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嗣紀要》~ 卷之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2)

1. 協期篇第五

丹溪曰:成胎以精血之後先分男女者,褚澄之論,愚竊惑焉。複閱李東垣之方,有曰經水斷後一二日,血海始淨,精勝其血,感者成男;四五日以後,血脈已旺,精不勝血,感者成女,此確論也。《易》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夫乾坤,陰陽之情性也;左右,陰陽之道路也;男女,陰陽之儀象也。

父精母血,因感而會,精之施也,血能攝精,精成其孕,此萬物資始於乾元也,血成其胞,此萬物資生於坤元也。陰陽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處,名曰子宮,一系在下,上有兩歧,一達於左,一達於右。精勝其血,則陽為之主,受氣於左子宮而男形成;精不勝血,則陰為之主,受氣於右子宮而女形成矣。

或曰:分男分女,吾知之矣。男不可為父,女不可為母,與男女之兼形者,又何如分之耶?予曰:男不可為父,得陽氣之虧者也;女不可為母,得陰氣之塞者也。兼形者,由陰為駁氣所乘而成,其類不一。以女函男有二:一則遇男為妻,遇女為夫;一則可妻而不可夫。其有具男之全者,此又駁之甚者也。

或曰:駁氣所乘,獨見於陰,而所乘之形,又若是之不同,何耶?予曰:陰體虛,駁氣易於乘也。駁氣所乘,陰陽相混,無所為主,不可屬左,不可屬右,受氣於兩岐間,隨所得駁氣之輕重而成形。故所兼之成形,有不可得而同也。

愚按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交感之道,雖夫婦之愚不肖,可以能知能行也。紀傳所載方法甚明,求子之人用之無效者,可以謂其人之不能行也。其道則邇,其事則易,不可謂其人之不能行也。然可語者法也,不可語者意也,兩意不洽,故徒法不能行矣。因著論於下,惟高者取正焉。

謹按《易·繫辭》曰: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誠哉是言也。男女胥悅,陰陽交通,而胚胎結矣。嘗觀「周頌」之《詩》云:思媚其婦,有依其士。則夫婦親愛之情,雖在田野,未之忘也。故於衽席之間,體雖未合,神已先交,陽施陰受,血開精合,所以有子。

苟夫媚其婦,而女心未愜,則玉體才交,瓊漿先吐,陽精雖施,而陰不受矣;婦依其夫,而士志或異,則桃浪雖翻,玉霜未滴,陰血雖開,而陽無入矣。陰陽乖離,成天地不交之否,如之何其能化生萬物哉!(詳見下《素女論》。)

或曰:種子論為富貴之人立法,若彼農民則不知此理,而生育偏多也。殊不知男女居室,雖愚不肖,可與能知能行焉,禽獸何知,而字尾亦有期耶。但富貴之人,身安志樂,嗜欲縱而身體瘁,嬌妻美妾,愛博而情不專,苟不立此種子之法,則縱恣無度,空勞神思,終不成胎孕也。

郊野之民,形苦志苦,取樂不暇,一夫一妻,情愛不奪,至如交合之時,自然神思感動,情意綢繆,積久有餘之氣,交久未合之身,陽施陰受,此所以交則有孕而生育之多也。或曰:富貴無子者,信如所論,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識如之何而可使生子也?曰:修德以求福,寡欲以養心,配必擇良,藥不妄餌,庶乎可矣。

白話文:

協期篇第五

丹溪先生說:褚澄認為胎兒成形後才決定男女,我對此很疑惑。我又查閱了李東垣的醫方,其中提到:月經停止後一、兩天,血海才淨,此時精氣旺盛勝過血氣,受孕則為男;四、五天後,血氣已旺盛,精氣不勝於血氣,受孕則為女,這才是正確的論述。《易經》說:「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坤代表陰陽的特性;左右則代表陰陽的通路;男女則是陰陽的表象。

父親的精子和母親的血,因交合而結合,精子的作用是施與,血液則能攝取精子,精子成就受孕,這是萬物生機起始於乾元;血液成就胎兒的胞衣,這是萬物生機起始於坤元。陰陽交合,胎兒才能成形,胎兒著床的地方稱為子宮,子宮下端連接著陰道,上端分岔為左右兩部分,各通往左右輸卵管。精氣勝過血氣,則陽氣為主,受孕於左輸卵管而生男孩;精氣不勝於血氣,則陰氣為主,受孕於右輸卵管而生女孩。

有人問:男女的區分我明白了,但是不能生育的男子和女子,以及兼具男女特徵的人,又該如何區分呢?我說:男子不能生育,是因為陽氣不足;女子不能生育,是因為陰氣受阻。兼具男女特徵的人,是因為陰氣受到駁雜之氣的侵襲而形成,其類型不一。女性兼具男性特徵分兩種:一種是與男性在一起時為妻,與女性在一起時為夫;另一種是可以做妻子,但不能做丈夫。而完全具有男性特徵者,則是駁雜之氣侵襲得最厲害的。

有人問:駁雜之氣的侵襲,只發生在女性身上嗎?而且侵襲造成的形狀為何如此不同呢?我說:女性體質虛弱,容易受到駁雜之氣的侵襲。駁雜之氣的侵襲,使得陰陽混雜,沒有主次之分,不能歸類於左,也不能歸類於右,受孕於兩輸卵管之間,根據駁雜之氣的輕重而形成不同的形狀。因此,兼具男女特徵的人,其形狀是無法相同的。

我認為,男女婚配是人倫之大綱,男女交合之道,即使是愚昧無知的夫婦,也能夠知道並實行。史書上記載的方法非常明確,求子而無效的人,可以說是他自己無法實行。道理很淺顯,事情也很容易,不能說是他自己無法實行。然而,可以說的是方法,不可以說的是意念,兩者不協調,所以僅僅掌握方法是無法成功的。因此,我寫下這篇論述,希望有識之士能加以修正。

謹按《易經繫辭》說:「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交合,萬物化生。」這句話真是誠懇啊!男女情投意合,陰陽交合,胚胎就形成了。《詩經周頌》說:「思媚其婦,有依其士。」說明夫婦間的恩愛,即使在田野裡也不會忘記。因此,在臥房之中,身體即使沒有結合,神思已經先交合了,陽氣施與,陰氣接受,血液暢通,精氣結合,所以才能生育。

如果丈夫想愛妻子,但妻子的心意並不相悅,那麼身體才剛接觸,精液就先射出來了,陽精雖然施與,但陰氣卻不接受;如果妻子依賴丈夫,但丈夫卻心懷異志,那麼即使身體交合,陰液卻沒有流出,陰血雖然暢通,但陽氣卻沒有進入。陰陽不協調,就會造成天地不交合的結果,又怎麼能化生萬物呢?(詳見下《素女論》)

有人說:「種子論是為富貴人家制定的法則,農民不知道這個道理,卻生育較多。」殊不知男女婚配,即使是愚昧無知的人,也能夠知道並實行,禽獸尚且知道交配,何況人呢?只是富貴人家,生活安逸,慾望縱情,身體勞累,妻妾眾多,感情不專一,如果不遵循這個種子論的法則,就會縱慾無度,白費心思,最終不能生育。

郊野的百姓,生活艱苦,無暇尋歡作樂,一夫一妻,感情專一,在交合的時候,自然神思感動,情意纏綿,積累下來的精氣充足,身體未疲憊,陽氣施與,陰氣接受,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交合就能受孕,而且生育較多的原因。有人說:富貴人家無子,確實如你所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知道如何才能使他們生育呢?我說:修身養性以求福報,減少慾望以養心,選擇賢良的配偶,不亂服用藥物,這樣大概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