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五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五下 (5)

1. 麻黃白朮湯

(東垣),治大便不通,小便赤澀,身面俱腫,色黃麻木,身重如山,喘促無力,吐痰唾沫,發熱時躁,躁已振寒。項額如冰,目中溜火,鼻不聞香,臍有動氣,少腹急痛。(東垣曰:此宿有濕熱,伏於營血之中。木火乘於陽道為上盛,短氣喘促,為陰火傷氣,四肢痿弱,為腎水不足。冬時寒水得令,乘其肝木,剋火凌木,大勝必有大復,故見諸證。)

青皮,陳皮,黃連(酒炒),黃柏(酒炒),甘草(炙),升麻(二分),柴胡,桂枝,人參,黃耆蒼朮(泔浸),白朮(土炒),厚朴,豬苓(三分),澤瀉,吳萸,茯苓(四分),白豆蔻,炒曲(五分),麻黃(不去節六分),杏仁(四粒研),分二服。

前證蓋因表裡俱傷,陽氣抑不得升,故風火濕熱,鬱而為病也。桂枝麻黃,解表去風。升麻柴胡,升陽散火。黃連黃柏,燥濕清熱,而黃柏又能補腎滋陰。蔻樸青陳,利氣散滿。而青柴又能平肝,蔻樸又能溫胃。杏仁利肺下氣,神麯化滯調中。吳萸暖腎溫肝,參耆甘草,蒼白二術,補脾益氣。

二苓澤瀉,通利小便,使濕去而熱亦行。方內未嘗有通大便之藥,蓋清陽升,則濁陰自降矣。(此方蓋合四君,五苓,平胃,麻黃,吳萸,解毒,而為一方者也。治證既多,故所用表裡寒熱補瀉之藥俱備。但皆氣藥,而無血藥,與五積不同。)

白話文:

這個方子(麻黃白朮湯),是針對大便不通暢,小便呈現紅色且排尿困難,全身包括臉部都腫脹,皮膚呈現黃色且麻木,身體感覺沉重像山一樣,呼吸急促無力,會吐痰和口水,發燒的時候會煩躁不安,煩躁過後又會感到發冷。脖子和額頭像冰一樣冰冷,眼睛裡好像有火在燒,鼻子聞不到味道,肚臍有氣在跳動,小腹部感到急迫疼痛。

(作者東垣認為)這是因為體內原本就有濕熱,潛伏在營血之中。木火之氣太過旺盛,向上侵擾陽道,導致上方氣盛,出現短氣喘促;陰火損傷氣,導致四肢無力;腎水不足。冬天寒冷的水氣得令,乘著肝木之氣,剋制火氣,又欺凌肝木,大勝之後必有反彈,所以出現上述的各種症狀。

使用的藥材有:青皮、陳皮、黃連(用酒炒過)、黃柏(用酒炒過)、甘草(炙烤過)、升麻(少量)、柴胡、桂枝、人參、黃耆、蒼朮(用米泔水浸泡過)、白朮(用土炒過)、厚朴、豬苓(少量)、澤瀉、吳茱萸、茯苓(少量)、白豆蔻、炒過的麵粉發酵物、麻黃(不去節,少量)、杏仁(研磨)。以上藥材混合,分兩次服用。

以上症狀主要是因為身體內外都受到損傷,陽氣無法上升,所以風、火、濕、熱鬱積而導致疾病。桂枝和麻黃可以解表散風。升麻和柴胡可以升提陽氣,散火。黃連和黃柏可以燥濕清熱,而黃柏還能補腎滋陰。白豆蔻、厚朴、青皮和陳皮可以疏通氣機,消除腹脹。青皮和柴胡又能平息肝氣,白豆蔻和厚朴又能溫暖脾胃。杏仁可以宣通肺氣,使氣下行;神曲可以幫助消化,調和脾胃。吳茱萸可以溫暖腎臟和肝臟,人參、黃耆和甘草,加上蒼朮和白朮,可以補益脾氣。

茯苓和豬苓、澤瀉可以通利小便,使濕氣排出,熱邪也隨之消散。這個方子裡沒有通大便的藥物,是因為陽氣上升,則濁陰自然下降。這個方子其實是綜合了四君子湯、五苓散、平胃散、麻黃湯、吳茱萸湯、解毒湯的精華而成。由於要處理的病症很多,所以使用的藥物涵蓋了表裡、寒熱、補瀉各方面。但這些藥物主要是針對氣的方面,沒有針對血的,這點和五積散不同。

2. 香蘇飲

(局方,治四時感冒,頭痛發熱,或兼內傷,胸膈滿悶,噯氣惡食。內經曰:卑下之地,春氣常在,故東南卑濕之區,風氣柔弱,易感風寒,俗稱感冒,受邪膚淺之名也。由鼻而入,在於上部,客於皮膚,故無六經形證,唯發熱頭痛而已。胸滿噯氣惡食,則兼內傷也。輕為感冒,重者為傷,又重者為中。)

香附(炒),紫蘇(二錢),陳皮(去白一錢),甘草(七分),加薑蔥煎。傷食加消導藥,咳嗽加杏仁桑皮,有痰加半夏,頭痛加川芎白芷,傷風鼻塞頭昏,加羌活荊芥,心中卒痛加延胡索。酒一杯。

紫蘇疏表氣而散外寒,香附行裡氣而消內壅,橘紅能兼行表裡以佐之,(橘紅利氣,兼能發表散寒,蓋氣行則寒散而食亦消矣。)甘草和中,亦能解表為使也。

白話文:

香蘇飲,出自《局方》,主要治療四季感冒,出現頭痛發燒,或是同時有內傷,感到胸悶、打嗝、不想吃東西等症狀。《內經》提到:地勢低窪的地方,春天氣息常常存在,因此東南沿海低窪潮濕的地區,風氣柔和而微弱,容易感受風寒,民間俗稱感冒,是指邪氣侵入皮膚表淺的地方。邪氣從鼻子進入,停留在身體上部、皮膚表面,所以不會出現六經的證候,只有發燒頭痛的症狀。如果感到胸悶、打嗝、不想吃東西,則是同時有內傷。症狀輕微稱為感冒,較嚴重稱為傷,更嚴重則稱為中。

藥方組成:香附(炒過)、紫蘇(各二錢)、陳皮(去白,一錢)、甘草(七分),加入生薑、蔥一起煎煮。如果因飲食不當導致消化不良,可以加入幫助消化的藥;如果咳嗽,加入杏仁、桑白皮;如果有痰,加入半夏;如果頭痛,加入川芎、白芷;如果因風邪引起鼻塞頭暈,加入羌活、荊芥;如果突然感到心痛,加入延胡索。可佐以一杯酒送服。

紫蘇可以疏通體表的氣機,驅散體表寒邪;香附可以疏理體內的氣機,消除體內阻塞;橘紅能夠兼顧體表和體內,輔助藥效。(橘紅能疏理氣機,同時也能發散體表寒邪,因為氣機運行順暢,寒邪就會散去,食積也能消除。)甘草調和脾胃,也能幫助其他藥物發揮解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