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嗣紀要》~
1. 卷之七
2. 調理胎疾
仁齋安胎之法有二:或因母病以致動胎者,但療母病,其胎自安;或胎氣不堅,因觸動以致母病者,則安胎而母自愈。以膠艾湯、當歸湯各半,縮砂佐之為良。
丹溪云:天行不息,所以生生而無窮。產前當清熱養血為主。茺蔚子活血行氣,有補陰之妙,命名益母,以其行中有補也,故曰產前無滯,產後無虛。黃芩乃安胎之聖藥,俗以為寒而不敢用,反用溫熱藥,謂能養脾,殊不知胎孕宜清熱養血,使藥循經而不妄行,乃能養胎,必擇條實者用之。縮砂安胎,以止其痛,行氣故也,非八九個月不可多用。
《金匱要略》云:婦人妊娠,常服當歸散主之。
當歸,川芎,白芍(各一兩),白朮(半兩),條芩(一兩)
或散,或酒糊丸,或湯。
白話文:
【調理胎疾】
仁齋安胎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因爲母親生病導致胎兒不穩定,這時只要治療母親的病,胎兒自然就會安穩;另一種是胎兒自身發育不穩固,因爲外力觸動導致母親生病,這時應該先安胎,母親的病自然會好轉。使用膠艾湯和當歸湯各一半,加上縮砂輔助,效果很好。
丹溪說:自然界運行無休,因此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無盡無窮。在產前應當以清熱養血爲主。茺蔚子可以活血行氣,有補陰的妙處,被命名爲益母草,因爲它在行氣中同時具有補益作用,所以產前不會滯留,產後也不會虛弱。黃芩是安胎的聖藥,一般人認爲它性寒而不敢使用,反而使用溫熱的藥物,以爲這樣可以養脾,殊不知胎孕期間應該清熱養血,使藥物沿着經絡運行而不是亂竄,這樣才能真正養胎,必須選擇條實的黃芩來使用。縮砂可以安胎,以止住疼痛,這是因爲它有行氣的作用,但是如果沒有到八九個月,不可以過多使用。
《金匱要略》說:婦女懷孕期間,常常服用當歸散。
當歸散的成分包括:當歸、川芎、白芍(各一兩)、白朮(半兩)、條芩(一兩)。
可以散服,也可以製成酒糊丸,或者煮成湯服用。
3. 妊娠墮胎
丹溪云:陽施陰化,胎孕乃成,血氣虛乏,不足以榮養其胎則墮。譬如枝枯則果落,藤萎則花墜。又有勞恐傷精,內火便動,亦能墮胎。譬如風撼其木,人折其枝也,火能消物,造化自然。《病源》所謂風冷傷子臟而墮,此未得病情者也。予見賈氏婦,但有娠至三個月必墮,診其脈,左手大而無力,重則澀,知其血少也。
以其壯年,只補中氣,使血自榮。時正初夏,教以濃煎白朮湯,下黃芩末一錢,與數十帖,得保全而生。因而思之,墮於內熱而虛者,於理為多。曰熱、曰虛,蓋孕至三月,正屬相火,所以易墮。不然,何以黃芩、熟地黃、阿膠等為安胎妙藥耶?
王節齋云:婦人墮胎,多在三五個月、七個月而墮者,除跌僕損傷不拘外,若前次三個月而墮,則下次必如期復然,蓋先於此時受傷,故後於至期必應,乘其虛也。遇有半產者,產後須多服養氣血、固胎元之藥,以補其虛損。下次有胎,先於兩個半月後,即服固胎藥十數同帖,以防三月之墮。
至四個半月後,再服八九帖,防過五月。又至六個半月後,再服五七劑,以防七月。及至九個月內,服丹溪達生散數十帖,可保無虞。其連墮數次,胎元損甚者,服藥須多,久則可以留。方用四物湯,倍加人參、白朮、阿膠、陳皮、茯苓、甘草、艾葉、條芩。氣加香附、縮砂,痰加薑製半夏調理。
丹溪固胎飲,常墮胎者宜服之。
熟地黃(五分),歸身,人參,白芍(各一錢),白朮(錢半),川芎(五分),陳皮(一錢),條芩(五分),甘草(二分),黃連(少許),黃柏(少許),桑木上羊兒藤(七葉,圓者即桑絡也,真寄尤妙)
水二盞,糯米五七十粒,煎服。血加阿膠,胎氣痛加縮砂。
茭山云:孕而多墮者,男子貪淫情縱,女子好欲性偏,兼以好食辛酸熱物,暴損衝任,故有墮胎之患。其膏粱與藜藿婦人不同,欲之多寡故也。有一等婦人,有胎似乎無胎,痰氣疼痛發熱,醫者不明脈理,妄施耗氣退熱之劑,不知胎氣宜養,病氣宜攻,若有胎反用攻藥,豈不誤矣!故養胎者血也,護胎者氣也。
或有婦人小產太多,及至中年設法服藥保全,但欲心不絕,其性情不改,百凡上氣,逆損衝任,因而殞命者有之。故昔人有言:飛禽抱卵,走獸懷胎。物類尚能保全產育,人為萬物之靈,反不及此,何耶?且小產甚於大產,瓜果生而摘之,豈不傷其枝蔓,養生可不慎哉?
又或問予曰:今婦人小產最多,往往服藥保孕鮮有效者,何也?予答曰:婦人縱欲,恣養口體,傷於衝任,故有墮胎之患。醫家不審氣血冷熱,妄施歸、芎、膠、艾香燥之藥,因而墮者有之,永為則例者亦有之。世俗概用濟生寶艾附等丸以為的當,殊不知前品乃溫熱之藥,助火消陰之劑,血熱妄行,故漏胎之患必有。且如果品多生春夏,少結秋冬,既因血漏胎,反為寒治,必致誤人。
予特為此參出一方,藥品雖少,其功甚大,但懷胎時,自知慎重避忌,服此藥可以保全。遂名曰千金保孕丸。
杜仲(八兩,去粗皮,以糯米煎湯拌勻,炒斷絲),煙塵續斷(去蘆,三兩)
上二味,為細末,以山藥五兩,作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空心米飲下。忌酒醋,戒惱怒。一方用棗肉為丸。
又云:胎墮,氣血不足。氣不足,胎無所榮,血不足,胎無所養,榮養失宜,猶木枯果落。其間過傷怒氣,勞佚動胎,內外冷熱,傷於子臟,又當量輕重而治之。
《胎產須知》云:胎氣不固,常小產,用四物湯加炒阿膠、炒黑香附、白朮、黃芩、砂仁、糯米,煎服。
密齋預防墮胎之方,莫有善於所集者。惟《金匱》當歸散方,去川芎,用熟地黃,加阿膠、炙草,若常服之尤穩。更兼安胎丸,一名湖蓮丸。
蓮肉(去心,二兩),白朮(二兩),條芩(二兩),砂仁(炒,半兩)
共為末,山藥五兩,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五十米飲下。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男性陽氣施予,女性陰氣化育,如此胎兒才能孕育成功。如果女性血氣虛弱,無法提供足夠營養滋養胎兒,就會導致流產。這就像樹枝乾枯果實就會掉落,藤蔓枯萎花朵就會凋零一樣。此外,過度勞累或精神緊張造成精氣損傷,引發內火,也會導致流產。這就像風吹搖晃樹木,人折斷樹枝一樣,火能燒毀東西,這是自然規律。
《病源》認為風寒傷害子宮導致流產,但這並未真正理解病情。我曾經見過一個姓賈的婦女,每次懷孕到三個月就一定會流產,診斷她的脈象,發現她左手脈象大但無力,進一步診斷,知道她是血氣不足。
考慮到她正值壯年,我只建議她補充中氣,讓血液自然充盈。當時正值初夏,我教她濃煎白朮湯,加入一錢黃芩粉,連續服用數十帖,最終成功保住胎兒並順利生產。從這件事我思考,因內熱和血氣虛弱導致流產的情況,從道理上講是較為常見的。之所以說熱、說虛,是因為懷孕到三個月時,身體正處於旺盛的相火階段,因此容易流產。不然,為什麼黃芩、熟地黃、阿膠等會被視為安胎的良藥呢?
王先生提到:婦女流產大多發生在懷孕三到五個月、七個月的時候,除了跌倒或碰撞造成的傷害不在此限,如果之前在三個月時流產,下次懷孕在同一時間點也會流產,因為她們在這個時期已經受到損傷,所以到期限時必定會再次發生,這就是趁虛而入。對於有早產經驗的婦女,在生產後應該多服用養血補氣、鞏固胎兒的藥物,來補充身體損失。下次懷孕,應在兩個半月後開始服用安胎藥十幾帖,以防在三個月時再次流產。
到四個半月後,再服用八九帖,以防超過五個月。再到六個半月後,再服用五到七帖,以防在七個月時流產。到了九個月內,服用丹溪先生的達生散數十帖,可以確保安全。對於那些連續多次流產,胎兒嚴重受損的人,服藥必須增加,長期服用才能保胎。用四物湯,加倍使用人參、白朮、阿膠、陳皮、茯苓、甘草、艾葉、條芩。如果氣血不足,可以加入香附、縮砂,如果有痰,可以加入薑製半夏調理。
丹溪先生的固胎飲,適合經常流產的婦女服用。
熟地黃五分,歸身、人參、白芍各一錢,白朮一錢半,川芎五分,陳皮一錢,條芩五分,甘草二分,黃連少許,黃柏少許,桑木上羊兒藤七葉,圓形的就是桑絡,寄生的最好。
用水二杯,加入五七十粒糯米,煎煮服用。出血時加入阿膠,胎兒氣痛時加入縮砂。
茭山先生指出:經常流產的婦女,可能是因為男方過度性行為,女方性慾旺盛,加上喜歡吃辛辣、酸性、熱性食物,過度傷害沖任經脈,因此有流產的問題。不同的人對於食物的需求不同,有些人食慾旺盛,有些人則較少,這也是造成流產的原因之一。有些婦女,雖然懷孕但好像沒有懷孕一樣,出現痰氣疼痛和發熱,醫生如果不懂脈理,胡亂開一些耗氣退熱的藥物,卻不知道胎兒需要滋養,疾病需要治療,如果懷孕卻使用攻擊性藥物,豈不是誤導了!所以,滋養胎兒的是血液,保護胎兒的是氣。
有些婦女小產太多次,到了中年才設法服藥保胎,但如果她們的性慾無法剋制,性格無法改變,各種事情都會影響氣機,傷害沖任經脈,因此可能導致死亡。古人曾說:飛禽抱卵,走獸懷胎,動物都能保全生育,人類作為萬物之靈,反而做不到,這是為什麼呢?而且小產對身體的傷害比大產更嚴重,就像瓜果成熟時摘下,肯定會傷害到枝蔓,養生之道怎能不小心呢?
有人問我:現在婦女小產的情況很多,即使服藥保胎,效果也不佳,這是為什麼呢?我回答:婦女縱慾無度,隨意飲食,傷害沖任經脈,因此有流產的問題。醫生如果不仔細判斷氣血冷熱,胡亂開歸、芎、膠、艾等香燥藥物,因此導致流產的情況也是有的,甚至成為固定模式。世俗普遍使用濟生寶艾附等丸藥,認為這樣就可以保胎,卻不知道這些藥物屬於溫熱藥,有助於火氣消耗陰氣,如果血熱亂行,漏胎的問題肯定會發生。此外,水果多在春夏生長,秋季冬季則較少,如果因為血漏導致胎兒流失,反而使用寒涼藥物治療,肯定會誤導他人。
我特別參考各方藥物,制定了一個配方,雖然藥物種類不多,但是功效很大,只要懷孕時,自己知道謹慎避忌,服用這個藥物可以確保安全。於是命名為千金保孕丸。
杜仲八兩,去掉粗皮,用糯米煎湯拌勻,炒斷絲;煙塵續斷三兩,去掉蘆莖。
以上兩種藥物研磨成細末,加入山藥五兩,做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十粒,空腹時用水送服。忌酒醋,避免煩惱和憤怒。另一種配方是用棗肉製成藥丸。
還有一種情況,胎兒流產是因為氣血不足。氣不足,胎兒無法得到滋養;血不足,胎兒無法得到養護,滋養和養護不當,就像樹枝乾枯果實就會掉落一樣。如果受到過度的怒氣,過度勞累,或內外冷熱環境影響,傷害子宮,也應該根據病情輕重來治療。
《胎產須知》提到:胎兒氣不穩定,經常小產,可以用四物湯加入炒阿膠、炒黑香附、白朮、黃芩、砂仁、糯米煎煮服用。
密齋先生的預防流產配方,最有效的莫過於他所收集的方子。只有《金匱要略》中的當歸散方,去掉川芎,加入熟地黃、阿膠、炙草,如果經常服用更加穩妥。另外,還有安胎丸,又名湖蓮丸。
蓮肉二兩,去掉心;白朮二兩;條芩二兩;砂仁半兩,炒制。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加入山藥五兩,做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粒,用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