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五上 (4)

回本書目錄

卷五上 (4)

1. 越鞠丸

(丹溪),統治六郁,胸膈痞悶,吞酸嘔吐,飲食不消。(六郁者,氣鬱,血鬱,痰鬱,火鬱,濕鬱,食鬱也。六者之中,以氣為主,氣行則鬱散矣。吞酸嘔吐,由於痰火。飲食不消,由氣不暈行。丹溪曰:氣升則鬱自降。滑伯仁曰:郁者結聚而不得發越,當升者不得升,當降者不得降,當變化者不得變化,所以傳化失常而病見矣。氣鬱者,胸膈痛。

白話文:

(丹溪)治療的是六鬱,症狀有胸膈痞悶、吞酸嘔吐、飲食不消化等。(六鬱包括氣鬱、血鬱、痰鬱、火鬱、濕鬱、食鬱。六鬱中,氣鬱為主,只要氣運行通暢,鬱就會消散。吞酸嘔吐是由於痰火引起的。飲食不消化是由於氣運行不暢造成的。丹溪說:氣上升,鬱就會自行下降。滑伯仁說:鬱是指結聚而不能發散,該上升的不能上升,該下降的不能下降,該變化不能變化,所以傳化失常而出現疾病。氣鬱的人症狀有胸膈疼痛。

濕鬱者,周身痛,或關節痛,遇陰寒即發。痰鬱者,動則氣喘,脈沉滑。熱鬱者,昏瞀便赤,脈沉數。血鬱者,四肢無力,能食。食鬱者,噯酸腹飽,不能食。)

白話文:

  1. 濕鬱:身體感到疼痛,常於關節疼痛加劇,遇到陰寒天氣即發作。

  2. 痰鬱:稍微活動便感到氣喘,脈搏沉緩而滑。

  3. 熱鬱:昏沉、眩暈,大便呈紅色,脈搏沉取而數。

  4. 血鬱:四肢無力,但食慾正常。

  5. 食鬱:噯氣作酸、腹部脹滿,不能進食。

香附(醋炒),蒼朮(泔浸炒),撫芎,神麯,梔子(炒黑)等分。曲糊丸。如濕鬱,加茯苓白芷。火鬱,加青黛,痰鬱,加南星半夏栝蔞海石。血鬱,加桃仁紅花。氣鬱,加木香檳榔。食鬱,加麥芽山楂砂仁。挾寒,少加吳茱萸

白話文:

  1. 香附(醋炒)、蒼朮(泔水浸泡後炒)、撫芎、神曲、梔子(炒黑)等分。

  2. 用麥芽糖漿製成藥丸。

  3. 如果是濕氣鬱結,加入茯苓和白芷。

  4. 如果是火氣鬱結,加入青黛。

  5. 如果是痰氣鬱結,加入南星、半夏、栝樓和海石。

  6. 如果是血氣鬱結,加入桃仁和紅花。

  7. 如果是氣體鬱結,加入木香和檳榔。

  8. 如果是飲食鬱結,加入麥芽、山楂和砂仁。

  9. 如果是寒氣鬱結,少量加入吳茱萸。

吳鶴皋曰:越鞠者,發越鞠郁之謂也。香附開氣鬱,蒼朮燥濕鬱,撫芎調血鬱,梔子解火鬱,神麯消食鬱。陳來章曰:皆理氣也,氣暢而鬱舒矣。(脾胃為水穀之海,五臟六腑之主,四臟一有不平,則中氣不得其和而先郁矣。此方藥兼升降者,將欲升之,必先降之。將欲降之,必先升之。

白話文:

吳鶴皋說:「越鞠」是指超越、疏散鞠鬱。香附能疏散氣鬱,蒼朮能燥濕化鬱,撫芎能調血化鬱,梔子能清火化鬱,神麯能消食化鬱。陳來章說:「這些藥物都能理氣,氣一通暢,鬱結就會消除。(脾胃是水穀之海,是五臟六腑的主宰,四臟只要有一個不正常,那麼中氣就會不調和而先鬱結了。這個方劑中的藥物兼有升降的作用,想要升發,必須先降下;想要降下,必須先升發

蒼朮辛烈雄壯,固胃強脾,能徑入諸經,疏泄陽明之濕,通行斂澀。香附陰中快氣之藥,下氣最速。一升一降,故郁散而平。撫芎足厥陰藥,直達三焦,上行頭目,下行血海,為通陰陽氣血之使,不但開中焦而已。胃主行氣於三陽,脾主行氣於三陰。脾胃既布,水穀之氣得行,則陰陽臟腑,皆由胃氣而得通利矣。

蒼朮辛烈雄壯,可以固胃強脾,能夠迅速進入經絡,疏散陽明經的濕氣,解消斂澀。香附是陰中通暢氣血的藥物,可以迅速降氣。一升一降,所以憂鬱散開,秩序恢復。撫芎是足厥陰經的藥物,可以直達三焦,往上通達頭目,往下通到血海,為陰陽氣血的運行開路。它不僅可以開通中焦。胃主導三陽之氣的運行,脾主導三陰之氣的運行。脾胃調暢後,水穀之氣就能循行,那麼陰陽臟腑皆因胃氣而得到暢通。

2. 逍遙散

(局方),治血虛肝燥,骨蒸勞熱,潮熱咳嗽。(有乾咳嗽者,丹溪曰:極為難治,此係火鬱之證,乃痰鬱其火。邪在中,用逍遙散以開之,下用補陰之藥可愈。)往來寒熱,口乾便澀,月經不調。凡肝膽兩經鬱火,以致脅痛頭眩,或胃脘當心而痛,或肩胛絆痛,或時眼赤痛,連及太陽。

白話文:

(局方)治療血虛肝燥、骨蒸勞熱、潮熱咳嗽。(有乾咳的人,丹溪說:極難治療,這是火鬱的證據,痰鬱於火中。邪氣在中,用逍遙散開解,用補陰的藥物可以治癒。)往來寒熱,口乾舌澀,月經不調。凡肝膽兩經鬱火,導致脅痛頭眩,或胃脘當心而痛,或肩胛絆痛,或時眼赤痛,連及太陽。

婦人鬱怒傷肝,致血妄行。赤白淫閉,砂淋崩濁等證,俱宜此方加減治之。易曰:風以散之是也。

當歸(酒拌),白芍(酒炒錢半),白朮(土炒),柴胡茯苓(一錢),甘草(炙五分),加煨姜薄荷煎

白話文:

  • 當歸:用米酒拌炒。

  • 白芍:用米酒炒成錢幣狀。

  • 白朮:用泥土炒過。

  • 柴胡:直接使用。

  • 茯苓:用一錢的量。

  • 甘草:用烤過的甘草,用五分的量。

  • 再加入已經煮過的生薑和薄荷一起煎煮。

肝虛則血病,當歸芍藥,養血而斂陰。木盛則土衰,甘草白朮,和中而補土。(補土生金,亦以平木。)柴胡升陽散熱,合芍藥以平肝,而使木得條達。(木喜條達,故以瀉為補,取疏通之義。)茯苓清熱利濕,助甘術以益土,而令心氣安寧。(茯苓通心腎。)煨姜暖胃去痰,調中解鬱。

白話文:

肝虛則血病,適合用當歸、芍藥,養血而滋陰。肝木旺盛則脾土虛弱,甘草、白朮,和中益土。(補益脾土生肺金,也用來平肝木。)柴胡升陽散熱,合芍藥以平肝,使肝木得條達。(肝木喜條達,故以瀉為補,取疏通之義。)茯苓清熱利濕,助甘草、白朮以益脾土,使心氣安寧。(茯苓通心腎。)煨姜暖胃去痰,調中解鬱。

薄荷搜肝瀉肺,理血消風。疏逆和中,諸證自已,所以有逍遙之名,(醫貫論五郁曰:東方先生木,木者生生之氣,即火氣也。火附木中,木鬱則火亦郁矣,火鬱則土自郁,土鬱則金鬱,金鬱則水鬱。五行相因,自然之理也。余以一方治木鬱,而諸郁皆愈,逍遙散是也。方中柴胡薄荷二味最妙,蓋膽乃甲木,少陽之氣,其氣柔嫩,象草穿地而未伸。

白話文:

薄荷可以通肝利肺、排血化痰,疏通逆氣、調節中氣,百病自然就會痊癒,因此得名逍遙。(醫貫論的五鬱說:東方生長著屬木的樹木,樹木代表生長之氣,也就是火氣。火附著在木中,木鬱結則火氣也會鬱結,火鬱結則土便會鬱結,土鬱結則金便會鬱結,金鬱結則水便會鬱結。五行相因相生,這是自然界的規律。我曾用一方藥來治療木鬱,結果各種鬱結都治癒了,這就是逍遙散。方中的柴胡和薄荷兩味藥最妙,膽屬甲木,是少陽之氣,其氣柔嫩,好像草木從地裡冒出來而還沒有伸展開來。

此時若被寒風一郁,即軟萎遏抑,不能上伸,不上伸則下克脾土,而金水並病矣。唯得溫風一吹,鬱氣始得暢達也。蓋木喜風搖,寒則摧萎,溫則發生。柴胡薄荷,辛能發散,溫能入少陽,古人立方之妙如此。其甚者,方中加吳茱炒連,即左金丸黃連清心火,吳茱氣臊,肝氣亦臊,同氣相求,以平肝木。

白話文:

此時如果被寒風一吹,肝氣就會變得萎靡不振,無法向上舒展,進而影響到脾土,那麼金水兩行就會同時出現毛病。只有當溫暖的風吹過,鬱滯之氣才能暢通。木喜歡風吹,寒風會讓它枯萎,溫暖的風會讓它生長。柴胡和薄荷,辛味可以發散,溫熱可以進入少陽,古人立方的妙處就在於此。病情嚴重的,方中加入炒過的吳茱萸和連翹,就是左金丸。黃連可以清心火,吳茱萸氣味濃烈,肝氣同樣濃烈,同氣相求,以平定肝木。

木平則不生心火,火不刑金,而金能制木,不直伐木。而左金以制木,此左金所以得名也。此法之巧者,然猶未也。繼用六味地黃,加柴胡芍藥,以滋腎水,俾能生木。逍遙散,風以散之也,地黃飲,雨以潤之也,木有不得其天者乎。此法一立,木火之郁既舒,木不下剋土,土亦得滋潤,無燥熇之患,金水自能相生,予謂一法可通五法者如此。

白話文:

木屬性平時,則不會產生心火,火不會克金,而金就能制木,不會直接克伐木。而使用左金來剋制木,這就是左金這個名稱的由來。這種方法巧妙,但還不夠。繼續使用六味地黃,加上柴胡和芍藥,以滋補腎水,使其能夠生木。逍遙散,以風來散開,地黃飲,以雨來滋潤,木有不得其天時的情況嗎?這個方法一確立,木火之鬱結既已舒展,木不會向下克土,土也能得到滋潤,沒有燥熇的危害,金水自然能相生,我認為一個方法可以通暢五個方法的就是如此。

推而廣之,凡寒熱往來,惡寒惡熱,嘔吐吞酸,嘈雜,胸痛脅痛,小腹膨脹,頭暈盜汗,黃疸,瘟疫,疝氣,飧泄等證,皆對證之方。推而傷寒,傷風,傷濕,除直中外,凡外感者,皆作郁看,以逍遙散加減出入,無不獲效。如小柴胡湯四逆散羌活湯,大同小異,然不若此方之響應也。

白話文:

以此方做為基礎,再進一步推廣。凡是寒熱交替、惡寒又惡熱、嘔吐又吞酸、嘈雜、胸痛脅痛、小腹脹滿、頭暈流虛汗、黃疸、瘟疫、疝氣、腹瀉等症狀,都可以用此方來治療。推而廣之到傷寒、傷風、傷濕,除了直接中風的以外,凡是外感造成的,都看做是鬱證,用逍遙散加減出入,沒有不奏效的。像是小柴胡湯、四逆散、羌活湯,都和大柴胡湯大同小異,但是功效不如大柴胡湯顯著。

償一服即愈,少頃復發,或頻發而愈甚,此必下寒上熱之假證,此湯不可復投,當改用溫補之劑。如陽虛以四君子湯加溫熱藥,陰虛以六味湯加溫熱藥,元機之士,不須予贅矣。又曰:予以冬月正傷寒,麻黃桂枝證作寒鬱治,不惡寒者作火鬱治。此予創論也。既曰寒邪,何故入內而反為熱,不知即是本身之火,為寒所郁,一步返歸一步,久則純熱矣。

白話文:

喝了一劑藥就痊癒了,但不久又發病,或者發病頻繁且愈演愈烈,這一定是下寒上熱的假象,這種湯藥不能再喝,應改用溫補的藥劑。例如,陽虛的患者服用四君子湯加溫熱藥,陰虛的患者服用六味湯加溫熱藥,高明的醫生,不必我再多說了。又說:我在冬月正值傷寒,麻黃桂枝的症狀表現為寒鬱,不畏寒的患者表現為火鬱。這是我的創新論點。既然是寒邪,為什麼進入體內反而變成熱了,其實是本身的火,被寒邪所鬱結,一步一步返回,時間久了就變成純熱了。

三黃解毒,解其火也,葛根升麻,火鬱發之也,三承氣,土鬱奪之也,小柴胡,木鬱達之也,此理甚簡易。劉守真謂用麻黃桂枝,必加涼藥。子和六神通解,加石膏於麻黃蒼朮中。陶氏謂九味羌活,可代三方。皆非也,不若逍遙散,真可一方代三方也。火為寒鬱,熬煎腎水,至木旺時,無生髮滋潤之本,故發熱而渴,非外感也。

白話文:

三黃解毒,能夠解除火毒。葛根升麻,可以使鬱積的火氣得到宣發。三承氣,可以去除鬱積的燥土。小柴胡,可以疏散鬱積的木氣。這些原理都很簡單。劉守真認為使用麻黃桂枝時,一定要加入涼藥。子和的六神通解,在麻黃蒼朮中加入石膏。陶氏認為九味羌活可以替代三方。這些說法都不正確,不如逍遙散,它真的可以一劑藥代替三劑藥。火是因寒邪鬱結,煎熬腎水,到了木旺的季節,體內就沒有生髮滋潤的根本,因此出現發熱口渴的症狀,這不是外感造成的。

余以六味湯滋其水,以柴胡舒其木,活人多矣。)

加丹皮山梔,名八味逍遙散。(薛已)治怒氣傷肝,血少目暗。(目為肝竅,經曰:目得血而能視,肝傷血少則目昏。丹皮能瀉血中伏火,梔子能瀉三焦鬱火。故薛氏加之,以抑肝氣,兼以調經也。醫貫曰:古方逍遙散,柴胡薄荷當歸芍藥陳皮甘草白朮茯神,其加味者,則丹皮梔子。

白話文:

將丹皮和山梔加入八味逍遙散中,稱之為「八味逍遙散」。(薛已)治療生氣造成肝臟損傷,以及血虛目暗的症狀。(眼睛是肝臟的竅門,經書中說:眼睛得到血的濡養才能看清事物,肝臟受傷、血虛就會導致眼睛昏花。丹皮可以瀉掉血中的鬱火,梔子可以瀉掉三焦的鬱火。所以薛氏將兩者加入逍遙散中,用來抑制肝氣,兼以調經。醫貫中說:古時候的逍遙散方劑,包含柴胡、薄荷、當歸、芍藥、陳皮、甘草、白朮、茯苓,如果加入丹皮和梔子,就稱為「八味逍遙散」。

余以山梔屈曲下行泄水,改用吳茱萸炒黃連,按以加味逍遙散六味丸治郁,自薛長洲始也。然長洲之法,實得之丹溪。越鞠之芎藭,即逍遙之歸芍也。越鞠之蒼朮,即逍遙之白朮也。越鞠之神麯,即逍遙之陳皮也。越鞠之香附,即逍遙之柴胡也。越鞠之梔子,即逍遙之加味也。

白話文:

我用山梔曲下泄水,改用吳茱萸炒黃連,按著《加味逍遙散》六味丸治療鬱症,這個方法最早由薛長洲開始。然長洲的方法,實際上得自丹溪。丹溪的芎藭,就是逍遙的歸芍。丹溪的蒼朮,就是逍遙的白朮。丹溪的神麯,就是逍遙的陳皮。丹溪的香附,就是逍遙的柴胡。丹溪的梔子,就是逍遙的加味。

但越鞠峻而逍遙則和矣,越鞠燥而逍遙則潤矣。此則青出於藍,後來居上,亦從古作述之大凡。如東垣之補中益氣,比枳朮萬全無弊矣,然豈可謂枳朮之謬,而禁不用哉。加熟地,名黑逍遙散。)

白話文:

但是越鞠藥性峻急而具有逍遙的作用,它就能中和;越鞠藥性燥烈而具有逍遙的作用,它就能滋潤。這就是青出於藍,後來居上的道理,也是從古以來撰寫醫書的通例。比如東垣提出的補中益氣湯,比起枳朮丸更加全面,沒有弊端,但難道就能說枳朮丸是錯誤的,就不允許再使用嗎?再加入熟地,叫黑逍遙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