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嗣紀要》~ 卷之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3)

1. 調元篇第四

熟地黃(四兩),巴戟(去心),破故紙(炒,各二兩),仙靈脾(一兩),桑螵蛸(真者鹽焙),陽起石(煅,別研,水飛,各半兩)

上六味,合陰之數,研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三十丸空心只一服,溫酒下。不可恃此自恣也,戒之。

人有誤服壯陽辛燥之劑,鼓動命門之火,煎熬北海之水,以致邪火妄動,真水漸涸,失其養生之道,去死不遠矣。治此之法,曰滋水之主,以制陽光。腎者,水之主也。肺者,水之化源也。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辛者,肺金之味也,滋其真水之化源,以制其邪火之亢甚,陽光既伏,真水自生,補陰丸主之。

黃柏(鹽水炒,四兩),知母(酒洗,四兩),熟地黃(酒蒸焙,六兩),天門冬(焙,三兩,各勿犯鐵)

各取末和勻,煉蜜丸,梧桐子大,每五十丸,空心食前百沸湯下。

制方,古云:腎苦燥,知母之辛寒以潤之;腎欲堅,黃柏之苦寒以堅之;熟地黃之苦甘寒以補腎之虛;天門冬之甘寒以補肺,滋腎水之化源,所謂虛則補其母也。

丹溪曰:婦人無子者,多因血少不能攝精。俗醫悉謂子宮虛冷,投以辛熱之藥,煎熬臟腑,血氣沸騰,禍不旋踵。或服艾者,不知艾性至熱,入火灸則下行,入服藥則上行,多服則致毒,咎將誰歸?

若是肥盛婦人,稟賦甚厚,恣於酒食之人,經水不調,不能成胎,謂之軀脂滿溢,閉塞子宮,宜行濕燥痰,用南星、半夏、蒼朮、川芎、防風、羌活、滑石,或導痰湯之類。

密齋云:肥盛婦人無子者,宜服蒼附導痰丸。

蒼朮(制,二兩),香附(童便浸,二兩),陳皮(去白,兩半),南星(炮,另制),枳殼(麩炒),半夏(各一兩),川芎(一兩),滑石(飛,四兩),白茯苓(兩半),神麯(炒,一兩)

上十味,共末,薑汁浸蒸餅丸,梧桐子大,淡薑湯下。

若是怯瘦性急之人,經水不調,不能成胎,謂之子宮乾澀無血,不能攝受精氣,宜涼血降火,或四物加香附、柴胡、黃芩養血養陰等藥。

東垣有六味地黃丸,以補婦人陰血之不足,無子服之,能有胎孕。

仁齋云:人之夫婦,猶天地然。天地陰陽和而後萬物生,夫婦之道,陰陽和而後男女生。是故欲求嗣者,先須調其婦之經脈,經脈既調,則氣血和平,氣血和平,則百病不生,而樂乎有子矣。

古庵云:婦人無子之因,或經不勻,或血不足,或有疾病,或交不時,四者而已。調其經而補其血,去其病而節其欲,夫如是則經調血足,無病而交有時,豈有不妊娠者乎?雖然人之後嗣系乎天命,抑或人事之未盡者,可不究其心歟?

愚按婦人無子,或經水不調,自有調經之方。血不足者,莫如六味地黃丸;素有疾病者,莫如補脾參苓白朮散。若夫子宮虛寒者,不可不講,苟執勿用熱藥之禁,所謂執中無權,猶執一也。今採韓飛霞女金丹、楊仁齋艾附暖宮丸二方於後,以備治虛寒者之用也。

白話文:

調元篇第四

此方用熟地黃、巴戟、破故紙、仙靈脾、桑螵蛸、陽起石六味藥,份量按陰數配伍,研磨成粉,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溫酒送服。不可依此方自行服用過量,需謹慎。

有些人誤服壯陽的辛燥藥物,導致腎陽過盛,耗損精氣,造成虛火旺盛,真陰虧損,就會損傷身體,甚至危及生命。治療的方法是滋補腎陰,抑制陽亢。腎主水,肺為水之源。腎陰不足,需用辛味藥物潤燥,而辛味屬於肺金,能滋養腎水的來源,抑制虛火,使陽氣潛伏,陰精自然恢復。補陰丸就是用於此症。

補陰丸的藥物組成是黃柏、知母、熟地黃、天門冬,詳細的製備方法在文中也有描述。

古書記載:腎陰不足,用知母的辛寒之性潤燥;腎氣虛弱,用黃柏的苦寒之性收斂固腎;熟地黃苦甘寒性滋補腎陰;天門冬甘寒性滋補肺陰,滋養腎水的來源,這就是所謂的“虛則補其母”。

丹溪先生說:婦女不孕,大多是血虛不能攝精。民間醫生常認為是子宮虛寒,用辛熱藥物治療,反而會損傷臟腑,加重病情。有些人服用艾草,也不知艾草性熱,外用灸治下行,內服則上行,過量服用會中毒,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婦女肥胖,體質豐盛,又嗜酒貪食,月經不調,不能受孕,這是因為肥胖導致痰濕阻滯,阻塞子宮。治療應當化濕燥痰,可用南星、半夏、蒼朮、川芎、防風、羌活、滑石等藥物,或使用導痰湯之類的方劑。

密齋先生說:肥胖婦女不孕,宜服用蒼附導痰丸。此方藥物組成及製備方法在文中也有描述。

如果婦女體質瘦弱,性情急躁,月經不調,不能受孕,這是因為子宮乾燥,缺乏血液,不能攝受精氣。治療應當涼血降火,可用四物湯加香附、柴胡、黃芩等藥物養血滋陰。

東垣先生的六味地黃丸,可以補益婦女陰血不足,不孕婦女服用,可以幫助受孕。

仁齋先生說:夫妻如同天地,天地陰陽調和,萬物才能生長;夫妻之道,陰陽調和,才能生育。想要生育,首先要調理婦女的經脈,經脈調順,氣血就會平和,氣血平和,百病不生,自然就能喜得貴子。

古庵先生說:婦女不孕的原因,可能是月經不調、血虛、患有疾病、房事不節,不外乎這四點。調理月經,補益氣血,治療疾病,節制房事,這樣月經調順,氣血充盈,沒有疾病,房事有節,怎麼會不懷孕呢?雖然生育繫於天命,但人事也要盡力,何必憂慮呢?

我認為,婦女不孕或月經不調,有相應的調理方法。血虛者,服用六味地黃丸;有疾病者,服用補脾的參苓白朮散。如果子宮虛寒,不可一概不用溫熱藥物,要靈活運用,不可拘泥。這裡引述韓飛霞女金丹、楊仁齋艾附暖宮丸二方,用於治療子宮虛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