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時方妙用》~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血症

(吐血,咳血,咯血,鼻衄,齒衄,眥衄,大便血,小便血,血淋,血崩)

白話文:

(咳血、咳嗽出血、咽喉出血、鼻出血、牙齦出血、眼瞼出血、大便帶血、尿血、尿道出血、大量出血)

經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血之流溢。半隨衝任而行於經絡。半散於脈外而充肌腠皮毛若外有所感。內有所傷。則血不循經。從上而湧。則為吐血咳血咯血鼻衄齒衄舌衄。從下而走。則為大便血溺血婦人血崩。其源則一。或問諸書皆分別五臟六腑之血而施治。

白話文:

古籍記載,中焦接受營氣後萃取精華、變化生成血液。血液的運行去向,一半隨衝任經氣血運行於經絡之中,另一半擴散於經脈之外,滋潤肌膚、肌肉和毛髮。如果受到外在刺激或內在損傷,血液就會不循經絡運行,如果血液從上湧出,就會出現吐血、咳血、咯血、鼻血、牙齦出血、舌頭出血。如果血液從下運行,就會出現大便出血、尿血、婦女崩漏。它們的根源都是一致的。有人問,各種醫書都分別治療五臟六腑的出血,請問應該如何區分呢?

茲何以籠統言之。余曰。五臟有血。六腑無血。觀剖諸獸。腹心下夾脊包絡中多血。肝內多血。心脾肺腎中各有血。六腑無血。近時以吐血多者。謂吐胃血。皆耳食前醫之誤。凡吐五臟血必死。若吐衄崩下。皆是經絡散行之血也。或問既無分別何金匱以瀉心湯治心氣不足為吐衄乎。

白話文:

為什麼能籠統地這麼說呢?我說:五臟有血,六腑無血。觀察剖開的動物,腹腔的心臟下與包絡靠近脊椎的部分血很多,肝臟裡也有很多血,心、脾、肺、腎中各自都有血。六腑中沒有血。近來有人吐血很多,就說是吐胃血,都是道聽途說,誤信了前人的說法。凡是吐五臟之血必死。如果吐衄出血(吐血及鼻出血)、崩漏(子宮出血)、下血(大便帶血),都是經絡散行之血。有人問既然沒有分別,為什麼《金匱要略》用瀉心湯來治療心氣不足引起的吐血呢?

曰百病不離於五臟六腑。臟腑病以致血。不循經而為吐衄崩下。非吐衄崩下之血從臟腑中脫出也循經之經字。作常字解時醫誤解。謂歸脾湯引血歸脾。脾能統血。即是歸經。害人無算。余再為之喝醒一語。曰。隨者仍其隨之常行者仍其行之常。散者仍其散之常。充者仍其充之常。

白話文:

古人認為,所有疾病都與五臟六腑有關。臟腑疾病會影響血液。血液不循經絡而行,就會導致吐血、衄血、崩漏和下血。這些出血現象並非從臟腑中直接脫出,而是循經而出的。「經」字在這裡應該解釋為「常」,而不是「經絡」。有些誤解的醫生認為,歸脾湯可以引血歸脾,因為脾能統血,這就是歸經。這種說法害人不淺。我再說一次:隨者仍其隨之常行者仍其行之常。散者仍其散之常。充者仍其充之常。

血循經常之道路。則無吐衄崩下之病矣。千古無一人談及。余於高士宗引而不發處。細繹思論。大為快事。

身熱脈大者難治。○身涼脈靜者易治。○若喘咳急而上氣逆。脈見弦緊細數有勢。不得臥者。死。

白話文:

血液循環在正常的路徑上,就不會有吐血、鼻血、崩漏等病症。從古到今,沒有人提到過這一點。我在高士宗提到但未詳述的地方,經過細心思考和分析,感到非常痛快。

身體發熱、脈搏大而有力的,治療起來比較困難。身體涼爽、脈搏平穩的,治療起來比較容易。如果出現呼吸急促、咳嗽、氣逆,脈象呈現弦緊細數且強勁,無法平躺的,預後不良。

一外感吐血。先見頭痛惡寒發熱等症。必取微汗則愈。宜_香蘇飲_。加荊芥穗一錢。丹皮白芍各一錢五分。(三十五)

一夏令秋令感暑氣燥氣而吐血。方治見咳嗽門。不贅。

白話文:

有一個外感吐血的病人,一開始出現頭痛、怕冷、發燒等症狀。此時,必須取微汗,才能痊癒。適合服用香蘇飲,並添加荊芥穗一錢、丹皮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五分。(藥方編號:三十五)

一內經云。不遠熱則熱至。血溢血泄之病生矣。凡人不避暑熱。及過食爆炙之物。以致血熱妄行。宜_四生丸_。(一日)

白話文:

《內經》中說:過度親近熱源,就會導致熱氣大盛,從而產生血液溢出和泄出的疾病。如果一個人不能避開暑熱,或者過多食用辛辣炙熱的食物,就會導致血液過熱而運行失常,應該服用四生丸。(一天一丸)

一瘀血而吐。必先胸痛。血色必紫或黑而成塊。脈必滯澀。宜_四物湯_。加醋炒大黃桃仁丹皮香附各一錢五分。○如紫血盡。鮮血見。即用_六君子湯_。加當歸調之。(九。出高鼓峰心法)。

白話文:

一、吐血是瘀血造成的。在吐血之前,患者一定會先感到胸痛。吐出的血色必定是紫紅色或黑色的,同時凝結成塊。脈象一定阻滯不暢。這時應該服用四物湯,並加入醋炒大黃、桃仁、丹皮、香附,各一錢五分。

二、如果吐出的血是紫紅色,並伴有鮮血,這時則應該服用六君子湯,並加入當歸來調理。(出自高鼓峯心法)

一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汗之。內熱蓄血及鼻衄。吐血不盡。內余瘀血。大便黑麵黃。宜_犀角地黃湯_(九十九)

白話文:

一、發燒和溫病,需要發汗卻沒有冒汗。身體內部有熱氣和積血,以及鼻子出血。吐出的血還沒吐完,內臟裡還有瘀血。大便黑色,臉色發黃。適合使用犀角地黃湯(方子編號九十九)。

高鼓峰心法。於血症獨精。其云除瘀血與傷寒外。其餘俱屬七情餓飽勞力等因。必見噁心(驗症分明)一味固元湯主之。方用人參炙耆歸身甘草煨薑大棗白芍。水煎服。血症最繁。以一方統治。胡念齋深服之。○胡念齋云。補藥可用溫藥。亦須急加附桂炮薑隨宜一仁齋直指。

白話文:

高鼓峯的治療方法,對於血癥特別精通。他說,除了瘀血和傷寒以外,其餘的病症都屬於七情、飢飽、勞累等因素造成的。這種病症一定會出現噁心的症狀,驗明之後,只用固元湯就可以了。藥方中包括人參、炙草、歸身、甘草、煨乾薑、大棗、白芍。用水煎服。血癥的病症非常多,用一個方子就能夠治療,胡念齋對此非常信服。胡念齋說,補藥可以用溫熱的藥物,也需要隨情況適當添加附子、桂枝、炮薑。

謂陽虛陰必走。大吐大衄外。有寒冷之狀。可用理中湯。加南木香或甘草乾薑湯。其效更著又有飲食傷胃。胃虛不能傳化。其氣上逆。亦能吐衄。亦宜上二方。○余用甘草乾薑湯。其乾薑炮黑。加五味子二錢甚效。從慎柔五書得來。

白話文:

意思是陽虛則陰必定離去。除了大量嘔吐、大量鼻出血的狀況外。如果有寒冷症狀。可以用理中湯。再加入南木香或甘草乾薑湯。效果會更顯著。又飲食會損傷胃。胃虛無法消化食物。其氣往上逆。也會吐血、鼻出血。也應該服用以上兩種藥方。○我使用甘草乾薑湯。其中乾薑炮製成黑色。加入五味子二錢。非常有效。從慎柔的《五書》中得到的。

一內經云。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滯而不流。溫則消而去之。此數語。為治血之要旨所以楊仁齋高鼓峰方法神驗。即張景岳用熟地一兩澤瀉附子牛膝各一錢五分肉桂一錢炙甘草二錢水煎服。名為鎮陰。煎方雖駁雜。而溫藥較多。亦能奏效。

白話文:

《內經》上說:血氣喜歡溫暖而討厭寒冷。寒冷則停滯而不流動,溫暖則消散而去除。這幾句話是治療血證的要旨。所以楊仁齋和高鼓峯的方法極為神驗。就是張景嶽用熟地黃一兩,澤瀉、附子、牛膝各一錢五分,肉桂一錢,炙甘草二錢,水煎服。取名為鎮陰。雖然這個方劑的藥物很複雜,但溫熱的藥物較多,也能夠取得療效。

一褚氏遺書云。血雖陰類。運之者其陽和乎。陽和二字。指心肺而言也。心肺之陽宜布。如日月一出爝火無光。凡諸般邪熱之氣俱除。血無所擾。則循行常道矣。運之者三字。更妙。血不自運。必藉氣以運之。既已運矣。則隨衝任而行於經絡。散於脈外。充於皮毛。有經常之道可行。

白話文:

有一本醫書叫做褚氏遺書,書中說:血雖然屬於陰,但運行血的卻是陽和之氣。陽和這兩個字,是指心肺而言。心肺之陽應該散佈全身,就像太陽和月亮出來的時候,火把的光芒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各種邪熱之氣都會被消除,血就不會受到幹擾,而會沿著正常的經絡運行。運之者這三個字非常妙。血不能自行運行,必須依靠氣來推動。血一旦運行起來,就會沿著衝任二脈在經絡中運行,散佈到脈外,充滿皮毛,有固定的運行路線。

何至妄行而為失血之症耶。諸傢俱贊此二句之妙絕。未能發明其旨。甚矣醫道之難也。高鼓峰雖未能悟到此旨。而固元湯與之暗合。慎柔和尚以保元陽為主。亦不過取黃耆補氣以生血。而亦與此。旨暗合。合之則效速。二公所以名燥一時也。余於此。千慮一得。不敢自秘。

白話文:

為什麼會隨便用藥而導致失血癥呢?各位都稱讚這兩句話十分精妙,但都沒有能說出它的精髓和用意。醫道真是難啊!高鼓峯雖然還沒有領悟到這一點,但固元湯和他暗暗吻合。慎柔和尚以保護元陽為主。也不過是取黃耆來補氣生血,而他也是暗合這個用意。把這兩者結合起來,效果就快。這兩位名醫之所以在當時名聲大噪,也正是這個道理。我對此經過千般思考,才獲得了一點心得,不敢藏私,一定要說出來。

保元湯七,慎柔方。無肉桂。有煨薑三片黑棗二枚。)

當歸補血湯(六)

白話文:

保元湯七,慎柔方的加減方。去肉桂,加煨薑三片、黑棗二枚。

一血症有不宜剛燥之劑者。或血虛煩渴。徐熱睡寤不寧。五心煩熱宜_聖愈湯_。(十八)

白話文:

  • 一些血虛症狀不適合服用燥熱的藥物,例如血虛煩渴,或睡覺睡不安穩,五心煩熱,應服用聖愈湯。(第十八條)

一舌上出血如孔鑽者。煎香薷汁服。外用槐花炒研摻。蒲黃炭亦可摻之。○齒齦血出。用生竹茹四兩。醋浸一宿含之。○牙縫出血。以紙維醮乾蟾酥少許。於出血處按之立止。○滿口齒血出。枸杞子為末。煎湯漱之。然後吞下根亦可。○鼻衄。用生茅花或根一兩煎服。以上症。或統用

白話文:

舌頭上出血,好像被鑽了洞一樣。把香薷煎成汁服用。外用槐花炒焦研磨成細末,摻在傷口上。蒲黃燒成炭也可以摻在傷口上。

牙齒和牙齦出血。用四兩生竹茹,用醋浸泡一夜後含在嘴裡。

牙縫出血。用紙捻沾少量乾蟾酥,按在出血處,立即止血。

滿口都是牙血。把枸杞子研成細末,煎成湯漱口。然後把根也一起吞下去。

鼻子出血。用一兩生茅花或根煎服。

以上症狀,也可以一起服用。

甘露飲(八十七)

滋腎丸。(九十四)

白話文:

甘露飲。(八十七)

滋腎丸。(九十四)

一血淋尿血。用苧麻根十枚。水煎服。又用海螵蛸乾地黃赤茯苓各等分為末。每服三錢。以柏葉車前子煎湯下。又用亂髮燒灰。入麝香少許。用米醋溫湯調下。如痛不可忍。以藕汁蘿蔔汁白蜜調下。○又房勞兼小便尿血。宜鹿角膠半兩。沒藥另研。油頭髮繩各三錢為末。茅根汁打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下。

白話文:

  1. 尿血。用薴麻根十枚。水煎服。

  2. 再方:用海螵蛸乾地黃赤茯苓各等分為末。每服三錢。以柏葉車前子煎湯下。

  3. 又方:用亂髮燒成灰。入少量麝香。用米醋溫水調下。如果疼痛難忍。用藕汁蘿蔔汁白蜜調下。

  4. 房事過度兼小便尿血。用鹿角膠半兩。另將沒藥研末。頭髮、豬油、繩各三錢,研成細末。茅根汁打面。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十丸。鹽湯送服。

一下血。先便後血為遠血。用灶中黃土八錢。甘草生地白朮熟附子阿膠黃芩各一錢五分。水煎服。名黃土湯。○下血。先血後便為近血。宜赤小豆三兩。泡令出芽曬。當歸一兩共為末。以漿水服一錢五分日三服。名赤小豆當歸散。○二方俱出金匱。

大便下血不止諸藥不效者。宜濟生烏梅丸。(六十九)

白話文:

◯下血。先便後血為遠血。使用竈中黃土八錢。甘草、生地、白朮、熟附子、阿膠、黃芩各一錢五分。水煎服。方名:黃土湯。

◯下血。先血後便為近血。宜用赤小豆三兩。浸泡讓它發芽,然後曬乾。當歸一兩,共研成末。以漿水服一錢五分,每日三次。方名:赤小豆當歸散。

◯以上兩個方劑均出自《金匱要略》。

一皮膚血汗。宜郁李仁去皮研二錢。以鵝梨汁調下。又用人中白焙乾。入麝香少許。溫酒調服立效。又用六味地黃湯。加五味一錢麥門冬川續斷各二錢。

白話文:

皮膚有血汗。建議使用郁李仁去皮研磨,加入二錢。以鵝梨汁調和服用。另外,使用人中白烘乾,加入少量麝香。以溫酒調和服用,立竿見影。另外,使用六味地黃湯,加入五味一錢、麥門冬川續斷各二錢。

一諸竅出血。宜頭髮敗棕陳蓮蓬各等分。俱燒灰研。每服三錢。木香湯下。

白話文:

一切出血。宜用等量的頭髮灰、敗棕灰和陳蓮蓬灰。一起研成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木香湯送服。

一婦人血崩。審其寒熱虛實。照以上諸方擇用。若脫血之頃。不省人事。大汗不止者。宜參附湯。貧者以當歸補血湯。加熟附子二三錢。(一百零五)

白話文:

某位婦女患有血崩症,首先要審查她的寒熱虛實,根據上述的諸方進行選擇使用。如果在脫血期間,不省人事,大汗不止,應該使用參附湯。貧窮的人可以使用當歸補血湯,另外再加入兩三錢的熟附子。(第一百零五方)

一大吐大衄大崩之頃。血若稍止。急用

獨參湯服。服後聽其熟睡切勿驚醒。則陰血復生矣。

白話文:

遇到大量嘔血、鼻血或是月經大出血的情況,如果血稍微止住了,要立即服用獨參湯。服藥後,讓病人安心熟睡,千萬不要驚擾她,這樣陰血就能恢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