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五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五上 (2)

1. 芍藥甘草湯

治腹中不和而痛。(此陰陽氣血不和,肝木乘脾而然。腹痛,有寒有熱,有虛有實,有食積,有濕痰,有死血,有蟲。寒痛者,痛無增減,或兼吐利。熱痛者,時痛時止,腹滿堅結。實痛者,痛甚脹滿,手不可按。虛痛者,按之即止。食痛者,痛甚則利,利後痛減。死血痛者,痛有常處。

濕痰痛者,脈滑,痰氣阻礙,不得升降。蟲痛者,時作時止,面白唇紅。大抵胃脘下大腹痛者,多屬食積外邪。繞臍痛者,屬痰火積熱。臍下少腹痛者,屬寒或瘀血。)仲景用治誤表發厥,腳攣吐逆,與甘草乾薑湯,以復其陽。厥愈足溫者,更作此湯,以和其陰,其腳即伸。

(酸甘相合,用補陰血。)

白芍藥,甘草(炙各四兩),脈緩傷水,加桂枝生薑。脈洪傷金,加黃耆大棗。脈澀傷血,加當歸。脈弦傷氣,再加芍藥。脈遲傷火,加乾薑。

氣血不和,故腹痛。白芍酸收而苦泄,能行營氣,炙草溫散而甘緩,能和逆氣。又痛為木盛剋土,(諸痛皆屬肝木。)白芍能瀉肝,甘草能緩肝而和解脾也。(王海藏曰:稼穡作甘,甘者已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已化土,此仲景妙方也。)

加白朮,名白朮芍藥湯。(機要)治脾濕水瀉,身重困弱。(保命集曰:瀉痢不止,或暴下者,皆太陰受病,故不可離芍藥。人不受濕,則不利,故須白朮。)

白話文:

治療腹部不適而引起的疼痛。(這種疼痛是因為陰陽氣血不調和,肝木過於旺盛而侵犯脾土所造成。腹痛的原因很多,有寒痛、熱痛、虛痛、實痛、食積痛、濕痰痛、死血痛、蟲痛。寒痛的特點是疼痛沒有明顯變化,有時會伴隨嘔吐或腹瀉;熱痛的特點是疼痛時有時無,腹部脹滿而且硬結;實痛的特點是疼痛劇烈而且腹脹,用手按壓會更加疼痛;虛痛的特點是用手按壓疼痛會減輕;食積痛的特點是疼痛劇烈時會腹瀉,腹瀉後疼痛會減輕;死血痛的特點是疼痛位置固定;濕痰痛的特點是脈象滑,痰阻礙氣機升降;蟲痛的特點是疼痛時有時無,臉色蒼白嘴唇發紅。一般來說,胃脘下方至腹部疼痛,多屬於食積或外邪入侵;肚臍周圍疼痛,多屬於痰火積熱;肚臍下方至小腹疼痛,多屬於寒邪或瘀血。)張仲景用此方來治療因為誤用發汗藥導致手腳冰冷、抽筋、嘔吐,此時會先使用甘草乾薑湯來恢復陽氣。等到手腳溫熱,症狀稍緩後,再使用本方來調和陰氣,這樣腳就會恢復正常。

(酸味的芍藥和甘味的甘草結合,可以滋補陰血。)

白芍藥、甘草(炙用,各四兩)。如果脈象緩慢,是因為體內水濕過重,可以加入桂枝、生薑。如果脈象洪大,是因為體內金氣受損,可以加入黃耆、大棗。如果脈象澀滯,是因為體內血虛,可以加入當歸。如果脈象弦急,是因為體內氣滯,可以再加芍藥。如果脈象遲緩,是因為體內火氣不足,可以加入乾薑。

因為氣血不調和,所以會引起腹痛。白芍藥味酸苦,可以收斂並疏通營氣;炙甘草味溫甘,可以溫散並緩和逆氣。而且腹痛多是肝木過盛而剋制脾土所引起。(各種疼痛都屬於肝木的問題。)白芍藥可以瀉肝火,甘草可以緩解肝氣並調和脾氣。(王海藏說:五穀屬甘,甘屬己土,草木屬酸,酸屬甲木,甲己合化為土,這就是張仲景用藥的精妙之處。)

如果加入白朮,就成了白朮芍藥湯,(出自《醫方機要》)可以治療脾虛濕盛引起的腹瀉,身體沉重乏力。(《保命集》說:腹瀉不止,或是突然腹瀉,都是因為太陰脾受病,所以不可缺少芍藥。人體不受濕邪,就不會腹瀉,所以要加入白朮。)

2. 黃芩湯

(仲景)治太陽少陽合病,自下利者。(合病者,謂有太陽證之身熱頭痛脊強,又有少陽證之耳聾脅痛,嘔而口苦,寒熱往來也。自利者,不因攻下而泄瀉也。)

黃芩(三兩),芍藥,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太陽陽明合病下利,為在表,與葛根湯以汗之。少陽陽明合病下利,為陽邪入里,與承氣湯以下之。此太陽少陽合病下利,為在半表半裡,與黃芩湯以和解之。(仲景之書,一字不苟,此證單言下利,故此方亦單治下痢,機要用之治熱痢腹痛,更名黃芩芍藥湯。潔古因之,加木香檳榔大黃黃連歸尾官桂,更名芍藥湯,治下痢。仲景此方,遂為治瀉痢之祖方矣。)

加半夏(半升),生薑(二兩),名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仲景)治前證兼嘔者。(嘔,胃氣逆也,加半夏生薑以散逆氣。千金曰:生薑嘔家聖藥,是散其逆氣也。金匱云:嘔家用半夏以治其水,水去則嘔止,是下其痰飲也。)亦治膽腑發咳,嘔苦水如膽汁。(胃氣逆則嘔苦,膽液泄則口苦。

)除大棗名黃芩芍藥湯,(機要)治熱痢,腹痛,後重,身熱,膿血稠黏。及火升鼻血不止,脈洪數。

外臺黃芩湯。黃芩人參乾薑(各三兩),桂枝(一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斤),治乾嘔下利。

白話文:

(張仲景的《傷寒論》)用來治療太陽和少陽兩種病症合併發生的情況,並且出現腹瀉的病症。(所謂的「合病」,指的是同時有太陽病症狀的身體發熱、頭痛、脊椎僵硬,以及少陽病症狀的耳聾、脅肋疼痛、想吐而且口苦、忽冷忽熱的狀況。所謂的「自利」,指的是不是因為使用瀉藥而造成的腹瀉。)

使用藥物:黃芩(三兩)、芍藥、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太陽和陽明兩種病症合併發生,並且出現腹瀉,這是病邪還在表層的表現,要使用葛根湯來發汗治療。少陽和陽明兩種病症合併發生,並且出現腹瀉,這是病邪已經進入身體內部的表現,要使用承氣湯來瀉下治療。這個太陽和少陽兩種病症合併發生,並且出現腹瀉,這是病邪在半表半裡的表現,要使用黃芩湯來調和解決。(張仲景的醫書,用字遣詞非常嚴謹,這個病症只說了腹瀉,所以這個方子也只是單純治療腹瀉,後來的醫家在使用的過程中,把它拿來治療熱性痢疾、腹痛,並且改名為黃芩芍藥湯。金元時期的李杲沿用這個方子,並且加入木香、檳榔、大黃、黃連、當歸尾、肉桂等藥材,改名為芍藥湯,用來治療腹瀉。張仲景的這個方子,因此成為了治療腹瀉痢疾的始祖方。)

在這個基礎方中加入半夏(半升)、生薑(二兩),就叫做黃芩加半夏生薑湯,(張仲景)用來治療前面提到的症狀,並且兼有想吐的情況。(想吐是因為胃氣上逆,加入半夏和生薑是為了散發逆氣。《千金方》說:生薑是治療嘔吐的聖藥,是因為它能散發逆氣。《金匱要略》說:治療嘔吐要用半夏來去除體內的水分,水分去除,嘔吐自然停止,這是因為半夏能去除痰飲。)這個方子也可以用來治療膽腑發出的咳嗽,以及嘔吐苦水,像是膽汁一樣。(胃氣上逆就會想吐,並且覺得口苦,膽汁外洩也會覺得口苦。)

如果把大棗去除,就叫做黃芩芍藥湯,(金元時期的醫家李杲)用來治療熱性痢疾、腹痛、裡急後重、身體發熱、膿血黏稠。以及治療火氣上炎導致的鼻出血不止,脈象洪大而快速。

《外臺秘要》中的黃芩湯,使用黃芩、人參、乾薑(各三兩)、桂枝(一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斤),用來治療乾嘔以及腹瀉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