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繼孔

《幼幼集》~ 下卷 (13)

回本書目錄

下卷 (13)

1. 附(上用方)

紫霜丸

治變蒸發熱不解及夾食停冷,溫壯汗後,熱不歇及腹中有痰癖,乳哺不進,乳則咽食癇,先寒後熱者,用麵糊丸麻子大。每服一粒,乳汁下。

代赭石(一兩,醋浸七次,研),赤石脂(一兩,醋浸七次,研),杏仁(五十粒,去皮),巴豆(三十粒,去膜油淨)

保和丸

和脾胃消食,此方與《奇效良方》不同。

《奇效良方》錄於後。

白朮,半夏,陳皮,白茯苓(各十二兩),山楂(二斤二兩),神麯(一斤八兩),連翹,蘿蔔子(各六兩)

水發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分,不拘時用,米湯下。

消積丸

消積,化乳食。

宿砂(炒),橘皮(炒),三稜(煨),蓬朮(煨),神麯(炒),麥芽(炒),甘草(炙,各一兩半),香附(炒,一兩)

湯浸蒸餅丸如麻子大。每二十三丸,不拘時用,白滾湯下。量歲長幼加減。

蘆薈丸

治小兒積聚,清熱消肝,健脾胃,爽精神,美飲食,潤肌膚,大有神效。不拘時用,滾白湯下。

蘆薈,胡黃連,神麯(炒),白朮(炒),當歸,芍藥,青皮,使君子,香附,三稜(煨),黃連,蓬朮(煨),檳榔,蘿蔔子,麥芽(炒),木香,甘草(各等分,末為丸)

肥兒丸

治小兒疳病,臟腑胃虛蟲動,日漸羸瘦,不拘時,白滾湯下。用麵糊為丸。

黃連,神面(炒,各五錢),肉豆蔻(麵包煨),麥芽(炒),使君子(各二錢),木香(一錢),檳榔(一個)

香橘餅子

治小兒食積腹脹作痛,面黃肌瘦不思飲食並皆治之

木香(二錢,炮),青皮(三錢),陳皮(三錢),神麯(炒,五錢),厚朴(薑製,七錢半),麥芽(炒,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捏作餅子,不拘時用,清米湯化下。

至聖保命丹

治胎驚內吊,肚腹堅硬,目睛上視,手足抽掣,角弓反張,痰涎壅盛,一切急慢驚風,並皆治之。

全蠍(十四個),姜蠶(直者),白附子,天南星(炮),硃砂(研),麝香(研,各一錢),防風,天麻(各二錢),蟬蛻(去泥,一錢),金箔(十五片為衣)

上為末,粳米飯取中心者,搜和丸,每一兩作四十丸。不拘時用,薄荷湯下。

天麻防風丸

治小兒一切驚風,壯熱,痰涎壅盛,並皆治之。

天麻(煨),防風,人參(各一兩),牛黃(一錢),硃砂,雄黃,麝香(各二錢半),姜蠶(去絲嘴,炒),全蠍(去尾炒,各五分)

上為末,煉蜜丸。不拘時用,薄荷湯下。

保和丸

治小兒脾胃虛弱,飲食不能克化,日久羸瘦。

山楂肉(四兩),陳皮,茯苓,半夏曲(各五錢),蘿蔔子(二錢半),使君子,白朮(炒),神麯(炒),麥芽(炒,各一兩),砂仁(四兩四錢),木香(二兩二錢四分),黃連(四兩五錢)

白話文:

附(上用方)

紫霜丸

治療因發熱、食積、停滯寒邪導致的發熱不止,以及溫熱病汗出後熱邪未退、腹部有痰飲積聚、哺乳期乳汁不下、吃奶就嗆咳、先寒後熱等症狀。藥丸大小如麻子,用麵糊做丸劑。每次服用一粒,就能促進乳汁分泌。

藥材:代赭石(一兩,醋浸泡七次,研磨)、赤石脂(一兩,醋浸泡七次,研磨)、杏仁(五十粒,去皮)、巴豆(三十粒,去膜和油)。

保和丸(一)

和中健脾,消食導滯。此方與《奇效良方》中的保和丸不同。《奇效良方》中的配方在後面列出。

藥材:白朮、半夏、陳皮、白茯苓(各十二兩)、山楂(二斤二兩)、神麴(一斤八兩)、連翹、蘿蔔子(各六兩)。

將藥材用水浸泡後製成丸劑,大小如麻子。每次服用三到五分,不拘時服,米湯送服。

消積丸

消積導滯,化解乳食積滯。

藥材:宿砂(炒)、橘皮(炒)、三稜(煨)、蓬朮(煨)、神麴(炒)、麥芽(炒)、甘草(炙,各一兩半)、香附(炒,一兩)。

用湯汁浸泡蒸餅,製成大小如麻子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三丸,不拘時服,用滾燙的白開水送服。劑量需根據年齡大小增減。

蘆薈丸

治療小兒積聚,清熱瀉肝,健脾胃,提神醒腦,改善食慾,滋潤肌膚,療效顯著。不拘時服,用滾燙的白開水送服。

藥材:蘆薈、胡黃連、神麴(炒)、白朮(炒)、當歸、芍藥、青皮、使君子、香附、三稜(煨)、黃連、蓬朮(煨)、檳榔、蘿蔔子、麥芽(炒)、木香、甘草(各等分,研磨成粉末製成丸劑)。

肥兒丸

治療小兒疳積,臟腑虛弱,蟲積導致日漸消瘦。不拘時服,用滾燙的白開水送服。用麵糊做丸劑。

藥材:黃連、神麴(炒,各五錢)、肉豆蔻(麵包包裹煨)、麥芽(炒)、使君子(各二錢)、木香(一錢)、檳榔(一個)。

香橘餅子

治療小兒食積導致的腹脹疼痛、面黃肌瘦、不思飲食等症狀。

藥材:木香(二錢,炮製)、青皮(三錢)、陳皮(三錢)、神麴(炒,五錢)、厚朴(薑汁製,七錢半)、麥芽(炒,五錢)。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丸劑,再捏成餅狀。不拘時服,用清米湯化服。

至聖保命丹

治療胎驚、腹部堅硬、眼球上翻、手足抽搐、角弓反張、痰涎壅盛、各種急慢驚風等症狀。

藥材:全蠍(十四個)、姜蠶(直的)、白附子、天南星(炮製)、硃砂(研磨)、麝香(研磨,各一錢)、防風、天麻(各二錢)、蟬蛻(去泥,一錢)、金箔(十五片做藥丸外衣)。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粳米飯的米心部分混合製成丸劑,每兩藥製成四十丸。不拘時服,薄荷湯送服。

天麻防風丸

治療小兒各種驚風、壯熱、痰涎壅盛等症狀。

藥材:天麻(煨)、防風、人參(各一兩)、牛黃(一錢)、硃砂、雄黃、麝香(各二錢半)、姜蠶(去絲須,炒)、全蠍(去尾,炒,各五分)。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丸劑。不拘時服,薄荷湯送服。

保和丸(二)

治療小兒脾胃虛弱,飲食消化不良,日久消瘦。

藥材:山楂肉(四兩)、陳皮、茯苓、半夏曲(各五錢)、蘿蔔子(二錢半)、使君子、白朮(炒)、神麴(炒)、麥芽(炒,各一兩)、砂仁(四兩四錢)、木香(二兩二錢四分)、黃連(四兩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