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求集》~ 六、痢疾 (3)
六、痢疾 (3)
1. 六、痢疾
痢疾方,
人參敗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獨芎,薄荷少許姜三片,時行感冒效奇功。去參名為敗毒散,加入消風治亦同。
人參敗毒散:人參,茯苓,甘草,枳殼,桔梗,柴胡,前胡,羌活,獨活,川芎,薄荷,淡姜
四順清涼飲:白芍,當歸,生地,甘草,柴胡(等分)
煎服。
黃連芍藥湯:黃連,白芍,豬苓,澤瀉,茯苓,白朮,甘草
清暑益氣湯:人參,黃耆,升麻,白朮,陳皮,神麯,澤瀉,黃柏,當歸,青皮,乾葛,五味子,甘草
煎服。
理中湯:人參,白朮,甘草,乾薑
香連丸:木香(一兩),吳茱萸炒黃連(二兩),炙烏梅肉(四兩)
各為末,用阿膠五錢,水化丸麻子大,每用三十丸。紅痢,甘草湯下;白痢,生薑湯下。
加味理中湯:治脾肺俱虛,咳嗽不已。
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甘草(五分),陳皮(一錢),半夏(一錢半),五味子(九粒),乾薑(二錢),細辛(五分)
加味二陳湯:陳皮,半夏,生薑,茯苓,杏仁,木香,細辛,枳殼(各等分)
安腎丸:肉桂,川烏,桃仁,白蒺藜,巴戟,山藥,茯苓,石斛,萆薢,白朮,肉蓯蓉,補骨脂
蜜丸。
小安腎丸:香附子,川烏,川楝,茴香,熟地,川樸
保和丸見嘔吐門
參苓白朮散見泄瀉門
六味香薷飲:香薷,厚朴,扁豆,黃連,茯苓,木瓜
白話文:
六、痢疾
以下列出一些古代治療痢疾的方劑:
幾個不同的方劑,針對不同症狀和體質:
-
敗毒散及其加減方: 這個方子基礎版以人參、茯苓、甘草等藥材為主,治療痢疾,若加入消風藥物,則療效更佳。
-
四順清涼飲: 以白芍、當歸、生地等藥材組成,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
-
黃連芍藥湯: 以黃連、白芍等藥材為主,清熱燥濕。
-
清暑益氣湯: 此方適用於暑熱引起的痢疾,具有益氣清暑的作用。
-
理中湯: 溫中健脾的方劑,用於脾胃虛寒引起的痢疾。
-
香連丸: 此丸藥主要成分為木香、吳茱萸、黃連和烏梅,治療痢疾,紅痢用甘草湯送服,白痢用生薑湯送服。
-
加味理中湯: 在理中湯的基礎上加藥,用於治療脾肺兩虛,伴有咳嗽的痢疾。
-
加味二陳湯: 在二陳湯的基礎上加藥,用於治療咳嗽、痰多等症狀。
-
安腎丸、小安腎丸: 這兩個方劑主要針對腎虛引起的痢疾。
-
保和丸: 此方劑在嘔吐相關的章節中介紹。
-
參苓白朮散: 此方劑在泄瀉相關的章節中介紹。
-
六味香薷飲: 此方劑主要成分為香薷、厚朴、扁豆等,具有發表解暑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