。

有內毒本盛,外為風寒所束,鬱滯不得出,而驚搐狂躁者,形色多同前症,但聲重鼻塞,或鼻流清涕,脈浮數,宜蘇解散(八)以發之,此症多在寒涼之月,或不謹避風寒者乃有之。有血氣虛弱,送毒不出,而驚搐狂躁者,痘影淡白在皮下,不見紅活,唇淡面白或帶青,脈遲緩,或譫語,宜溫中益氣湯(九)托之。分別既當,一劑之後,痘出而驚狂定矣。

有發熱二三日,全無痘點形影,忽然驚搐,狀與急驚風一樣者,此亦痘氣壅盛,不能宣發所致,宜用清解散(七)宣之,痘出驚即定矣。若醫者不知是痘,誤作急驚,以寒涼投之,或以驅痰藥峻下之,其兒必死,蓋阻遏其毒,使不得出而內攻也。故未出痘之兒,若遇此等症,即當詳審,恐是出痘,不可作急驚治。

張:驚搐必用鎮驚丸(九十一),又要用六一散(九十二),必使小便清長,則熱退而驚自定。驚搐,用桃樹皮、蔥子、燈芯三味搗爛,敷囟門、肚臍及手足心,一炷香久,則驚自醒,痘自出。又於手足合骨二處,燈火一灸,以扯散風痰。

見點時痘未出齊,亦常驚搐譫語,皆由毒氣內壅,俟痘出齊,其症自定,仍用鎮驚丸及定心散治之,古謂先痘後驚為凶者,以出齊後言也。

痘後驚搐,乃毒化未盡,火毒攻心也,此時血氣已衰,正不勝邪,故曰;痘後發搐是凶機。搐而易退者,尚可治,若連綿不已則必死矣,宜清神散火湯(九十三)或粉紅丸(九十四)。

補:痘後胃弱,飲食不化,亦能發搐,其人必面黃潮熱,大便餿臭,秘泄不調,或吐利腹痛,大便秘者,宜四順清涼飲(二百卅二),泄者宜六君子湯

驚搐燈火,有用藥而驚搐不止者,牙關咬緊,藥不能進,急用大燈心蘸蘇香油焠之,頃刻即醒。兩手曲池各一穴,兩手虎口各一穴,兩腳三里各一穴,兩腳鞋帶各一穴,兩腳虎口各一穴。男從左上焠下,女從右上焠下,俱先手後足,焠後抱兒睡一時,看痘苗出見,驚搐即止,百發百中。若煩躁頓悶,不省人事,則不可救矣。

倘遇元氣虛弱,又兼大吐大瀉,瀉出白色,有酸餿氣,宜溫中益氣湯,倍加參、耆、朮、苓,痘出驚搐自止,切不可用燈火,蓋火能劫其有餘,不能治其不足。曲池在肘外曲橫紋盡處;三里在膝外側下三寸;鞋帶在腳背曲處;虎口在大指次指相近之椏處。

(按:驚搐,單焠男左女右手虎口,一灸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