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乙

《小兒藥證直訣》~ 卷下·諸方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下·諸方 (13)

1. 生犀磨汁

治瘡疹不快,吐血衄血。

生犀磨汁

學海案:「聚珍本」有生犀散云,消毒氣,解內熱。用生犀磨濃汁,微溫飲一茶腳許,乳食後,更量大小加減之。與此方同而治異。

白話文:

在治療皮膚病變發展不順或吐血、鼻血的情況下,會使用到生犀磨汁。

根據學海案記載,「聚珍本」中有生犀散的記載,它能消除毒素,清解體內的熱氣。具體的用法是,將生犀角磨成濃厚的汁液,稍微溫熱後飲用約一小杯的份量,在哺乳或進食後服用,並根據患者年齡和體質調整劑量。這個療法雖然和前述方法相同,但針對的病症不同。

2. 大黃丸

治諸熱。

大黃,黃芩(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至十丸,溫蜜水下。量兒加減。

白話文:

[大黃丸]

主要治療各種熱症。

藥材包含:大黃,黃芩(各取一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綠豆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五到十粒,用溫熱的蜂蜜水送服。根據孩童年齡和體質適量增減用量。

3. 使君子丸

治臟腑虛滑及疳瘦下利,腹脅脹滿,不思乳食。常服,安蟲補胃,消疳肥肌。

厚朴(去粗皮薑汁塗焙),甘草(炙),訶子肉(半生半煨),青黛(各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入此味,如則變疳不調,不用此味),陳皮(去白一分),使君子(去殼一兩,麵裹煨熟,去面不用)

上為末,煉蜜丸,如小雞頭大,每服一丸,米飲化下。百日以上、一歲以下,服半丸。乳汁化下。

白話文:

[使君子丸]這方藥用於治療腸胃虛弱滑瀉以及因寄生蟲導致的消瘦和下痢,症狀包含腹部與脅部脹滿,對母乳或食物失去胃口。長期服用可以安定腸道內的寄生蟲,補充胃氣,消除蟲害,讓身體增強肌肉。

所需藥材有:厚朴(去掉粗皮,塗上薑汁後烘焙)、甘草(炒過)、訶子肉(一半生用一半烤過)、青黛(各半兩,如果同時伴有驚嚇或熱性下痢,可加入這一味,若無上述情況,則不需使用)、陳皮(去掉白色部分一分)、使君子(去掉外殼一兩,用麵粉包裹後烤熟,但之後要去掉麵粉不用)。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的蜂蜜搓成丸狀,大小約等同小雞頭。每次服用一丸,用水或米湯送服使其融化。對於一百天以上、一歲以下的小孩,則服用半丸,可用母乳融化後再餵食。

4. 青金丹

疏風利痰。

蘆薈,牙硝,青黛(各一錢),使君子(三枚),硼砂,輕粉(各五分),蠍稍(十四個)

上末,磨香墨拌,丸麻子大。每三丸,薄荷湯下。

白話文:

[青金丹]

這是一種用來疏散風邪、化痰的藥方。

所需材料有:蘆薈、牙硝、青黛各一錢,使君子三枚,硼砂和輕粉各五分,蠍稍十四個。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後,再加入磨好的香墨調勻,製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時,取三顆藥丸,用薄荷湯送服。

5. 燒青丸

治乳癖。

輕粉,粉霜,䃃砂(各一錢),白麵(二錢),玄精石(一分),白丁香(一字),定粉(一錢),龍腦(十字)

上同一處,研令極細,滴水和為一餅,以文武火燒熟勿焦,再為末,研如粉面,滴水和丸如黃米。每服七丸,漿水化下。三歲以下服五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此古方也。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乳腺增生的古方【燒青丸】。

藥材有:輕粉、粉霜、硇砂(各約3.75公克)、白麵(7.5公克)、玄精石(1.25公克)、白丁香(微量)、定粉(約3.75公克)、龍腦(微量)。

以上所有藥材在同一處,研磨至極為細膩,用少量水調和成一塊餅狀,然後用中大火將其燒熟但不要燒焦,再研磨成粉末狀如同麵粉一般細膩,再用少量水搓揉成黃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七粒,用米湯或稀釋的米漿送服。三歲以下的兒童服用五粒,根據兒童的年齡和體重調整劑量。這是古代的療法。

6. 敗毒散

治傷風、瘟疫、風濕,頭目昏暗,四肢作痛,增寒壯熱,項強睛疼,或惡寒咳嗽,鼻塞聲重。

柴胡(洗去蘆),前胡,川芎,枳殼,羌活,獨活,茯苓,桔梗(炒),人參(各一兩),甘草(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入生薑、薄荷煎,加地骨皮、天麻,或㕮咀,加蟬蛻、防風。治驚熱可加芍藥、乾葛、黃芩;無汗加麻黃。

學海案:「聚珍本」方末無加地骨皮。以下有云,此古方也。錢氏加甜葶藶半兩,薄荷葉半兩,名羌活散,蓋閻氏注也。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來治療感冒、瘟疫和風濕症狀的,包括頭暈眼花、四肢疼痛、冷熱交替、頸部僵硬、眼睛疼痛、怕冷咳嗽、鼻塞聲音渾厚等症狀。

所需藥材如下:柴胡(需先清洗去除蘆部分)、前胡、川芎、枳殼、羌活、獨活、茯苓、桔梗(需先炒過)、人參(以上藥材各一兩)、甘草(半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加入生薑和薄荷一起煎煮。也可加入地骨皮和天麻,或嚼碎後服用,並可添加蟬蛻和防風。若治療的是驚熱,可再加入芍藥、乾葛、黃芩;若是無汗的情況,則可再加入麻黃。

根據學海案記載,「聚珍本」的處方最後未提及要加地骨皮。以下還提到,這是古方。錢氏在配方中又加入甜葶藶和薄荷葉各半兩,命名為羌活散,這應該是閻氏所做的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