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嗣紀要》~ 卷之十六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六 (11)

1. 泄瀉

胡汴一子,夏月病瀉,醫用理中以理中氣,五苓以利小便,豆蔻丸以止瀉,皆不效,請予治之。吾見發熱昏睡,腸鳴而利,水穀不化,曰:此傷風泄瀉也。經曰:春傷於風,夏生飧泄。飧泄者,謂水穀不化也。初病時,宜且黃芩芍藥湯加羌活、防風發散之。今病久,中氣弱矣,用建中湯加白朮、茯苓服之,三劑而安。

邑市中一小兒,未周歲,七月病瀉,諸醫不效,請予視之。曰:面嬌唇鮮,不可治也。錢氏云:瀉不定,精神好者,死。其家不信,請巫禳之,數日死。

白話文:

[泄瀉]

一個居住在胡汴的人家的小孩,夏天得了瀉痢,醫生先用理中湯調理中氣,再用五苓散利尿,最後又用豆蔻丸止瀉,但都無效,於是求我治療。我看他發燒昏睡,腸鳴腹瀉,吃下去的食物無法消化,診斷為這是風寒引起的瀉痢。經書上說:春天受風寒之邪,夏天就會導致飧泄。飧泄就是指食物無法消化吸收的意思。疾病初期,應該使用黃芩芍藥湯,再加入羌活、防風等藥物來發散風寒。但現在病情拖延已久,中氣虛弱了,因此我用建中湯,再加白朮、茯苓來治療,服用了三劑藥就痊癒了。

城裡有個不到一歲的小孩,七月份得了瀉痢,很多醫生都治不好,於是求我診治。我看他面色嬌嫩、嘴唇鮮紅,就說他治不好了。錢氏(指某位醫家)說過:瀉痢不止,但精神卻很好的人,會死。孩子的家人不信,反而去求巫婆做法事,結果幾天後孩子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