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三上 (8)

回本書目錄

卷三上 (8)

1. 神朮散

(海藏),治內傷冷飲,外感寒邪,而無汗者,(內傷冷飲,則寒濕停於中。經曰:其寒飲食入胃,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是也。寒能澀血,故無汗。)亦治剛痙。(先傷風,後傷濕,及太陽過汗,濕家過汗,產後血虛,破傷風,皆發痙。其證頭搖口噤,手足搐搦,項背反張。

無汗為剛痙,有汗為柔痙,亦有剛柔不分者。不可純作風治,宜清熱,化痰,疏風,養血,亦有用大承氣者。凡陽痙不厥逆,其厥逆者,皆陰痙也。宜附子湯,附子防風散,桂心白朮湯。)

蒼朮(制),防風(二兩),甘草(一兩炙),加生薑蔥白。如太陽證,發熱惡寒,脈浮緊者,加羌活。浮緊帶洪者,是兼陽明,加黃芩。浮緊帶弦數者,是兼少陽,加柴胡,婦人加當歸。

防風辛溫升浮,除風勝濕,為太陽主藥。蒼朮甘溫辛烈,散寒發汗,辟惡升陽。(能升胃中陽氣。)加甘草者,發中有緩也。

除蒼朮,加白朮二兩,姜三片,不用蔥,名白朮湯,(海藏)治前證有汗者,(蒼朮發汗,白朮止汗。)亦治柔痙。(風而兼濕,故多汗。按神術白朮二湯,乃代桂枝麻黃二湯者也。喻嘉言曰:此海藏得意之方,蓋不欲無識者輕以麻黃桂枝之熱傷人也。昌明仲景,不得不表揚海藏之功。)

太無神朮散。蒼朮(泔浸)厚朴(薑汁炒各一錢)陳皮(去白二錢)甘草(炙)藿香石菖蒲(各錢半)

治感山嵐瘴氣,憎寒壯熱,一身盡痛,頭面腫大,瘴瘧時毒。(濕熱時毒,感於口鼻,傳入陽明。邪正交爭,陰勝則憎寒,陽勝則壯熱。流於百節,則一身盡痛。上行頭面則為腫大,名大頭瘟。蒼朮辛烈,升陽辟惡,燥濕解鬱。厚朴苦溫,除濕散滿,化食厚腸。陳皮理氣,通利三焦。

甘草和中,匡正脾土,此即平胃散而重用陳皮為君者也。蓋人之一身,以胃氣為主。胃氣強盛,則客邪不能入,故治外邪必以強胃為先也。加藿香菖蒲,取其辛香通竅,亦能辟邪而益胃也。吳鶴皋曰:太無此方,但理脾胃,而解瘴之妙,自在其中,不愧為丹溪之師矣。)

局方神朮散。茅朮(二兩)川芎白芷羌活藁本細辛炙甘草(各一兩)每服四錢。加薑蔥煎。治傷風頭痛無汗,鼻塞聲重,及風寒咳嗽,時行泄瀉。(頭痛,鼻塞,咳嗽,是傷風也。傷風應有汗,若無汗,是挾寒也。飧泄下利者,清陽不升,木邪剋土,風兼濕也。蒼藁辛羌芎芷各走一經,祛風發汗而勝濕,散三陽之邪,而能升清者也。加甘草者,緩其中也。)

許學士神朮散。蒼朮(一斤)芝麻(五錢研漿)棗五十枚,取肉搗丸,治水飲結成澼囊。(水飲結成窠囊,非蒼朮辛烈雄壯,不能破之。加芝麻者,潤其燥也。用棗肉者,補土以制水也。)

九製蒼朮散。茅山蒼朮九蒸九曬為末,治痰飲腹痛。

白話文:

神朮散

這個方子(出自海藏),可以治療因為內傷導致的寒冷飲品積聚體內,或是外感風寒,卻沒有出汗的情況。(內傷導致的寒冷飲品積聚,會讓寒濕停留在身體中部。正如《黃帝內經》所說:「寒冷的飲食進入胃部,會導致肺部受寒,肺部受寒就會使內外邪氣相互結合。」寒冷會阻礙血液運行,所以不出汗。)這個方子也可以治療剛痙。(通常是先受風,然後又受濕,或是因為太陽經發汗過多,濕氣盛,產後血虛,或是破傷風,都可能引發痙攣。症狀是頭部搖晃、嘴巴緊閉、手腳抽搐、脖子和背部僵硬向後彎曲。

沒有出汗的痙攣屬於剛痙,有出汗的屬於柔痙,也有剛柔症狀不分的情況。不能單純用治療風邪的方法來處理,應該清熱、化痰、疏風、養血,也有時候會用到大承氣湯。凡是陽痙不會出現昏厥逆冷的現象,出現昏厥逆冷的都是陰痙。應該使用附子湯、附子防風散、桂心白朮湯來治療。)

蒼朮(經過炮製),防風(二兩),甘草(一兩,炙烤過),再加入生薑和蔥白。如果像是太陽經證的發熱、怕冷、脈象浮緊,就加上羌活。脈象浮緊又帶洪大的,是兼有陽明經的病症,就加上黃芩。脈象浮緊又帶弦數的,是兼有少陽經的病症,就加上柴胡,婦女要加上當歸。

防風藥性辛溫,可以升發散開,祛除風邪和濕氣,是治療太陽經病症的主要藥物。蒼朮藥性甘溫辛烈,可以散寒發汗,驅除邪氣,升發陽氣。(可以升發胃中的陽氣。)加入甘草,是為了在發散的同時能有所緩和。

如果去除蒼朮,加入白朮二兩、生薑三片,不用蔥,這個方子叫做白朮湯(出自海藏),可以治療前面說的那些症狀但有出汗的情況。(蒼朮發汗,白朮止汗。)也可以治療柔痙。(由於風邪又兼有濕邪,所以多汗。總結來看,神朮散和白朮湯,可以替代桂枝湯和麻黃湯。喻嘉言說:這是海藏先生最得意的方子,因為他不希望那些不懂醫理的人隨便用麻黃和桂枝這類藥性過熱的藥物來傷害人體。為了發揚仲景的學說,不得不讚揚海藏先生的功勞。)

太無神朮散

蒼朮(用米泔水浸泡過)、厚朴(用薑汁炒過,各一錢)、陳皮(去掉白色部分,二錢)、甘草(炙烤過)、藿香、石菖蒲(各一錢半)

可以治療感受山嵐瘴氣,出現怕冷發熱、全身疼痛、頭面腫大的症狀,以及瘴氣引起的瘧疾和時疫。(濕熱的時疫,從口鼻侵入,傳入陽明經。邪氣和正氣相互爭鬥,陰氣盛就怕冷,陽氣盛就發熱。邪氣流竄到各個關節,就會全身疼痛。邪氣上行到頭面就會腫大,稱為大頭瘟。蒼朮藥性辛烈,可以升發陽氣,驅除邪氣,燥濕解鬱。厚朴藥性苦溫,可以祛濕散滿,幫助消化,強健腸胃。陳皮可以理氣,通暢三焦。

甘草可以調和脾胃,扶正脾土,這個方子其實就是平胃散,只是加重了陳皮的用量,使其成為主藥。因為人的一身,以胃氣為根本。胃氣強盛,外邪就不能侵入,所以治療外邪必須先強健胃氣。加入藿香和石菖蒲,取它們辛香可以通竅的特性,也能夠驅除邪氣,增強胃的功能。吳鶴皋說:太無先生這個方子,主要是調理脾胃,而解瘴氣的奧妙,就在其中,不愧是丹溪先生的老師。)

局方神朮散

茅朮(二兩)、川芎、白芷、羌活、藁本、細辛、炙甘草(各一兩),每服用四錢。加入生薑和蔥煎服。可以治療傷風引起的頭痛不出汗、鼻塞聲音重,以及風寒咳嗽、時行泄瀉。(頭痛、鼻塞、咳嗽,都是傷風的症狀。傷風應該會出汗,如果沒有汗,就是夾雜了寒邪。腹瀉不止,是清陽之氣不能上升,木邪剋制土,屬於風濕之邪。蒼朮、藁本、辛夷、羌活、川芎、白芷,各自走不同的經絡,祛風發汗,祛除濕氣,驅散三陽經的邪氣,可以升發清陽之氣。加入甘草,是為了緩和藥性。)

許學士神朮散

蒼朮(一斤)、芝麻(五錢,研磨成漿)、紅棗五十枚,取肉搗成丸藥,可以治療水飲結成包塊。(水飲結成包塊,必須用蒼朮辛烈雄壯的藥性才能破除。加入芝麻是為了滋潤它的燥性。用紅棗肉,是為了補益脾土,來控制水濕。)

九製蒼朮散

茅山蒼朮經過九次蒸煮、九次曬乾,磨成粉末,可以治療痰飲引起的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