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求集》~ 二十四、諸熱辨 (1)
二十四、諸熱辨 (1)
1. 二十四、諸熱辨
小兒之病,惟熱居多而所因不同。有衣熱者,以手輕捫之則熱,重按之則不熱,此皮膚血脈之熱,熱在表也。壯熱惡風寒,為氣不足,表之虛熱也。壯熱不惡風寒,為外邪所客,表之實熱也。裡熱者,以手重按,深按乃熱,輕手按則不熱,此筋骨之熱,熱在裡也。壯熱煩渴飲水,尿赤便閉,為內火銷爍,里之實熱也。
壯熱,飲湯,尿數,為津液短少,里之虛熱也。傷寒熱,初起頭痛惡風,鼻塞聲重,自汗發熱,治法載傷寒條。傷暑熱,精神困倦,自汗煩渴,治法詳暑門。傷食熱,目胞腫,從頭至肚尤熱,面黃足冷,飽悶惡食,噯氣酸腐,當分新久虛實處治。疳熱,黃瘦不長,泄瀉無時,肚脹腳弱,治法在疳症。
驚風熱,十指稍冷,手心汗出,時作驚搐,治載驚風條。風熱,熱,身熱倍,能食。氣熱,二便或閉或瀉,治以散風清熱為主。煩熱者,五心熱甚,煩躁不安,手足時欲露出。如小便赤色,導赤散加麥冬、山梔;飲水不止,竹葉石膏湯。潮熱者,或午後或日晡發熱,如水之熱潮,依時而至。
治法:有汗,用地骨皮散;無汗,秦艽散。熱甚,生犀散。如有宿食,三黃枳樸丸。又晝熱而夜靜者,陽氣旺於陽分也,小柴胡合白虎湯主之。夜熱而晝靜者,陽氣陷入陰分也,四物合桂枝湯主之。重陽無陰,則晝夜俱熱,骨蒸,宜益陰和陽。骨蒸熱,神氣虛弱,遇晚則熱,有熱無熱,微汗方止,此為先天真元不足,用補中湯加地骨皮、青蒿、鱉甲,又六味丸。或病後津液消爍所致,凝神散,或地骨飲加減。
變蒸熱,上唇尖有小泡如水珠,輕則身熱微汗,重則壯熱吐瀉煩渴啼哭,不須用膏。痘疹熱,耳後有赤紋,眼如含水,懶於言笑,身體時作振動,常恐跌僕,更以耳尻俱冷為驗,治詳痘疹誠求集。虛熱者,因兒熱病,或解表,或攻裡,既退而復熱,或施涼劑,熱反愈甚,此表裡俱虛,陽浮於上,宜溫平之劑,如參苓白朮散之類加減。
又須知氣虛而熱者,氣短不續,面色青白,自汗,乳食少思,手足指冷,午前熱甚,宜氣分藥,異功散、補中湯之類溫補之。血虛而熱者,發熱惡寒,頰赤唇紅,四肢無力,午後益甚,宜陰藥,四物湯、六味湯之類滋養之。灰子病者,母復有孕,兒未斷乳,漸成肌肉瘦羸,壯熱發黃,大便不調。
務令斷乳,少與消導,繼以補益。更有乳母七情厚味、飲食停滯、遺兒發熱者,當兼治其母。五臟實熱虛熱,各見本臟症。凡小兒諸熱,當隨其表裡虛實,細切投之劑,不可概用大寒攻擊,反致熱退而寒起,脾胃損傷,變症百端而出,慎之。
食積病,盜汗少食,晝涼夜熱,治驗。(見汗症。失集)
潮熱,日西發搐,治驗。(見發搐門)
白話文:
二十四、諸熱辨
小兒疾病多以發熱為主,但致病原因不同。有些是衣物穿戴過多引起的熱,用手輕輕觸摸皮膚感覺發熱,用力按壓則不熱,這是皮膚和血管的熱,熱在體表。發熱怕風寒,是氣不足,屬於表虛熱。發熱不怕風寒,是外邪入侵,屬於表實熱。裡熱則用手用力深按才感覺發熱,輕按則不熱,這是筋骨的熱,熱在裡層。發熱煩躁口渴,想喝水,尿赤便秘,是內火灼傷,屬於裡實熱。
發熱,喝水多,尿頻,是津液不足,屬於裡虛熱。傷寒發熱,初期頭痛怕風,鼻塞聲音沉重,自汗發熱,治療方法詳見傷寒部分。中暑發熱,精神倦怠,自汗煩渴,治療方法詳見暑症部分。傷食發熱,眼瞼腫脹,從頭到肚子都發熱,臉黃腳冷,飽脹不想吃東西,打嗝帶酸腐味,需根據病程長短、虛實情況治療。疳熱,消瘦發黃長不高,隨時腹瀉,肚子脹腳軟,治療方法詳見疳症部分。
驚風發熱,十指稍冷,手掌出汗,時而抽搐,治療方法詳見驚風部分。風熱,發熱,全身發熱加劇,能吃東西。氣熱,大小便可能便秘或腹瀉,治療以疏風清熱為主。煩熱,五心煩熱,煩躁不安,手腳總是想要伸出來。如果小便顏色發紅,用導赤散加麥冬、山梔子;如果喝水不停,用竹葉石膏湯。潮熱,或午後或傍晚發熱,像水一樣的熱潮,按時發作。
治療方法:如果出汗,用地骨皮散;不出汗,用秦艽散。熱重,用犀角散。如果有宿食,用三黃枳樸丸。如果白天熱晚上不熱,是陽氣旺盛於陽分,用小柴胡湯合白虎湯。如果晚上熱白天不熱,是陽氣陷入陰分,用四物湯合桂枝湯。如果陽盛無陰,則晝夜都發熱,骨蒸,應益陰和陽。骨蒸發熱,神氣虛弱,晚上加重,時熱時不熱,微汗後才停止,這是先天元氣不足,用補中益氣湯加地骨皮、青蒿、鱉甲,再加六味地黃丸。或者因病後津液消耗引起的,用凝神散或地骨皮飲加減。
變蒸發熱,上嘴唇尖端出現像水珠一樣的小水泡,輕者發熱微汗,重者高熱嘔吐腹瀉煩渴哭鬧,不需要外用藥膏。痘疹發熱,耳後有紅紋,眼睛像含著水,不想說話,身體時而顫抖,常常害怕跌倒,而且耳後和臀部冰冷是驗證,治療方法詳見痘疹專書。虛熱,因為小兒發熱疾病,或解表或攻裡,退熱後又發熱,或者使用涼藥,熱反而更重,這是表裡都虛,陽氣浮於上,應該用溫和的藥物,像參苓白朮散加減。
還需知道氣虛而發熱者,氣短氣接不上,面色青白,自汗,乳食少思,手腳指頭冷,上午熱重,應該用益氣藥,像異功散、補中益氣湯等溫補。血虛而發熱者,發熱惡寒,面頰紅唇紅,四肢無力,下午加重,應該用養陰藥,像四物湯、六味地黃湯等滋養。灰子病,母親再次懷孕,孩子還未斷奶,逐漸肌肉消瘦,發熱發黃,大便不調。
務必斷奶,少吃消導藥物,然後再補益。還有哺乳期母親七情過度、飲食過度、食物停滯,導致孩子發熱者,應該同時治療母親。五臟實熱虛熱,各自表現本臟的症狀。凡小兒各種發熱,應該根據表裡虛實,細緻地選擇藥物,不可一概使用大寒藥物攻伐,反而導致熱退寒起,損傷脾胃,引發各種併發症,應謹慎。
食積病,盜汗少食,白天涼晚上熱,治療方法見汗症篇(此處缺失)。
潮熱,傍晚發作抽搐,治療方法見抽搐篇(此處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