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證治大全》~ 一三,變蒸
一三,變蒸
1. 一三,變蒸
小兒之初生。血氣未足。陰陽未和。臟腑未實。骨格未全。有變蒸之候。每三十二日一發熱。或吐或汗或呻吟不食。此為長血脈。全智意之常候。不須治而自愈。按諸家所論。皆謂乃小兒長骨脈臟腑與神智也。自生之日始。每三十二日一變。凡人有三百六十五骨。除手足四十五碎骨外。
止有三百二十骨。自生下骨而上一日十骨。三十二日。乃為一變。骨氣始全。一變生一臟。或一腑。十變則臟腑始足。每變發為虛熱諸證。亦有胎氣壯實。暗變無發熱證者。此骨節臟腑。由變而全。胎毒亦因變而散。為兒醫者。可不審乎。
【準繩】柴胡湯,治變蒸骨熱心煩。啼叫不止。
人參,甘草(炙),麥門(各二錢),防風,龍膽(酒炒黑各一錢),柴胡(五分)
上每服一錢。水煎服。
【百問】調氣散,治變蒸。吐瀉不乳。多啼。慢驚欲發。
木香,香附,人參,陳皮,藿香,甘草(炙各一錢)
上入薑棗。水煎服。
【醫林】當歸散,治變蒸。有寒無熱。泉按醫統有寒熱者。用之云。
當歸(二錢),人參(一錢),醫統只用三分,官桂(一錢),醫統(三分),甘草(三分)
上入薑棗。水煎服。
【醫統】調元散,治小兒變蒸。脾弱不乳。吐乳多啼。
人參,陳皮,白朮,厚朴(薑製),香附子(各二錢),藿香,炙甘草(各五分)
上入薑棗。水煎服。
【醫統】參杏膏,治小兒變蒸潮熱。
人參(半錢),杏仁(一錢),炙甘草(一錢),升麻(煨五分)
上為極末。百日已前。每用一字。麥門冬煎湯調服。
【經驗】柴胡飲子,治兒變蒸之期。有似傷寒。兩疑之間。用之極穩。
柴胡,紫蘇,薄荷,陳皮,黃芩(各五分),炙甘草(三分),桔梗(五分),芍藥(五分)
上入薑棗。水煎服。
【寶鑑】紫陽黑散,治小兒變蒸。壯熱。亦治傷寒發熱。
麻黃(二錢),大黃(酒炒黑一錢),杏仁(二錢)
上同一處搗和。燒存性。以杏仁膏和之。密器盛。每服一豆許。乳汁調和灌之。
【醫統】平和飲子,治嬰兒變蒸。於三日後。三日進一服。可免百病。百日內宜服。
人參(錢半),白茯苓(一錢),炙甘草(五分),升麻(二分)
上水煎服。弱者。加白朮一錢。
白話文:
[一三,變蒸]
新生嬰兒因為血氣尚未充足,陰陽未能達到平衡,臟腑功能還不夠成熟,骨骼也未完全發育,因此會出現所謂的「變蒸」現象。每過三十二天,孩子可能會出現發熱的情況,有的會嘔吐,有的會出汗,有的會呻吟不願吃東西。這是身體正在成長,血脈正在發育,智慧正在形成的正常現象,通常無需特別治療,就會自然康復。
根據各家學說,這都是嬰兒在成長過程中,其骨骼、血脈、臟腑及神智都在逐漸發展。從出生開始,每過三十二天,身體就會發生一次變化。人體總共有三百六十五塊骨頭,扣除四肢的四十五塊細小骨頭,剩下三百二十塊。自出生起,每天可以長出十塊骨頭,到了三十二天,就完成了一次變化,骨氣開始充盈。每次變化,可能生成一個臟或一個腑。經過十次變化,臟腑就基本發育完全。每次變化可能伴隨虛熱等症狀,但也有些孩子體質壯實,變化時不會出現發熱的症狀。骨骼、臟腑通過這種變化逐步完善,胎中的毒素也會隨著變化而逐漸消散。作為兒科醫生,怎能不瞭解這些呢?
接下來是一些治療「變蒸」相關症狀的方劑:
- 柴胡湯:治療變蒸導致的骨熱、心煩、不停啼哭。
- 調氣散:治療變蒸引起的吐瀉、不吃奶、多哭、慢驚欲發。
- 當歸散:治療變蒸,有寒無熱。
- 調元散:治療小兒變蒸,脾虛、不願吃奶、常哭。
- 參杏膏:治療小兒變蒸潮熱。
- 柴胡飲子:在變蒸期間,若出現類似傷寒的症狀,使用本方非常穩妥。
- 紫陽黑散:治療小兒變蒸壯熱,也能治療傷寒發熱。
- 平和飲子:治療嬰兒變蒸,建議在出生三天後,每三天服用一次,可以預防各種疾病,在百日內適用。
以上方劑使用時,應遵照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