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求集》~ 二十二、燥症 (2)
二十二、燥症 (2)
1. 二十二、燥症
燥症方,
清潤散:鬱金,荊芥,連翹,山梔,黃芩,薄荷,甘草
解毒湯:川連,黃芩,山梔,黃柏,烏梅
清涼飲:青蒿,元參,生地,麥冬,甘菊,車前
滋本湯:人參,黃耆,白朮,甘草,歸身,白芍,麥冬
潤肺湯:阿膠,麥冬,杏仁,川貝,紫菀,桑葉
加味地黃湯:即六味丸料加麥冬、五味子
養心湯:治夢寐不寧,驚悸健忘等症。茯神,棗仁,歸身,人參,丹參,五味子
清心湯:石蓮,麥冬,木通,竹葉,燈心,黃芩,地骨皮,車前子,甘草
滋肝飲:生地,歸身,白芍,丹皮,柴胡,山梔,麥冬,元參,甘草
甘露飲:甘露(於草木上收之一鍾),蜂蜜(半杯),人乳(一杯),人參(三至五錢,隨症輕重煎汁一杯)
四汁並一處,煎濃溫和日服。
涼膈散:黃芩,山梔,連翹,薄荷,大黃,芒硝,甘草(各藥細末)
清涼飲子:黃芩,黃連,薄荷,甘草,白芍,元參,歸身,流水煎。
滋燥養榮湯:生熟地,歸身,黃芩,防風,白芍,秦艽,甘草
養脾湯:即前方去黃芩、秦艽、防風,加山藥、麻仁,即養脾湯。
生金滋木飲:人參,麥冬,歸身,生地,白芍,丹皮,甘草
柴胡飲子:解一切肌骨蒸熱、寒熱往來及傷寒發汗不解,或汗後餘熱。人參,大黃,白芍,當歸,甘草,柴胡(各等分)
白話文:
二十二、燥症
燥症的治療,依據不同的症狀,可以選用以下處方:
清潤散: 此方以疏風清熱、潤燥為主。
解毒湯: 此方主治因毒邪引起的燥症。
清涼飲: 此方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滋本湯: 此方益氣養陰,適用於氣陰兩虛導致的燥症。
潤肺湯: 此方潤肺止咳,適用於肺燥咳嗽。
加味地黃湯: 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础上,加入麥冬、五味子,增强滋陰補腎的作用。
養心湯: 此方針對心神不安,如失眠、驚悸、健忘等症狀。
清心湯: 此方清心瀉火,適用於心火亢盛引起的燥症。
滋肝飲: 此方滋陰養肝,適用於肝陰不足引起的燥症。
甘露飲: 此方以甘露、蜂蜜、人乳、人參組成,滋陰潤燥,適合重症患者(需注意人乳來源的衛生)。
涼膈散: 此方瀉火通便,適用於燥熱便秘。
清涼飲子: 此方清熱瀉火,適用於熱盛燥症。
滋燥養榮湯: 此方滋陰養血,潤燥養榮。
養脾湯: 此方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虛引起的燥症。
生金滋木飲: 此方滋陰補腎,適用於腎陰不足引起的燥症。
柴胡飲子: 此方解表清熱,適用於外感風熱引起的燥症,或傷寒病後餘熱未清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