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津壽泉

《幼科證治大全》~ 二二,慢驚 (2)

回本書目錄

二二,慢驚 (2)

1. 二二,慢驚

芍藥,人參,茯苓,白朮,陳皮(各七分),柴胡,山梔,甘草(各五分)

上入薑棗。水煎服。泉按脾土虛。則木乘之。面色青者。肝亢之兆。不食體倦者。脾虛候。此方中有柴芍梔。抑肝木。有五味異功散。補助脾土。最良劑也。

【錢氏】溫白丸,治小兒吐瀉久病。轉成慢驚。身冷瘛瘲等症。

人參,防風,白附(生),姜蠶,全蠍(各一錢),南星,天麻(各二錢)

上為末。水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一二丸。薑湯下。泉按此方。驅風。豁痰。定驚。良劑也。

【入門】加味朮附湯,治小兒吐瀉後。脾虛變成慢驚。身如弓。如髮直。吐乳。貪睡。汗多。宜此。

附子,白朮(各一兩),肉豆蔻(一個),木香,甘草(各五錢)

上入薑棗。水煎服。泉按此方。溫寒燥濕。行氣健脾。玄治翁加人參、柴胡。

【東垣】黃耆湯,治小兒慢驚風之神藥也。

人參(一錢),炙甘草(五分),黃耆(二錢),芍藥(一錢)

上水煎服。

【綱目】豆卷散,治小兒慢驚。多因藥性大溫。及熱藥治之。有驚未退。而別生熱症者。

大豆黃卷,管仲,板藍根,炙甘草(各一兩)

上為末。每半錢。水煎服。

補遺

【全幼】定命飲子,治嬰孩小兒吐瀉。脾胃虛弱。發作慢驚風。

半夏,天麻,甘草(炙),茯苓,白朮,老生薑

上入薑棗。水煎服。或為末服。

【醫統】全蠍觀音散,治小兒吐瀉。脾虛發作慢驚。

全蠍(炒十個),天麻,防風,白芷(各二錢),人參,黃耆,茯苓,甘草(炙),白扁豆(炒各一錢半)

上為極細末。棗一枚。冬瓜仁炒。煎湯調下。

【醫統】調氣散,小兒慢驚之後。以此調理。

木香,陳皮,藿香,香附子,人參,甘草(各等分)

上入薑棗。水煎服。

【大全】保生丹,治嬰孩小兒。慢驚尚有陽證。

全蠍(炒),白附子(炮),姜蠶(炒),南星(炮),蟬蛻,琥珀(各一錢),麝香(二分半),防風,硃砂(各半錢)

上為末。粟米煮糊。丸如芡實大。金箔為衣。用薄荷煎湯研化。食遠服。

白話文:

二二,慢驚

這篇文章記載了多個治療小兒慢驚的方劑。慢驚指的是小兒因脾胃虛弱等原因導致的慢性驚厥。

第一個方劑包含芍藥、人參、茯苓、白朮、陳皮、柴胡、山梔、甘草,用薑棗水煎服。這個方劑旨在滋補脾土,抑制肝木的亢盛。

第二個方劑(錢氏溫白丸)用於治療因吐瀉久病轉為慢驚,伴有身冷、瘛瘲(抽搐)等症狀的小兒。此方包含人參、防風、白附子、薑蠶、全蠍、南星、天麻,製成水糊丸服用,具有驅風、豁痰、定驚的功效。

第三個方劑(入門加味朮附湯)用於治療吐瀉後脾虛導致的慢驚,症狀包括身體僵硬如弓或髮直、吐奶、嗜睡、多汗。此方包含附子、白朮、肉豆蔻、木香、甘草,用薑棗水煎服,具有溫寒燥濕、行氣健脾的功效,並可加人參、柴胡。

第四個方劑(東垣黃耆湯)是治療小兒慢驚的特效藥,包含人參、炙甘草、黃耆、芍藥,水煎服。

第五個方劑(綱目豆卷散)用於治療因溫熱藥物治療驚厥後,驚厥未愈又出現熱症的小兒。此方包含大豆黃卷、管仲、板藍根、炙甘草,製成粉末服用。

第六個方劑(全幼定命飲子)用於治療因吐瀉導致脾胃虛弱而發作慢驚的嬰幼兒。此方包含半夏、天麻、炙甘草、茯苓、白朮、老薑,用薑棗水煎服或研末服用。

第七個方劑(醫統全蠍觀音散)用於治療因吐瀉、脾虛而發作慢驚的小兒。此方包含全蠍、天麻、防風、白芷、人參、黃耆、茯苓、炙甘草、炒白扁豆,製成細末,用棗煎湯調服。

第八個方劑(醫統調氣散)用於慢驚痊癒後的調理。此方包含木香、陳皮、藿香、香附子、人參、甘草,用薑棗水煎服。

第九個方劑(大全保生丹)用於治療慢驚且尚有陽證的嬰幼兒。此方包含全蠍、白附子、薑蠶、南星、蟬蛻、琥珀、麝香、防風、硃砂,製成丸劑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