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嗣紀要》~ 卷之十六 (4)
卷之十六 (4)
1. 疳病
羅田知縣朱云閣只有一子,年七歲,甚珍愛之。脾胃虛弱,食多則傷,食少則困,形瘦而黑,常使韓醫治之。因其傷食,則與枳朮保和丸以消導之;因其困倦,則與參苓白朮丸以補之。時補時消,精神日瘁,將成疳矣。予告之曰:公子之脾胃素虛,不能消穀,故食易傷也。
傷食而復消導之,則脾益虛,虛而復補,脾未得實,而傷者又至矣,豈良法哉?全進一方,專以補脾為主,內兼消導,名肥兒丸。公視其方,以四君子湯為主,加陳皮、青皮、木香、砂仁、山藥、蓮肉、使君子肉、神麯、麥芽、山楂肉,共為細末,荷葉包粳米,煮爛,搗為丸,米飲下,命予修制。自此不復傷食,肌肉漸肥矣。
縣學教諭許厚舉一子,年十四歲,吐血,諸醫作痰火治之,不效。生員董萬卷薦全,厚舉聽而請之。全診其脈,兩尺右關皆不足。全告曰:公子之年未及二八,脈當沉緊,今反不足,當作胎稟怯弱之病。全觀宗師體厚,何以有此?必夫人有虛病,或乳少得之也。厚翁聞而躍起大笑,呼師母曰:汝當初懷身時多病,生小哥後無乳,密齋之脈神哉!問作何病治之?全曰:十六歲以後病此者曰癆,十五歲以前病者曰疳,疳即癆也。宜用六味地黃丸以補腎,治其胎稟怯弱之病,參苓白朮丸補脾,助其生長之氣,病自安矣。
乃制二藥服之,一月而安。厚舉稱讚之,全之名由此漸著矣。
監生王三峰有子,年二歲,多病,請予治之。予曰:此乳少病也。三峰曰:母乳極多。予不應而遂行。其父竹泉留之曰:煩公調治,必有厚謝。予曰:若使全治,必作少乳之病,今曰乳多,識證不明,不敢醫也,願別求明醫以治。力辭而退。
時予寄寓三溪書館中,其夜東郊會川來訪,問予數日曾治幾病?所得幾何?予笑曰:只今早王三峰請去,看其子病,乃疳證也,因乳少得之,彼曰乳多,吾不與治,此兒成疳,可惜不救。會川聞知,亟去。三溪曰:此會川之婿,汝言太甚,故去矣。予曰:必與三峰同來,公等少坐。
須臾,會川果與三峰至,謝曰:今早多慢!此兒之病,與吾先在南京所喪之兒病症同,乃疳病也。今聞會川述先生之言,正合吾心,望推猶子之愛,為我治之。予曰:因乳多乳少治法不同,請歸驗之,明早再議。各散去。
次早三峰復至曰:先生之見神妙,及昨夜歸問拙荊,拙荊捏其母之乳,果無乳也,晝則嚼飯以哺之,啖以粑果,夜則貯水以飲之,奈何?予曰:欲使換其乳母,則母子認慣,不可換也。若不使有乳婦人養之,則此疾終難治也。不如仍與舊母養之,擇一少壯婦人有乳者,夜則相伴,以乳補之,久而慣熟,自然相親矣。
三峰曰:有乳無乳,其法異乎?予曰:有乳之疳,得之傷乳,乃飽病也,宜集聖丸。無乳之疳,得之失乳,乃飢病也,宜肥兒丸。調理一月而安。
白話文:
[疳病]
羅田知縣朱雲閣的獨子,七歲,非常疼愛。孩子脾胃虛弱,吃得多就傷食,吃得少就疲倦,身體瘦弱且皮膚黝黑,一直請韓姓醫生治療。孩子傷食就用枳實保和丸消導,疲倦就用參苓白朮丸補益。這樣時而補時而消導,孩子的精神越來越差,快要變成疳病了。我告訴他:公子脾胃本來就虛弱,無法消化食物,所以容易傷食。
傷食了又用消導藥物,脾胃會更虛弱;虛弱了又用補藥,脾胃還沒補實,又再次傷食,這怎麼可能是好方法呢?我開了一個專門補脾胃,兼顧消導的方子,叫做「肥兒丸」。他看了我的處方,是以四君子湯為基礎,再加入陳皮、青皮、木香、砂仁、山藥、蓮子、使君子肉、神麴、麥芽、山楂肉,研磨成細末,用荷葉包裹粳米煮爛,搗成丸藥,用米湯送服,並請他按照我的方法製作。從此孩子不再傷食,肌肉也漸漸豐滿了。
縣學教諭許厚舉的十四歲兒子吐血,許多醫生都診斷為痰火,治療無效。生員董萬卷推薦我,許厚舉聽從了董萬卷的建議請我診治。我診了他的脈,發現寸口脈右關皆不足。我告訴他:公子年紀不到十六歲,脈象應該沉而有力,現在卻不足,這是先天不足的疾病。看他身體壯實,為何會有這種脈象呢?一定是母親懷孕時有虛弱的疾病,或者孩子出生後奶水不足。許厚舉聽後驚訝地大笑,叫來他的妻子說:你懷孕的時候確實多病,生下小哥後奶水也少,先生的診脈真是神妙!問我怎麼治療。我說:十六歲以後得此病叫做癆病,十五歲以前得此病叫做疳病,疳病其實就是癆病的早期。應該用六味地黃丸補腎,治療他先天不足的毛病,再用參苓白朮丸補脾,幫助他生長,病自然就好了。
於是就用這兩種藥物治療,一個月後就好了。許厚舉讚揚我的醫術,我的名聲也因此漸漸傳揚開來。
監生王三峰的兩歲兒子多病,請我治療。我說:這是奶水不足引起的疾病。他說:他母親奶水很多。我不答應,就要離開。他父親竹泉挽留我說:請您幫忙治療,一定重謝。我說:如果我按照全先生(指自己)的經驗來看,這是奶水不足的疾病。現在您說奶水很多,我判斷不清病情,不敢治療,您還是另請高明吧。我堅決推辭後離開了。
當時我寄居在三溪書館,晚上東郊的會川來訪,問我這幾天治療了多少病人,賺了多少錢。我笑着說:今天早上王三峰請我去看他的兒子,那孩子是疳病,因為奶水不足引起的,他說奶水很多,所以我沒有治療,這個孩子會變成嚴重的疳病,可惜救不活了。會川聽後,立刻去了王三峰家。三溪說:這是會川的女婿,你的話太重了,所以他走了。我說:他一定會和王三峰一起回來,你們先坐一會兒。
一會兒,會川果然和王三峰一起來了,王三峰道歉說:今天早上怠慢了!孩子的病,和我在南京失去的孩子症狀一樣,都是疳病。今天聽會川轉述先生的話,正合我意,希望您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為我治療。我說:奶水足和奶水不足的治療方法不同,請回去驗證一下,明天早上再商量。於是大家各自散去。
第二天早上,王三峰又來了,說:先生的診斷真是神妙,昨晚回家問了妻子,妻子捏了孩子的奶頭,果然沒有奶水,白天用嚼碎的飯餵養,還餵食米糕和水果,晚上則用清水餵養,這該怎麼辦呢?我說:想換個奶媽,可是母子已經習慣了,不能換。如果不用有奶水的婦人養育,這個病就難以治好。不如還是讓原來的母親養育,再找一個年輕力壯、有奶水的婦人,晚上陪着她,用奶水補充孩子,時間長了就習慣了,自然就會親近了。
王三峰問:有奶水和沒有奶水的治療方法有什麼不同?我說:有奶水的疳病,是因為奶水過多或奶水不好造成的,是飽病,應該用集聖丸治療;沒有奶水的疳病,是因為奶水不足造成的,是飢病,應該用肥兒丸治療。經過一個月的調理,孩子就康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