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切用》~ 卷五下 (2)
卷五下 (2)
1. 柴胡加芒硝湯
(仲景),治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知醫以圓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加芒硝湯主之。(傷寒十三日,為再經已盡,當解之時。脅滿而嘔,少陽也。胸滿而日晡潮熱,陽明也,邪氣猶在表裡之間。)
白話文:
(仲景)治療患了傷寒十三天,仍不解,胸脅部滿而欲嘔吐,午後發高燒,大便稍稀。這是原來的柴胡證,但知道醫生的治療方法是用圓藥下瀉,這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發高燒說明是實證。先用小柴胡湯來解表,之後再用加芒硝湯來治療。(傷寒十三天,兩次經脈的運行已經過去,應當解除的時侯。脅部滿而欲嘔,屬於少陽病。胸部滿而午後發高燒,屬於陽明病,邪氣仍在外表和內臟之間。)
2. 小柴胡湯
(見和解門),加芒硝(六兩)
白話文:
如果錯誤地用瀉下藥來治療外感表證,邪熱就會乘虛進入胃部,引起下痢。可是,病人滿嘔潮熱的症狀仍然存在,所以仍舊先用小柴胡湯來解表,隨後用加入芒硝的湯劑來蕩滌胃熱,這與大柴胡湯的兩解作用是相同的。
3. 葛根黃連黃芩湯
(仲景),治太陽病桂枝證,(發熱,頭痛,惡風,自汗。)醫反下之,利逐不止。(邪在表而反下之,虛其腸胃,表邪乘虛入里,遂協熱而利不止也。)脈促者,表未解也。(脈數而止曰促,促為陽盛。雖下利而脈促,知表未解,前證仍在也。)喘而汗出者,(汗出而喘,為邪氣外盛所致。喘而汗出,為裡實氣逆所致。與此湯散表邪,清裡熱。)此湯主之。
白話文:
(仲景),治療太陽病桂枝證的人,(發燒,頭痛,怕風,自汗。)醫生反過來攻下之,腹瀉不止。(邪在表而反攻下之,虛其腸胃,表邪乘虛入裏,遂協熱而瀉不止也。)脈促的人,表邪未解。(脈數而止曰促,促為陽盛。雖腹瀉而脈促,知表邪未解,前證仍在也。)喘而汗出的人,(汗出而喘,為邪氣外盛所致。喘而汗出,為裡實氣逆所致。與此湯散表邪,清裡熱。)此湯主治之。
白話文:
葛根(半斤)、甘草(用火烤過的)、黃芩(二兩)、黃連(三兩),先煮葛根,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或者加薑和紅棗。
表證尚在,醫反誤下,邪入陽明之腑,其汗外越,氣上奔則喘,下陷則利。故舍桂枝而用葛根,專主陽明之表。(葛根能升陽明清氣。又為治瀉要藥。)加芩連以清裡熱,甘草以調胃氣,不治利而利自止,不治喘而喘自止。乃太陽陽明,表裡兩解之變法也。
白話文:
如果表證尚未解除,而醫師誤用了桂枝湯,邪氣侵犯了陽明腑,就會汗出不止,氣往上衝就會喘,氣往下陷就會腹瀉。因此捨棄桂枝改用葛根,專門治療陽明表證。(葛根可以提升陽明清氣,也是治療腹瀉的重要方藥。)再加入黃芩和黃連來清裡熱,加入甘草來調理胃氣,不治療腹瀉腹瀉自會停止,不治療喘息喘息自會停止。這是太陽和陽明,表裡兩解的變通之法。
4. 桂枝加大黃湯
白話文:
張仲景治療太陽病誤用下法,病情轉變為太陰病,出現腹部脹滿且疼痛嚴重的情況。
使用桂枝(詳見表散類藥物),加上大黃(一兩),芍藥(三兩)。
誤下而成結胸,則邪在上,仍屬太陽。今腹滿而大實痛,則邪已入太陰。經曰:諸痛為實,痛隨利減。故用桂枝以解未盡之表邪,加大黃以下內陷之邪熱,(王海藏曰:腹痛,桂枝加芍藥,大實痛,桂枝加大黃。何為不只用芍藥大黃,而於桂枝內加之,要知從太陽來,以太陽為本也。
白話文:
如果誤服了寒涼的藥物,導致胸中結塊,那麼邪氣在上焦,仍然屬於太陽病。現在腹脹而疼痛劇烈,說明邪氣已經進入太陰經。經典上說:各種疼痛都是由於實邪,疼痛隨著大便通暢而減輕。所以,用桂枝湯來解除未盡的表邪,加大黃來瀉去內陷的邪熱。(王海藏說:腹痛,可以在桂枝湯中加芍藥,大實痛,可以在桂枝湯中加大黃。為什麼不只用芍藥和大黃,而是在桂枝湯中加它們,要知道,邪氣從太陽經而來,所以以太陽經為本。)
趙嗣真曰:太陰腹痛有三,有次第傳經之邪,有直入本經之邪。有下後內陷之邪。此腹滿時痛,為下後內陷之邪,宜桂枝加芍藥湯。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設遇本經直入陰邪,腹滿實痛,脈沉細者,宜急用四物理中等以和之矣。經又曰:太陰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
以胃氣弱,易動故也。以太陰為寒臟,其病多宜溫而不宜下也。)
白話文:
趙嗣真說:太陰經的腹痛有三個原因,有按次傳入經脈的邪氣,有直接進入本經的邪氣,有腹瀉後內陷的邪氣。這種腹脹滿而疼痛,是腹瀉後內陷的邪氣所致,應該用桂枝加芍藥湯治療。大實痛的,當用桂枝加大黃湯治療。假如遇到本經直接入侵的陰邪,腹脹滿而疼痛,脈搏沉細的,必須趕快使用四物理中和之。經書又說:太陰經的病,脈搏虛弱的,病人連續自然地拉肚子,假如應當用大黃芍藥治療的,應該減少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