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方妙用》~ 卷一 (5)
卷一 (5)
1. 七怪脈歌
(舊訣)
雀啄連來三五啄。(連連摶指。忽然止絕。少頃復來。如雀啄食。肝絕也。)屋漏半日一點落。(如屋殘漏下半時一滴。胃絕也。)彈石硬來尋即散。(沉於筋間。劈劈急硬如指彈石。腎絕也。)搭指散亂如解索。(指下散亂。乍數乍疏。如索之解。脾絕也。)魚翔似有亦似無。
(本不動而未強搖似有似無。如魚之翔。心絕也。)蝦游靜中跳一躍。(浮於指下始則冉冉不動。少焉而去。久之忽然一躍。進退難尋。如蝦之遊。大腸絕也。)更有釜沸湧如羹。(浮於指下。有出無入。無復止數。如釜湯沸。肺絕也。)旦占夕死不須藥。
白話文:
脈象像小鳥啄食一樣,連續急促地跳動三五下,然後突然停止,過一會兒又再次出現,就像小鳥啄食一樣,這是肝氣將絕的脈象。
脈象像屋簷漏水,過了半天才滴一滴,這是胃氣將絕的脈象。
脈象像彈石頭一樣,來勢又急又硬,感覺好像在筋脈之間,但很快就散去,這是腎氣將絕的脈象。
脈象散亂無章,時而密集時而稀疏,就像繩子解開一樣,這是脾氣將絕的脈象。
脈象摸起來似乎有又似乎沒有,好像魚在水中游動一樣,這是心氣將絕的脈象。
脈象開始時在指下緩慢不動,過一會兒突然跳動一下,然後又消失,難以尋摸,就像蝦在水中游動一樣,這是大腸氣將絕的脈象。
脈象浮在指下,只有出而沒有入,沒有規律的停止或跳動,就像鍋中沸騰的湯一樣,這是肺氣將絕的脈象。
如果出現以上七種脈象,那麽早晨出現,晚上就會死亡,不用再吃藥治療了。
2. 八脈該二十八字脈象
舊訣。以浮芤滑實弦緊洪為七表。以沉微遲緩濡伏弱澀為八里。以長短虛促結代牢動細為九道。不無可議處。浮沉遲數。為診脈四大綱。舊訣竟脫去數字。謬甚。當就李瀕湖李士材二十七字外。更增入大脈方足。然病無定情。脈不單見。學無頭緒。指下茫然。茲以浮沉遲數虛實大緩八脈為主。而以兼見之脈附之。總括以詩。為切脈之捷法。
浮。(輕手乃得。重手不見。)為陽為表。(除沉伏牢三脈之外。皆可互見。)浮而中空為芤。(有邊無中。如以指著蔥之象。)主失血。浮而摶指為革。(中空外堅。似以指按鼓皮之狀。浮見也。視芤脈。中更空而外更堅。)主陰陽不交。浮而不聚為散。(按之散而不聚。來去不明。)主氣散。
詩曰。浮為表脈病為陽。輕手捫來指下彰。芤似著蔥知血脫。革如按鼓識陰亡。(孤陽越於上。便知真陰竭於下矣。)從浮辨散形繚亂。定散非浮氣敗傷。除卻沉中牢伏象。請君象外更參詳。(浮。不沉也沉中諸脈俱不能兼。)
沉。(輕手不得。重手乃得。按至肌肉以下。)為陰為里。(除浮革芤散四脈之外。皆可互見。)沉而幾無為伏。(著骨始得。較沉更甚。)主邪閉。沉而有力為牢。(沉而強直摶指。)主內實。
詩曰。沉為里脈病為陰。淺按如無按要深。伏則幽潛推骨認。牢為勁直著筋尋。須知諸伏新邪閉。可悟諸牢內實尋。除卻浮中芤革散。許多活法巧從心。(沉。不浮也。浮中諸脈。不能兼見。)
遲。(一息。三至或二至。)為在臟為寒。(除數緊促動四脈之外。皆可互見。)遲而時止為結。(遲中而時有一止也。但無定數)主氣鬱血壅痰滯。(亦主氣血漸衰。)遲而更代為代。(緩中一止。不能自還而更代也止有定數。)主氣絕。(亦主經墜。有阻。妊婦見之不妨。)
詩曰。遲為在臟亦為寒。(脈經云。遲為寒。仲景云。遲為在臟。)一息未及四至彈。(一呼一吸。合為一息。一呼脈來二至。一吸脈來二至。合為一息四至。為平人之脈。遲則一息三至。或一息二至。至於一息一至。必死。)結以偶停無定數。(遲中一止也。)代因不返即更端。
(一臟氣絕。其脈往而不能自還他臟因而更代之。須知此脈止有定數。)共傳代主元陽絕。還識結成鬱氣於。除卻數中促緊動。諸形互見細心觀。(遲。不數也。數中諸脈不能兼見。)
數。(一息。五六至。)為在腑為熱。(除遲結代三脈之外。俱可互見。)數而牽轉為緊。(如牽繩轉索。)主寒邪而痛。(亦主表汗。)數而時止為促。(數中時有一止。亦無定數。)主邪氣內陷。數見關中為動。(形圓如豆。厥厥搖動見於關部。)主陰陽相搏。(主氣與驚。男亡陽。女血崩。)
詩曰。數為腑脈熱居多。(仲景云。數為在腑脈經云。數為熱。)一息脈來五六科。(謂一息五六至也。至七八至者危。)緊似轉繩寒甫閉。動如搖豆氣違和。數中時止名為促。促里陽偏即是魔(陽盛為促。)除卻遲中兼結代。旁形側出細婆婆。(數。不遲也。遲中諸脈。不能兼見。)
虛。(不實也。應指無力。浮中沉三候俱有之。前人謂豁然空大見於浮脈者非。)主虛。(有素稟不足。因虛而生病者。有邪氣不解。因病而至虛者。)虛而沉小為弱。(沉細而軟。按之乃得。沉見。)主血虛(亦分陰陽胃氣。)虛而浮小為濡。(如絮浮水面。○浮見。)主氣虛。
(亦主外濕。)虛而模糊為微。(不顯也。指下不分明。若無若有。浮中沉皆是。)主陰陽氣絕。虛而勢滯為澀。(往來乾澀。如輕刀刮竹之象。)主血虛。亦主死血。虛而形小為細。(形如蜘蛛絲之細。指下分明。)主氣冷。虛而形縮為短。(寸不通魚際。尺不通尺澤。)主氣損。
(亦主氣鬱。)詩曰。虛來三候按如綿。元氣難支豈偶然。弱在沉中陰已竭。濡居浮分氣之愆。癆成脈隱微難見。(指下不分明。)
病劇精幹澀遂傳。冷氣蛛絲成細象。(以上皆言脈勢。唯細大長短。皆指脈形而言。細者形如蛛絲也。微與細相類。但微對顯而言。細對大而言。分別在此。)短為形縮郁堪憐。
實。(不虛也。應指有力。浮中沉俱有之。四言脈訣云。牢甚則實。獨附於沉脈者非。大抵指下清楚而和緩。為元氣之實。指下逼逼而不清。為邪氣之實。)主實。實而流利為滑。(往來流利。)主血治。(亦主痰飲。)實而迢長為長。(上至魚際。下至尺澤。)主氣治。(亦主陽盛陰虛。
)實而湧沸為洪。(應指滿溢。如群波湧起之象。)主熱極。亦主內虛。實而端直為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主肝邪。(亦主寒。主痛。)
詩曰。實來有力象悠悠。邪正全憑指下求。(脈來有力。指下清而不濁。滑長不兼洪弦之象。正氣實也。如指下濁而不清。但見洪緊。不見滑長。是邪氣實也。)流利滑呈陰素足。迢遙長見病當瘳。洪如湧浪邪傳熱。弦以張弓木作仇。毫髮分途須默領。非人渾不說緣由。
大。(即洪脈而兼脈形之闊大也。舊本統於洪脈。今分別之。)
詩曰。大脈如洪不是洪。形兼洪闊不雷同。絕無舞柳隨風態。卻似移兵赴敵雄。新病邪強知正怯。夙疴外實必中空。內經病進真堪佩。總為陽明氣不充。(邪氣盛。則胃氣衰。故脈大而不緩。)
緩。(脈來四至。從容不迫。)主正復。(和緩之緩。主正復。怠緩之緩。主中濕。)
詩曰。緩脈從容不迫時。診來四至卻非遲。胃陽恰似祥光布。穀氣原如甘露滋。不問陰陽欣得此。任他久暫總相宜。若還怠緩須當辨。濕中脾經步履疲。(胃氣復。則邪氣退。故脈緩而不大。○緩者。主脈之氣象從容不迫而言。非指往來之遲緩也。遲字對數字言。遲則不數。
數則不遲也。緩字所包者廣。遲中有緩。數中亦有緩。非淺人所可領會。故內經與大字對言。不與數字對言。其旨深哉。)
白話文:
【八脈概論二十八字脈象】
古老的訣竅中,將脈象分為七表、八里、九道,但其中有些地方值得商榷。在診脈的四大綱「浮、沉、遲、數」中,舊訣竅遺漏了一些重要的脈象,這是個嚴重的錯誤。在李瀕湖和李士材提出的二十七字之外,我們應該加入「大脈」才更完整。然而,疾病的情況並非固定不變,脈象也不是單一出現的,學習脈診缺乏系統性,實際操作時往往感到迷茫。因此,我們以「浮、沉、遲、數、虛、實、大、緩」八種基本脈象為主,再輔以其他可能同時出現的脈象,並用詩歌形式總結,作為快速掌握脈診的方法。
【浮脈】 輕輕按下去就能感受到,用力按就不見了。屬於陽、表證。除了沉脈、伏脈、牢脈之外,其他脈象都可能與它同時出現。如果脈象中間空虛就是芤脈,像手指按在蔥上一樣,表示血虧。如果脈象中間空虛且外圍堅硬,就像按鼓皮一樣,這是革脈,顯示陰陽不調。如果脈象散亂,按下去感覺不到聚集,來去不分明,這是散脈,表示氣散。
【沉脈】 輕輕按壓感受不到,需要用力按到肌肉以下才能感受到。屬於陰、裏證。除了浮脈、革脈、芤脈、散脈之外,其他脈象都可能與它同時出現。如果脈象幾乎感受不到,只有按到骨頭時才能確認,這是伏脈,表示邪氣閉塞。如果脈象沉而有力,強直而堅硬,這是牢脈,表示內臟實證。
【遲脈】 每呼吸一次,脈搏跳動三次或兩次,表示在臟器、寒證。除了數脈、緊脈、促脈、動脈之外,其他脈象都可能與它同時出現。如果脈象偶爾停止,沒有固定的間隔,這是結脈,表示氣鬱、血滯、痰阻。如果脈象停止後不能自行恢復,必須由其他臟器的脈象接替,這是代脈,表示氣絕。
【數脈】 每呼吸一次,脈搏跳動五次或六次,表示在腑、熱證。除了遲脈、結脈、代脈之外,其他脈象都可能與它同時出現。如果脈象像繩子被拉緊,表示寒邪侵襲而引起疼痛。如果脈象偶爾停止,沒有固定的間隔,這是促脈,表示邪氣內陷。如果脈象在關部呈現圓形、豆狀,不斷搖動,這是動脈,表示陰陽相搏。
【虛脈】 不堅實,手感無力,這種特徵在浮、中、沉三個層次都能感受到。主導虛證。如果脈象沉而細軟,只有按下去才能感受到,這是弱脈,表示血虧。如果脈象浮而細軟,像絮在水面上漂浮,這是濡脈,表示氣虛。如果脈象模糊不清,像若有若無,這是微脈,表示陰陽氣絕。如果脈象往來乾澀,像輕刀刮竹,這是澀脈,表示血虧或死血。如果脈象細如蜘蛛絲,這是細脈,表示氣冷。如果脈象短小,表示氣損。
【實脈】 不虛弱,手感有力,在浮、中、沉三個層次都能感受到。主導實證。如果脈象流利,這是滑脈,表示血氣充足。如果脈象長而延展,這是長脈,表示氣治。如果脈象湧現沸騰,這是洪脈,表示極度的熱。如果脈象像弓弦一樣堅直,這是弦脈,表示肝臟問題。
【大脈】 即洪脈,但脈象更寬闊。在舊版本中,大脈通常被歸類在洪脈之下,但在這裡我們將它區分開來。
【緩脈】 脈搏四次一呼吸,從容不迫。表示正氣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