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幼心法》~ 下卷 (10)

回本書目錄

下卷 (10)

1. 諸證方

2. 治咽喉之劑

化毒湯,治小兒風熱上攻,咽喉腫痛,乳食不便。

桔梗(去蘆炒,五錢),薄荷葉(二錢半),荊芥穗,甘草(各二錢半),豆根(一錢半),牙硝(二錢),硼砂(二錢),朴硝(一錢),雄黃(水飛,二錢),硃砂(水飛,二錢)

上為極細末,敷或溫湯調,不拘時服,少與含咽。

立效散,治小兒咽喉痹痛,不能吞嚥。

硼砂,龍腦,雄黃,朴硝(各半錢)

上為極細末,乾摻。

白話文:

[治療咽喉的藥方]

化毒湯:適用於兒童因風熱侵襲導致的咽喉腫痛,進食困難的情況。 所需藥材有:桔梗(去除蘆頭後炒製,用量五錢),薄荷葉(用量二錢半),荊芥穗,甘草(二者各用量二錢半),豆根(用量一錢半),牙硝(用量二錢),硼砂(用量二錢),朴硝(用量一錢),雄黃(需用水飛法處理,用量二錢),硃砂(同樣需用水飛法處理,用量二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可以敷用,或者用溫水調和服用,不限時間,少量含服並慢慢吞下。

立效散:適用於兒童咽喉疼痛,無法正常吞嚥的情況。 所需藥材有:硼砂,龍腦,雄黃,朴硝(四者各用量半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直接撒在患處使用。

3. 治齒牙之劑

麥門冬散,治小兒客熱胃中,齒齦腫痛,或出鮮血。

人參,麥門冬(去心),天門冬(去心),生地黃,熟地黃,赤茯苓,白茅根(各二錢),甘草(炙,一錢)

上㕮咀,水一小盞,不拘時服。

芎藭散,治小兒齒遲不生,以此藥末擦牙根即生。

芎藭,生地黃,山芋,當歸,芍藥,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白湯下,或用擦牙齦上。

細辛散,治小兒風蛀牙疼,腮頷浮腫。

荊芥穗,細辛(半兩),白芷,紅椒,草烏(各二錢),鶴蝨,豬牙皂角,蓽茇(各半兩)

上為末,每用少許頻擦患處,有涎吐之,仍用水灌嗽。

白話文:

[治療牙齒問題的藥方]

麥門冬散:用於治療孩童因外來熱邪影響胃部,導致牙齦腫痛,甚至出血的情況。

成分包括:人參、去掉心的麥門冬、去掉心的天門冬、生地黃、熟地黃、赤茯苓和白茅根(每種皆用量二錢)、炙過的甘草(用量一錢)。

以上藥材切碎,加一小杯水煎煮,無特定服用時間限制。

芎藭散:適用於孩童牙齒生長遲緩的情況,將此藥粉塗在牙根上可促進生長。

成分包括:芎藭、生地黃、山藥、當歸、芍藥和甘草(各成分等量)。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可用白開水送服,或者塗抹在牙齦上。

細辛散:用於治療孩童因風寒導致的蛀牙疼痛及腮部腫脹。

成分包括:荊芥穗、半兩的細辛、白芷、紅椒和草烏(每種用量二錢)、鶴蝨、豬牙皁角和蓽茇(每種用量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少量塗抹在患處,若有口水產生需吐出,並用水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