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嗣紀要》~ 卷之十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五 (2)

1. 育嬰方論

真琥珀,天竺黃,白檀香(細銼),人參(去蘆),白茯苓(去皮,以上五味各一兩五錢),粉草(去皮節,三兩),枳殼(水浸潤,去穰,麵炒黃色),枳實(去殼,制,各一兩),硃砂(水飛,五兩),山藥(去黑皮,一斤,銼碎,慢火炒,令黃熟勿焦),牛膽南星(一兩),金箔(一百個,另篩入藥中,和勻)

上一十二味,除硃砂、金箔另制,檀香不見火外,九味或曬,或焙,同研為末,和勻。硃砂、金箔每一兩重藥,取新汲井水一兩重,入乳缽內,略杵勻,隨手丸如芡實大,約五分重一粒,陰乾,晴霽略曬,日色燥甚則拆裂,宜放當風處,取其自干。百日內兒,每丸作三次,一歲以上者,一丸或二丸,並用薄荷湯化服。

痰壅嗽甚,淡薑湯下。感冒風寒,蔥湯下。痘疹驚癇搐搦,滾白水下。心悸不安,燈心湯下。中暑迷悶,麥門冬湯下。凡合此藥,品味必備,但缺一味,制不依法,即不效也。常用瓦罐收貯,勿令泄氣。

集聖丸,治小兒疳瘦發熱,肚大青筋,頭皮光緊,發稀作穗,喜吃泥土,此治疳病之第一方也。

蘆薈,五靈脂,夜明砂(洗淨,焙),縮砂仁,陳皮,青皮(去穰),莪朮(煨),木香,使君子(去殼,煨,各二錢),黃連(去皮梗),乾蟾(炙焦,去足,各三錢)

疳瘦加當歸、川芎各二錢。

共為細末,用獖豬膽二枚,取汁和藥,入糕糊丸,麻子大,陳米飲下。

白話文:

育嬰方論

集聖丸配方:真琥珀、天竺黃、白檀香、人參、白茯苓、粉草、枳殼、枳實、硃砂、山藥、牛膽南星、金箔等十二味藥材。除了硃砂和金箔另行處理(硃砂水飛,金箔單獨篩入),白檀香不用火炙之外,其餘九味藥材需曬乾或烘烤,然後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硃砂和金箔的處理方法是:每兩藥材用等重量的新井水,在乳缽中輕輕研磨均勻,然後搓成芡實大小(約五分重)的藥丸,陰乾,晴天略曬,但需注意避免日曬過度導致藥丸裂開,最好放在通風處自然乾燥。百日內的嬰兒,每次服用三丸;一歲以上的孩子,每次服用一到兩丸,並用薄荷湯送服。若痰壅咳嗽嚴重,用淡薑湯送服;若感冒風寒,用蔥湯送服;若患痘疹、驚癇、抽搐,用滾燙的白開水送服;若心悸不安,用燈心湯送服;若中暑昏迷,用麥門冬湯送服。所有藥材必須齊全,任何一味藥材的缺失或製作方法不正確,都會導致藥效失效。藥丸需用瓦罐保存,防止藥效散失。

集聖丸主要治療小兒疳積瘦弱、發熱、腹部膨大、青筋暴露、頭皮光亮緊繃、頭髮稀疏成束、喜歡吃泥土等症狀,是治療疳積的第一方。

另一方:蘆薈、五靈脂、夜明砂、縮砂仁、陳皮、青皮、莪朮、木香、使君子、黃連、乾蟾蜍等藥材。若小兒疳積瘦弱,還需添加當歸、川芎。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再用豬膽汁與藥粉和糕糊混合,製成麻子大小的藥丸,用陳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