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時方妙用》~ 卷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二 (7)

1. 痰飲

水氣上逆。得陽煎熬。則稠而成痰。得陰凝聚則稀而為飲。皆以脾腎二經為主。以水歸於腎而受制於脾也。金匱以痰飲懸飲溢飲支飲分四飲。後人加留飲。為五飲。不知留飲即痰飲也。唐宋以後名色愈多。而治法愈亂。茲舉數方。為扼要之法。

白話文:

水氣上逆,在陽光下煎熬,就會變濃稠而形成痰。在陰涼處凝聚,就會變稀薄而形成飲。這些都以脾腎二經為主,因為水歸於腎而受制於脾。金匱要略將痰飲分為懸飲、溢飲、支飲四種。後人又加上留飲,成為五種。其實留飲就是痰飲。唐朝、宋朝以後,痰飲的種類越來越多,治療方法也越來越混亂。現在舉出幾種方劑,作為治療痰飲的主要方法。

凡痰脈多應於滑。脈沉而弦者。主懸飲內痛。

一痰飲諸方。以二陳湯為通劑。茲加減法。仿金匱之意故取效倍於諸家。

二陳湯。(八十二)

久嗽氣短。加桂枝一錢五分。白朮二錢。此從水道以化氣也。或與腎氣丸互服。停飲脅痛。加白芥子一錢五分。前胡二錢。

白話文:

長期咳嗽氣促。加入桂枝一錢五分,白朮二錢。這是通過水道來化解症狀的。或者與腎氣丸一起服用。肺積水,肋部疼痛。加入白芥子一錢五分,前胡二錢。

四肢腫。身體疼重。加生黃耆三錢。防己二錢。

咳逆倚息。氣短不得臥。加木防己三錢。桂枝人參各一錢五分。水煎好。入芒硝八分服。心下有支飲。其人若眩冒。加澤瀉四錢。白朮二錢。

白話文:

咳嗽打嗝,呼吸困難,無法平躺。另加上木防己三錢,桂枝與人參各一錢五分,一起用水煎煮後服用,並加入八分芒硝。心中有積飲,病人若頭暈目眩。再加澤瀉四錢,白朮二錢。

咳嗽不已。加乾薑細辛五味子

白話文:

咳嗽不止的症狀。加上乾薑、細辛、五味子。

以上。俱仿金匱意加減。

火痰。加海粉栝蔞仁黃芩海石。○寒痰。加乾薑附子。○風痰。加制南星天麻竹瀝薑汁。○燥痰。加天冬玉竹栝蔞仁。○濕痰。加白朮蒼朮。○郁痰。加川芎貝母香附連翹。○虛痰。加人參白朮。○實痰。加旋覆花枳實。○食痰。加萊菔子

白話文:

  • 火痰:加入海粉、栝蔞仁、黃芩、海石。

  • 寒痰:加入乾薑、附子。

  • 風痰:加入南星、天麻、竹瀝、薑汁。

  • 燥痰:加入天冬、玉竹、栝蔞仁。

  • 濕痰:加入白朮、蒼朮。

  • 鬱痰:加入川芎、貝母、香附、連翹。

  • 虛痰:加入人參、白朮。

  • 實痰:加入旋覆花、枳實。

  • 食痰:加入萊菔子。

一實熱老痰。變出怪症。不可名狀。宜_礞石滾痰丸_。(六十三)

中脘留伏痰飲。臂痛難舉。手足不得轉動。宜_指迷茯苓丸_。(六十四)

白話文:

胃脘中留有痰飲。胳膊疼痛難以舉起。手腳不能轉動。宜選服《指迷茯苓丸》。

按痰飲之病最多。胸脅疼。嘔逆。神識不清。及手足臂痛。皆是。大抵痰為陽邪。隨氣所到。其症變幻無常。凡苦辛酸鹹及竹瀝薑汁童便皂角芒硝之類。隨症可加入。亦有虛者宜六君子湯桂苓甘術湯。腎氣丸。真武湯。小半夏倍加。茯苓湯等。以扶元氣。飲為陰邪。唯停於心下脅下。

白話文:

痰飲之症最多。胸脅疼痛、嘔逆、神志不清,以及手足臂痛,皆是痰飲導致。一般來說,痰作為陽邪,會隨氣的運行而轉移,其症狀變化無常。凡是苦、辛、酸、鹹之物,以及竹瀝、薑汁、童便、皁角、芒硝等,都可以根據症狀加入藥方。也有虛症患者宜用六君子湯、桂苓甘術湯、腎氣丸、真武湯、小半夏倍加茯苓湯等,以扶助元氣。飲為陰邪,只停於心下和脅下。

為脹為咳為悸為眩冒。及溢於皮膚而為腫。必以桂苓朮附。加生薑汁之類。使離照當空。而群陰力能退避。若以地黃麥冬五味附和其陰。則陰霾沖逆肆空。飲邪滔天莫救矣。

白話文:

由脹滿到咳嗽、心悸、頭暈目眩。蔓延到皮膚而腫脹。必須用桂枝、茯苓、白朮、附子。加上生薑汁之類的藥物。讓太陽照耀晴空。而羣陰的力量能夠退避。如果用生地黃、麥冬、五味子附和它的陰氣。那麼陰霾就會沖向天空肆虐。飲邪滔天、不可救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