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嗣紀要》~ 卷之十六 (12)
卷之十六 (12)
1. 痢疾
鄖陽撫治都御史孫公淮海女病痢,時隆慶戊辰七月也,承差王嘉賓馳驛來召全,全奉命往,自羅田至鄖凡五晝夜。公聞全至,亟召入,見之大喜,曰:吾女自五月病痢起,至今未安,荊州、襄陽、德安、鄖陽共四府醫官治之,今得汝來,吾無憂矣。全曰:先在湖廣,仗臺下小姐之福,幸而中病,安得徼天功以自誇耶?小姐萬福,痢不足憂。乃以河間黃芩芍藥湯加人參服之,五日而安。
公謂全曰:那四個醫官,吾問他:養其血而痢自止,調其氣而後重自除,當用何方?彼皆不應。今見汝所用者,正此方也,果效。公於政暇時嘗語全曰:小姐去年五月病瀉,賴汝調理,今年五月病痢,又賴汝治效,吾想小姐兩年之病,都自五月得之,非瀉則痢,此何故也?全曰:脾虛故也。嬌惜太過,飲食傷脾。
脾者,陰中之至陰也,屬己土。夏至一陰生,離卦主夏納己,一陰初生,陰土尚弱柔,加以飲食之傷,故有病常在五月為瀉痢也。公曰:煩汝立一方調治,勿使他年再病,可也?全曰:諾。乃以參苓白朮散方去扁豆、桔梗,加陳皮、青皮、木香、砂仁、使君子、神麯、粳米粉、荷葉,水煮糊為丸服之,自此大安,至今不復瀉矣。
知縣張鼎石公子生九個月,病紅痢,請全治之。曰:此傷熱乳病也。公曰:當服何藥?全曰:子母雙調,乳母宜服四物合黃連解毒湯,兒宜服香連丸。七日而愈。
汪四竹之子媳,周柳溪之女也,病瘧且痢,下白膿,治更數醫,半年不愈,請吾治之。用小柴胡湯合桂枝湯,加當歸、陳皮,服二十餘劑而瘧愈。隨以黃芩芍藥湯加人參治其痢,不效。予曰:藥不對病,待吾思之。悟曰:此病得之內傷,名為白蠱。乃用升陽勝濕防風湯,只一劑而安,眾驚服曰:神哉!
祝道山之長子,年七歲,病久痢不已,求治於予,予為制丸劑治之。丸者緩也,以治久病也。用錢氏異功散合香連丸為主,加豬苓、澤瀉、車前子以利其小便,神麯、麥芽以消其積滯,訶子、肉豆蔻、炒乾姜以止其痢,合之曰和中丸,約二兩許,服之未盡而痢止。此為家秘,治久痢不止方也。
汪望江年六十生一子,年三歲,病痢。先請甘醫下之太過,脾胃受傷,中氣下陷,瀉痢頻並。又請張鵬以豆蔻香連丸並粟殼等止之,痢甚,後重而少物也。請予治之。予曰:老年之子,胎稟已弱,痢宜下之,此通因通用之法,因人而施,不可過也。中氣下陷,法當舉之,陳莝未盡,劫澀之方,亦不可用也。
乃以錢氏異功散,加木香、黃連、當歸、白芍藥、山藥、蓮肉,神麯作糊為丸,服之,十日後痢止。元氣未復也,只用前藥調之。謝予歸後,遇往武當進香者楊大明、陳德榮來辭望江,望江先因子病,有托二人便帶香疏之願,二人問其病何如?望江曰:請萬密齋治好也。二人曰:我有阿魏,治痢甚效。
白話文:
[痢疾]
鄖陽撫治都御史孫公淮海的女兒得了痢疾,在隆慶戊辰年的七月。孫公派使者王嘉賓騎馬快速來召見我,我遵從命令前往,從羅田到鄖陽一共花了五晝夜的時間。孫公聽說我到了,急忙召見我,見到我後非常高興,說:“我的女兒從五月開始就得了痢疾,到現在都沒有好,荊州、襄陽、德安、鄖陽四個地方的醫官都來看過,現在你來了,我就不用擔心了。”我說:“先前在湖廣的時候,多虧小姐的福氣,我有幸能夠診斷準確,怎麼能誇耀自己的功勞呢?小姐萬福,痢疾不足爲憂。”於是,我讓她服用河間黃芩芍藥湯加上人參,五天後病情穩定。
孫公對我說:“那四位醫生,我問他們,養血痢疾自然會止,調氣重痛自然會除,應該用什麼方子?他們都不回答。現在看到你所用的,正是這個方子,果然有效。”孫公在政務閒暇時曾對我說:“小姐去年五月腹瀉,靠你調理;今年五月得痢疾,又靠你治療,我想小姐這兩年的病,都是從五月開始的,不是腹瀉就是痢疾,這是爲什麼呢?”我說:“是因爲脾虛的緣故。她被嬌慣過度,飲食傷了脾。
脾是陰中至陰,屬於己土。夏至一陰生,離卦主夏納己,一陰初生,陰土還很虛弱,再加上飲食的傷害,所以疾病常常在五月表現爲腹瀉或痢疾。”孫公說:“麻煩你制定一個調理方案,不要再讓她以後再得病,可以嗎?”我說:“好的。”於是我使用參苓白朮散的方子,去掉扁豆、桔梗,加上陳皮、青皮、木香、砂仁、使君子、神曲、粳米粉、荷葉,用水煮成糊狀,製成丸藥服用,從此病情大爲好轉,到現在再也沒有腹瀉了。
知縣張鼎石的兒子才九個月大,得了紅痢,找我治療。我說:“這是熱乳引起的疾病。”張公問:“應該服用什麼藥物?”我說:“要同時調理母親和孩子,母親應服用四物合黃連解毒湯,孩子則服用香連丸。”七天後病就好了。
汪四竹的兒子媳婦,是周柳溪的女兒,患瘧疾並伴有痢疾,下白膿,換了好幾個醫生,半年都沒有治癒,請我來治療。我使用小柴胡湯與桂枝湯合併,加上當歸、陳皮,服用了二十多劑瘧疾就好了。接着用黃芩芍藥湯加人參治療她的痢疾,但沒有效果。我說:“藥物不對症,讓我思考一下。”突然領悟到:“這病是由內傷引起的,叫做白蠱。”於是使用昇陽勝溼防風湯,只服用了一劑就痊癒了,衆人驚歎說:“真是神醫啊!”
祝道山的長子,七歲,長期患痢疾,找我治療,我爲他定製了丸藥治療。丸藥作用緩慢,適合治療慢性病。使用錢氏異功散合香連丸爲主,加上豬苓、澤瀉、車前子以利尿,神曲、麥芽以消除積滯,訶子、肉豆蔻、炒乾薑以止痢,合併使用稱爲和中丸,大約二兩左右,未服用完痢疾就停止了。這是我家祕傳的,治療長期痢疾不止的方子。
汪望江六十年歲才得了一個兒子,三歲,得了痢疾。先請甘醫生過度瀉下,脾胃受損,中氣下陷,腹瀉和痢疾頻繁併發。又請張鵬用豆蔻香連丸及粟殼等止瀉,但痢疾反而更嚴重,重感而排泄物很少。請我來治療。我說:“老年人的孩子,先天稟賦已經較弱,痢疾應該通過瀉下來治療,這是通因通用的方法,根據個人情況施治,不能過度。中氣下陷,依法應當提升,陳舊的廢物未清除乾淨,收斂澀腸的方子,也不能隨便使用。”
於是使用錢氏異功散,加上木香、黃連、當歸、白芍藥、山藥、蓮肉,用神曲做糊狀製成丸藥,服用後,十天後痢疾停止。元氣尚未恢復,繼續使用之前的藥調理。謝我回去後,遇到前往武當進香的楊大明、陳德榮前來向汪望江告別,汪望江因爲兒子生病,託這兩人順便帶香疏的願望,兩人問他的病如何?汪望江說:“請萬密齋治好。”兩人說:“我們有阿魏,治療痢疾非常有效。”
汪望江立刻求得五分,製成五粒丸藥,給兒子服用。我再次來到他家,汪望江告訴我這件事。我說:“阿魏性質熱,有毒,消耗人的元氣,虛弱的人不能服用。”汪望江說:“今天早上服用了一丸,飯後服用了一丸,服藥後熟睡未醒。”我說:“痢疾已經止住了,何必再服藥。這藥太猛,神氣被傷害,恐怕不是正常的睡眠,試試叫他。”汪望江命其母親呼喚他,他不應聲,推他也不知道,急忙請我進入房間看,發現他的白眼珠露出,氣息已經斷了,汪望江非常悲痛。
詳細記錄在這裏,作爲輕率使用藥物的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