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谿

《麻疹闡註》~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咳嗽

麻疹發自脾肺。故多咳嗽。若咳嗽太甚者。當分初沒治之。初起咳嗽。此為風邪所郁。以升麻葛根湯加前胡桔梗蘇葉杏仁治之。已出咳嗽。乃肺為火灼。以清金寧嗽湯主之。

廉按云治之。不必加減也。云主之。當隨症加減也。

升麻葛根湯(見前)

清金寧嗽湯

橘紅,前胡,甘草,杏仁,桑皮,川連,蔞仁,桔梗,浙貝

白話文:

[咳嗽]的問題通常源自於脾肺的問題,所以常伴隨著咳嗽的症狀。如果咳嗽非常嚴重,我們應當根據病情的初期階段來治療。在咳嗽剛開始時,這是因為風邪困擾身體,我們會用升麻葛根湯加上前胡、桔梗、蘇葉、杏仁來治療。

然而,如果已經出現了咳嗽,這可能是肺部受到火熱的影響,這種情況下,我們會使用清金寧嗽湯來治療。

注:在提到"治之"時,一般不需要做藥方的增減;而提到"主之"時,則應根據病人的具體症狀來適當地增減藥物。

以下是兩種湯藥的成分:

升麻葛根湯的配方可以參考之前的部分。

清金寧嗽湯的成分包括:橘紅、前胡、甘草、杏仁、桑皮、川連、蔞仁、桔梗、浙貝。

2. 喉痛

疹毒熱盛。上攻咽喉。輕則腫痛。甚則湯水難下。最為可慮。表邪郁遏。疹毒不能發舒於外。致咽喉作痛者。元參升麻湯主之。裡熱壅盛。或疹已發於外。而咽喉作痛。以涼膈消毒飲主之。

元參升麻湯,治表郁喉痛

荊芥,防風,升麻,黏子,元參,甘草

涼膈消毒飲

荊芥,防風,連翹,薄荷,黃芩,梔子(生),甘草,黏子,芒硝,大黃(生)

加燈心

白話文:

[喉嚨疼痛]

疹子和毒素導致體內熱氣旺盛。這熱氣向上影響到咽喉,輕微的情況會使咽喉腫痛,嚴重時甚至連吞嚥液體都有困難,這是值得特別注意的。如果體內的邪氣被抑制,疹子和毒素無法順利從體內排出,就會造成咽喉疼痛。對於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元參升麻湯」來治療。

若是體內的熱氣過多,或者疹子已經在體表顯現,但咽喉仍然疼痛,這種情況則建議用「涼膈消毒飲」來處理。

「元參升麻湯」,適用於治療表邪鬱悶引發的咽喉痛。

成分有:荊芥、防風、升麻、黏子、元參、甘草。

「涼膈消毒飲」

成分有:荊芥、防風、連翹、薄荷、黃芩、梔子(生)、甘草、黏子、芒硝、大黃(生)。

以上配方使用時可添加燈心。

3. 失音

失音者。乃熱毒閉塞肺竅而然也。疹初失音者。元參升麻湯主之。疹已發而失音者。加減涼膈散主之。疹沒後聲啞者。兒茶散主之。

元參升麻湯,見喉痛

加減涼膈散

薄荷,梔子(生),元參,連翹,甘草,桔梗,麥冬,黏子,黃芩

兒茶散

硼砂(二錢),孩兒茶(五錢)

共為細末。涼水一盞。調藥一匙服之。

廉按喉痛。可於元參升麻湯內。再加射干。山豆根。其餘隨症加減。疹後失音而至不能出聲者。名啞瘄。多不治。宜用甘。桔。元參。黏子。蟬蛻。射干。黃芩。花粉。杏仁。卜子。沙參。麥冬。川貝。竹肉。山豆根之類。或以竹瀝八匙。薑汁二匙沖服。再用丹參茯神。石菖蒲。

麥冬。花粉。桔梗。陳皮。甘草。訶子肉之類。痰盛。加川連蔞仁。羚羊或牛黃散吹入終不開聲者。不救。若但聲音低微不清。與此不同。養陰潤肺自愈。又有其聲啞嗄。默睡不食上唇有瘡。則蟲蝕其肺。下唇有瘡。則蟲蝕其肛。上下不定。名為狐惑。此由內熱生蟲。水穀久虛。

蟲無所食。故內食臟腑及肛。而外見唇口也。此候最惡。治宜黃連化䘌丸主之。便結桃仁承氣湯加減服之。先用苦參煎湯洗之。後用末藥敷治。京山郭某有子患此疹向系金竺天醫治。病既大危。令其生邀余看視。其聲啞嗄,嗆飲。上下唇內。及舌上。舌根。喉間。俱有瘡。其脈軟微。

余決為不治。果死。

牛黃散

牛黃,青黛,黃柏,硼砂,雄黃,冰片

共為末。先用薄荷湯。漱咽後次入神效。

黃連化䘌丸,治狐惑瘡。

黃連(二錢),蘆薈(一錢二分),干蟬(一錢二分),蕪荑(一錢五分),川楝子肉(一錢),使君子肉(二錢五分),可加檳榔。雄黃。青黛。黃芩。胡連

共為末。用烏梅洗淨去核。搗膏和丸米湯下。或杏仁湯下。

清熱黃連犀角湯,治狐惑。

犀角(二錢磨沖),黃連(一錢),木香(三分研沖),烏梅(四個),

桃仁湯,治狐惑䘌唇口生瘡。聲啞不出。

桃仁,槐子,蘄艾(各三錢)

棗十個。水二鍾。煎至一鍾。分二次服。

狐惑瘡末藥

川連,黃柏,青黛,檳榔(各一錢),雄黃,杏仁,使君子肉(各一錢五分),石膏(五錢),蕪荑,松花(各七分),枯礬(五分)

共研細末。先用香油調成塊次用涼水調薄塗瘡上數次自愈。亦可加蘭香葉燒存性研末。共調。此方再加胡連。蘆薈化蟲丸。可治鼻疳。

白話文:

[失語症狀]

失語的情況,主要是因為熱毒堵塞了肺部導致的。剛開始出現疹子就失語的,可以使用元參升麻湯治療。疹子已經發作後才失語的,則應使用加減涼膈散。疹子消失後聲音嘶啞的,兒茶散會是適合的選擇。

元參升麻湯的成分可參考咽喉疼痛的部分。

加減涼膈散的成分包括:薄荷、梔子(生)、元參、連習、甘草、桔梗、麥冬、黏子、黃芩。

兒茶散的成分有:硼砂(二錢)、孩兒茶(五錢)。

將這些成分製成細粉,取一匙放入一杯冷水中調勻後服用。

對於咽喉疼痛,可在元參升麻湯中加入射干、山豆根等。對於疹後完全無法出聲的失語症,通常很難治癒,可用甘草、桔梗、元參、黏子、蟬蛻、射干、黃芩、花粉、杏仁、卜子、沙參、麥冬、川貝、竹肉、山豆根等藥物治療。或者,也可使用竹瀝八匙、薑汁二匙沖服,再搭配丹參、茯神、石菖蒲等藥物。

如果聲音變得低弱、不清楚,情況跟上述不同,只要滋養陰津、潤肺就能自行康復。然而,若是聲音沙啞、沉默、不吃東西,且上脣有傷口,代表肺部受到蟲害;若是下脣有傷口,則表示肛門受到蟲害,這種上下不定的情況稱為「狐惑」,是由於體內過熱生成蟲害,長期飲食不足,導致蟲子無食物可吃,因此侵蝕臟腑和肛門,造成脣口外觀異常。這種情況非常嚴重,應使用黃連化癰丸治療。如果便祕,則可使用桃仁承氣湯,並根據病情調整劑量。先用苦參煎煮的湯清洗,再用粉末敷治。

京山郭某的兒子罹患此病,之前由金竺天醫師治療,當病情非常危險時,他們請我去看診。他聲音沙啞,喝水會嗆,上下脣內側、舌頭上、舌根、喉嚨都有傷口,脈搏微弱。我判定他病情無法救治,結果他真的去世了。

牛黃散的成分有:牛黃、青黛、黃柏、硼砂、雄黃、冰片。

將這些成分研磨成粉,先用薄荷湯漱口,然後再使用神效藥物。

黃連化癰丸能治療狐惑引起的傷口。

黃連(二錢)、蘆薈(一錢二分)、乾蟬(一錢二分)、蕪荑(一錢五分)、川楝子肉(一錢)、使君子肉(二錢五分),可添加檳榔、雄黃、青黛、黃芩、胡連。

將這些成分研磨成粉,使用洗淨去核的烏梅搗成膏狀,與藥粉混合搓成丸狀,服用時搭配米湯或杏仁湯。

清熱黃連犀角湯能治療狐惑。

犀角(二錢,磨碎沖泡)、黃連(一錢)、木香(三分,研磨沖泡)、烏梅(四個)。

桃仁湯能治療狐惑引起的脣口傷口和聲音沙啞。

桃仁、槐子、蘄艾(各三錢)。

加入十個棗子,使用兩碗水煎至一碗,分兩次服用。

狐惑傷口的外敷藥粉:

川連、黃柏、青黛、檳榔(各一錢)、雄黃、杏仁、使君子肉(各一錢五分)、石膏(五錢)、蕪荑、松花(各七分)、枯礬(五分)。

將所有成分研磨成細粉,先用香油調成塊狀,再用水稀釋後塗抹在傷口上多次即可痊癒。也可以添加蘭香葉,燒焦後研磨成粉,再一起調和。這個配方再加上胡連、蘆薈化蟲丸,能治療鼻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