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乙

《小兒藥證直訣》~ 卷中·記嘗所治病二十三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中·記嘗所治病二十三證 (1)

1. 卷中·記嘗所治病二十三證

李寺丞子,三歲,病搐,自卯至巳。數醫不治,後召錢氏視之。搐目右視,大叫哭。李曰:何以搐右?錢曰:逆也。李曰:何以逆?曰:男為陽而本發左。女為陰而本發右。若男目左視,發搐時無聲,右視有聲;女發時,右視無聲,左視有聲。所以然者,左肝右肺,肝木肺金,男目右視,肺勝肝也;金來刑木,二臟相戰,故有聲也。

白話文:

李寺丞的兒子,三歲,得了抽搐病,從早上到中午都不停。很多醫生都看不好,後來請錢大夫來診治。抽搐時,眼睛往右看,大聲叫哭。李寺丞問:「為什麼抽搐時眼睛往右看?」錢大夫說:「是逆症。」李寺丞又問:「為什麼是逆症?」錢大夫解釋道:「男性屬陽,抽搐時眼睛一般會往左看,而不會出聲;女性屬陰,抽搐時眼睛一般會往右看,也不會出聲。這是因為,男性的肝在左邊,肺在右邊,肝屬木,肺屬金,男性抽搐時眼睛往右看,表示肺氣太盛,剋制了肝氣;金來剋木,兩個臟器相爭,所以會發出聲音。」

治之,瀉其強而補其弱。心實者,亦當瀉之,肺虛不可瀉。肺虛之候,悶亂哽氣,長出氣,此病男反女,故男易治於女也。假令女發搐目左視,肺之勝肝,又病在秋,即肺兼旺位,肝不能任,故哭叫。當大瀉其肺,然後治心續肝。所以俱言目反直視,乃肝主目也。凡搐者,風熱相搏於內,風屬肝,故引見之於目也。

白話文:

治療的方法是,瀉掉強盛的部分,補益虛弱的部分。心臟實熱的人,也應該瀉掉,但肺虛的人不可瀉。肺虛的症狀有:悶亂、氣管堵塞、長出氣,這種病男性容易治癒,而女性不容易治癒。假設女性抽搐,目光注視左方,這是肺勝過肝,而且發病在秋天,也就是肺兼旺位,肝臟不能任職,所以才哭叫。應當大力瀉掉肺中的熱氣,然後再治療心臟,順帶治療肝臟。所以都說目光反直視,這是因為肝臟主宰視覺。凡是抽搐的,都是因為風熱在體內相搏,風屬肝,所以牽引到眼睛上。

錢用瀉肺湯瀉之,二日不悶亂,當知肺病退。後下地黃丸補腎,三服後,用瀉青丸涼驚丸各二服。凡用瀉心肝藥,五日方愈,不妄治也。又言:肺虛不可瀉者何也?曰:設令男目右視,木反剋金,肝旺勝肺,而但瀉肝,若更病在春夏,金氣極虛,故當補其肺,慎勿瀉也。

白話文:

錢用瀉肺湯瀉了病人的病症,兩天後悶亂感消失,可知肺病已退。之後再用地黃丸補腎,服用三次後,再用瀉青丸和涼驚丸各二次。凡是用瀉心肝藥的,需要五天才痊癒,不可隨便治療。

又說:為什麼肺虛不能瀉呢?因為假設男性眼睛往右看,木反過來剋金,肝旺盛勝過肺,而只瀉肝,如果疾病又在春夏季發生,金氣極度虛弱,所以應當補益肺部,切勿瀉肺。

廣親宅七太尉,方七歲,潮熱數日欲愈。錢謂其父二大王曰:七使潮熱方安,八使預防驚搐。王怒曰:但使七使愈,勿言八使病。錢曰:八使過來日午間,即無苦也。次日午前,果作急搐。召錢治之,三日而愈。蓋預見目直視而腮赤,必肝心俱熱,更坐石機子,乃欲冷,此熱甚也。

白話文:

廣親王的七歲長子,發燒好幾天快好了。錢朗對他的父親二大王說:「七歲引起發燒,正可安穩,八歲要預防驚風。」大王生氣地說:「只管讓他七歲發燒好,不要說八歲生病的事。」錢朗說:「就算到了八歲,過完中午也就不痛苦了。」到了第二天上午,果然得了急性的驚風症。於是請錢朗醫治,三天後就痊癒了。原來錢朗先前看到孩子眼睛圓睜直視,雙頰發紅,斷定他的肝心都熱,還坐在石製的工具上取涼,這表示他的熱度特別高。

肌膚素肥盛,脈又急促,故必驚搐。所言語時者,自寅至午,皆心肝所用事時。治之,瀉心肝補腎,自安矣。

李司戶孫病,生百日,發搐三五次。請眾醫治,作天釣或作胎驚癇,皆無應者。後錢用大青膏如小豆許,作一服發之。復與塗囟法封之,及浴法,三日而愈。何以然?嬰兒初生,肌骨嫩怯,被風傷之,子不能任,故發搐。頻發者,輕也。何者?客風在內,每遇不任即搐。搐稀者,是內臟發病,不可救也。

白話文:

李司戶的孫子生病,出生一百天,發作抽搐三到五次。請了許多醫生診治,有的說是「天吊」,有的說是「胎驚癇」,都沒有效果。後來,錢 پزشک 給他用了一個蠶豆大小的大青膏,吃了一次就見效。又用塗囟門和沐浴的方法來治療,三天後就痊癒了。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嬰兒剛出生時,肌肉骨骼都很脆弱,容易受到風邪的侵襲。孩子不能承受風邪的侵襲,所以會發作抽搐。抽搐比較頻繁的,病情較輕。為什麼呢?因為外來的風邪在體內,每當孩子的身體承受不住時就會抽搐。抽搐比較少見的,是內臟疾病發作,無法挽救。

搐頻者。宜散風冷,故用大青膏。不可多服,蓋兒至小,易虛易實,多即生熱,止一服而已,更當封浴,無不效者。

白話文:

頻繁抽搐。應當疏散風寒之氣,因此使用大青膏。不可服用過量,因為嬰兒身體幼小,容易虛弱或實證,服用過多會生熱,只需要服用一帖即可,另須封包外敷,這樣都會有效。

東都王氏子,吐瀉,諸醫藥下之,至虛,變慢驚。其候,睡露睛,手足瘛瘲而身冷。錢曰:此慢驚也。與栝蔞湯,其子胃氣實,即開目而身溫。王疑其子不大小便,令諸醫以藥利之。醫留八正散等,數服不利而身復冷。令錢氏利小便。錢曰:不當利小便,利之必身冷。王曰:已身冷矣,因抱出。

白話文:

東都王公子的兒子,出現腹瀉、嘔吐的症狀,諸位醫生都給他用下瀉藥,導致他身體極度虛弱,出現驚嚇多疑的癥狀。他的表現是:睡覺時眼睛睜開,四肢僵硬發冷。

錢醫生說:這是慢驚病。給他服用栝蔞湯,他的胃氣恢復,眼睛就睜開了,身體也暖和了。

王公子懷疑他的兒子大小便不通,便讓其他醫生用藥促使他排便。醫生給他服用了八正散等藥物,服用了多次也沒能排便,他的身體又變冷了。

王公子讓錢醫生幫助他的兒子排小便。錢醫生說:不應該促使他排小便,促使他排小便只會讓他的身體更冷。王公子說:他已經很冷了,只好抱著他出去。

錢曰:不能食而胃中虛,若利大小便即死。久即脾胃俱虛,當身冷而閉目,幸胎氣實而難衰也。錢用益黃散使君子丸,四服,令微飲食。至日午果能飲食。所以然者,謂利大小便,脾胃虛寒,當補脾,不可別攻也。後又不語,諸醫作失音治之。錢曰:既失音,開目而能飲食。

白話文:

錢乙說:如果不能進食導致胃中空虛,同時又有腹瀉,那麼患者就會死亡。長期這樣下去,脾胃都會虧虛,患者會感到身體發冷,閉上眼睛,幸好胎氣充足,所以病情難以惡化。錢乙使用益黃散和使君子丸,連服四次,讓患者稍微進食。到了中午,患者果然能夠進食了。之所以有這樣的療效,是因為腹瀉會導致脾胃虛寒,此時應當補益脾胃,不能另行攻瀉。後來,患者又不能說話了,其他醫生都以為是失音症在治療。錢乙說:既然能夠失音,說明已經能睜開眼睛並且能夠進食。

又牙不緊,而口不緊也,諸醫不能曉。錢以地黃丸補腎。所以然者,用清藥利小便,致脾腎俱虛,今脾已實,腎虛,故補腎必安。治之半月而能言,一月而痊也。

白話文:

患者牙關無法緊閉,嘴巴也無法閉緊,其他醫生都無法理解。錢氏使用地黃丸補腎。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使用了清熱利尿的藥物,導致脾腎都虛弱。現在脾臟已經實了,但腎臟仍然虛弱,所以補腎就一定能痊癒。治療半個月後,患者就能說話了,一個月後就痊癒了。

東都藥鋪杜氏,有子五歲,自十一月病嗽,至三月末止。始得嗽而吐痰,乃外風寒蓄入肺經,今肺病嗽而吐痰,風在肺中故也。宜以麻黃輩發散;後用涼藥壓之即愈。時醫以鐵粉丸半夏丸褊銀丸諸法下之,其肺即虛而嗽甚。至春三月間尚未愈,召錢氏視之。其候面青而光,嗽而喘促哽氣,又時長出氣。

白話文:

曾經在東都開藥店的杜某,有一個五歲的兒子,從十一月開始咳嗽,到三月底還沒有痊癒。一開始只是咳嗽,但後來開始咳痰,這是因為外來的風寒侵入肺經,導致肺部生病而咳痰,是因為風寒積聚在肺中。此時應該用麻黃等藥物發散風寒,之後再用較涼的藥物壓制,病症就能痊癒。當時的醫生卻用鐵粉丸、半夏丸、褊銀丸等藥物進行治療,導致孩子肺氣虛弱,咳嗽更加嚴重。到第二年的三月,孩子仍未痊癒,於是找來錢醫師診治。當時孩子的症狀是臉色青紫而發亮,咳嗽、喘氣、胸悶,而且時常會呼出長氣。

錢曰:痰困十已八九。所以然者,面青而光,肝氣旺也。春三月者,肝之位也,肺衰之時也。嗽者,肺之病。肺之病,自十一月至三月,久即虛痿。又曾下之,脾肺子母也,復為肝所勝,此為逆也,故嗽而喘促,哽氣,長出氣也。錢急與瀉青丸,瀉後與阿膠散實肺。次日面青而不光,錢又補肺,而嗽如前,錢又瀉肝,瀉肝未已,又加肺虛,唇白如練。

白話文:

錢醫生說:痰濕困擾了八九成以上的人。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面色青黑而有光澤,說明肝氣旺盛。春天的三個月是肝臟旺盛的時候,也是肺臟虛弱的時候。咳嗽是肺部的疾病,肺臟的疾病,從十一月持續到三月,時間久了就會導致虛弱萎縮。再者,曾經泄瀉過,脾和肺是母子關係,又被肝所制,這是不正常的,所以會咳嗽、氣促、有喉中哽塞感,呼氣很長。錢醫生趕緊給他服用了瀉青丸,瀉下後用阿膠散來滋養肺臟。第二天,面色青黑,沒有光澤,錢醫生又補益肺臟,但是咳嗽依舊,錢醫生又瀉肝,瀉肝還沒結束,肺已經虛弱,嘴脣白得像布一樣。

錢曰:此病必死,不可治也。何者?肝大旺而肺虛熱,肺病不得其時而肝勝之。今三瀉肝而肝病不退,三補肺而肺證猶虛,此不久生,故言死也。此證病於秋者,十救三四;春夏者,十難救一。果大喘而死。

白話文:

錢氏說:這種病肯定是會死的,無法治療。為什麼呢?肝氣旺盛肺氣虛弱,肺病未到發作時間,卻被肝氣剋制。現在三次瀉肝,但肝病症狀沒有好轉;三次補肺,但肺病症狀仍然虛弱。這種情況活不了多久,所以說這種病會死。這種疾病在秋天得的,十個中能救活三四個;在春天或夏天得的,十個中很難救活一個。果然不久就因喘息過度而死了。

京東轉運使李公,有孫八歲,病嗽而胸滿短氣。醫者言肺經有熱,用竹葉湯牛黃膏各二服治之,三日加喘。錢曰:此肺氣不足,復有寒邪。即使喘滿,當補肺脾,勿服涼藥。李曰:醫已用竹葉湯、牛黃膏。錢曰:何治也?醫曰:退熱、退涎。錢曰:何熱所作?曰:肺經熱而生嗽,嗽久不除生涎。

白話文:

京東轉運使李公的孫子八歲,得了咳嗽病,胸滿氣短。醫生說是他肺經有熱,用竹葉湯和牛黃膏各服兩次來治療,三天後咳嗽更嚴重了。錢乙說:這是因為他肺氣不足,又有寒邪入侵。即使他喘得很厲害,也應該是補肺脾,不要用寒涼的藥。李公說:醫生已經用過竹葉湯和牛黃膏了。錢乙問:醫生怎麼說?醫生說:是為了退熱、化痰。錢乙問:什麼原因導致發熱?醫生說:是肺經有熱導致了咳嗽,咳嗽時間長了就產生了痰。

錢曰:本虛而風寒所作,何熱也?若作肺熱,何不治其肺而反調心?蓋竹葉湯、牛黃膏,治心藥也。醫有慚色。錢治愈。

白話文:

錢乙說:患者原本體虛,加上風寒侵襲,怎麼會有熱症呢?如果真的是肺熱,為什麼不治療肺部,反而調理心臟?竹葉湯和牛黃膏都是治療心臟的藥物吧。醫生面上露出愧色。錢乙治好了患者。

東都張氏孫,九歲,病肺熱。他醫以犀、珠、龍、麝、生牛黃治之,一月不愈。其證:嗽喘,悶亂,飲水不止,全不能食。錢氏用使君子丸、益黃散。張曰:本有熱,何以又行溫藥?他醫用涼藥攻之,一月尚無效。錢曰:涼藥久則寒不能食。小兒虛不能食,當補脾,候飲食如故,即瀉肺經,病必愈矣。

白話文:

洛陽的張家九歲的小孩,得了肺熱病。之前找了其他醫生,使用犀角、珍珠、龍膽、麝香、生牛黃等藥物治療,但一個月後仍然沒有好轉。他的症狀包括咳嗽喘息、胸悶、煩躁、一直喝水,完全不能進食。錢醫生使用使君子丸和益黃散來治療。張家的人說:他本來就有熱症,為什麼還要用溫熱的藥物治療呢?之前其他醫生用寒涼的藥物攻他的病,一個月後也無效。錢醫生說:寒涼的藥物用久了會傷及脾胃,導致不能進食。小孩脾胃虛弱,不能進食,就應該補脾胃,等他的飲食狀況恢復正常後,再瀉肺經,這樣他的病一定能好。

服補脾藥二日,其子欲飲食。錢以瀉白散瀉其肺,遂愈。張曰:何以不虛?錢曰:先實其脾,然後瀉其肺,故不虛也。

白話文:

服用補脾胃的藥物兩天後,孩子的食慾恢復了。錢乙用瀉白散瀉肺,孩子就痊癒了。張問道:「為什麼孩子沒有虛弱?」錢乙答道:「先用補藥補脾胃,再用瀉藥瀉肺,所以孩子不會虛弱。」

睦親宮十太尉,病瘡疹,眾醫治之。王曰:疹未出。屬何臟腑?一醫言謂大熱,一醫言傷寒不退,一醫言在母腹中有毒。錢氏曰:若言胃熱,何以乍涼乍熱?若言母腹中有毒發,屬何臟也?醫曰:在脾胃。錢曰,既在脾胃,何以驚悸?醫無對。錢曰:夫胎在腹中,月至六七則已成形,食母穢液,入兒五臟。

白話文:

睦親宮的十個太尉得了一種皮膚疹,很多醫生都為他們治療。皇帝說:疹子還沒出來,你們說是哪個臟腑出了問題?

一位醫生說是大熱造成的,另一位醫生說是傷寒沒有痊癒,還有一位醫生說是胎兒在母腹中帶來的毒。

錢氏說:如果說是胃熱,怎麼會忽冷忽熱?如果說是胎兒在母腹中帶來的毒,那又是哪個臟腑的問題呢?

醫生說:在脾胃。

錢氏說:既然在脾胃,怎麼會心悸呢?

醫生無言以對。

錢氏說:胎兒在腹中,到六七個月時已經成形,它吸收母親的髒東西,進入嬰兒的五臟。

食至十月,滿胃脘中,至生之時,口有不潔。產母以手拭淨,則無疾病。俗以黃連汁壓之,云下臍糞及涎穢也。此亦母之不潔,餘氣入兒臟中,本先因微寒入而成。瘡疹未出。五臟皆見病症,內一臟受穢多者,乃出瘡疹。初欲病時,先呵欠頓悶,驚悸,乍涼乍熱,手足冷痹,面腮燥赤,咳嗽時嚏,此五臟證俱也。呵欠頓悶,肝也;時發驚悸,心也;乍涼乍熱,手足冷,脾也;面目腮頰赤,嗽嚏,肺也。

白話文:

懷孕十個月時,腹中充滿了食物,到了生產時,口中感到有東西不乾淨。產婦用手擦拭乾淨,這樣就不會生病。民間習慣使用黃連汁壓在臍帶上,說是可以清除臍帶中的糞便和涎液污穢。這也是因為產婦不乾淨,殘餘的氣息進入嬰兒臟腑中,本來是因為輕微的寒氣侵入而形成的。當時瘡疹還沒有發出來。五臟都表現出病症,哪個臟腑受到的污穢最多,就會長出瘡疹。最初快要發病時,會先打哈欠、突然感到胸悶、驚悸、忽冷忽熱、手腳冰冷麻木、面頰潮紅發赤、咳嗽打噴嚏,這些都是五臟的證狀。

打哈欠、胸悶:肝臟 時時發作驚悸:心臟 忽冷忽熱、手腳冰冷:脾臟 面頰潮紅發赤、咳嗽打噴嚏:肺臟

惟腎無候,以在腑下,不能食穢故也。凡瘡疹乃五臟毒,若出歸一證,則肝水疱、肝膿疱、心斑、脾疹,惟腎不食毒穢而無諸證。瘡黑者屬腎,由不慎風冷而不飽,內虛也。又用抱龍丸數服愈。其別無他候,故未發出,則見五臟證,已出則歸一臟也。

白話文:

只有腎臟沒有這些病症,因為它位於腑臟之下,不能夠吸收污穢物質。凡是瘡疹都是五臟的毒素,如果發病時只出現一種病症,那就是:肝臟有水泡、肝膿包、心臟有斑疹、脾臟有疹子,只有腎臟不會吸收毒穢,所以不會出現這些病症。瘡黑是屬於腎臟的,因為不注意防範風寒,導致內部虛弱。可以再服用幾次抱龍丸就會好。此外沒有其他病症,所以沒有發病時就會出現五臟的病症,發病時就會歸屬於一個臟腑。

四大王宮五太尉,因墜鞦韆發驚搐,醫以發熱藥,治之不愈。錢氏曰:本急驚,後生大熱,當先退其熱。以大黃丸玉露散惺惺丸,加以牛黃、龍、麝解之。不愈。至三日,肌膚上熱。錢曰:更二日不愈,必發斑瘡。蓋熱不能出也。他醫初用藥發散,發散入表,表熱即斑生。

白話文:

四大王府家的五位太尉,因為從鞦韆上摔下來而驚搐,醫生用發熱藥治療,但沒有改善。錢氏說:原本是急驚風,後來發展成高熱,應該先退燒。於是使用大黃丸、玉露散、惺惺丸,再加入牛黃、龍、麝來化解熱毒。但仍然沒有好轉。到了第三天,肌膚發燙。錢氏說:再過兩天不痊癒,必定會長出斑疹。這是因為熱毒無法排出體外所致。其他醫生一開始使用發散藥,發散藥會進入表皮,表皮發熱就會長出斑疹。

本初驚時,當用利驚藥下之,今發散乃逆也。後二日,果斑出。以必勝膏治之,七日愈。

白話文:

在發病初期驚嚇時,應該使用瀉下能止驚的藥物。現在使用發散性的藥物,反而會使病情加重。等到後面的兩天,身上果然出現了斑點。用「必勝膏」治療,七天後就痊癒了。

睦親宅一大王,病瘡疹,始用一李醫,又召錢氏。錢留抱龍丸三服,李以藥下之。其疹稠密,錢見大驚曰:若非轉下,則為逆病。王言李已用藥下之。錢曰:瘡疹始出,未有他證,不可下也。但當用平和藥,頻與乳食,不受風冷可也。如瘡疹三日不出,或出不快,即微發之;微發不出即加藥,不出即大發之。

白話文:

某位大王得了瘡疹,一開始找了一個姓李的醫生醫治,後來又找了姓錢的醫生。錢醫生開了三付抱龍丸給大王服用,李醫生卻用藥將藥物往下瀉。大王的瘡疹非常密集,錢醫生一看非常驚訝,說:「如果不趕快瀉下,就會變成難以控制的病症。」大王說李醫生已經用藥瀉下了。錢醫生說:「瘡疹才剛出,沒有其他徵兆,不應該瀉下。現在應該使用溫和的藥物,並經常給大王乳類食物,避免接觸風寒即可。如果瘡疹三天後不出,或出得很慢,就用藥稍稍刺激發出;如果稍稍刺激還是不出,就用藥大量發出。」

如大發後不多,及脈平無證者,即瘡本稀,不可更發也。有大熱者,當利小便;小熱者,當解毒,若出快,勿發勿下,故止用抱龍丸治之。瘡痂若起,能食者,大黃丸下一二行即止。今先下一日,瘡疹未能出盡,而稠密甚,則難治,此誤也。縱得安,其病有三:一者疥,二者癰,三者目赤。

白話文:

如果出疹不多,脈相平和沒有其他症狀,說明瘡很少,不宜再發。如果有高熱,應使用利小便的藥物;如果有低熱,應使用解毒的藥物。如果出疹很快,不要發汗和下泄,只需要使用抱龍丸治療。如果瘡痂形成,患者能吃東西,使用大黃丸下泄一兩次就停止。如果現在先下泄一天,瘡疹還沒完全出來,而且非常密集,就難以治療,這是錯誤的做法。即使暫時平復,也會留下三種後遺症:一種類似疥瘡的皮膚病,二是大膿瘡,三是眼睛發紅。

李不能治,經三日黑陷,復召錢氏。曰:幸不發寒而病未困也。遂用百祥丸治之,以牛李膏為助。若黑者,歸腎也。腎主勝脾,土不剋水,故脾虛寒戰則難治。所用百祥丸者,以瀉膀胱之腑,腑若不實,臟自不盛也。何以不瀉腎?曰:腎主虛,不受瀉。若二服不效,即加寒而死。

白話文:

李先生的病,經過三天後,臉色發黑、眼睛深陷。於是又請錢先生來看病。錢先生說:「幸好沒有發熱,病情也沒有惡化。」於是使用百祥丸來治療,並用牛膝膏做輔助。如果臉色發黑,那是腎臟的問題。腎臟的力量勝於脾臟,所以土(脾臟)無法剋制水(腎臟),因此脾臟虛寒發冷,難以治療。使用百祥丸的目的是瀉膀胱腑。如果腑氣不實,臟氣自然不會旺盛。為什麼不用瀉腎的方式?因為腎臟本身虛弱,無法受瀉。如果服用了兩次藥仍然沒有效果,那就會加重寒症而死亡。

皇都徐氏子,三歲,病潮熱,每日西則發搐,身微熱而目微斜,反露睛,四肢冷而喘,大便微黃。錢與李醫同治。錢問李曰:病何搐也?李曰:有風。何身熱微溫?曰:四肢所作。何目斜露睛?曰:搐則目斜。何肢冷?曰:冷厥必內熱。曰:何喘?曰:搐之甚也。曰:何以治之?曰:嚏驚丸鼻中灌之,必搐止。

白話文:

京城有一位姓徐的三歲小兒,得了發熱抽搐的病。他每天下午便會發作抽搐,身體微微發熱,眼睛稍斜,眼白外露,四肢寒冷,同時伴有氣喘,大便微黃。錢姓與李姓兩位醫生一起為其診治。錢姓醫生問李姓醫生:“這孩子的抽搐是何原因導致的?”李姓醫生答:“是風邪引起的。”“為何他身體微微發熱?”“是由四肢引起的。”“為何他眼睛斜著,眼白外露?”“因為抽搐會導致眼睛斜視。”“為何他四肢寒冷?”“一定是體內發熱才導致四肢冷厥。”“為何他氣喘?”“是因為抽搐加劇所致。”“應該如何治療?”“用嚏驚丸灌入鼻子,抽搐必定能止住。”

錢又問曰:既謂風病,溫壯搐引,目斜露睛,內熱肢冷,及搐甚而喘,並以何藥治之?李曰:皆此藥也。錢曰:不然,搐者肝實也,故令搐。日西身微熱者,肺潮用事。肺主身,溫且熱者,為肺虛。所以目微斜、露睛者,肝肺相勝也。肢冷者,脾虛也。肺若虛甚,用益黃散、阿膠散。

白話文:

錢又問說:「既然說它是風病,但卻出現溫熱、手腳抽筋、眼睛歪斜、眼睛外露、內熱手腳冰冷的症狀,以及抽筋嚴重而喘氣,這些該用什麼藥來治療?」李回答說:「都是用這味藥。」錢說:「不對,抽筋是因為肝氣實盛造成的,所以才會抽筋。每天傍晚身體微微發熱,那是因為肺潮熱在作祟。肺主宰全身,溫且熱的,說明肺氣虛弱。至於眼睛微微歪斜、眼睛外露,那是因為肝氣與肺氣相互作用。手腳冰冷,則是脾氣虛弱的表現。如果肺氣虛弱嚴重,可以用益黃散或阿膠散。」

得脾虛證退後,以瀉青丸導赤散、涼驚丸治之。後九日平愈。

白話文:

脾虛症狀消失後,使用瀉青丸、導赤散和涼驚丸進行治療。九天後身體痊癒。

朱監簿子,五歲,夜發熱,曉即如故。眾醫有作傷寒者,有作熱治之,以涼藥解之不愈。其候多涎而喜睡。他醫以鐵粉丸下涎,其病益甚,至五日,大引飲。錢氏曰:不可下之。乃取白朮散末煎一兩,汁三升,使任其意取足服。朱生曰:飲多不作瀉否?錢曰:無生水不能作瀉,縱蕩不足怪也,但不可下耳。

白話文:

五歲的朱監簿的孩子,晚上發燒,天亮後就退燒。許多醫生有的說是傷寒,有的說是熱證,用涼藥治療卻不見好轉。孩子流了很多口水,並且喜歡睡覺。其他醫生用鐵粉丸讓他瀉出口水,但病情反而加重了,到了第五天,孩子大量喝水。錢醫師說:不能瀉。於是取了白朮散末一兩,用三升水煎,讓孩子自行喝足夠的量。朱監簿說:喝這麼多水,會不會導致腹瀉啊?錢醫師說:沒有生水不會導致腹瀉,就算腹瀉也無妨,但不能瀉腹而已。

朱生曰:先治何病?錢曰:止渴治痰,退熱清裡,皆此藥也。至晚服盡。錢看之曰:更可服三升。又煎白朮散三升,服盡得消愈。第三日又服白朮散三升,其子不渴無涎。又投阿膠散,二服而愈。

白話文:

朱生問:先治什麼病?錢應說:止渴、治痰、退熱和清裡,都是用這個藥。到晚上把藥吃完。錢查看後說:還可以再喝三升。又煎了白朮散三升,喝完後病情就消失了。第三天又喝了白朮散三升,朱生的兒子就不再口渴、流口水。又用阿膠散治療,兩服後就痊癒了。

朱監簿子,三歲,忽發熱。醫曰:此心熱,腮赤而唇紅,煩躁引飲。遂用牛黃丸三服,以一物瀉心湯下之。來日不愈,反加無力、不能食,又便利黃沫。錢曰:心經虛而有留熱在內,必被涼藥下之,致此虛勞之病也。錢先用白朮散,生胃中津,後以生犀散治之。朱曰:大便黃沫如何?曰:胃氣正,即瀉自止,此虛熱也。

白話文:

朱監簿的兒子,三歲,突然發燒。醫生說:這是心熱,腮幫子發紅而嘴脣發紅,煩躁口渴,於是用了牛黃丸三次,用一物瀉心湯送服。第二天病沒有好轉,反而更加虛弱,不能進食,還有黃沫便。錢大夫說:心經虛弱而有餘熱滯留,肯定是被涼藥瀉下,導致了這個虛勞的病。錢大夫先用白朮散,生出胃中的津液,後用生犀散治療。朱監簿問:大便黃沫是怎麼回事?錢大夫答道:胃氣調和,瀉下自會停止,這是虛熱造成的。

朱曰:醫用瀉心湯何如?錢曰:瀉心湯者,黃連性寒,多服則利,能寒脾胃也。坐久眾醫至,曰實熱。錢曰虛熱。若實熱,何以瀉心湯下之不安,而又加面黃頰赤,五心煩躁,不食而引飲?醫曰:既虛熱,何大便黃沫?錢笑曰:便黃沫者,服瀉心湯多故也。錢後與胡黃連丸治愈。

白話文:

朱問:醫生使用的瀉心湯效果如何?錢回答:瀉心湯含有黃連,性寒,服用過多會導致腹瀉,還會損傷脾胃。

之後,許多醫生前來看診,有人說病人是實熱。錢卻說病人是虛熱。如果真是實熱,為什麼服用了瀉心湯後病情沒有好轉,反而面黃發赤,五心煩熱,不想吃東西卻想喝水?醫生說:既然是虛熱,為什麼大便會呈現黃色泡沫?錢笑了笑說:大便出現黃色泡沫,是因為服用了過多的瀉心湯。後來,錢給病人服用了胡黃連丸,患者的病情才得以治癒。

張氏三子病,歲大者,汗遍身;次者,上至頂,下至胸;小者,但額有汗。眾醫以麥煎散,治之不效。錢曰:大者與香瓜丸;次者與益黃散;小者與石膏湯。各五日而愈。

白話文:

張家的三個兒子生病了。大兒子全身出汗;二兒子從頭到胸出汗;小兒子只有額頭出汗。很多醫生用麥煎散治療,但沒有效果。錢用(醫生)說:大兒子給香瓜丸;二兒子給益黃散;小兒子給石膏湯。各吃五天後,他們都痊癒了。

廣親宅四大王宮五太尉,病吐瀉不止,水穀不化。眾醫用補藥,言用薑汁調服之。六月中服溫藥,一日益加喘吐不定。錢曰:當用涼藥治之。所以然者?謂傷熱在內也。用石膏湯三服,並服之。眾醫皆言:吐瀉多而米穀不化,當補脾,何以用涼藥?王信眾醫,又用丁香散三服。

白話文:

廣王府的四位太尉和五位將軍患有腹瀉不止、食物不消化的疾病。很多醫生都使用補藥治療,並說可以用薑汁調服。在六月服用了溫熱的藥物後,病情加重,出現了喘息不定。錢姓醫生說:應該用涼藥治療。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傷熱在體內。使用石膏湯連服三劑,症狀好轉。其他醫生都說:腹瀉很嚴重,食物也不消化,應該補脾,為什麼要用涼藥?太尉們相信其他醫生,再次服用了丁香散三劑。

錢後至曰:不可服此。三日外必腹滿身熱,飲水吐逆。三日外一如所言。所以然者,謂六月熱甚,伏入腹中而令引飲,熱傷脾胃,即大吐瀉。他醫又行溫藥,即上焦亦熱,故喘而引飲,三日當死。眾醫不能治,復召錢至宮中,見有熱證,以白虎湯三服,更以白餅子下之。一日減藥二分,二日三日,又與白虎湯各二服,四日用石膏湯一服。

白話文:

錢後到後說:不可以服此藥。三天後一定會腹脹身熱,喝水就會吐出來。三天後果然如此。原因是當時正值六月暑熱嚴重,熱氣潛伏在腹中引發口渴,而熱又損傷了脾胃,所以才會大吐大瀉。其他醫生又服用了溫熱的藥物,導致上焦也熱,因此才喘氣喝水,三天後就應死亡。各位醫生都束手無策,只好再次請錢後入宮診治。錢後發現有熱症狀,便用了三帖白虎湯,再用白餅子將其瀉下。一天後減少白虎湯的用量兩分,第二天和第三天,再各服白虎湯兩帖。第四天,服用石膏湯一帖。

旋合麥門冬黃芩、腦子、牛黃、天竺黃、茯苓,以硃砂為衣,與五丸竹葉湯化下,熱退而安。

白話文:

把麥門冬、黃芩、腦子、牛黃、天竺黃、茯苓混合研磨,用硃砂包覆成丸,再加入五丸竹葉湯一起服用,身體的熱氣退了就安穩了。

馮承務子,五歲,吐瀉,壯熱,不思食。錢曰:目中黑睛少而白睛多,面色㿠白,神怯也。黑睛少,腎虛也。黑睛屬水,本怯而虛,故多病也。縱長成,必肌膚不壯,不耐寒暑,易虛易實,脾胃亦怯。更不可縱酒欲,若不保養,不過壯年,面上常無精神光澤者,如婦人之失血也。

白話文:

馮承務子的兒子,五歲,嘔吐腹瀉,發燒,不想吃飯。

錢 پزشک گفت: "他的眼睛黑眼珠少而白眼球多,面色發白,神態怯懦。黑眼珠少,說明腎虛。黑眼珠屬水,原本就怯懦和虛弱,所以很容易生病。即使長大成人,也一定會肌肉不健壯,不耐寒暑,容易虛弱又容易實熱,脾胃也怯弱。更不能縱慾飲酒,如果不注意保養身體,活不過壯年,臉上總是沒有精神光澤,就像婦女失血一樣。"

今吐利不食,壯熱者,傷食也,不可下。下之虛入肺則嗽,入心則驚,入脾則瀉,入腎則益虛。此但以消積丸磨之,為微有食也。如傷食甚則可下,不下則成癖也。實食在內,乃可下之,畢,補脾必愈。隨其虛實,無不效者。

白話文:

現在嘔吐、腹瀉、發燒,是飲食不當導致的,不可以用瀉藥。如果用了瀉藥,虛邪會進入肺部導致咳嗽,進入心臟導致驚悸,進入脾臟導致腹瀉,進入腎臟導致虛弱加重。這種情況下,只需要用消積丸研磨成細末服用,因為這是輕微的食積問題。但如果食積較重,則可以服用瀉藥,否則會形成頑固的積食。當實證的飲食停留在體內時,才能用瀉藥。瀉藥用完後,一定要補益脾臟才能痊癒。根據體質虛實的不同,用藥都很有效果。

廣親宮七太尉,七歲,吐瀉。是時七月,其證全不食而昏睡,睡覺而悶亂,哽氣,乾噦,大便或有或無,不渴。眾醫作驚治之,疑睡故也。錢曰:先補脾,後退熱。與使君子丸補脾;退熱,石膏湯。次日又以水銀、硫黃二物下之,生薑水調下一字。錢曰:凡吐瀉,五月內,九分下而一分補;八月內,十分補而無一分下。

白話文:

廣親宮有七位太尉,七歲,出現嘔吐腹瀉。當時正是七月,他的症狀是完全沒有食慾且昏睡,睡覺時呼吸困難,喉嚨有灼熱感,乾咳,大便有時有,有時沒有,不覺得口渴。許多醫生認為他是受到了驚嚇才這樣,所以對他進行了驚嚇治療。

錢醫師說:先補脾胃,再退熱。用使君子丸補脾胃;用石膏湯退熱。第二天,又用水銀、硫磺兩種藥物瀉下,用生薑水調和。

錢醫師說:凡是嘔吐腹瀉,在五月內,治療時要九分瀉下,一分補益;在八月內,十分補益,一分也不瀉下。

此者是脾虛瀉。醫妄治之,至於虛損,下之即死。當即補脾。若以使君子丸即緩。錢又留溫胃益脾藥止之。醫者李生曰:何食而噦?錢曰:脾虛而不能食,津少即噦逆。曰:何瀉青褐水?曰:腸胃至虛,冷極故也。錢治而愈。

白話文:

這是脾虛導致的腹瀉,醫生誤治,導致身體衰弱,繼續腹瀉就會死亡。應該立即補益脾氣。如果服用使君子丸,可以暫時緩解症狀。錢某又開了溫胃益脾的藥物加以治療。醫生李生問:「吃了什麼而嘔吐?」錢某答:「脾虛不能進食,津液不足就會噁心嘔吐。」「為什麼會拉出青褐色的水?」錢某答:「這是因為腸胃過度虛寒所致。」錢某對症治療後,患者痊癒。

黃承務子,二歲,病瀉。眾醫止之,十餘日,其證便青白,乳物不消,身涼,加哽氣、昏睡。醫謂病困篤。錢氏先以益脾散三服,補肺散三服。三日,身溫而不哽氣。後以白餅子微下之,與益脾散二服,利止。何以然?利本脾虛傷食,初不與大下。揞置十日,上實下虛,脾氣弱,引肺亦虛,補脾肺,病退即溫,不哽氣是也。

白話文:

黃承務子,兩歲,患有腹瀉。多位醫生幫他止瀉,十多天後,他的便便變成青白色,吃母乳也不消化,身體冰冷,還出現氣喘和昏睡。醫生判斷病情危重。錢氏醫生先給他吃了三劑益脾散,另外三劑補肺散。三天後,他的身體變溫暖,沒有氣喘了。後來,錢氏醫生用白餅子輕微瀉下,並搭配兩劑益脾散,腹瀉就止住了。這是什麼原因呢?腹瀉的根源是脾虛飲食不節,一開始不能用猛藥瀉下。拖延十天後,上焦實熱,下焦虛寒,脾氣虛弱,連帶肺氣也虛弱,所以補脾補肺,病情緩解後身體自然變溫暖,氣喘也消失了。

有所傷食,仍下之也,何不先下後補?曰:便青為下臟冷,先下必大虛,先實脾肺,下之則不虛,而後更補之也。

白話文:

如果飲食不節導致脾胃受傷,為什麼不先治療腹瀉,再進補呢?

原因是:腹瀉會導致身體虛寒,如果先治療腹瀉,會使身體更加虛弱。因此,需要先調理脾肺之氣,使身體不那麼虛弱,再治療腹瀉,這樣就不會虛上加虛了。之後再進行進補。

睦親宮中十大王,瘡疹,云瘡疹始終出,未有他證,不可下,但當用平和藥,頻與乳食,不受風冷可也。如瘡疹三日不出,或出不快,即微發之。如瘡發後不多出,即加藥;加藥不出,即大發之。如發後不多,及脈平無證,即瘡本稀,不可更發也。有大熱者,當利小便。小熱者,當解毒。

白話文:

睦親宮中有十位中醫聖人。他們認為,如果瘡疹一直出現,而且沒有其他症狀,不能輕易下藥,而應該使用平和的藥物,並經常餵予乳食,避免受風寒即可。如果瘡疹三日不出,或出不快,就需要用藥物微微發散它們。如果瘡疹發出後數量不多,就再加藥;如果加藥仍然不出,就大劑量發散它們。如果瘡疹發出後數量不多,而且脈象平穩無其他症狀,就表示瘡疹本就稀少,不宜再發散了。如果病人發熱嚴重,應利尿;如果發熱較輕,應解毒。

若不快,勿發勿下攻,止用抱龍丸治之。瘡疹若起能食者,大黃丸下一二行即止。有大熱者,當利小便;有小熱者,宜解毒。若黑紫干陷者,百祥丸下之;不黑者,甚,勿下。身熱煩躁,腹滿而喘,大小便澀,面赤悶亂大吐,此當利小便。不瘥者,宣風散下之也。若五七日痂不焦,是內發熱氣,蒸於皮中,故瘡不得焦痂也。

白話文:

如果病情沒有好轉,不要發汗或瀉下,只用抱龍丸治療。

如果出現丘疹,能吃東西的,用大黃丸瀉一次或兩次即可痊癒。

如果發燒很厲害,應利小便;如果發燒不太厲害,宜解毒。

如果丘疹變黑紫乾癟,用百祥丸瀉下;如果沒有發黑,很嚴重,不要瀉下。

如果身體發熱煩躁,腹脹而喘,大小便不通,面赤悶亂,大量嘔吐,應利小便。

如果病情不癒,用宣風散瀉下。

如果過了五六天瘡痂還沒有變焦,是體內發熱,蒸騰到皮膚中,導致瘡口無法結焦痂。

宜宣風散導之,用生犀角磨汁解之,使執不生必著痂矣。

辛氏女子,五歲,病蟲痛。諸醫以巴豆乾漆硇砂之屬,治之不效。至五日外,多哭而俯仰睡臥不安,自按心腹,時大叫。面無正色,或青、或黃、或白、或黑,目無光而慢,唇白吐沫。至六日,胸高而臥轉不安。召錢到,錢詳視之。用蕪荑散三服,見目不除青色,大驚曰:此病大困,若更加瀉,則為逆矣。

白話文:

一個姓辛的五歲小女孩,得了肚子痛的病。很多醫生都用巴豆、乾漆、砒霜等藥物給她治療,但都沒有效果。到了第五天,小女孩哭得更多了,而且經常仰臥後無法安眠,還不時自己按著肚子,並且時常大喊大叫。她的臉色非常不正常,有時發青、有時發黃、有時發白、有時發黑。她的眼睛沒有光澤,而且眼神呆滯,嘴脣發白,還吐著白沫。到了第六天,小女孩的胸部隆起,而且身體不停翻轉,無法安寧。於是,人們把錢醫生請來了。錢醫生仔細診察後,給她開了三副蕪荑散。但是,小女孩的眼睛仍然發青,這讓錢醫生大吃一驚。他說道:「這個病已經很嚴重了,如果再給她瀉下,那可就變成陰陽逆亂了。」

至次日,辛見錢曰:夜來三更果瀉。錢與瀉盆中看,如藥汁,以杖攪之,見有丸藥。錢曰:此子肌厚當氣實,今證反虛,不可治也。辛曰:此子肌厚當氣實,今證反虛,不可治也。辛曰:何以然?錢曰:脾虛胃冷則蟲動,而今反目青,此肝乘脾,又更加瀉,知其氣極虛也。而丸藥隨糞下,即脾胃已脫,兼形病不相應,故知死病。

白話文:

到了第二天,辛(太醫)看到錢(太醫)後說:昨天半夜果然腹瀉。錢(太醫)拿來瀉盆查看,發現瀉出的物體像藥汁,用棍子攪拌,發現有丸藥。錢(太醫)說:這個孩子皮膚厚說明氣血應該很足,但現在病情反而虛弱,無法醫治。辛(太醫)說:為什麼這樣?錢(太醫)說:脾臟虛弱胃部寒冷才會導致蟲子活動,而現在眼睛反而是青色的,這是肝氣侵犯脾臟,加上又腹瀉,說明他的氣血極度虛弱。而且丸藥隨著大便排出,說明脾胃已經不正常,再加上身體的症狀不符合,所以知道這個孩子是死症。

後五日昏篤,七日而死。

段齋郎子,四歲,病嗽,身熱,吐痰,數日而咯血。前醫以桔梗湯防己丸,治之不愈。涎上攻,吐、喘不止。請錢氏,下褊銀丸一大服,復以補肺湯、補肺散治之。或問:段氏子咯血肺虛,何以下之?錢曰:肺雖咯血,有熱故也。久則虛痿,今涎上潮而吐,當下其涎,若不吐涎,則不甚便。

白話文:

段齋郎子,四歲,患有咳嗽,身體發熱,吐痰,幾天后咳血。之前的醫生用桔梗湯和防己丸治療,但效果不佳。涎液上湧,導致嘔吐、喘氣不止。請來錢氏大夫,服用了一大劑褊銀丸,又用補肺湯、補肺散治療。有人問:段氏孩子咯血是肺虛所致,為什麼還要瀉下呢?錢氏回答:肺虛固然會咯血,但現在還有熱證。如果時間長了,就會虛弱消瘦。現在涎液上湧而吐,應當瀉下涎液。如果不瀉下涎液,病情就不會好轉。

蓋吐涎能虛,又生驚也。痰實上攻,亦能發搐,故以法只宜先下痰,而後補脾肺,必涎止而吐愈,為順治也。若先補其肺,為逆耳!此所謂識病之輕重先後為治也。

白話文:

吐涎液會耗氣,還會驚嚇。痰濕過盛上衝,也會導致抽搐。因此,治療方法應先化痰,後補益脾肺。必須先停止吐涎,才能治好嘔吐。這是順應治療原則。如果先進補脾肺,那就是逆治了!這就叫做了解疾病的輕重緩急,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鄭人齊郎中者,家好收藥散施。其子忽臟熱,齊自取青金膏,三服並一服,餌之。服畢,至三更瀉五行,其子困睡,齊言子睡多驚,又與青金膏一服,又瀉三行,加口乾身熱,齊言尚有微熱未盡,又與青金膏。其妻曰:用藥十餘行未安,莫生他病否?召錢氏至,曰:用藥十餘行未安,莫生他病否?召錢氏至,曰:已成虛羸。先用前白朮散,時時服之,後服香瓜丸,十三日愈。

白話文:

鄭國有位齊姓郎中,家裡喜歡收集藥物並免費施捨。他的兒子突然發高燒,齊姓郎中自己取來青金膏,分成三服一次服用,餵給了兒子。服完後,到了半夜拉了五次肚子,兒子昏昏欲睡,齊姓郎中說兒子睡覺時容易驚醒,又給兒子服了一服青金膏,又拉了三次肚子,而且口乾身熱。齊姓郎中說還有點兒輕微發燒沒好全,又給兒子服了青金膏。他妻子說:用了這麼多藥都沒有好轉,是不是會生出其他的病?於是請來了錢氏來診治,錢氏說:已經變得虛弱了。先服用前胡白朮散,時常服用,後服用香瓜丸,十三天就康復了。

曹宣德子,三歲,面黃,時發寒熱,不欲食而飲水及乳。眾醫以為潮熱,用牛黃丸、麝香丸,不愈。及以止渴乾葛散,服之反吐。錢曰:當下白餅子,後補脾。乃以消積丸磨之,此乃癖也。後果愈。何以故?不食,但飲水者,食伏於管內不能消,致令發寒,服止渴藥吐者,以藥沖故也,下之即愈。

白話文:

曹宣德的三歲兒子,面黃消瘦,偶爾發燒發冷,不想吃東西,只喝水和奶。很多醫生都認為是潮熱,開了牛黃丸、麝香丸,但吃了都沒用。後來用「止渴乾葛散」,孩子吃了後反而吐了。錢乙說:應該先用白餅子瀉下積滯,再補脾胃。於是開了「消積丸」讓他服用,這是因為孩子得了積食的緣故。後來,孩子果然痊癒了。為什麼呢?孩子不吃東西,只喝水,是因為食物積存在體內無法消化,導致發寒;服用了止渴藥後吐了,是因為藥物衝擊積食所致,瀉下積食後孩子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