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切用》~ 卷四下 (7)
卷四下 (7)
1. 排氣飲
治氣逆食滯等證。
陳皮,枳殼,藿香(一錢五分),香附,澤瀉,烏藥(二錢),厚朴(一錢),木香(七分或一錢)水煎熱服。如食滯者,加山楂麥芽各二錢。寒滯者,加焦乾薑肉桂之屬。氣逆之甚者,加白芥子沉香青皮檳榔之屬。嘔而兼痛者,加半夏丁香之屬。痛在小腹者,加小茴香。兼疝者,加荔枝核。煨熟搗碎用二三錢。
白話文:
中藥:陳皮、枳殼、藿香(一錢五分)、香附、澤瀉、烏藥(二錢)、厚朴(一錢)、木香(七分或一錢)。
用法:水煎熱服。
功效:化痰止嘔,理氣寬中。
適應症:食滯、寒滯、氣逆、嘔吐、腹痛、疝氣等。
加味:
-
食滯者,加山楂麥芽各二錢。
-
寒滯者,加焦乾薑肉桂之屬。
-
氣逆之甚者,加白芥子沉香青皮檳榔之屬。
-
嘔而兼痛者,加半夏丁香之屬。
-
痛在小腹者,加小茴香。
-
兼疝者,加荔枝核。煨熟搗碎用二三錢。
2. 葛花解酲湯
專治酒積,或嘔吐,或泄瀉,痞塞頭痛,小便不利。(酒熱而兼濕,濕熱積於腸胃,故見諸證。)
白話文:
專門治療因為飲酒過量引起的問題,比如嘔吐、腹瀉、腹部脹滿不適、頭痛以及小便不通暢。(這些症狀是因為酒精的熱性和濕性一起作用於腸胃,導致濕熱在腸胃中積聚而產生的。)
葛花,豆蔻,砂仁(一錢),木香(二分),青皮,陳皮,人參,白朮(炒),茯苓(四分),神麯(炒),乾薑,豬苓,澤瀉三分
白話文:
葛花、豆蔻、砂仁(一錢)、木香(二分)、青皮、陳皮、人參、白朮(炒)、茯苓(四分)、神麯(炒)、乾薑、豬苓、澤瀉三分。
過飲無度,濕熱之毒,積於腸胃。葛花獨入陽明,令濕熱從肌肉而解。豆蔻砂仁,皆辛散解酒,故以為君。神麯解酒而化食。木香乾薑,調氣而溫中。青皮陳皮,除痰而疏滯。二苓澤瀉,能驅濕熱從小便出。乃內外分消之劑。飲多則中氣傷,故又加參朮以補其氣也。(人參補氣最能解酒。
白話文:
喝得太多,濕熱的毒氣就積聚在腸胃中。葛花獨入陽明經,能令濕熱從肌肉中散發出來。豆蔻和砂仁,都可以辛散解酒,所以用它們作為君藥。神麯可以解酒和消化食物。木香和乾薑,可以調理氣機和溫暖中焦。青皮和陳皮,可以化痰和行氣。茯苓和澤瀉,可以驅除濕熱,從小便排出。這是一劑內外兼治的方劑。飲酒過多會傷及中氣,所以又加人蔘和白朮來補氣。(人蔘補氣,最能解酒。)
東垣曰:酒大熱有毒,無形之物也。傷之只當發汗,次利小便,上下分消其濕氣。今人或用酒證丸大熱之藥下之,或用大黃牽牛下之,是無形元氣受傷,反損有形陰血。陰血愈虛,陽毒大旺,元氣消亡,而虛損之病成矣。葛花解酒,而發散不如枳椇。枳椇一名雞距,一名木蜜,經霜黃赤而味甘。
其葉入酒,酒化為水。門外植此木者,屋內釀酒多不佳。)
白話文:
東垣說:酒是大熱性的有毒之物,是很難以看出來的東西。飲酒後頭昏沉沉的情況,應該是通過發汗來解決,如果還不行的話,再利小便排尿,將濕氣從上下二處消散掉。現在有些醫生用酒證丸這個大熱性的藥來治療酒癮,或者用大黃、牽牛來瀉下,這樣做會傷害到無形的元氣,反而損傷有形的陰血。陰血越虛弱,陽毒就越旺盛,元氣逐漸消亡,虛弱損傷所導致的疾病就形成了。葛花可以解酒,但是發散的作用不如枳椇。枳椇又名雞距,或者木蜜,經過霜後黃赤色,味道甘甜。
3. 大和中飲
治飲食積滯留聚等證。
陳皮,枳實(二錢),厚朴,澤瀉,山楂,麥芽(錢半),砂仁(五分),水煎溫服。脹甚者加白芥子。胃寒無火,或噁心者,加炮乾薑一二錢。疼痛者,加木香烏藥香附之類。痰多者加半夏。
白話文:
陳皮和枳實各兩錢、厚朴、澤瀉、山楂各一錢、麥芽錢半、砂仁五分,用水煎服,藥液溫熱時服用。
如果脹痛嚴重,可加白芥子。
如果胃寒無火、或有噁心的情況,可加炮乾薑一到兩錢。
如果有腹痛的情況,可加木香、烏藥、香附這類藥品。
如果痰多,可加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