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密齋

《育嬰家秘》~ 卷之四 (2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21)

1. 治鼻

鼻中相通呼吸門,唇依牙齒齒依唇,

耳司採聽當嫌塞,舌主聲音似鋒鈴。

肺為氣之主,通竅於鼻。鼻,清氣出入之道路也。小兒稟受胎氣充實者,三關九竅,五臟六臟,內外呼吸,內外貫通而榮衛行焉。若外感風寒,內傷元氣,傷乳食,則清濁不分,泥丸相亂,諸症疊起矣。

鼻衄者,血與氣相隨而行。若臟腑積熱,乘於氣血,則熱氣逼血而妄行,自鼻孔出,謂之衄血,宜東垣涼膈散加生地黃、阿膠(炒)、黃連、茅花主之;不止者,宜服雞蘇丸,效。

雞蘇丸,治鼻熱,胸中鬱熱,衄血不止。

雞蘇葉(八分,即薄荷葉),蒲黃(炒,一兩),麥冬(二錢),阿膠(炒,一錢),甘草(七分半),人參,黃耆(各五分),木香,柴胡,生地黃(各一錢)

煉蜜丸,如小豆大,每一丸,食後,茅花湯下。

又方,山梔和殼燒存性,油發灰研勻吹入鼻。

,槐花半生半熟,末,吹鼻。

,人中白成塊者,燒去穢氣,為末,入油發灰、麝少許,吹入鼻。

,生蘿蔔搗汁,或生藕汁,仰頭滴入鼻中。或血妄行,取汁飲之,效。

,用大蒜煨香研爛,塗腳底,鼻中有蒜氣,即去之。

用上方法不止,以白紙一張,作八摺,冷水濕紙,放頭頂中,以熨斗熨至一重或二重紙干立止。此數方救急之要法也。

鼻流清涕者,熱則津液流;鼻塞不通者,冷則收閉也。鼻流清涕,其癥有二:或外因傷風得之,噴嚏流清涕。風屬陽,其病為熱,宜東垣涼膈散加防風、芥穗主之;內因腦熱,鼻流濁涕不止,名曰鼻淵。久而不已,必衄血,涼膈散加羌活、川芎、白芷主之。

又方,蒼耳散

辛夷仁(半兩),蒼耳子(炒,三錢半),白芷(一兩),薄荷葉(五分)

末,茶清調服。

有因胃中食積,熱痰流注者,當消食積,用:

南星(炮),半夏(洗),藁本,白芷,神麯(炒),酒芩,辛荑,荊芥(各等分)

末,薑湯調服。

二症有,並用辛夷膏貼之。

辛夷膏,治流涕不止。

辛夷葉(洗、焙,二兩),細辛,木通,白芷,木香(各半兩),杏仁(一兩,去皮尖,研)

上末,入杏仁泥、羊腦髓、豬脂各一兩,和勻,於瓦器中慢火熬成膏,赤黃色為度。放地上冷,入腦、麝各一錢,拌勻塗囟門上,更用少許塗鼻中。

鼻塞其症有二:或因傷寒得之者,寒則傷肺,肺氣不利則塞也,宜禦寒湯主之。若冷氣久不散,濃涕結聚,使鼻不聞香臭,則為齆鼻,宜萬全膏主之。凡新產芽兒或十日一月之內,忽然鼻塞,因吮乳不能呼吸者,多是乳母睡時不知所忌,抱兒身側,鼻口中氣出吹著兒,冷氣自囟而入,成鼻塞,並宜貼囟法及塞鼻法。

萬全膏,治齆鼻。

羌活,川芎,細辛,石菖蒲,木通,麻黃(各一錢),腦,麝(各一字)

白話文:

治鼻

鼻子是呼吸的通道,嘴唇依附牙齒,牙齒依附嘴唇。耳朵負責聽覺,若阻塞則影響聽力;舌頭主司聲音,如同鈴鐺般發聲。

肺臟主氣,與鼻子相通。鼻子是清氣出入的通道。嬰兒若先天稟賦充足,則三關九竅、五臟六腑、內外呼吸皆暢通無阻,氣血運行正常。但若外感風寒,內傷元氣,或飲食不當,則清濁混亂,導致各種疾病發生。

鼻出血,是氣血相隨而致。若臟腑積熱,影響氣血,則熱氣逼迫血液妄行,從鼻孔流出,稱為鼻衄,可用東垣涼膈散加生地黃、阿膠(炒)、黃連、茅花治療;若出血不止,則服用雞蘇丸有效。

雞蘇丸,治療鼻熱、胸中鬱熱、鼻出血不止。

藥方:雞蘇葉(薄荷葉,八分)、蒲黃(炒,一兩)、麥冬(二錢)、阿膠(炒,一錢)、甘草(七分半)、人參、黃耆(各五分)、木香、柴胡、生地黃(各一錢)。

製成蜜丸,如小豆大小,飯後用茅花湯送服。

另一方:山梔子殼燒存性,研磨後與油灰混合,吹入鼻中。

另一方:槐花半生半熟,研磨後,吹入鼻中。

另一方:人中部位發白的塊狀物,燒去雜質,研磨後,加入油灰、麝香少許,吹入鼻中。

另一方:生蘿蔔或生藕榨汁,仰頭滴入鼻中。若為血液妄行,也可飲用此汁,有效。

另一方:大蒜煨香後研爛,塗抹腳底,鼻中聞到蒜味即可去除。

以上方法若無效,可用一張白紙摺疊八層,用冷水浸濕,敷在頭頂中央,用熨斗熨燙至一層或兩層紙乾,即可止血。此為緊急救治的重要方法。

鼻涕清稀,是因熱而津液外流;鼻塞不通,是因冷而收縮閉塞。鼻涕清稀有兩種情況:一是外感風寒,噴嚏流涕,屬陽熱之症,可用東垣涼膈散加防風、芥穗治療;二是內因腦熱,鼻涕濁稀不止,稱為鼻淵,久治不愈則會鼻出血,可用涼膈散加羌活、川芎、白芷治療。

另一方:蒼耳散

藥方:辛夷仁(半兩)、蒼耳子(炒,三錢半)、白芷(一兩)、薄荷葉(五分)。

研磨後,用茶水送服。

若因胃中積食,熱痰流注所致,則需消食積,可用:

藥方:南星(炮製)、半夏(洗淨)、藁本、白芷、神麴(炒)、酒芩、辛荑、荊芥(各等分)。

研磨後,用薑湯送服。

以上兩種情況,也可同時使用辛夷膏外敷。

辛夷膏,治療流涕不止。

藥方:辛夷葉(洗淨、焙乾,二兩)、細辛、木通、白芷、木香(各半兩)、杏仁(一兩,去皮尖,研磨)。

將以上藥物研磨,加入杏仁泥、羊腦髓、豬脂各一兩,混合均勻,用瓦器小火慢熬成膏,呈赤黃色為度。冷卻後,加入腦麝各一錢,拌勻,塗抹囟門,少量塗抹鼻中。

鼻塞也有兩種情況:一是因傷寒引起,寒邪傷肺,肺氣不利則鼻塞,可用禦寒湯治療;二是冷氣久久不散,濃涕阻塞,導致鼻嗅覺喪失,稱為齆鼻,可用萬全膏治療。新生兒或十日一月內,突然鼻塞,無法呼吸,多是因哺乳期母親睡覺時不注意,抱著嬰兒睡覺,呼出的氣體吹到嬰兒鼻中,冷氣從囟門進入,導致鼻塞,也可用貼囟法及塞鼻法治療。

萬全膏,治療齆鼻。

藥方:羌活、川芎、細辛、石菖蒲、木通、麻黃(各一錢)、腦、麝(各少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