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修園

《時方妙用》~ 卷二 (1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4)

1. 心腹諸痛

(宜烏梅丸。以米湯送下二錢。一日三服。)蓋厥陰不從標本。從中見少陽之氣。使厥陰上合乎少陽。則不痛矣。兩旁季脅痛者。肝氣虛也。(當歸四逆湯。加阿膠。四君子湯。去白朮。加當歸粳米與烏梅丸。五服。)兩脅之上痛者。少陽之氣不和也。(宜小柴胡湯。去棗。

加牡蠣青皮。)時法用左金丸。愚按。凡心腹諸痛。宜辨其內之脹與不脹。便之閉與不閉。脈之有力與無力。口中熱。口中和。痛之久暫。以辨寒。熱。邪。正。虛。實。如痛而脹且閉者。厚朴三物湯。攻裡兼發熱者。厚朴七物湯。兼表裡治之。腹痛連脅痛。脈弦緊。惡寒甚大便秘者。

大黃附子湯主之。若但脹而便不秘者。是實中之虛。宜厚朴半夏人參生薑甘草湯。腹痛甚而不可觸近嘔吐者。大建中湯主之。雷鳴切痛嘔吐者。附子粳米湯主之。腹痛下利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腹痛吐瀉者。理中湯主之。若繞臍疼痛。名寒疝腹中病痛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

皆起死回生之法。時醫不講久矣。予著有金匱淺注十六卷。醫訣三卷。辨之頗詳。宜查對勿誤。

白話文:

心腹諸痛的治療

如果心腹疼痛,可以用烏梅丸治療,用米湯送服,每次二錢,一天三次。這是因為厥陰經不從標本治療,從中間反應出少陽經的氣機失調,讓厥陰經與少陽經相通,疼痛就會消除。如果兩側脅肋疼痛,是肝氣虛弱導致的,可以用當歸四逆湯,再加阿膠;或者用四君子湯,去掉白朮,再加當歸、粳米和烏梅丸,服用五劑。如果兩脅上部疼痛,是少陽經的氣機不調和,可以用小柴胡湯,去掉大棗,再加牡蠣和青皮。有時也可以用左金丸。

總之,各種心腹疼痛,要區分腹內是否脹滿,大便是否不通,脈象是否有力,口是否發熱或正常,疼痛時間長短等,以此來辨別寒、熱、邪氣、正氣、虛實的情況。如果疼痛伴隨腹脹和便秘,就用厚朴三物湯;如果疼痛伴隨腹脹和發熱,就用厚朴七物湯,兼顧表裡治療。如果腹痛連及脅肋,脈象弦緊,惡寒明顯,大便秘結,就用大黃附子湯。如果只是腹脹但大便不秘,這是實證中的虛證,就用厚朴半夏人參生薑甘草湯。如果腹痛劇烈,不能觸碰,還伴隨嘔吐,就用大建中湯。如果像雷鳴一樣劇烈疼痛,伴隨嘔吐,就用附子粳米湯。如果腹痛伴隨下痢和厥逆,就用通脈四逆湯。如果腹痛伴隨嘔吐和腹瀉,就用理中湯。如果繞臍疼痛,叫做寒疝,就用當歸生薑羊肉湯。

這些都是能起死回生的方法,可惜現在的醫生很少講解了。我寫的《金匱淺注》十六卷和《醫訣》三卷,對這些都做了詳細的說明,可以參考,以免用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