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乙

《小兒藥證直訣》~ 卷中·記嘗所治病二十三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中·記嘗所治病二十三證 (1)

1. 卷中·記嘗所治病二十三證

李寺丞子,三歲,病搐,自卯至巳。數醫不治,後召錢氏視之。搐目右視,大叫哭。李曰:何以搐右?錢曰:逆也。李曰:何以逆?曰:男為陽而本發左。女為陰而本發右。若男目左視,發搐時無聲,右視有聲;女發時,右視無聲,左視有聲。所以然者,左肝右肺,肝木肺金,男目右視,肺勝肝也;金來刑木,二臟相戰,故有聲也。

治之,瀉其強而補其弱。心實者,亦當瀉之,肺虛不可瀉。肺虛之候,悶亂哽氣,長出氣,此病男反女,故男易治於女也。假令女發搐目左視,肺之勝肝,又病在秋,即肺兼旺位,肝不能任,故哭叫。當大瀉其肺,然後治心續肝。所以俱言目反直視,乃肝主目也。凡搐者,風熱相搏於內,風屬肝,故引見之於目也。

錢用瀉肺湯瀉之,二日不悶亂,當知肺病退。後下地黃丸補腎,三服後,用瀉青丸、涼驚丸各二服。凡用瀉心肝藥,五日方愈,不妄治也。又言:肺虛不可瀉者何也?曰:設令男目右視,木反剋金,肝旺勝肺,而但瀉肝,若更病在春夏,金氣極虛,故當補其肺,慎勿瀉也。

廣親宅七太尉,方七歲,潮熱數日欲愈。錢謂其父二大王曰:七使潮熱方安,八使預防驚搐。王怒曰:但使七使愈,勿言八使病。錢曰:八使過來日午間,即無苦也。次日午前,果作急搐。召錢治之,三日而愈。蓋預見目直視而腮赤,必肝心俱熱,更坐石機子,乃欲冷,此熱甚也。

肌膚素肥盛,脈又急促,故必驚搐。所言語時者,自寅至午,皆心肝所用事時。治之,瀉心肝補腎,自安矣。

李司戶孫病,生百日,發搐三五次。請眾醫治,作天釣或作胎驚癇,皆無應者。後錢用大青膏如小豆許,作一服發之。復與塗囟法封之,及浴法,三日而愈。何以然?嬰兒初生,肌骨嫩怯,被風傷之,子不能任,故發搐。頻發者,輕也。何者?客風在內,每遇不任即搐。搐稀者,是內臟發病,不可救也。

搐頻者。宜散風冷,故用大青膏。不可多服,蓋兒至小,易虛易實,多即生熱,止一服而已,更當封浴,無不效者。

東都王氏子,吐瀉,諸醫藥下之,至虛,變慢驚。其候,睡露睛,手足瘛瘲而身冷。錢曰:此慢驚也。與栝蔞湯,其子胃氣實,即開目而身溫。王疑其子不大小便,令諸醫以藥利之。醫留八正散等,數服不利而身復冷。令錢氏利小便。錢曰:不當利小便,利之必身冷。王曰:已身冷矣,因抱出。

錢曰:不能食而胃中虛,若利大小便即死。久即脾胃俱虛,當身冷而閉目,幸胎氣實而難衰也。錢用益黃散、使君子丸,四服,令微飲食。至日午果能飲食。所以然者,謂利大小便,脾胃虛寒,當補脾,不可別攻也。後又不語,諸醫作失音治之。錢曰:既失音,開目而能飲食。

白話文:

李寺丞的三歲兒子,從早上五點到九點不斷抽搐,許多醫生都治不好。後來請錢氏診治,發現孩子抽搐時眼睛向右看,並大哭。錢氏說這是因為逆了常理。男孩子陽氣主左,女孩子陰氣主右,男孩子抽搐時眼睛向左看無聲,向右看則有聲;女孩子則相反。這是因為左側是肝臟,右側是肺臟,肝屬木,肺屬金,男孩子眼睛向右看,是肺氣勝過肝氣,金克木,兩臟相戰,所以會哭叫。治療方法是瀉掉強盛的臟腑,補益虛弱的臟腑。如果心臟實熱,也要瀉掉,但肺虛不能瀉。肺虛的症狀是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長吁短氣。這種病症男女相反,所以男孩子比女孩子容易治療。如果女孩子抽搐時眼睛向左看,那是肺氣勝過肝氣,如果又是秋天,肺氣更旺盛,肝氣無法制衡,所以會哭叫。這時應該大瀉肺氣,然後再調理心臟和肝臟。總之,眼睛反向直視,是因為肝主目。所有抽搐都是風熱在體內相搏,風屬肝,所以表現於眼睛。錢氏用瀉肺湯治療,兩天后孩子不再胸悶氣短,說明肺病已退。之後又服用地黃丸補腎,服用三次後,再服用瀉青丸、涼驚丸各兩次。總共用了五天瀉心肝的藥物,病就痊癒了,並沒有胡亂治療。有人問肺虛為何不能瀉?錢氏回答說:如果男孩子眼睛向右看,是木克金,肝氣旺盛勝過肺氣,如果只瀉肝,如果病情又在春夏,金氣本來就虛弱,更應該補益肺氣,不可瀉掉。

廣親宅七太尉的七歲兒子,發燒好幾天,快要好了。錢氏告訴他父親說:孩子現在退燒了,但要預防抽搐。父親生氣說:只要孩子退燒就好,別提抽搐的事。錢氏說:明天中午孩子就會抽搐。第二天上午,孩子果然抽搐起來。請錢氏治療,三天就好了。錢氏預先就觀察到孩子眼睛直視,臉頰發紅,一定是肝心都熱,而且他還坐在冰冷的石頭上,說明他很熱。孩子體格肥胖,脈搏又急促,所以必然會抽搐。他發病的時間,從凌晨三點到中午十二點,都是心肝最活躍的時間。治療方法是瀉心肝,補腎,就好了。

李司戶的孫子,出生一百天,抽搐三四次。請過很多醫生治療,說是天釣或胎驚癇,都沒效果。後來錢氏用大青膏,像小豆那麼多,做成一劑藥,讓他服用,又用塗囟法封住囟門,並給他洗澡,三天就好了。這是因為嬰兒剛出生,肌骨柔弱,受風寒侵襲,身體承受不住,所以抽搐。抽搐頻繁,病情較輕,因為外感風邪在體內,每當身體承受不住就會抽搐。抽搐很少,是內臟有病,難以治療。抽搐頻繁,應該散風寒,所以用大青膏。不能服用太多,因為嬰兒太小,容易虛容易實,服用太多會生熱,只服用一劑就可以了,再配合封囟門和洗澡,一定有效。

東都王氏的兒子,嘔吐腹瀉,很多醫生都用瀉下藥,結果孩子很虛弱,變成慢驚。症狀是睡覺時眼睛張開,手腳抽搐,身體冰冷。錢氏說這是慢驚,就給他服用栝蔞湯,因為孩子胃氣實,服藥後就睜開眼睛,身體變暖和。王氏懷疑孩子大小便不通,就讓醫生用藥通利。醫生用了八正散等藥,服用了幾次都沒效果,身體又變冷了。王氏就讓錢氏通利小便。錢氏說:不應該通利小便,通利小便會讓身體更冷。王氏說:孩子已經很冷了,於是抱著孩子出來。錢氏說:孩子不能吃東西,胃裡是虛的,如果通利大小便就會死掉。時間長了,脾胃都會虛弱,身體會冰冷,眼睛會閉上,幸好還有胎氣,不容易衰弱。錢氏用益黃散、使君子丸,服用四次,讓孩子少量進食。到中午孩子真的可以進食了。這是因為通利大小便會導致脾胃虛寒,應該補益脾胃,不能另行攻治。後來孩子又不說話了,很多醫生都當作失音治療。錢氏說:孩子已經失音了,卻能睜開眼睛,能吃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