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時方妙用》~ 卷一 (8)

回本書目錄

卷一 (8)

1. 癆症

前人分別名色最多。其實鋪張語。臨症之際。反啟人多岐之惑。大抵外感內傷。七情過用。皆能致之。其症倦怠少食。或常畏寒。或常發熱。或寒熱往來。氣色日見憔悴。肌肉日見消瘦。即將入癆症之門。若咳嗽不已。吐血時止時來。是既成癆症。法在不治。二症另立一門。宜參看。

白話文:

前人對於癆病的分類和命名有很多種,其實都是鋪張的言論。在臨牀診療的時候,反而會讓人產生很多疑惑。總的來說,外感內傷,七情過度,都能導致癆病。患者的症狀是倦怠、少食,或者經常畏寒,或者經常發熱,或者寒熱往來。氣色一天比一天憔悴,肌肉一天比一天消瘦。這就是即將進入癆症的徵兆。如果咳嗽不止,吐血時有時停,那就已經形成了癆症。這種情況下,治療方法已經不奏效了。癆症和肺結核這兩種疾病,應該分門別類的討論,請參閱相關內容。

凡脈。極大極小極虛。皆癆也。但漸緩。則漸漸有生意。若漸數。則漸入死門。若數而兼緊弦。十不救一。左右關俱弦。死期不遠。

白話文:

凡是脈搏,極大、極小、極虛的,都是癆病的症狀。但如果脈搏漸漸緩和,則漸漸有生機。如果脈搏漸漸數快,則漸漸進入死門。如果脈搏數快而兼緊弦,十個病人中有一個能救。左右關脈俱弦,死期不遠。

昔人謂此症服寒涼之藥必死。愚以為不盡然。火盛抽薪。正不可無權宜之計。火平即捨去。亦何害哉。且寒涼之藥不可久服。人人俱知也。唯滋陰降火。及不涼不溫之品。最足誤人。余每遇癆病之家。未診時。見其案上有薛氏醫按景岳全書醫方集解本草備要等書。曰以麥門冬代茶。

白話文:

以前的人說這種病服用寒涼藥物的人必死。我認為不完全是這樣。火勢很旺盛,應該想辦法減弱它,雖然不能完全根治,但也要緩解、控制火勢。等到火勢平息了,就可以不用藥了。這又有什麼害處呢?況且,寒涼性藥物不能長期服用,這是人人都知道的。只有滋陰降火,以及不涼不溫的藥物,最容易誤導人。我每次遇到肺癆病患者,還沒診斷時,看到他們案頭上有薛氏醫按、景嶽全書醫方集解、本草備要等醫學書籍,就知道他們用麥門冬代替茶飲。

則不復與診。知其中於藥魔。定其必死也。余素不喜寒涼。姑以寒涼方之不可棄者。首列之。

肺痿聲嘶。喉痹咳血煩躁。宜_滋腎丸_。(九十四)

小便癃閉者。亦宜之。

血熱妄行。脈洪大。身壯熱。或吐血。或衄血。宜_四生丸_。(一目)

吐血便血。婦人血崩血淋。及傷寒斑黃未已而吐血者。宜_犀角地黃湯_。(九十九)

白話文:

吐血便血,產婦崩漏,以及傷寒病後斑疹黃疸未退而吐血的人,都應該服用犀角地黃湯。(九十九)

骨蒸發熱。日靜夜劇。及婦人熱入血室。胎前發熱者。宜_地骨皮散_。(九十五)

白話文:

骨蒸發熱。白天安靜時症狀不明顯,晚上就會加劇。還有婦女熱入血室,胎兒先發熱。這種情況應該服用生地骨皮散。(九十五)

午後發熱。盜汗不止者。宜_當歸大黃湯_。(六十五)

吐血衄血盈盆盈斗者。忌驟用苦寒及辛溫之藥。急用後方。服後熟睡。勿觸其醒。則立可重生。一夜復元。宜_獨參湯_。(八)

白話文:

大量吐血、流鼻血到裝滿臉盆、斗子那麼多。忌諱很快就用苦寒藥物及辛溫藥物。趕快使用以下處方。服用後熟睡。不要讓他醒來。那麼一定可以立刻重生。一夜之後恢復原狀。宜用單味參湯治這類病。(八)

胃中濕熱。身黃溺赤。口瘡牙床糜爛。吐血衄血。宜_甘露飲_。(八十七)

感秋燥之氣。咳嗽不已。宜_瀉白散_。(八十六)

感秋燥之氣。灑淅惡寒。寒已發熱。漸至咳嗽誤以參木補之。致肺中之熱。無處可宣。急奔大腸。食入。則不待運化而出食不入。而腸中之垢。亦隨氣奔出。瀉痢不休。宜以潤肺之藥兼潤其腸。則源流俱清。寒熱咳嗽泄利。一劑俱止。此喻嘉言得意之法也。宜_瀉白散_去粳米。如黃芩阿膠杏仁

白話文:

受到秋天乾燥的空氣影響,身體微微發冷。發冷後開始發熱,逐漸出現咳嗽的症狀。誤用人參、木瓜等溫補藥物,導致肺中積熱,無處宣洩,於是迅速轉移到大腸。食物一旦進入體內,就會立刻排出,無法消化吸收。即使沒有進食,腸道中的積垢也會隨著氣體排出。腹瀉不止,應服用潤肺及潤腸的藥物,使肺和大腸的機能都能恢復正常。如此一來,寒熱、咳嗽、腹瀉等症狀都能一次治癒。這就像嘉言之美在於其內容既順暢又有根據一樣。中藥方子應該去掉大米,改用黃芩、阿膠、杏仁等藥物。

夢遺失精。及夢與鬼交。宜_封髓丹_。(七十四)

午後發熱。腰痛足酸。服六味丸不效者。宜_大補陰丸_。(二十三)

氣上逆。煩熱嘔吐。若驚悸不眠。宜_溫膽湯_加真阿膠棗仁。(九十)

氣膹郁之屬於肺者。屬於肺之燥也。諸痰喘嘔之屬於上者。亦屬於肺之燥也。宜_清燥救肺湯_。(七十六)

白話文:

氣血淤滯於肺,是屬於肺燥的。各種痰喘嘔吐的病症屬於上焦的,也屬於肺燥的。應該用清燥救肺湯來治療。(七十六)

以上諸方。雖曰寒涼。卻能培養生氣。為癆門不可少之方。亦是權宜暫用。為癆門不可恃之方。

癆字從火。未有癆症而不發熱者。世醫以若寒為戒。謂滋陰一法。最為妥當。而不知此症多是陰盛為病。滋陰是益其病也。人皆曰。陰虛則火動。吾獨曰。陰盛則火動。何以言之。心肺在上。陽之位也。胸中之陽宣布。如日月一出。爝火無光。何有發熱之病。唯下焦之陰氣一盛。

白話文:

「癆」字源於「火」,沒有哪一種癆症不發熱的。世俗的醫生以「彷彿感受寒氣」作為戒律。認為滋補陰氣的方法最好,卻不知道這個病症多是陰氣過剩引起的,滋補陰氣正是加重了病情。人們都說:「陰虛則火動。」我說:「陰盛則火動。」為什麼這樣說呢?心肺在人體的上部,是陽氣的位置。胸中的陽氣遍佈全身,就像太陽和月亮升起,燭火的光芒就沒有了。哪裡還有發熱的病症呢?只有下焦的陰氣過盛時。

上干陽位。足太陰脾之濕氣動而為水飲。干於手太陰肺。則咳嗽不已。足少陰腎之寒氣動而為陰血。干於手少陰心。則吐血不休。虛癆以此二症為提綱。非陰盛所致而何。且心肺之位。如太空也。下焦之陰氣上衝。陰霾密布。白晝亦如長夜。不獨燈燭之火有光。即腐草螢蟲。

白話文:

水濕之氣上升到陽性的部位,足太陰脾的濕氣運動而變成水飲,幹擾手太陰肺,就會咳嗽不止。足少陰腎的寒氣運動而變成陰血,幹擾手少陰心,就會吐血不止。虛癆以這兩種症狀為綱領,不是陰氣太盛的原因,又能是什麼呢?而且,心肺的位置,猶如太空中一樣空曠。下焦的陰氣上衝,陰霾密佈,白天也像漫長的夜晚。不僅燈燭的火光有亮光,就是腐草螢蟲也都可以發光。

俱能生光。豈非陰盛火動之一證乎。況人身中有龍雷之火。非諸經之火可比。然必陰雲四合。而龍雷方得遂其奔騰之勢。而烈日當空。雷龍潛伏矣。以下諸方。皆退熱之良法。學者須當細玩。

白話文:

凡是火大的病症,都會產生光。難道不是陰盛火動的證據嗎?況且人身之中,有龍雷之火。不是一般經絡之火可以比的。但是,必須要有陰雲四合,龍雷才能發出奔騰之勢。而烈日當空,雷龍就會潛伏起來。以下的諸方,都是退熱的良法。學者必須仔細玩味。

一仲景法。以小建中湯為主。方中桂枝生薑。宣胸中之陽。即所以除陰火也。後人識見不及古人。慮薑桂之熱。只用溫補之品。東垣云。參耆甘草。為瀉火之良藥。又云。甘溫除大熱。視古方雖低一格。猶有先民之矩矱。

白話文:

一:仲景名醫的治療方法,以小建中湯為主。方中桂 枝生薑,宣通胸中的陽氣,也就是所以去除陰火的原 理。後人認識見識趕不上古人,擔心薑桂的辛熱,只用溫補的藥品。東垣說,參耆甘草,是清瀉火毒的良藥。 又說,甘溫除大熱,這樣看,古方的劑量和效力雖然 降低一級,但好歹仍有先人的方略規範。

宣肺陽。則天氣清明。地氣不能蒸濕而為云。而龍雷之火不作。為退熱一大法。計八方。保元湯。(七)補中益氣湯。(五)當歸補血湯。(六)四君子湯。(一)六君子湯。(二)五味異功散。(四)香砂六君子湯。(三)歸脾湯。(二十一)

白話文:

宣發肺臟的陽氣,就可以讓天氣清明。地氣無法蒸發濕氣成雲,龍雷之火不會出現,這是退熱的一大法則。計劃在八方,保元湯(七)、補中益氣湯(五)、當歸補血湯(六)、四君子湯(一)、六君子湯(二)、五味異功散(四)、香砂六君子湯(三)、歸脾湯(二十一)。

以上八方。皆手足太陰之藥補也。退熱進食除痰止血極驗。唯咳嗽一症。方由飲邪方中人參。其味甘苦屬陰。其質柔潤多液助濕非飲症所宜。故仲景於咳嗽症。去人參。加乾薑五味。或再加細辛三味為主。寒熱燥濕之藥隨宜加入。其法最妙。不可不知。如肺燥肺熱。人參又為要藥。

白話文:

以上八種方劑,都是手足太陰的藥物所組成的。退燒、進食、化痰、止血的效果非常好。唯獨咳嗽這一個症狀,方劑是由飲邪引起的,方劑中有人參。它甘、苦的味道屬於陰性,質地柔軟滋潤,水分多,會助長濕氣,並不適合飲邪引起的症狀。因此,仲景治療咳嗽症狀,就去掉人參,加入乾薑、五味,或者再加入細辛三種藥材為主。寒、熱、燥、濕四種藥物酌情加入。它的方法非常好,不可不知。如果肺燥肺熱,人參又是主要的藥材。

宣心陽。則離光普照。爝火無光。又為退熱一大法。計十方。

附子理中湯。(一百零七)近效朮附湯。(一百零六)人參養榮湯。(十二)聖愈湯。(十八)正元丹。(二十)二加龍骨湯。(三十二)黑錫丹。(三十)朮附湯。(一百零五)耆附湯。(一百零五)參附湯。(一百零五)

白話文:

  • 附子理中湯:(107):此方用於治療心陽衰微伴有脾胃虛寒證。

  • 近效朮附湯:(106):此方用於治療體虛火旺或陰虛火旺所致的骨蒸勞熱證。

  • 人參養榮湯:(12):此方用於治療氣血兩虛引起的肌膚萎弱、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四肢無力、食慾不振、睡眠不好等症狀。

  • 聖愈湯:(18):此方用於治療氣血虛弱導致的心悸、氣短、失眠、多夢、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狀。

  • 正元丹:(20):此方用於治療老年人因腎氣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小便頻數、夜尿多、耳鳴、眩暈、健忘等症狀。

  • 二加龍骨湯:(32):此方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小便頻數、夜尿多、耳鳴、眩暈、健忘等症狀。

  • 黑錫丹:(30):此方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小便頻數、夜尿多、耳鳴、眩暈、健忘等症狀。

  • 朮附湯:(105):此方用於治療體虛火旺或陰虛火旺所致的骨蒸勞熱證。

  • 耆附湯:(105):此方用於治療體虛火旺或陰虛火旺所致的骨蒸勞熱證。

  • 參附湯:(105):此方用於治療體虛火旺或陰虛火旺所致的骨蒸勞熱證。

以上十方。皆手足少陰之藥。治驗同前。通有流精氣扶元氣補火以攻水之妙。但吐血症。以理中湯照古法等分煎服神妙。或照仁齋直指。加木香當歸亦妙。所以妙者。血得暖。則循行經絡。乾薑與甘草並相之功也。或用炙草四錢。乾薑炮黑二錢。三味子二錢煎服。亦妙。引火歸源。

白話文:

以上所列的十種藥方,都是針對手足少陰經的藥物。治療效果與前面所述的藥方相同,都具有引導流精、扶助元氣、補益腎陽以攻克腎水的功效。

但是,如果是吐血的症狀,可以用理中湯按照古法的等分煎服,效果很好。或者按照仁齋直指的藥方,加入木香和當歸,效果也很顯著。之所以有效,是因為血得溫暖,就會沿着經絡運行,這是乾薑和甘草一起發揮的作用。

或者用炙甘草四錢,乾薑炮黑二錢,三味子二錢煎服,效果也很好。這可以引火歸源。

八味丸。自薛立齋張景岳以後。皆奉為枕中之秘。其實治標之法。不可常服。余每見久服滋陰之劑。發熱日甚。後醫翻前醫之案。謂熱藥固不可用。而以地黃滋陰之品。倍用以制其毒。則能引火歸源。其熱氣退。投以八味地黃湯等。初服一二劑如神。再服一二劑。不甚見效。

白話文:

使用由八種藥材組合而成的八味丸,自薛立齋、張景嶽之後,都奉為治療虛熱的祕方。但實際上,八味丸只是治標之法,不能長期服用。我常常看到長期服用滋陰藥物的人,熱症反而加重。後來醫生翻閱前醫的病歷,認為不能再用熱藥,於是加倍使用地黃滋陰降火,這樣可以引火歸元,讓虛熱退去。服用八味地黃湯等藥方,剛開始服用一二劑時效果顯著,但再服用一二劑時,效果就不那麼明顯了。

再服三四劑。虛症大作。其熱如焚。病家或疑桂附之誤。而更醫。或信任不疑。而歸咎於附子之製法不佳。其肉桂之產非道地。視二藥如鴆。遂以滋陰者枉其歸陰。所以然之故。千古無一人悟。及余謂一一明之。蓋陰氣居於陽位。邪火因而竊動。忽得桂附扶胸中之陽。則邪火自然退聽而不敢動。

白話文:

再服三四劑後,虛弱的症狀反而增強。他的熱度像火燒一樣。病人家屬懷疑是桂枝和附子用錯了,而更換醫生。有些人很信任這位醫生不懷疑,而將問題歸咎於附子的製法不佳,桂枝的產地不是優良的地方。他們把這兩種藥看作是毒藥。於是,用滋陰的藥物阻止陰氣回歸原位。造成這樣的原因,幾千年來沒有一個人明白。直到我一一加以說明。其實陰氣處於陽位,邪火因此而偷偷發動。一旦得到桂枝和附子補助胸中的陽氣,邪火自然退卻不敢發作。

故初服而效。至三四服而不效者。習以為常也。至五六服而發熱更甚者。桂附陽藥之少。不敵地黃一派陰藥之多也。或曰數方中陰藥數倍於陽藥。陽藥固掣肘而不盡其量。宜其不效。何以前效而後不效歟。余曰。此問正不可少。箇中機關。必須識破。然後可以得病情。凡陰藥性柔而行緩。

白話文:

所以剛開始服用中藥時很有效,到了三四次服用時就沒有效果了,這是因為身體已經習慣了藥物的效果。而到了五六次服用時,發熱的症狀反而更嚴重了,這是因為桂枝和附子等陽性藥物太少,比不上地黃等陰性藥物太多。

有人說,在這種藥方中,陰性藥物是陽性藥物的數倍,陽性藥物確實受到抑制,而無法發揮全部的作用,所以藥物才沒有效果。但為什麼剛開始有效,後來反而沒有效果了呢?

我認為,這個問題非常重要,是藥理中必須瞭解的關鍵點,瞭解了這個原理,才能正確瞭解病情。所有的陰性藥物都有溫和的特性,作用緩慢,而陽性藥物則作用迅速,所以剛開始服用時,陽性藥物可以快速發揮作用,而陰性藥物則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發揮作用,因此剛開始有效。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陰性藥物的緩慢作用開始顯現,它們逐漸抑制了陽性藥物的效果,所以藥物效果開始減弱,甚至消失。

緩則相續而不絕。陽藥性剛而行急。急則迅發而無餘也。胃如分金之爐。一柔緩而逡巡不進。一剛急而捷足先登。入咽之後。但見桂附之扶陽。若忘地黃之滋陰。故初服而效。至於數服。桂附雖烈。無如前日之地黃等藥。緩行未了。又得新入之地黃以助之。勢可相敵。故三四服不甚見效。

白話文:

(吃藥) 緩慢的效果是連續不斷的,不會中斷。陽性的藥物性質剛烈,藥效快。快的話藥效會迅速發作,沒有剩餘。胃好像煉金用的爐子。一味柔和緩和,卻遲疑不前。一味剛烈急躁,卻捷足先登。藥物進入喉嚨後,只看到桂枝和附子的扶陽作用,好像忘記了生地黃的滋陰作用。所以第一次服用時就有效果。至於服用幾次後,桂枝和附子雖然很烈,但是比不上之前服用的生地黃等藥物那麼緩和。這種緩慢的作用還沒完全發揮完,又有新服用的生地黃來幫助它。那麼,這兩種力量可以互相抗衡。所以三四次服用,效果不是很明顯。

乃服至五六劑而大發者奈何。蓋以每日所服之桂附。如火一發而無餘。而同劑中之地黃等藥。如水之漸注。不驟之積日多。些少之桂附。安能與之為敵。宜其服之增熱也。天地間兩可之見。最為誤事。不可不知。

白話文:

服用五、六劑後才發作的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每天服用桂枝和附子,就像火一下子燃燒起來而沒有餘燼。而同一劑中的生地黃等藥物,就像水慢慢注入,逐漸積累,日積月累。少量的桂枝和附子,怎麼能與它抗衡呢?所以服用後熱量會增加。天地間最容易令人誤事的,就是一知半解。這一點不可不知。

癆症愈後。不可無調養之法。丸劑優於湯藥。宜八味地黃丸。(十四)天王補心丹。(十三)龜鹿二仙膏。(十七)還少丹。(十七)全鹿丸。(二十五)八味地黃丸。(十五)加味虎潛丸。(二十四)

白話文:

  1. 癆病康復後,不能沒有調養的方法。丸劑比湯藥好。

  2. 宜用八味地黃丸(十四)、天王補心丹(十三)、龜鹿二仙膏(十七)、還少丹(十七)、全鹿丸(二十五)、八味地黃丸(十五)、加味虎潛丸(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