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密齋

《育嬰家秘》~ 卷之三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5)

1. 嘔吐

溢乳者,謂乳多而溢出,非真吐乳也。苟不知禁,即成真吐矣。百日內小兒多有之。蓋身小身軟,不能自立,必待母擁抱之。苟有傾則,乳即溢出。譬以瓶注水,瓶側而水出矣,不須治之。

嗽吐者,必待兒嗽定而後乳也。或嗽未定,以乳哺之,其氣必逆,乳不得消,化而為痰。痰氣壅塞,嗽不得轉,故嗽而吐乳也,宜玉液丸,薑湯下。

小兒初生,三日內吐者,錢氏方用白餅子下之,誤也。初生小兒,出離母腹,惟乳可食,安可當此毒藥也。此由拭口不盡,使惡穢之物損其胃氣,只用丁香一小粒,去苞,陳皮一分,木瓜一分,共研細末,每半分,乳調納兒口中,令自咽,用煎皆是。

嘔噦者,有聲無物也,不問大小,但病久危困嘔穢者,不治。經云:木陳者,葉必落;弦絕者,聲必嘶是也。

蠱者,腹有蟲,時作痠痛,痛則吐清水涎沫,宜下之。

下蟲丸

白苦楝根皮(酒浸、焙),綠色貫眾,木香,桃仁(去皮、尖),蕪荑(焙),尖檳榔(各二錢),鶴蝨(炒),乾蟾(炙焦,各一錢),輕粉(五分),使君子肉(五十枚)

上末,麵糊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俟天明,先以肉汁味臭鼻內,使香聞鼻中,即仍肉汁下丸。

白話文:

嘔吐

乳汁溢出,是指乳汁過多而溢出,並不是真正的嘔吐。如果不懂得節制,就會變成真正的嘔吐。百日內的嬰兒多有這種情況,因為嬰兒身體嬌小柔軟,不能自己坐立,必須依賴母親抱著。如果身體傾斜,乳汁就會溢出,就像瓶子裡注水,瓶子傾斜水就會流出來一樣,不需要治療。

嬰兒咳嗽時嘔吐,必須等到嬰兒咳嗽停止後再喂奶。如果咳嗽還沒停止就喂奶,氣機就會逆亂,乳汁無法消化,變成痰液。痰氣阻塞,咳嗽就無法停止,因此咳嗽而嘔吐乳汁,應該服用玉液丸,用薑湯送服。

新生兒出生三天內嘔吐,錢氏方用白餅子治療是錯誤的。新生兒剛離開母體,只有乳汁可以食用,怎麼能用這種毒藥呢?這是因為擦拭嘴巴不乾淨,讓污穢之物損傷了胃氣,只要用丁香一小粒(去蒂),陳皮一分,木瓜一分,研成細末,每次服用半分,用母乳調和,放入嬰兒口中,讓嬰兒自行吞咽,煎服也可以。

嘔逆,是有聲音但沒有嘔吐物,不論大小嬰兒,只要是久病危重嘔吐穢物者,就不用治療了。經書上說:「樹木枯朽了,樹葉必然脫落;弦斷了,聲音必然嘶啞」,就是這個道理。

蠱,是指腹中有蟲,時常感到酸痛,痛時會嘔吐清水和唾沫,應該服用驅蟲藥物。

下蟲丸配方:

白苦楝根皮(用酒浸泡後烘乾)、綠色貫眾、木香、桃仁(去皮尖)、蕪荑(烘乾)、尖檳榔(各二錢)、鶴蝨(炒)、乾蟾蜍(炙烤至焦,各一錢)、輕粉(五分)、使君子肉(五十枚)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丸藥,大小如麻子,每次服用一二十丸。服藥後等到天亮,先用肉汁(帶有腥臭味)沾在鼻子內,使香氣進入鼻腔,然後再用肉汁送服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