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嗣紀要》~ 卷之十六 (1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六 (16)

1. 結核

蘄水縣庠生朱震三長子,年五歲,病結喉下生一核,大如李,兩旁有小核相連者二三核,托予婿李中庵求藥。予制一方,用東垣涼膈散方去甘草,加龍膽草、玄參、貝母、海藻、麥芽粉,共為末,神麯作糊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研細,溫酒調服,七日而安矣。予用此方治活兒甚多。

團風鎮帥碧泉有子,頷下一結核大如李,誤聽俗醫之言能去之,貼以藥。一日,丘長史定齋至其家,見之,謂碧泉曰:若是結核,不必治也,久則自消。碧泉不實,告謬曰:熱癤也。自後核腫潰爛,橫亙頷下,請予去,其子口張,脾已敗也,終不可治。

監生王思泉有子,年五歲,耳後出結核二枚,求予治之。予曰:此有二證,無辜疳核不可治,結核不必治也。王子不聽吾言,必請他醫治之,妄用縱橫內消之毒劑,核不少減,胃氣乃傷而無救矣。

予記此二條,以為輕妄用藥之戒。

白話文:

【結核】

在蘄水縣有一個學子名叫朱震,他的三兒子五歲時,喉結下方長了一個像李子一樣大的腫塊,兩邊還有二到三個較小的腫塊相連。他託女婿李中庵來向我求藥。我配製了一種藥方,取東垣涼膈散方中的成分,但去掉了甘草,再加入龍膽草、玄參、貝母、海藻和麥芽粉,一起磨成粉末,用神麯做糊狀物做成藥丸,大小如彈珠,每次服用一顆,研磨細碎後,用溫酒調服,七天後病情就穩定了。我用這個方法治療了很多孩子。

團風鎮上,帥碧泉的兒子,下巴下方長了一個像李子一樣大的結核,帥碧泉聽信了民間醫生的話,說可以去除它,於是用藥膏貼在上面。一天,丘長史定齋來到他家,看到了這個情況,對帥碧泉說:如果這是普通的結核,不用特別治療,時間久了自然會消失。但是帥碧泉不願接受事實,謊稱那是熱癤。之後,那顆結核開始腫脹潰爛,蔓延到整個下巴下方,他請求我幫忙治療,但是他的兒子嘴巴已經張開,脾臟已經受損,最終無法治癒。

監生王思泉的兒子,五歲,耳朵後面長了兩個結核,他來找我治療。我告訴他,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無辜疳核,這種情況無法治療;另一種是普通的結核,這種情況不需要特別治療。但是王思泉沒有聽我的話,堅持找其他醫生治療,結果被誤用了內消的劇毒藥物,不僅結核沒有縮小,反而傷害了他的胃氣,無法挽回。

我記錄這兩個案例,以此作為不要隨便使用藥物的警示。

2. 蟲疥

吾長孫,乃邦孝之子,生下遍身生蟲疥。予制一方,用烏梢蛇(酒浸,去皮骨,取淨肉,焙乾)一錢,苦參(酒浸,切,曬乾,取末)一錢半,白蒺藜(炒,去刺)一錢半,三味為末,酒糊丸,如粟米大,每服十五丸,竹葉煎湯下,蟲疥滅跡不復發矣。

邑中有一小兒,身生蟲疥,醫用藥搽之,瘡盡沒,腹脹而喘,求藥於予。曰:幸未發搐,尚可治也。乃與雄黃解毒丸,竹葉、燈心煎湯下,利黃涎,瘡出而安。或問予曰:蟲疥不可搽乎?予曰:蟲疥者,胎毒也,宜用解毒之藥,使毒散於外,不可妄用搽藥逼之,使反於內也。搽瘡之藥必用砒硫水銀,以殺其蟲,藥毒之氣乘虛入里,誤兒性命,切宜慎之。

白話文:

我的長孫,是邦孝的孩子,出生後全身長滿了蟲疥。我製訂了一個藥方,使用烏梢蛇(用酒浸泡,去掉皮和骨,只取淨肉,烘乾)一錢,苦參(用酒浸泡,切片,曬乾,磨成粉末)一錢半,白蒺藜(炒過,去掉刺)一錢半,將這三種藥材混合磨成粉末,用酒調成糊狀,做成像粟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五顆,用竹葉煎的湯送服,蟲疥就能消失不再復發。

鄉村裡有一個小孩,身上長了蟲疥,醫生使用藥膏塗抹,結果膿瘡全部消退,但小孩卻出現腹部膨脹和呼吸困難的症狀,他的家人向我求藥。我說:幸虧還沒出現抽搐,還可以治療。於是給他服用了雄黃解毒丸,用竹葉和燈芯草煎的湯送服,排出了黃色的涎液,膿瘡再次出現但孩子恢復了健康。有人問我:蟲疥不能塗藥膏嗎?我回答:蟲疥,實際上是胎毒,應該使用解毒的藥物,讓毒素從體表散出,不能胡亂使用藥膏塗抹,這樣會把毒素逼回體內。塗抹在膿瘡上的藥膏通常含有砒霜、硫磺和水銀,可以殺死蟲子,但是藥物的毒性會趁虛進入體內,誤害孩子的生命,一定要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