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切用》~ 卷二上 (10)
卷二上 (10)
1. 參乳丸
大補氣血。
人參末,人乳粉,等分蜜丸。
頓乳取粉法,取無病年少婦人乳,用銀瓢,或錫瓢,傾乳少許,浮滾水上頓,再浮冷水上,立干,刮取粉用,如攤粉皮法。(按人乳乃陰血所化,服之潤燥降火,益血補虛,所謂以人補人也。然能濕脾滑腸膩膈,久服亦有不相宜者,唯製為粉,則有益無損。須用一婦人之乳為佳,乳雜則其氣雜,又須旋用,經久則油膻。
)人參大補元氣,人乳本血液化成,用之以後交補氣血,實平淡之神奇也。
白話文:
大補氣血。
將人參磨成粉末,與人乳粉等量混合,再用蜂蜜製成藥丸。
製作人乳粉的方法是:取用沒有疾病的年輕婦女的乳汁,用銀製或錫製的瓢舀取少量乳汁,先漂浮在滾燙的開水上使其凝固,再漂浮在冷水上,使其乾燥,然後刮取粉末使用,就像製作粉皮的方法一樣。(按照中醫理論,人乳是陰血所化,服用後能滋潤乾燥、降火、益血補虛,這就是所謂的「以人補人」。然而,人乳容易使脾臟濕滯、滑腸、使腸胃感到油膩,長期服用也有不適宜之處。只有將人乳製成粉末,才能有益無害。最好使用一位婦女的乳汁,因為多位婦女的乳汁混合,其氣味就會混雜。而且,最好現做現用,時間久了就會產生油膩的腥味。)
人參能大補元氣,人乳本是血液所化,將兩者一起使用,可以相互補充氣血,實在是平淡中的神奇之處。
2. 歸腎丸
治腎肝真陰不足,精衰血少、腰痠腳軟,形容憔悴,遺泄痿弱等證。此左歸右歸二方之次者也。
熟地(八兩),菟絲子(制),杜仲,枸杞子,茯苓,萸肉,山藥(四兩),當歸(三兩),煉蜜同熟地搗為丸,桐子大,每服百餘丸,飢時淡鹽湯送下。
白話文:
治療腎臟和肝臟的真陰不足,導致精液衰少、血液不足、腰痠腿軟、面容憔悴、遺精早洩、陽痿無力等症狀。這個藥方是左歸丸和右歸丸這兩個藥方的次一等級的方子。
使用熟地黃(八兩)、菟絲子(炮製過)、杜仲、枸杞子、茯苓、山茱萸、山藥(四兩)、當歸(三兩),將這些藥材和煉製過的蜂蜜一起與熟地黃搗成丸,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一百多顆,在肚子餓的時候用淡鹽水送服。
3. 天王補心丹
(終南宣律師課誦勞心,夢天王授以此方,故名。),治思慮過度,心血不足,怔忡健忘,心口多汗,大便或秘或溏,口舌生瘡等證。
生地(四兩),柏子仁(炒研去油),當歸(酒洗),棗仁,天冬(去心),麥冬(去心),五味(一兩),人參,元參,丹參,桔梗,茯苓(一用茯神),遠志肉(五錢),蜜丸彈子大,硃砂為衣。臨臥燈心湯下一丸,或噙含化。一方有石菖蒲四錢,(菖蒲辛香。開心除痰。)無五味子,一方有甘草。
生地入心腎,滋陰而瀉火,故以為君。(養陰所以配陽,取即濟之義也。),丹參當歸,所以生心血。血生於氣,人參茯苓,所以益心氣。人參合麥冬五味,又為生脈散。蓋心主脈,肺為心之華蓋,而朝百脈。(百脈皆朝於肺,),補肺生脈,(脈即血也。),所以使天氣下降也。
(天氣下降,地氣上騰,萬物乃生。),天冬元參,苦寒而瀉火,與麥冬同為滋水潤燥之劑。遠志棗仁柏仁,所以養心神。而棗仁五味,酸以收之,又以斂心氣之耗散也。桔梗清肺利膈,取其載藥上浮,而歸於心,故以為使。硃砂色赤人心,寒瀉熱而重寧神,讀書之人,有宜常服者。
今醫有謂此方可廢,不如以都氣統之,亦屬臆見爾。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叫做天王補心丹,據說是終南山的宣律師因為讀經太過勞累,夢到天王傳授給他的,所以就叫做這個名字。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因為思慮過度、心血不足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像是心悸、健忘、容易驚嚇、心口多汗、便秘或拉肚子、口舌生瘡等等。
藥方裡的成分有:生地(四兩),柏子仁(炒過磨成粉去除油脂),當歸(用酒洗過),酸棗仁,天冬(去除中心),麥冬(去除中心),五味子(一兩),人參,玄參,丹參,桔梗,茯苓(也可以用茯神),遠志肉(五錢)。將這些藥材磨成粉,用蜂蜜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再用硃砂裹在外面。睡前用燈心草煮的湯送服一丸,也可以直接含在嘴裡慢慢融化。另一個藥方版本有加入石菖蒲四錢(石菖蒲辛辣芳香,可以開竅、去除痰),沒有五味子;還有一個版本有加入甘草。
生地入心經和腎經,可以滋陰降火,所以作為藥方的主藥。(滋養陰氣是為了平衡陽氣,取陰陽調和之意。)丹參與當歸可以生成心血。血液由氣所生,人參與茯苓可以補益心氣。人參搭配麥冬與五味子,又組成了生脈散。心臟主導血脈,肺臟是心臟的屏障,且能朝向所有脈絡。(所有脈絡都朝向肺臟。)補肺並生成血脈(脈就是血),就可以使清氣下降。(清氣下降,濁氣上升,萬物才能生長。)天冬和玄參,性味苦寒,可以瀉火,與麥冬一起用來滋養陰液、潤燥。遠志、酸棗仁、柏子仁可以滋養心神。酸棗仁與五味子,其酸味能收斂心氣,防止心氣過度耗散。桔梗能清肺、使膈腔通暢,它的作用是引導藥性向上,歸於心臟,所以作為使藥。硃砂顏色赤紅,能入心經,性寒可以瀉熱,並且有鎮靜安神的作用,適合讀書之人長期服用。
現在有些醫生認為這個藥方可以廢除不用,用都氣丸代替更好,這其實是他們自己的看法,並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