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證治大全》~ 八○,汗症
八○,汗症
1. 八○,汗症
夫小兒氣血嫩弱。膚腠未密。若厚衣太暖。臟腑生熱。搏心為邪所勝。津液不能內藏。蒸出肌膚。而為汗也。又或傷於冷熱陰陽。不知津液發泄。亦令睡中汗出。其有虛者。諸病後。汗出多。血氣弱。潮熱自汗。或寒熱發過之後。身涼自汗。日久令兒黃瘦。失治則變蒸骨疳癆是也。
盜汗乃熟睡時。溱溱然。汗以覺則止。而不復出矣。是亦心虛。宜斂心氣。益腎水。使陰陽調和。水火升降。其汗自止。錢氏云。上至頭。下至項。謂之六陽虛汗。不須治之。
【孫尚藥】柴胡丸,治小兒盜汗。潮熱往來。
胡黃連,柴胡(各等分)
白話文:
嬰兒氣血柔弱,皮膚腠理尚未緊密。如果穿衣過厚、保暖過度,臟腑就會生熱,心臟容易受到邪氣侵襲。體內的津液無法正常儲存,會蒸發到肌膚表面,形成汗液。另外,如果孩子受了寒熱陰陽的傷害,也可能因為不知道津液的發泄機制,導致睡夢中出汗。體虛的孩子,尤其是在疾病康復後,容易出汗,血氣虛弱,出現潮熱自汗,或者寒熱交替後,身體發涼自汗。時間久了,會導致孩子面色發黃、消瘦,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發展成蒸骨疳癆。
盜汗是指在熟睡時,微微出汗,醒來後汗液就停止,不再出汗。這也是心氣虛弱的表現,需要斂心氣、益腎水,使陰陽調和,水火升降,汗液就會自然止住。錢氏說,汗出從頭部到項部,稱為六陽虛汗,不用刻意治療。
柴胡丸可以治療小兒盜汗、潮熱往來,方劑包括等量的胡黃連和柴胡。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每一丸。至三丸。銀器中。用酒少許。化開。更入水五分。重湯煮二三十沸。放溫。食後和渣服。
【直訣】止汗散,治小兒睡而自汗。
胡蒲扇(燒)
上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
【全幼】團參湯,治嬰孩小兒虛汗盜汗。心血液盛。亦發為汗。收斂心氣。
人參,當歸(炒各二錢)
上用豬心一片。水煎。一方加黃耆蜜炙。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丸藥,大小如雞頭。每次服用一至三丸,用銀器盛放,加入少許酒溶化,再加水五分,用大火煮沸二三十次,待溫涼後,飯後連渣服用。
此方稱為止汗散,用於治療小兒睡覺時自汗。
另有一方,將胡蒲扇燒灰,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溫酒送服。
另一方稱為團參湯,用於治療嬰兒和小兒虛汗盜汗,因心血旺盛而導致出汗。此方可收斂心氣。
人參、當歸各二錢炒製,與豬心一片一同水煎服。另一方則加入黃耆蜜炙。
【醫統】牡蠣散,治血虛自汗。或病後暴虛。津液不固自汗。
牡蠣(二兩),黃耆,生地(各一兩)
上入小麥、麻黃根。水煎服。
【醫統】三稜散,小兒無疾。但睡中汗出如水。覺而經久不幹。此名積證盜汗。脾冷所致。宜此益黃散主之。
三稜,莪朮(各一兩),益智,甘草,神麯,麥芽,陳皮(各半兩)
白話文:
醫統 - 牡蠣散
**方劑:**牡蠣散,用於治療血虛自汗、病後暴虛、津液不固自汗。
**藥材:**牡蠣二兩,黃耆、生地各一兩。
**用法:**以上藥材加入小麥、麻黃根,水煎服。
醫統 - 三稜散
**方劑:**三稜散,用於治療小兒無疾但睡中汗出如水,醒後汗液久久不幹,此為積證盜汗,脾冷所致,宜用益黃散治療。
**藥材:**三稜、莪朮各一兩,益智、甘草、神麴、麥芽、陳皮各半兩。
上水煎服。
【醫林】人參黃耆湯,治小兒發熱。自汗虛煩。
人參,黃耆,芍藥(各五錢),甘草(三錢)
上入薑棗。浮麥。水煎服。
【醫統】酸棗參苓飲,治小兒盜汗。
人參,茯苓,酸棗仁
上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或水煎服。
【保元】治小兒盜汗。
五倍子
上為末。調津液塗臍中。一宿即止。
【保元】又方,用何首烏為末。調津液。塗臍內。
白話文:
治療小兒發燒、盜汗、虛煩等症,可以採用人參黃耆湯、酸棗參苓飲等方劑,或用五倍子、何首烏等藥物塗抹臍部。具体做法是:將人參、黃耆、芍藥、甘草等藥材與薑、棗、浮麥一同煎水服用,或將人參、茯苓、酸棗仁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用米湯或水送服。五倍子研磨成粉末,用津液調和後塗抹在臍部,一夜即可見效。何首烏研磨成粉末,用津液調和後塗抹在臍部,也可治療盜汗。
【醫統】通神丸,治小兒夜間。遍身多汗。
龍膽草(不拘多少)
上為末。醋糊丸。綠豆大。每服五七丸。米飲下。
【醫林】益黃散,治小兒汗。上至頭。下至臍。此胃虛也。(方見泄瀉門)
【直訣】六君子湯,薛氏曰。小兒汗。胃氣虛者。宜此。
【全幼】止汗散
人參,白朮,茯苓,黃耆,當歸,甘草(炙)
上用生薑三片。入麥麩同煎。食前服。
白話文:
通神丸,可以治療小兒晚上出汗,全身都濕。
用龍膽草研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丸藥,每顆丸藥大小像綠豆,每次服用五到七顆,用米湯送服。
益黃散可以治療小兒汗流不止,從頭到肚子都出汗,這是胃虛的表現。
六君子湯,薛氏說,小兒出汗,是因為胃氣虛弱,可以用這個方子。
止汗散,用人參、白朮、茯苓、黃耆、當歸、甘草(炙)和生薑三片,與麥麩一起煎煮,飯前服用。
【全幼】撲汗方
牡蠣,麻黃根,赤石脂,糯米粉,貝母
上極末。綿包藥撲汗。
【薛鎧】一方,治小兒胃氣虛而汗。
白朮(炒)
上為末。以浮麥炒。濃煎湯。調服。全幼曰。白朮五錢。
小麥一撮。煮水乾。去麥。白尤杵極細末。用黃耆煎湯。食前服。
【濟世】一方,治小兒盜汗。
鬱金
上為末。塗兩乳下立效。東井曰。牡蠣末。加之甚妙。
白話文:
治療小兒出汗的方子很多。可以用牡蠣、麻黃根、赤石脂、糯米粉和貝母研磨成粉末,用棉布包裹後敷在出汗的地方。另外,可以用炒白朮研磨成粉末,用浮麥煮水後調服。也可以用白朮和炒小麥磨成細粉,用黃耆湯調服,飯前服用。如果小兒盜汗,可以用鬱金研磨成粉末塗抹在兩乳下方,效果顯著,也可以加牡蠣粉效果更佳。
【方老】撲粉,汗出多不止。以此粉撲之。
龍骨,牡蠣,糯米
上為末。吳昆曰。龍骨牡蠣之澀以固脫。入糯米者。取其黏膩雲爾。乃衛外之兵也。
【直訣】參附湯,治稟賦不足。上氣喘急。自汗盜汗。或病久陽氣脫陷。急宜服之。
人參(五錢),附子(一兩)
上每一錢。姜水煎。
【直訣】耆附湯,治稟賦氣虛。陽弱。自汗不止。肢體倦怠。或大病後。陽氣虧損。並急服之。多有生者。
黃耆(蜜炙),附子(等分)
上姜水煎。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叫做撲粉,用來治療汗出不止的毛病。配方包括龍骨、牡蠣和糯米,將它們研磨成粉末。龍骨和牡蠣性澀,可以固攝汗液,而糯米則可以黏住汗液。這個方子是治療外邪入侵、導致汗液外泄的良方。
參附湯用來治療先天不足、氣喘急促、自汗盜汗,或久病陽氣虛脫的人,急需服用。配方包括人參和附子,用薑水煎服。
耆附湯則用來治療先天氣虛、陽氣不足、自汗不止、肢體倦怠,或大病後陽氣虧損的人,急需服用。配方包括蜜炙黃耆和附子,用薑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