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求集》~ 二十三、火症 (2)
二十三、火症 (2)
1. 二十三、火症
欲更用犀角地黃湯。其父甚憂,請診之。予曰:非也,是水虧火熾,血熱血燥之症也。逐用生熟地、阿膠、人中白、血餘炭、牛膝、茯苓、杜仲、龜板甲、豬脊髓,生打為丸,常服而愈。觀此可識,同是症,同是火,而火之所屬不同,則用藥當因之不同各異,不可拘常格以施治也。
火症方,
導赤散:生地,木通,甘草,竹葉,燈心,
瀉白散:桑白皮,地骨皮,炙甘草,白粳米
河間地黃飲子:熟地,巴戟,山茱萸,肉蓯蓉,附子,石斛,五味子,雲茯苓,干菖蒲,遠志,官桂,麥冬,薄荷(少許)
千金治暴嗽失音:杏仁,薑汁,砂糖,白蜜,五味,紫菀,通草,桑皮,川貝
茯神湯:治脈虛咳嗽或心痛。桔梗,茯神,人參,麥冬,遠志,通草,黃耆,甘草
腎氣丸:熟地,山藥,萸肉,澤瀉,丹皮,茯苓
補陰丸:黃柏,知母,熟地,龜板,白芍,陳皮,牛膝,虎骨,鎖陽,當歸
百勞丸方:當歸,乳香,沒藥,虻蟲,大黃,人參,水蛭,桃仁
蜜丸。
清骨散:專退骨蒸勞熱,嗽多加阿膠、五味子、麥冬,血虛甚加當歸、白生地。黃連,秦艽,鱉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銀柴胡
瀉黃散:見腹痛門。
白話文:
二十三、火症
病人想繼續服用犀角地黃湯,其父親非常擔心,於是來求診。我說:不對,這是陰液虧損,陽火熾盛,血熱血燥的症狀。於是,我用生地黃、熟地黃、阿膠、人參白、血餘炭、牛膝、茯苓、杜仲、龜板、豬脊髓,製成生藥丸,讓病人經常服用,病就好了。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同樣是火症,同樣是火,但火的屬性不同,用藥就應該有所不同,不能拘泥於固定的方劑來治療。
以下是一些治療火症的方劑:
導赤散:生地黃、木通、甘草、竹葉、燈心草
瀉白散:桑白皮、地骨皮、炙甘草、白米
河間地黃飲子:熟地黃、巴戟天、山茱萸、肉蓯蓉、附子、石斛、五味子、雲茯苓、乾菖蒲、遠志、官桂、麥冬、薄荷(少量)
千金治暴嗽失音:杏仁、薑汁、砂糖、蜂蜜、五味子、紫菀、通草、桑皮、川貝母
茯神湯:治療脈象虛弱、咳嗽或心痛。桔梗、茯神、人參、麥冬、遠志、通草、黃耆、甘草
腎氣丸: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肉、澤瀉、丹皮、茯苓
補陰丸:黃柏、知母、熟地黃、龜板、白芍藥、陳皮、牛膝、虎骨、鎖陽、當歸
百勞丸:當歸、乳香、沒藥、虻蟲、大黃、人參、水蛭、桃仁(蜜丸)
清骨散:專門治療骨蒸勞熱,咳嗽加重時可以加入阿膠、五味子、麥冬;血虛嚴重時可以加入當歸、生地黃。黃連、秦艽、鱉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銀柴胡
瀉黃散:用於治療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