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時方妙用》~ 卷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5)

1. 恆法

一痢疾無外症惡症。但見裡急後重便膿血者。三日內。俱宜_芍藥湯_。(六十)

白話文:

痢疾沒有其他的症狀,只有裡急後重、便膿血的症狀。在三天內,都應該服用芍藥湯。(六十味芍藥湯)

一痢疾腹中撮痛。或下血片。及噤口惡痢。諸藥不效者。宜斗門秘傳方。(七十)

一痢疾不論新久。以陳米湯送下香連丸三錢。一日三服。極驗。至於久痢。以四君子湯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送下。法本薛氏多效。

白話文:

無論新近久遠的痢疾,都可以將香連丸三錢,以煮過的陳米湯服用。一天服用三次。十分有效。對於久痢的患者,可以將四君子湯、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送服。方法本於薛氏,屢試屢驗。

一久痢諸藥不效。審其為虛脫不禁無餘邪者。宜_真人養臟湯_。(七十五)

白話文:

有久瀉痢疾,各種藥物都無效的。經過詳細診斷,判斷症狀是虛脫的緣故,沒有其他的邪氣。適合使用「真人養臟湯」。

一久痢流連不愈。愈而又作。名為休息痢。是堵澀太早。餘邪未盡。宜羊脂四錢。白蠟三錢。黃連末三錢。白蜜八錢。烏梅肉炒研末二錢。血餘灰三錢。煎攪為丸丸如桐子大。以米飲送下三十丸。日三服。此孫真人法也。○又有服補中益氣湯。不應。反下鮮紫血塊者。此久風成食泄。

白話文:

一個人長期的腹瀉,久病不癒。好了以後又復發。這叫做「休息痢」。這是因為堵塞不通的太早,餘下的病邪還沒有完全清除乾淨。

適合的治療方法:

羊脂四錢。

白蠟三錢。

黃連末三錢。

白蜜八錢。

烏梅肉炒研末二錢。

血餘灰三錢。

將這些藥材煎熬攪拌,做成像桐子般大小的丸藥。

服用方法:

用米湯送服三十丸。

每天服用三次。

這是孫真人(孫思邈)的治療方法。

還有一種情況,服用補中益氣湯,但是沒有效果。反而排出鮮紅或紫色的血塊。這叫做「久風成食泄」。這是因為長期的風寒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瀉。

風氣通於肝。肝傷不能藏血也。宜玉屏風散。去白朮。倍防風。加羌活葛根升麻主之。宜_玉屏風散_。(六十七)

白話文:

風邪的性質屬陽,能通於肝臟。肝臟受到傷害後,就不能儲藏血液,容易導致出血。此時服用玉屏風散,由於玉屏風散中的桔梗一味,能化膿消腫,所以對於肝病所造成的膿腫,具有消散的作用。另外,將玉屏風散中的白朮去掉,把防風的用量加倍,並添加羌活、葛根、升麻三味藥物為主要藥物,病情就會痊癒。(六十七)

一洞泄寒中。注下水穀。赤痢白痢。食已即出。

食物不消者。宜_聖濟附子丸_。(七十)

2. 時疫

(修園新訂)

程山齡云。時疫之症。須知有來路兩條。去路五條。何謂來路兩條。疫有在天者。在人者。如春應溫而反寒。夏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非其時而有其氣。自人受之。皆從經絡而入。或為頭痛發熱咳嗽。或頸腫發?大頭風之類。斯在天之疫也。若一人之病。

白話文:

程山齡說,時疫的症狀,必須瞭解它有兩個來源,五種去路。什麼是兩個來源呢?疫病有在自然界的,有在人為的。比如春天的天氣應該是溫暖的,卻反而是寒冷的;夏天的天氣應該是炎熱的,卻反而是涼爽的;秋天的天氣應該是涼爽的,卻反而是炎熱的;冬天的天氣應該是寒冷的,卻反而是溫暖的。這些不正常的氣候,人體感受了之後,都會從經絡侵入體內。於是,有的人會出現頭痛、發熱、咳嗽等症狀。或者頸部腫脹、發熱,出現大頭風等疾病。這些都是自然界的疫病。至於一個人得病,

染及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鄉。以及闔邑。病氣穢氣。互相傳染。其氣從口鼻而入。其見症。憎寒壯熱。胸膈飽悶。○吐黃涎。乃在人之疫以氣相感。與天無涉。所謂來路兩條者此也。夫在天之疫。邪從經絡入。寒多者。治以辛溫。宜五積散。熱多者。治以辛涼。宜九味羌活湯

白話文:

傳染範圍包括一整個房間。一個房間裡的人都會染病。傳染範圍擴大到整個鄉裏。蔓延到全縣。病氣和穢氣互相傳染。病氣通過口鼻進入人體。各種症狀表現為:怕冷發熱、胸悶腹脹、嘔吐黃痰。這都是人與人之間由於疫氣互相傳染造成的,與天時無關。這是所謂的兩條傳染途徑之一。至於天時的疫病,邪氣通過經絡進入人體。寒氣多的,用辛溫的方法治療,適用五積散。熱氣多的,用辛涼的方法治療,適用九味羌活湯。

審其氣虛不能作汗者。宜人參敗毒散。熱甚格邪。不作汗者。宜防風通聖散。若發頤及大頭症。是風火相乘而為毒。宜防風通聖散。加牛蒡子金銀花桔梗貝母栝蔞仁之類。俾邪從經絡入者。仍從經絡出。此以發汗為去路也。在人之疫。邪從口鼻入。或香蘇飲。加玉竹川芎忍冬。

白話文:

對於氣虛之人,不能發汗,宜用人參敗毒散。若熱氣很盛阻礙邪氣,不能發汗者,宜用防風通聖散。如果發生脖子腫脹或大頭症狀,是風火相乘而成的毒症,應當服用防風通聖散,並添加牛蒡子、金銀花、桔梗、貝母、栝樓仁等藥物。讓通過經絡進入的邪氣,也通過經絡排出體外。這是以發汗作為祛邪的途徑。對於人的疫病,邪氣從口鼻進入,或服用香蘇飲,並添加玉竹、川芎、忍冬等藥物。

神朮散。加葛根蔥頭。或藿香正氣散之類。俾其從口鼻入者。仍從口鼻出。此以解穢為去路也。至於經絡口鼻所受之邪。傳於陽明之經。則為自汗大渴大熱斑黃等症。宜甘露飲。生其津液。以為勝邪回生之本。甚者必用人參白虎湯。以清陽明散漫之熱。此以清火為去路也。

白話文:

可以採用神朮散,加入葛根、蔥頭,或藿香正氣散之類。讓穢氣從嘴巴或鼻子入侵的,就從嘴巴或鼻子出去。這是採用清穢的方式來作為去路的。至於經絡、嘴巴或鼻子所受到的邪氣,往陽明經傳導,就是造成盜汗、大渴、大熱、斑黃等症狀,宜採用甘露飲,生津、益津液做為去邪、恢復生氣的根本。若是嚴重必須用人參白虎湯,清除陽明散漫的熱氣。這採用清熱的方式做為去路。

如入於胃腑。則為譫語發狂。大便實小腹拒按等症。宜三一承氣湯下之。或內有實熱外有實邪者。宜防風通聖以兩解。此方。疫症第一良方用之得法。不論新久。頭頭是道。此以攻下為去路也。復有虛人患疫。或病久變虛。或誤治變虛。須用四物湯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加減。

白話文:

如果熱邪侵入胃腑,就會出現譫語、發狂、大便實、小腹拒按等症狀。這種情況下,宜用三一承氣湯來攻下熱邪。如果既有內熱,又有外邪,就要用防風通聖丸來分別驅散。這個方子是治療疫症的最佳良方,只要使用得當,無論新發的還是舊的,都能夠有效治療。這是以攻下法來祛除病邪。另外,對於體質虛弱的人感染疫症,或者病情久拖變虛,或者誤治變虛的,則需要使用四物湯、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方劑來補中益氣。

此以補養托邪為去路也。要之疫症必從大汗而解。人壯者。不戰而汗。人虛者。必戰慄而後大汗。汗未徹者。俟七日後而又作汗。以上五法。該於發汗一法之中。散邪。是發汗正法。而穢濁之氣襲經絡。不以辛香解之。則汗不出。火邪內燔。血乾津涸。非清火。則陰氣不滋而汗不出。

白話文:

這以補養為輔,託邪外出為主要治療途徑。總之,疫症一定要通過大汗而解除。人體強壯的人,不經作戰就會出汗。人體虛弱的人,一定要經過戰慄後才會出大汗。汗沒有完全出來的人,等候七天以後再讓其出汗。以上五種方法,都包含在發汗這一方法之中。散邪,是發汗的正法,但是汗液沾染在經絡上,如果不服用辛香的藥物解除,汗液就不能排出。火邪在體內燒灼,血液乾枯津液枯竭,如果不服用清火的藥物,陰氣就不能滋長而汗液就不能排出。

胃氣壅塞不攻。其實。則濁氣不解。而汗不出。汗由液化其出自陽。其源自陰。非補養陰陽。則氣血不充。而汗不出。此發汗一法。為治疫大關頭。有汗則生無汗則死。若治之失法。或涸其汗源。或強逼使汗皆枉其死也。可不慎哉未汗。宜陽脈。忌陰脈。已汗。宜陰脈。忌陽脈。

白話文:

胃氣壅塞、不通暢的話。實際上,濁氣就無法消解,汗也無法排出。汗液由津液轉化而成,汗液的來源是陽,根源是陰。如果不滋補陰陽,則氣血就不充沛,汗液就不能排出。發汗是一種治療疫病的大關鍵。有汗就能生,沒有汗就會死。如果治療方法不當,或者耗盡汗液的來源,或者強迫發汗,都會枉費性命。

在未發汗之前,宜用溫補陽氣的藥物,忌用使陰氣更盛的藥物。汗已發出之後,宜用滋陰清熱的藥物,忌用溫補陽氣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