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嗣紀要》~ 卷之十二 (1)
卷之十二 (1)
1. 妊娠吐瀉
凡二論五方。
吐利並作者,霍亂也。常吐者,惡阻也。治法在前。惟忽然嘔吐者,勿認惡阻,須詳審之。如吐清水,同食物出者,寒也,宜理中湯主之。
人參,白朮(各一錢),炙草(三分),乾薑(炮,五分),藿香葉(五分)
水盞半,煎七分,入薑汁一匙。
如吐酸水,同食物出者,熱也,宜加味二陳湯主之。
陳皮(錢半),白茯苓,半夏(炒,各一錢),甘草(三分),黃連(薑汁炒),吳茱萸(炮,去皮,三分)
白話文:
凡是討論嘔吐的病因,可以從兩方面和五個方向去思考。
嘔吐和腹瀉同時出現,可能是霍亂。經常嘔吐,可能是惡阻。治療方法在前面已經提過。但如果突然嘔吐,不要馬上認定是惡阻,要仔細觀察。如果吐出清水,並且夾雜著食物,這是寒症,應該服用理中湯治療。
配方:人參、白朮各一錢,炙草三分,乾薑(炮製)五分,藿香葉五分。
水量半盞,煎煮七分,加入薑汁一匙。
如果吐出酸水,並且夾雜著食物,這是熱症,應該服用加味二陳湯治療。
配方:陳皮一錢半,白茯苓、半夏(炒製)各一錢,甘草三分,黃連(薑汁炒製)、吳茱萸(炮製,去皮)各三分。
水鍾半,姜五片,煎服。
妊娠多食瓜果生冷,及當風取涼,則令胎冷,腹脹虛疼,腸內虛鳴,臍下冷痛,大便滑瀉,宜安胎和氣飲主之。
訶子(麵煨,去核),白朮(各二錢),陳皮,良薑(炒),木香,白芍(炒),陳粟米(炒),炙草(各錢半)
分二帖,水二鍾,姜五片,煎服。
如瀉久不止,恐其傷血,無以養胎,宜加減八珍湯主之。
白話文:
懷孕期間如果吃太多瓜果生冷的食物,或是在風中吹涼了,就會導致胎兒受寒,出現肚子脹痛、腸子空虛作響、肚臍下方冷痛、拉肚子等症狀,可以用安胎和氣飲來治療。
安胎和氣飲的配方是:訶子(麵煨,去核),白朮(各二錢),陳皮,良薑(炒),木香,白芍(炒),陳粟米(炒),炙草(各錢半)。
將藥材分成兩劑,用水兩鍾,加薑五片煎服。
如果拉肚子時間長了,擔心會傷血,無法滋養胎兒,可以用加減八珍湯來治療。
人參,白朮,白茯苓,炙草,當歸,生地,白芍,阿膠(各等分)
水鍾半,煎一鍾,入阿膠,煎八分,食前服。
如不止,兼服三物桃花丸。
赤石脂,白龍骨(等分),乾薑(炒焦,減半)
上為末,粥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或五十丸,米飲下。
白話文:
人參、白朮、白茯苓、炙草、當歸、生地、白芍、阿膠(份量一樣)
用半杯水煎藥,煎到剩下半杯,加入阿膠,再煎八分滿,飯前服用。
如果病症沒有減輕,還要服用三物桃花丸。
赤石脂、白龍骨(份量一樣)、乾薑(炒焦後,份量減半)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粥糊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或五十丸,用米湯送服。
2. 妊娠痢疾
一論五方一案。
病屬濕熱,努貢之時,胃氣下陷,胎氣墜,不亟治之,恐其傷胎。
初病腹中脹痛,裡急後重,宜下之,三黃解毒湯主之。(方見前。)
腹中微痛,裡急後重,用河間行氣,後重自除,養血則下利自止,法宜芍藥湯主之。
白芍(一錢),當歸,黃連(各五分),檳榔(二分),木香(二分),桂(少許),大黃(三分),黃芩(一錢),炙草(二分)
白話文:
孕婦患濕熱,用力時胃氣下陷,胎氣不穩,若不緊急治療,恐怕會傷到胎兒。剛開始腹部脹痛,裡急後重,應該服用三黃解毒湯來瀉下。腹部微痛,裡急後重,可以用河間行氣法,後重會自行消除,補血就能止瀉,可以用芍藥湯來治療。藥方為:白芍一錢、當歸、黃連各五分、檳榔二分、木香二分、桂少許、大黃三分、黃芩一錢、炙草二分。
上㕮咀,水盞半,煎八分,食前服。
又,芍藥柏皮丸常服。
白芍,黃柏(各二兩),黃連,當歸(各半兩)
上為末,水丸,小豆大,每五十丸,陳米飲下。
大抵妊娠痢疾,以清熱解毒為主,此治濕熱之聖藥也。
妊娠下利赤白,腸鳴後重,穀道疼痛,黃連阿膠丸主之。
黃連,砂仁,歸身,阿膠(炒),白朮(各一兩),乾薑(炒,二錢半),枳殼(炒,五錢),炙甘草(三錢)
白話文:
服用藥方時,取藥材適量,以半碗水煎煮,煮至藥汁剩下八分即可,飯前服用。
另外,平常可服用芍藥柏皮丸。其製作方法為將白芍、黃柏各二兩,黃連、當歸各半兩,研磨成粉末,製成小豆大小的水丸,每服五十丸,以陳米湯送服。
總之,孕婦患痢疾,應以清熱解毒為主,此方為治療濕熱的良藥。
若孕婦出現下痢,排泄物為赤白混合,伴隨腸鳴及肛門疼痛,可服用黃連阿膠丸。其製作方法為將黃連、砂仁、歸身、炒阿膠、白朮各一兩,炒乾薑二錢半,炒枳殼五錢,炙甘草三錢,一同研磨成粉末,製成丸劑服用。
上為末,鹽梅肉三兩,入少醋,同杵丸,陳米湯下。
妊娠膿血下痢,狀如魚腦,小腹絞痛難當。
地榆,黃連,阿膠(另煎),酸石榴皮(等分)
水煎。
臨產痢疾,用梔子燒存性,末之,空心熱水調下一匙,甚者不過五服。或用四物湯調枳殼散服,效。
羅田典史熊鏡妻有娠,先於五月病熱,請女醫朱廷和治之,變瘧;又請萬元獻壬子舉人治之,加痢;至八月瘧痢並作,請師調治。診其脈,左手沉實有力,右脈浮大而虛,此乃男娠內傷病也。用補中益氣湯加條芩,倍白朮,連進十餘服,瘧痢俱止,後以胡連丸調理而安,次年春果生一男。
白話文:
將末藥研成粉末,加入鹽、梅肉各三兩,再加少許醋,一起搗成丸子,用陳米湯送服。
孕婦如果出現膿血下痢,排泄物狀似魚腦,小腹絞痛難忍,可以用地榆、黃連、阿膠(另煎)、酸石榴皮(等分),加水煎服。
臨產時患痢疾,可用梔子燒成灰,研成粉末,空腹用熱水調服一匙,嚴重者不超過五服即可見效。也可以用四物湯調枳殼散服用。
羅田典史熊鏡的妻子懷孕,五月時就患病發熱,請女醫朱廷和治療,結果轉成瘧疾;之後又請萬元獻壬子舉人治療,病情加重出現痢疾。到了八月,瘧疾和痢疾同時發作,請師傅診治。診脈發現左手沉實有力,右手脈浮大而虛,這是男胎內傷的病症。於是用補中益氣湯加條芩,白朮加倍,連續服用十餘劑,瘧疾和痢疾都止住了。之後用胡連丸調理,病情穩定,次年春天順利生下一名男嬰。
3. 妊娠喘嗽
凡一論四方。
妊娠喘嗽,當分二症。有風寒外感者,有胎氣內壅者,須詳審之。其風寒外感者,必發熱,鼻塞聲重,初病之時,宜發散之,桔梗散主之。
天門冬,茯苓(各一錢),杏仁(去皮尖),人參,甘草,桑白皮(蜜炒),紫蘇葉,桔梗(各五分),麻黃(去節,七分)
白話文:
懷孕期間的咳嗽,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風寒外感,一種是胎氣內壅,要仔細區分。如果是風寒外感,一定會發燒,鼻子堵塞聲音沉重,剛開始生病時,應該用發散的藥物治療,可以用桔梗散。
方劑中包含:天門冬、茯苓(各一錢)、杏仁(去皮尖)、人參、甘草、桑白皮(蜜炒)、紫蘇葉、桔梗(各五分)、麻黃(去節,七分)。
姜三片,水煎。
久嗽不止,謂之子嗽,引動胎氣,胎必不安,宜紫菀湯主之。
天門冬,紫菀(各二錢),桔梗(五分),甘草,杏仁(去皮尖),桑白皮(蜜炒,各二分半),防風(五分)
上㕮咀,水二盞,竹茹一塊,煎八分,入蜜半匙,再煎一沸服。
如服上藥不止,或痰中有血者,宜門冬清肺飲主之。
天冬,麥冬(各一錢),桑白皮(蜜炒),杏仁(去皮尖),黃芩,五味子,阿膠,桔梗,甘草(各五分),蘇葉(五分),烏梅肉(半個)
白話文:
將三片薑片用清水煮沸。
如果長期咳嗽不停,稱為子嗽,會引動胎氣,胎兒必定不安,可以用紫菀湯治療。
將天門冬、紫菀各二錢,桔梗五分,甘草、杏仁(去皮尖)、桑白皮(蜜炒)各二分半,防風五分,一起研磨成粉末。用兩碗水,加入竹茹一塊,煎煮至八分,加入半匙蜜,再煮沸即可服用。
如果服用上述藥物後咳嗽仍然不止,或者痰中帶血,可以用門冬清肺飲治療。
將天冬、麥冬各一錢,桑白皮(蜜炒)、杏仁(去皮尖)、黃芩、五味子、阿膠、桔梗、甘草各五分,蘇葉五分,烏梅肉半個,一起煎煮。
水煎服。
痰甚加陳皮五分,淡竹瀝一合。有血加生地黃一錢,大薊根、茅根汁各一二匙。
妊娠七八月以後,受肺與大腸之氣,胎氣壅盛,咳嗽喘急,宜馬兜鈴散主之。
馬兜鈴,桔梗,枳殼(炒),甘草,陳皮,大腹皮,蘇葉(各一錢),五味子(七粒)
姜三片,水煎。
白話文:
用清水煎煮服用。痰多的话,加陈皮五分,淡竹沥一合。有血的话,加生地黄一钱,大蓟根、茅根汁各一二匙。怀孕七八个月以后,容易受到肺和大肠之气的影响,胎气壅盛,咳嗽喘急,可以用马兜铃散来治疗。马兜铃、桔梗、枳壳(炒)、甘草、陈皮、大腹皮、苏叶(各一钱)、五味子(七粒),姜三片,用水煎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