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二上 (15)

回本書目錄

卷二上 (15)

1. 黃耆鱉甲散

(謙甫),治男女虛勞客熱,五心煩熱,四肢怠惰,咳嗽咽乾,自汗食少,或日哺發熱。(五心,心窩手心足心也。脾主四肢,五心煩熱,是心火陷於脾土之中,宜升發火鬱。四肢怠惰,脾虛也。咳嗽,肺火也。咽乾,腎水不足相火上炎也。自汗,陽虛也。食少,脾胃弱也。日西潮熱,肺虛也。)

黃耆(蜜炙),鱉甲(炙),天冬(五錢),柴胡,秦艽,地骨皮,茯苓(三錢),桑白皮,紫菀,半夏,芍藥,生地黃,甘草(炙),知母(三錢半),人參,桔梗,肉桂(錢半),每一兩,加姜煎。衛生減桂芍地骨,名人參黃耆散,治同。

鱉甲天冬芍地知母,滋腎水而瀉肺肝之火以養陰。(地黃知母滋腎水,天冬瀉肺火,鱉甲芍藥瀉肝火。),黃耆人參桂苓甘草,固衛氣而補脾肺之虛以助陽。桑皮桔梗,以瀉肺熱。半夏紫菀,以理痰嗽。(紫菀潤肺止嗽,半夏化痰利咽,故金匱治喉痹咽痛,皆用半夏。蓋辛能散,亦能潤也。

)秦艽地骨,以散內熱而除蒸。柴胡以解肌熱而升陽,此表裡氣血交治之劑也。

白話文:

這個藥方(黃耆鱉甲散)是用來治療男女因虛弱勞損引起的體內虛熱,症狀包含:手心、腳心、胸口煩熱,四肢無力疲倦,咳嗽、喉嚨乾燥,容易出汗、食慾不振,或是在傍晚時發熱。

(所謂的「五心」,指的是心窩、手心、腳心。四肢無力,是脾胃虛弱的表現。五心煩熱,是因為心火陷在脾土之中,應該要將火氣升發散開。咳嗽是肺有火,喉嚨乾是腎水不足導致虛火上炎。容易出汗是陽氣不足,食慾不振是脾胃虛弱。傍晚發熱,則是因為肺氣虛弱。)

藥方組成包含:蜜炙黃耆、炙鱉甲、天冬(五錢)、柴胡、秦艽、地骨皮、茯苓(三錢)、桑白皮、紫菀、半夏、芍藥、生地黃、炙甘草、知母(三錢半)、人參、桔梗、肉桂(錢半)。每一兩的藥材,加入生薑一起煎煮。這個藥方如果刪減肉桂、芍藥、地骨皮,就變成有名的「人參黃耆散」,治療的病症相同。

其中,鱉甲、天冬、芍藥、知母,可以滋養腎水,並瀉除肺和肝的火氣來養陰。(生地黃、知母滋養腎水,天冬瀉肺火,鱉甲、芍藥瀉肝火。)黃耆、人參、桂枝、茯苓、甘草,可以鞏固衛氣,並補脾肺的虛弱來助陽。桑白皮、桔梗,則可以瀉除肺熱。半夏、紫菀,可以調理痰和咳嗽。(紫菀可以潤肺止咳,半夏可以化痰、利咽,所以金匱要略治療喉嚨痛時都會用到半夏。因為辛味可以發散,也能潤澤。)

秦艽、地骨皮,可以散去體內的虛熱和潮熱。柴胡可以解除肌肉的發熱,並升提陽氣,這個藥方是屬於從表裡氣血一起治療的方劑。

2. 秦艽扶羸湯

(直指),治肺痿骨蒸,或寒或熱,成勞咳嗽,聲嗄不出,體虛自汗,四肢倦怠。(肺痿,有火熱傷肺而得之者,有肺氣虛寒而得之者。骨蒸,骨里蒸蒸然熱,陰虛也。咳嗽,陰火乘肺也。或寒或熱,陰陽不和也。聲嗄,火鬱在肺也。自汗倦怠,心脾虛而衛氣不充也。)

柴胡(二錢),秦艽,人參,當歸,鱉甲(炙),地骨皮(錢半),甘草(炙),紫菀,半夏(一錢)加薑棗煎。(此即前方加當歸,去黃耆茯苓生地芍藥天冬知母桑皮桔梗肉桂。)

柴胡秦艽,散表邪兼清裡熱。(柴胡解肌熱,秦艽退骨蒸。)鱉甲地骨,滋血而退骨蒸。(地骨皮涼血,退有汗骨蒸。),參草補氣,當歸和血。紫菀理痰嗽,(潤肺除痰。),半夏發聲音,表裡交治,氣血兼調,為扶羸良劑。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叫做秦艽扶羸湯,主要治療肺痿引起的骨蒸、時冷時熱、勞累咳嗽、聲音沙啞說不出話、身體虛弱容易出汗、四肢疲倦無力等症狀。(肺痿,有因為火熱傷害肺部引起的,也有因為肺氣虛寒引起的。骨蒸,指的是骨頭裡面感覺發熱,這是陰虛的表現。咳嗽,是因為陰火侵犯肺部。時冷時熱,是因為體內陰陽不協調。聲音沙啞,是因為火氣鬱積在肺部。容易出汗、疲倦無力,是因為心脾虛弱,衛氣不足。)

這個方子的組成是:柴胡(二錢)、秦艽、人參、當歸、炙鱉甲、地骨皮(一錢半)、炙甘草、紫菀、半夏(一錢),再加上薑和棗一起煎煮。(這個方子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當歸,去掉了黃耆、茯苓、生地、芍藥、天冬、知母、桑白皮、桔梗、肉桂。)

其中,柴胡和秦艽可以疏散表面的邪氣,同時清除體內的熱邪。(柴胡可以解除肌肉的發熱,秦艽可以退除骨蒸的發熱。)鱉甲和地骨皮可以滋養血液,退除骨蒸。(地骨皮可以涼血,退除出汗引起的骨蒸。)人參和甘草可以補益氣虛,當歸可以調和血液。紫菀可以調理痰多咳嗽,(潤肺並且去除痰液)。半夏可以改善聲音沙啞。這個方子表裡兼顧,同時調理氣血,是扶助身體虛弱的好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