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乙

《小兒藥證直訣》~ 卷下·諸方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下·諸方 (12)

1. 秦艽散

治潮熱,減食,蒸瘦方。

白話文:

治療潮熱、食欲減少、身體消瘦的方子。

秦艽(去蘆頭切焙),甘草(炙各一兩),干薄荷(半兩勿焙)

上為粗末,每服一二錢,水一中盞,煎至八分,食後溫服。

白話文:

秦艽(去除蘆頭後切片炒),甘草(各炒製一兩),乾燥薄荷(半兩,不要炒)

2. 地骨皮散

治虛熱潮作,亦治傷寒壯熱,及餘熱方。

白話文:

治療虛熱引起的潮熱,也治療傷寒引起的高熱,以及餘熱的方劑。

地骨皮(自採佳),知母,銀州柴胡(去蘆),甘草(炙),半夏(湯洗十次,切焙),人參(切去頂焙),赤茯苓(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姜五片,水一盞,煎至八分,食後溫服,量大小加減。

白話文:

地骨皮(自己採摘的品質較佳),知母,銀州柴胡(去掉蘆頭),炙甘草,半夏(用熱水洗滌十次,切片後烘焙),人參(切去頂端並烘焙),赤茯苓(所有藥材各取等量)

3. 人參生犀散

解小兒時氣寒壅、咳嗽,痰逆喘滿,心忪驚悸,臟腑或秘或泄,調胃進食。又主一切風熱,服尋常涼藥即瀉而減食者。

白話文:

這帖方劑適用於小兒時氣寒壅導致的咳嗽、痰液倒流、喘鳴憋悶、心慌驚悸,同時臟腑功能出現便祕或腹瀉的情況,還可以調整脾胃功能,促進食慾。此外,對於一切外感風熱,服用一般的清熱藥物就會腹瀉和食慾減退的患者也有效果。

人參(切去蘆三錢),前胡(去蘆七錢),甘草(炙黃二錢),桔梗,杏仁(去皮尖略爆干為末,秤各五錢)

上將前四味為末,後入杏仁,再粗羅羅過。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食後。

白話文:

人參(切除根須,3 錢),前胡(切除根須,7 錢),甘草(烤至黃色,2 錢),桔梗,杏仁(去皮後烤乾磨粉,各 5 錢)

4. 三黃丸

治諸熱。

黃芩(半兩去心),大黃(去皮濕紙裹煨),黃連(去須各一錢)

白話文:

黃芩(半兩,去除芯) 大黃(剝去外皮,用濕紙包裹後煨熟) 黃連(去除根鬚,取一錢)

上同為細末,麵糊丸綠豆大或麻子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五丸、二十丸,食後,米飲送下。

白話文:

上述兩種做法都使用細小的材料。麵糊丸的大小如同綠豆或麻子。每次服用 5 到 7 顆丸,或 15 到 20 顆丸。服用後,用米湯送服。

5. 治囟開不合、鼻塞不通方

天南星大者,微炮去皮為細末,淡醋調,塗緋帛上,貼囟上,火炙手頻熨之。

白話文:

將大的天南星稍微炮製後去掉皮,磨成細粉,用淡醋調和,塗在紅色的織物上,然後貼在頭頂的軟骨處,用手頻繁地熱熨。

6. 黃耆散

治虛熱盜汗。

牡蠣(煅),黃耆,生地黃(各等分)

上為末,煎服,無時。

白話文:

煅製過的牡蠣、黃耆、生地黃(三者等量)

7. 虎杖散

治實熱盜汗。

上用虎杖銼,水煎服。量多少與之,無時。

白話文:

治療實熱引起的盜汗。

使用虎杖切碎後,用水煎煮服用。劑量視情況而定,沒有固定的時間限制。

8. 捻頭散

治小便不通方。

延胡索,川苦楝(各等分)

上同為細末,每服五分或一錢,捻頭湯調下,量多少與之。如無捻頭湯,即湯中滴油數點,食前。

白話文:

治療小便不通的方子。

將延胡索和川苦楝各自等量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五分或一錢,用捻頭湯調服,若沒有捻頭湯,可在湯中滴幾滴油,飯前服用。

9. 羊肝散

治瘡疹入眼成翳。

上用蟬蛻末,水煎,羊子肝湯調服二三錢。凡痘瘡才欲著痂,即用酥或面油不住潤之,可揭即揭,若不潤及遲揭,瘡硬即隱成瘢痕。

白話文:

用蟬蛻研成粉末,用開水煎服,再加入羊肝煮成的湯中,每次服用二至三錢。如果痘瘡快要結痂時,就要用酥油或面油不斷地塗抹,等可以揭除時就揭除,如果沒有塗抹或揭除太晚,痘瘡變硬後就會留下疤痕。

10. 蟬蛻散

治斑瘡入眼,半年以內者,一月取效。

蟬蛻(去土取末一兩),豬懸蹄甲(二兩,罐子內鹽泥固濟,燒存性)

白話文:

治療斑瘡進入眼睛,六個月以內的情況,一個月內可以見效。

使用蝉蜕(去除泥土後研成粉末一兩),豬的蹄甲(兩兩配比,用罐子裝著並用鹽泥密封固定,煅燒至存性)

上二味研,入羚羊角細末一分拌勻。每服一字;百日外兒五分;三歲以上一、二錢。溫水或新水調下,日三、四,夜一、二,食後服。一年以外難治。

白話文:

將上記兩味藥研磨成粉末,加入少量的羚羊角末拌勻。每次服一粒;100 天後,兒童服用五分之一;三歲以上服用一至二錢。用溫水或生水沖調,每日三次至四次,夜晚一至兩次,飯後服用。服用一年以上,難以痊癒。

11. 烏藥散

治乳母冷熱不和及心腹時痛,或水瀉,或乳不好。

白話文:

治療哺乳母親因體內寒熱不調和以及時常出現的心腹疼痛,或是水樣腹瀉,或是乳汁不佳的問題。

天台烏藥,香附子(破用白者),高良薑,赤芍藥

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同煎六分,溫服。如心腹疼痛,入酒煎。水瀉,米飲調下。無時。

白話文:

天台烏藥,香附子(破開後使用白色的),良薑,赤芍藥

12. 二氣散

治冷熱驚吐反胃,一切吐利,諸治不效者。

硫黃(半兩研),水銀(二錢半研,不見星,如黑煤色為度)

上每服一字至五分,生薑水調下或同炒,結砂為丸。

白話文:

治療冷熱交替引起的驚吐和反胃,以及各種嘔吐腹瀉,對於其他療法無效的情況。

使用硫磺半兩研磨細,水銀二錢半也研磨至看不到顆粒,顏色如同黑煤即可。

每次服用量從一字到五分不等,用生薑水調服,或者一起炒製結成砂粒狀後製成藥丸服用。

13. 葶藶丸

治乳食沖肺,咳嗽、面赤、痰喘。

白話文:

治療因為乳食影響到肺部所引起的咳嗽、臉色發紅、痰多喘息。

甜葶藶(隔紙炒),黑牽牛(炒),漢防己,杏仁(炒去皮尖各一錢)

白話文:

甜葶藶(在紙上炒過),黑牽牛(炒過),漢防己,杏仁(炒過、去皮、去尖,各一錢)

上為末,入杏仁泥,取蒸陳棗肉和搗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生薑湯送下。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加入杏仁泥中。將蒸熟的紅棗肉搗碎,與粉末混合捏成小丸,大小約如麻子。每次服用 5-7 丸,用生薑湯送服。

14. 麻黃湯

治傷風發熱、無汗、咳嗽、喘急。

白話文:

治療感冒發燒、沒有汗、咳嗽、呼吸急促。

麻黃(去節三錢,水煮去沫,漉出曬乾),肉桂(二錢),甘草(炙一錢),杏仁(七個去皮尖,麩炒黃研膏)

每服一錢,水煎服。以汗出為度,自汗者不宜服。

白話文:

**麻黃:**3錢,去除節狀部分,水煮去浮沫,過濾後曬乾。

**肉桂:**2錢

甘草: 1錢,炙烤後使用。

杏仁: 7個,去皮去尖,用麩皮炒黃,研磨成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