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切用》~ 卷四上 (5)
卷四上 (5)
1. 小陷胸湯
(仲景),治傷寒誤下。小結胸,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及痰熱塞胸。(前證上下俱硬,此則正在心下,前證痛不可近,此則按之則痛。結胸脈沉緊,或寸浮關沉。今脈浮滑,知熱未深,與此湯以除膈上結熱。)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栝蔞(大者一枚)
白話文:
仲景:用於治療誤服了寒藥,導致小結胸的患者。症狀是結胸正在心下,按壓時會疼痛,脈搏浮滑,或痰熱阻塞了胸部。(以前的證狀是上面和下面都硬,這個證狀則正在心下;以前的證狀是疼痛無法靠近,這個證狀則按壓時會疼痛。結胸的脈搏沉緊,或寸脈浮,關脈沉。現在的脈搏浮滑,知道熱還沒有很深,用這個湯來去除膈以上的結熱。)
黃連之苦寒以泄熱,栝蔞之寒潤以滌垢,半夏之辛溫以散結。結胸多由痰熱結聚,故用三物以除痰去熱也。(劉心山曰:結胸多由痰飲凝結心胸,故陷胸瀉心,用甘遂半夏栝蔞枳實旋覆之類,皆為痰飲而設也。)
白話文:
黃連的苦寒性質可以清熱解毒,栝蔞的寒涼性質可以清熱潤肺,半夏的辛溫性質可以化痰散結。結胸多由痰熱積聚而成,所以用這三味藥來化痰清熱。(劉心山說:結胸多由痰飲凝結在心胸,所以用甘遂、半夏、栝蔞、枳實、旋覆花之類的藥物,都是為了治療痰飲而設的。)
2. 大陷胸丸
(仲景),治傷寒結胸,項強如柔痙狀。(有汗為柔痙,胸膈實滿,故項強而不能俯,項屬太陽部位。)
白話文:
張仲景治療傷寒引起的結胸症,患者會出現頸部僵硬如同柔痙的症狀。如果有汗出則為柔痙,此時胸膈部位感到滿實,所以頸部僵硬而無法低頭,頸部屬於太陽經的範疇。
大黃(八兩),杏仁(去皮尖),葶藶(炒),芒硝(各半升),合研,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白蜜丸合,煮服。大黃之苦寒以泄熱,芒硝之鹹寒以軟堅,杏仁之苦甘以降氣,葶藶甘遂取其行水而直達,白蜜取其潤滑而甘緩。
白話文:
大黃(八兩),杏仁(去皮尖),葶藶(炒),芒硝(各半升),合研,取如彈丸一枚。另搗甘遂末一錢,用白蜜丸合,煮服。大黃的苦寒能瀉熱,芒硝的鹹寒能軟堅,杏仁的苦甘能降氣,葶藶甘遂能取其行水而直達,白蜜取其潤滑而甘緩。
3. 十棗湯
(仲景),治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頭痛,心下痞硬,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表解而里未和。邪熱內蓄,有伏飲者。(下利嘔逆,里受邪也。汗出不惡寒,表已解也。頭痛痞硬,引脅下痛,乾嘔短氣,邪熱內蓄,而有伏飲也,此為水氣上逆。
白話文:
(仲景)治療太陽中風,(主要)是下利嘔逆,只有解除表證才能進行攻治。病人汗出如雨,頭痛,心下痞硬,引脅下作痛,乾嘔短氣,出汗不畏寒,外證已解除而內證尚未調和。邪熱內伏,還有伏飲。(下利嘔逆,是裡受邪氣。出汗不畏寒,是外證已解除。頭痛痞硬,引脅下作痛,乾嘔短氣,是邪熱內伏,而有伏飲,這是水氣上逆。)
嘔逆頭痛,與表證頭痛稍別。周揚俊曰:此證與結胸頗同,故湯亦與陷胸相仿,表解後攻,與結胸之戒不殊也。)
白話文:
嘔吐、呃逆伴頭痛,與表證頭痛稍有不同。周揚俊說:此證與胸中有結塊的症狀很相似,所以藥方也和治療胸中有結塊的症狀的藥方相似,在表證解除後再進行攻治,與治療胸中有結塊的症狀的禁忌不相上下。
芫花(炒黑),甘遂,大戟(等分),大棗(十枚),先煮棗去滓,內前藥末。強人服一錢,虛人五分,或棗肉為丸,病不除者再服。得快下後,糜粥自養。
白話文:
芫花(炒至發黑)、甘遂、大戟(等分),大棗(十枚),先將大棗煮熟並去除渣滓,再加入先前藥物的粉末。體格強壯的人服用一錢,體質虛弱的人服用五分,或者將藥物與棗肉混合做成藥丸,服用一次後症狀沒有完全消除者,可以再服用一次。腹瀉後,以粥養身。
芫花大戟之辛苦,以遂水飲,甘遂苦寒,能直達水氣所結之處,以攻決為用。三藥過峻,故用大棗之甘以緩之,益土所以勝水,使邪從二便而出也。(十棗湯小青龍湯主水氣乾嘔,桂枝湯主太陽汗出乾嘔,薑附湯主少陰下利乾嘔,吳茱萸湯主厥陰吐涎沫乾嘔。王海藏曰:表有水,用小青龍。
白話文:
芫花、大戟的辛辛苦苦之氣,可以行水飲。甘遂苦寒,能夠直接到達水氣結聚的地方,所以用它來攻破水飲。三種藥物都很峻烈,所以用大棗的甘味來緩和它的副作用。中醫認為,增強脾土可以勝過水飲,讓邪氣從小便和大便排出體外。(十棗湯和小青龍湯主治水氣引起的乾嘔,桂枝湯主治太陽經的汗出乾嘔,薑附湯主治少陰經的下利乾嘔,吳茱萸湯主治厥陰經的吐涎沫乾嘔。王海藏說:表證有水飲,用小青龍湯。)
里有水,用十棗。李時珍曰:仲景治傷寒太陽證,表未解心下有水氣而咳,乾嘔,發熱,或喘,或利,小青龍湯主之。表已解,有時頭痛惡寒,心下有水氣,乾嘔,痛引兩脅,或喘,或咳,十棗湯主之。蓋青龍散表邪,使水從汗出,內經所謂開鬼門也,十棗逐里邪,使水從二便出,內經所謂潔淨腑,去陳莝法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裡有積水,可以使用十棗湯。李時珍說:仲景治療太陽證的傷寒,病人的外感還沒解散,心窩裡有水氣,而且會咳嗽、乾嘔、發燒,或者喘或拉肚子,用小青龍湯來治療。如果外感已經解散,有時頭痛怕冷,心窩裡有水氣,乾嘔,疼痛牽引到兩脅,或者喘,或者咳嗽,用十棗湯來治療。因為小青龍湯可以解散表面的邪氣,使水液從汗液中排出,這在《內經》中被稱為「開鬼門」;十棗湯可以驅除裡面的邪氣,使水液從大小便中排出,這在《內經》中被稱為「潔淨腑,去陳莝法」。
或問十棗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皆屬飲家,俱有頭痛項強之證,何也?張兼善曰:太陽經多血少氣,病人表熱微渴,恣飲水漿,為水多氣弱,不能施化。本經血氣因凝滯,致有頭痛項強之患,不須攻表,但宜逐飲,飲盡則自安。杜壬曰:里未和者,蓋痰與燥氣,壅於中焦,故頭痛乾嘔,汗出短氣,是痰膈也。
非十棗不能除,但此湯不宜輕用,恐損人於倏忽。)
白話文:
有人問十棗湯和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都是治飲家之證,都有頭痛項強的症狀,這是為什麼呢?張兼善說:太陽經多血少氣,病人表熱微渴,恣飲水漿,水多氣弱,不能施化。本經血氣凝滯,所以有頭痛項強的痛苦,不需要攻表,只需要逐飲,飲盡則自安。杜壬說:裏未和者,是指痰與燥氣,壅於中焦,所以頭痛乾嘔,汗出短氣,這是痰膈。
除大棗,加大黃黑醜輕粉,水丸,名三花神佑丸。(河間)治壯實人風痰鬱熱,肢體麻痹,走注疼痛,濕熱腫滿,氣血壅滯,不得宣通,及積痰翻胃。服二丸後,轉加痛悶,此痰涎塞,頓攻不開,再加二丸,快利則止。(加牽牛大黃,大瀉氣血之濕。加輕粉無竅不入,以去痰積,虛人尤不可輕用。
白話文:
除了大棗之外,再加入大黃、黑醜和輕粉,製成水丸,取名為「三花神佑丸」。(河間)用於治療身體強壯的人因風痰鬱熱導致肢體麻痹、走注疼痛、濕熱腫滿、氣血壅滯,無法宣通,以及積痰翻胃的症狀。服用二丸後,如果反而更加疼痛悶塞,表示痰涎阻塞,一時無法攻開,再加服二丸,很快就會通利而止痛。(加入牽牛和大黃,可以大力瀉去氣血中的濕氣。加入輕粉,則可以無孔不入,清除痰積,但虛弱的人尤其不可輕易使用。)
)本方各五錢,加黃柏(三兩酒炒)大黃(煨兩半),粥丸,名小胃丹。(丹溪)治胸膈腸胃,熱痰濕痰。
白話文:
(中藥)本方的各五錢,再加入黃柏(三兩酒炒) 大黃(煨兩半),熬成粥丸,名為小胃丹。(出自丹溪)治療胸膈腸胃,熱痰濕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