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嗣紀要》~ 卷之十六 (15)
卷之十六 (15)
1. 啼哭
知縣張鼎石在任生一公子,少乳,求有乳婦人為乳母,年未一周,病啼哭,晝夜不止。幼科甘大用陰結乳母,鑽求進用,至是召入視之。初稱腹痛,用理中丸不止,又稱傷食,用益黃散不止,鼎石想起全名,急差人請去。抱公子出,全觀其形色,曰:公子腮頰目赤,乃心煩啼哭也。
公曰:腹痛。予曰:腹痛者面青。公曰:傷食。予曰:傷食者面黃。此心中有熱,煩而啼也。用導赤散加黃連、麥門冬,燈心煎服之。次日早,公差人促全入衙,面語全曰:昨夜哭更多,何也?全曰:病安矣。公曰:病安何以哭不止?全告曰:公子啼哭,三日夜不乳,昨夜熱退心涼,欲得乳,而乳母在外,故知往夜之哭,病哭也,昨夜之哭,飢哭也。公笑曰:果然。
乳母五更到,哭即止矣。蕭敬吾聞之,問予曰:先生何料之審耶?予曰:識證既明,用藥且當,料之審矣。
胡三溪之子,年一歲半,日入後,忽然大哭不止,時七月七夕也。三溪設酒,請予露坐庭中,共慶牛女之會。汪娘子見兒哭不止,請全入視之。曰:無病。須臾又請入,問曰:哭久不止,必有病痛。吾細察之,無病。飲未數杯,汪不命酒出,使人責其夫,微言侵我。三溪強予再入,仔細察之,果非病也。
無病而哭,必心中有所欲而不能言,謂之拗哭。乃問此兒今日所喜弄者何物也?乳母答曰:馬鞭子。亟命取至,乃笑而持之,擊其乳母,不復哭矣。吾謂三溪曰:令正娘子見兒哭不止,說了許多閒話,今喜哭止,必須盛饌痛飲一醉可也。再設酒,飲至半夜而止。次早三溪以此言語人,人皆曰密齋心聰。
或有據乎?因問之。予曰:有此一條,小兒害相思病醫案也。觸類而得,誠有據也。
汪玉虹生子三日,啼哭不止,亟請予去。謂玉虹曰:必斷臍失謹,風冷之氣入於臍中,腹痛而哭也。玉虹曰:我亦如此想。乃取蘄艾炒熱,搗如綿,再烘令熱,以封其臍,冷則易之,凡三易而哭止。
汪懷江生子二月,夜啼不止,請予治之。予曰:此肝熱也。以瀉青丸,竹葉湯入砂糖少許,調服而安。
白話文:
【啼哭】
知縣張鼎石在任內生下了一位公子,但公子喝奶量很少,於是張鼎石尋找有乳汁的婦人來當乳母,然而不到一年,公子突然開始日夜不停地啼哭。幼科醫生甘大用被召來診斷,起初他說是腹痛,使用了理中丸,但啼哭並沒有停止;後來他又說可能是消化不良,使用了益黃散,但仍然無效。鼎石想起了名醫全名,急忙派人去請他。
全名接過公子,觀察他的臉色和形態,說道:「公子的臉頰和眼睛都泛紅,這是他因為心煩才啼哭的。」
張鼎石說:「我以為他是腹痛。」全名回答:「如果真是腹痛,他的臉色應該是青色的。」張鼎石又說:「那可能是消化不良?」全名回應:「如果是消化不良,他的臉色應該是黃色的。現在的情況是,他心裡有熱度,所以感到煩躁而啼哭。」他開出了導赤散,加上黃連和麥門冬,用燈心草煎煮,讓公子服用。
隔天早上,張鼎石派人催促全名再次來到衙門,他問全名:「昨晚公子哭得更厲害了,這是怎麼回事?」全名回答:「其實病情已經好了。」張鼎石不解地問:「病情好了為什麼還不停哭?」全名解釋說:「公子三天三夜沒喝奶,昨晚熱度退了,心臟冷靜下來,他想要喝奶,但是乳母不在旁邊,所以我明白前幾晚的哭聲是因為生病,昨晚的哭聲是因為餓。」張鼎石聽了笑著說:「真的耶!」
乳母在清晨五點左右到達,公子的哭聲立刻停止了。
蕭敬吾聽說了這件事,問全名:「你怎麼能夠這麼準確地判斷呢?」全名回答:「既然對症狀有了明確的認識,並且使用了適當的藥物,自然就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胡三溪的兒子,年僅一歲半,在傍晚時分突然開始大哭不止,當時正是七月初七的晚上。胡三溪準備了酒菜,邀請全名在庭院中一起慶祝牛郎織女的相會。汪娘子見到兒子一直哭個不停,請求全名來看看。全名檢查後說:「他沒有生病。」不久後,汪娘子又再次請全名進來,她問:「他哭了這麼久,肯定是有什麼不舒服。」全名仔細檢查後,還是認為他沒有生病。
全名說:「他雖然沒有生病,但是他一定心裡有什麼需求卻無法表達,這種哭叫做拗哭。」他問乳母:「今天他最喜歡玩什麼東西?」乳母回答:「馬鞭子。」全名急忙讓人把馬鞭子拿來,孩子看到馬鞭子後,笑著拿著它打乳母,然後就不再哭了。
全名對胡三溪說:「你的妻子看到孩子一直哭,說了很多閒話,現在他已經停止哭泣,你們應該要好好慶祝一下,痛痛快快地吃一頓飯,喝一杯酒。」他們再次設宴,一直喝到半夜才結束。
第二天早上,胡三溪告訴別人這個故事,大家都說全名的心思非常聰明。
有人問全名:「你是根據什麼來判斷的?」全名回答:「我有一個病例,是關於小孩患相思病的。我從這個病例得到啟發,所以這次判斷也是有根據的。」
汪玉虹的孩子出生三天後,一直不停地啼哭。汪玉虹急忙請全名來看。全名對汪玉虹說:「一定是因為剪斷臍帶時不小心,讓寒風進入了孩子的肚臍,導致腹痛而哭。」汪玉虹回答:「我也有這樣的猜測。」全名於是取了一些熟艾草,把它們搗成綿絮狀,再烘熱,然後把熱綿絮敷在孩子的肚臍上,如果綿絮變冷就換新的,這樣換了三次之後,孩子的啼哭終於停了。
汪懷江的孩子兩個月大,晚上總是啼哭不止,汪懷江請全名來治療。全名說:「這是因為肝臟過熱。」他開了瀉青丸,並讓乳母用竹葉湯加上一點砂糖調和,讓孩子服用,孩子喝了之後很快就安靜下來了。
2. 卵腫
朱云閣公子病卵腫,逾年不消,成㿗疝矣。嘗與全議其病,全告曰:足厥陰肝經之脈,環於陰器,肝之志為怒,小兒性急多哭者,常有此病,一名氣卵,常見人病此者,不廢生育,與壽無干。公又曰:有治法,此病亦可治乎?全告曰:有治,但勿求速效可也。
公曰:病既有治,雖一年有效,何如?全制一方,用川楝子肉、小茴香(炒)、青皮(不去穰)、山茱萸肉、山楂、木香、當歸、川芎、海藻、三稜、莪朮(二味用黑牽牛同炒,去牛不用),共為末,神麯糊為丸,溫酒下。更灸臍旁穴,而腫消矣。
知縣梁大公子,年七歲,常有疝氣病,發則右邊卵腫,上貫小腹,下連睪丸,約長五寸,大如杵,堅緊苦痛,大小便難。一旦病發,公謂全曰:聞汝幼科甚精,煩為小兒治之。全曰:諾。乃制一方,用當歸梢、青皮(不去穰)、川芎、山梔仁、木通、木香、川楝子肉、小茴香、甘草梢、豬苓、桂、附,與醫生韓鳳岐取藥,合服之,二劑而安。
白話文:
[睪丸腫大]
朱雲閣的兒子患了睪丸腫大的病,一年多都未見好轉,已發展成為疝氣。朱雲閣曾經和我討論過這個病情,我告訴他:這是因為足厥陰肝經的脈絡環繞在生殖器官周圍,而肝臟的情緒表現為憤怒,小孩子性情急躁,常哭泣,往往會得這種病,又稱為氣脹睪丸。我經常看到有人患有這種病,但這並不會影響生育能力,對壽命也沒有影響。
朱雲閣問我:那有沒有治療的方法呢?這種病可以治療嗎?我回答他:當然有治療方法,只是不要期望立竿見影的效果。
朱雲閣說:如果這種病可以治療,即使一年後才見效,那也無所謂。於是,我開了一個處方,使用川楝子肉、炒過的小茴香、青皮(不去瓤)、山茱萸肉、山楂、木香、當歸、川芎、海藻、三稜、莪朮(兩種藥材與黑牽牛一同炒制,然後去掉黑牽牛),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神麴糊成丸狀,用溫酒送服。另外,還要在肚臍旁的穴位進行艾灸,這樣腫脹就會消退。
知縣梁大公子,七歲時,常常有疝氣的毛病,一發作,他的右側睪丸就會腫大,向上延伸到小腹,向下連接到睪丸,約有五寸長,大小如同杵頭,堅硬且疼痛,大小便困難。一天,他的病又發作了,梁大公子對我說:聽說你對於兒童疾病非常精通,麻煩你幫我兒子治療一下。我答應了。於是,我開了一個處方,使用當歸梢、青皮(不去瓤)、川芎、山梔仁、木通、木香、川楝子肉、小茴香、甘草梢、豬苓、肉桂、附子,由醫生韓鳳岐配藥,混合服用,只用了兩劑,病情就得到了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