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嗣紀要》~ 卷之十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六 (3)

1. 驚風

蘄水縣陳宅一子,年二歲,病驚風,失於調理成癇,半月一發,來求藥。予用六一散末,分三包,一包用青黛相和,名安魂散,寅卯時竹葉煎湯下;一包硃砂相和,名寧神散,巳午時燈心煎湯下;一包入輕粉少許,名定魂散,申酉時薄荷煎湯下,調理半年而安。大凡癇病初得之者,十全八九,如遇二三年後者,不可治矣。

時醫有用吐法者,有用滾痰丸下之者,徒損胃氣,百無一效。有制壽星丸治之者,一杯之水,豈能減積薪之火哉。

予婿李中庵,蘄水縣之學生也,年九歲時得癇,病則昏僕,口眼俱合,手足不動,喉中無痰,但僵仆如醉人也。予知其心病,乃制一方,用東垣安神丸去地黃,加茯神、遠志、石菖蒲以通其心竅,南星、珍珠末、鐵花粉以墜其痰,湯浸蒸餅丸,如黍米大,燈心煎湯下,調理一年而愈。

子第四男邦治,七八歲有癇病,發則面先青慘,目定視,口中有痰,如嚼物之狀,昏僕一食頃即蘇。予教其母,但見面青目定時,即以鵝翎探吐其痰,母依吾教,前後葉痰二升許,癇竟不發,如此調理三年而安。大抵癇病皆痰也,雖有五獸之名,各隨其臟,詳見錢氏方中。凡得此病,氣實者,控涎丹;氣虛者,斷癇丸。

病愈之後,以琥珀抱龍丸調之,未有不安,但年深日久不可治也。

蘄水縣金谷山周小應子,半歲,病驚風,迎予往治之。視其昏睡不乳,發搐不休,予曰:搐而不止,止而復發,此不治證也。其家又請張醫,張用掐法,掐則目張口動,乃護痛也;捏其乳汁於口中,則吞之有聲。旁人竊笑予之不能,而稱張之術。予請再視其兒,目斜視,張曰看娘;口張而動,張曰要吃奶。

予曰:非也。目斜視者,睹不轉睛也;口張而動者,脾絕也;掐而痛不哭者,啼不出聲也;吞乳有聲者,乳汁如水,下流汩汩,非自吞也。去生遠矣,何術之足稱耶?半夜兒死,張亦逃去。

麻城縣新店童云衢一子,生三月,遍身有瘡,一日瘡隱而發搐,時予在見素家,因請予視之。曰:但得瘡復出,則驚止矣。以瀉青丸方與之,加白殭蠶、全蠍,遍身紅,搐略止。予曰:皮肉紅者,瘡必出也,不須服藥。云衢求安之心太亟,不信吾言,或用拿法,或服湯劑,瘡久不見,又發搐,七日後而兒死。

大抵小兒生下三月,變蒸未足,臟腑未實,不宜服藥,或不得已而用之,中病即止,不可過也。

黃州府學庠生周小川一女,生周歲,病昏睡不醒,頭傾項軟,眾醫議作風痰治之,時有管糧廳通判蕭取予在府,小川與予視之。予曰:頭者,六陽之合也。頭傾項軟者,乃陽虛之病也,非風也。主調元散,一服而安,覷者稱奇。

白話文:

驚風

蘄水縣陳家一個兩歲的孩子患了驚風,治療不當導致癲癇,半個月發作一次,來求醫。我用六一散研成粉末,分成三包,一包和青黛一起,稱為安魂散,寅時卯時用竹葉煎湯送服;一包和硃砂一起,稱為寧神散,巳時午時用燈芯草煎湯送服;一包加入少許輕粉,稱為定魂散,申時酉時用薄荷煎湯送服,調理半年後痊癒。總而言之,癲癇初期發病的,十之八九都能治好,但如果是二三年後才治療的,就沒辦法治癒了。

當時有些醫生用吐瀉的方法治療,或用滾痰丸,這些都只是傷了胃氣,一點效果也沒有。也有人用壽星丸治療,一杯水怎麼能滅得了大火呢?

我的女婿李中庵,是蘄水縣的學生,九歲時患了癲癇,發病時昏倒,口眼緊閉,手腳不能動彈,喉嚨沒有痰,只是像醉酒一樣僵硬地躺著。我知道他是心病,就開了一方,用東垣安神丸去掉地黃,加入茯神、遠志、石菖蒲來疏通心竅,用南星、珍珠末、鐵粉來化痰,做成湯藥浸泡蒸餅的藥丸,如黍米大小,用燈芯草煎湯送服,調理一年後痊癒。

我的第四個兒子邦治,七八歲時患有癲癇,發病時臉先變青慘白,眼睛直視,口中含痰,像在咀嚼東西一樣,昏倒一頓飯的時間後就會清醒。我教他母親,只要看到他臉色青白、眼睛直視時,就用鵝毛探出他的痰,他母親按照我的吩咐去做,前後吐出了約兩升痰,癲癇就再也沒有發作,這樣調理三年後痊癒。總的來說,癲癇都是痰引起的,雖然有五臟六腑的區分,但都與痰有關,詳細內容可參考錢氏方書。凡是患有此病的,氣實者用控涎丹;氣虛者用斷癇丸。

病癒後,再用琥珀抱龍丸調理,就不會再發病,但時間久了,就難以治癒了。

蘄水縣金谷山周小應的孩子,六個月大,患了驚風,請我去治療。我看他昏睡不喝奶,抽搐不止,我說:抽搐不停,停止後又發作,這是治不好的病症。他家人又請了張醫生,張醫生用掐法,一掐,孩子眼睛就睜大,嘴巴就動,那是因為痛才有的反應;把乳汁擠到他嘴裡,他還能吞咽並發出聲音。旁人都嘲笑我無能,而稱讚張醫生的醫術。我請求再次查看孩子,發現他的眼睛斜視,張醫生說是在看母親;嘴巴張開並動,張醫生說是想喝奶。

我說:不是這樣的。眼睛斜視,是因為眼珠不能轉動;嘴巴張開並動,是因為脾氣已經衰竭;掐他卻不哭,是因為哭不出來;吞咽乳汁有聲音,是因為乳汁像水一樣,往下流,並不是他自己吞咽的。孩子生命已經走到盡頭,什麼醫術都無濟於事。半夜孩子死了,張醫生也逃跑了。

麻城縣新店童云衢的孩子,出生三個月,渾身長瘡,有一天瘡消失了,開始抽搐,當時我在見素家,他請我去診治。我說:只要瘡重新長出來,驚厥就會停止。我給他開了瀉青丸的方子,又加了白僵蠶、全蠍,他渾身變紅,抽搐稍微停止了。我說:皮膚變紅,瘡一定會長出來,不用再服藥了。童云衢太過著急求安,不相信我的話,或者用掐法,或者服湯藥,瘡很久沒長出來,又開始抽搐,七天後孩子死了。

總的來說,小兒出生三個月,身體發育還不完善,臟腑還沒有健全,不宜服用藥物,如果不得不服用,就要在病症得到控制後立即停止,不能過量。

黃州府學庠生周小川的女兒,一歲時,昏睡不醒,頭歪脖子軟,很多醫生都認為是風痰引起的,當時管糧廳通判蕭某也在府衙,小川請我一起診治。我說:頭是六陽的匯聚之處,頭歪脖子軟,是陽虛的病症,不是風邪。我開了調元散,一服藥就痊癒了,旁觀的人都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