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十一下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下 (4)

1. 芍藥蒺藜煎

治通身濕熱瘡疹,及下部紅腫熱痛諸瘡,神效。外以螵蛸粉敷之。

龍膽草梔子黃芩木通澤瀉(錢半),芍藥,生地(二錢),白蒺藜(連刺搗碎。五錢。甚者用一兩。)

白話文:

龍膽草,梔子,黃芩,木通,澤瀉(半錢),芍藥,生地黃(二錢),白蒺藜(連刺搗碎。五錢。嚴重者用一兩)。

如火不甚者,宜去龍膽草梔子,加當歸茯苓米仁之屬。如濕毒盛者,加土茯苓五錢,或一二兩。

白話文:

如果火勢不旺,應該去除龍膽草和梔子,添加當歸、茯苓、米仁等。如果濕毒較重,可添加土茯苓五錢或一二兩。

2. 當歸蒺藜煎

治癰疽瘡疹,血氣不行,邪毒不化,內無實熱,而痛腫淋漓者,悉宜用之。此與芍藥蒺藜煎,相為奇正也,當酌其詳。

白話文:

在治療癰疽瘡疹時,如果血氣運行不暢,邪毒不能化解,體內沒有實熱,但是疼痛腫脹並淋漓不止的,都應該使用這個方子。這個方子與芍藥蒺藜煎互相作為奇正,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酌情使用。

當歸熟地,芍藥(酒炒),何首烏(二錢),甘草(炙),防風川芎白芷荊芥穗(一錢),白蒺藜(炒搗碎。三錢。或五錢。),或水或酒煎,然水不如酒。或以水煎,服後飲酒數杯,以行藥力,亦可。陽虛不能化毒者,加桂枝。甚者,再加乾薑附子。氣虛不化者,加人參黃耆。毒陷不能外達者,加穿山甲,或皂刺

白話文:

當歸,熟地,芍藥(用酒炒過),何首烏(二錢),甘草(用火烤過),防風,川芎,白芷,荊芥穗(一錢),白蒺藜(炒過搗碎。三錢或五錢),可以用水或酒煎煮,但是用酒煎煮的效果比用水煎煮好。也可以用煎煮好的藥湯服用,然後再喝幾杯酒,這樣可以增強藥效。陽氣虛弱,不能化解毒素的,可以再加桂枝。病情嚴重的,可以再加乾薑和附子。氣虛不能化解毒素的,可以再加人參和黃耆。毒素陷於體內不能排出體外的,可以再加穿山甲或皁刺。

3. 灸法

治一切癰疽惡瘡。

凡人初覺發背,欲結未結,赤腫焮痛。以濕紙覆其上,先干處,即癰頭也。取獨頭大蒜切片,安於頭上,用艾灸之,三壯換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時方住,最要早覺早灸為上。若有十數頭者,即用蒜研作餅,鋪頭上,聚艾於餅上燒之。若初發赤腫一片,中間有黃粟米頭子,便用獨蒜片,安於頭上,著艾灸十四,或四十九壯,使毒氣外出,則易愈。(李迅曰:癰疽著灸,勝於用藥。

白話文:

當一個人剛開始感到背部長出癰瘡,還沒成形,但已經發紅腫痛。這時用濕紙巾覆蓋在患處,先乾的地方就是瘡的膿頭。取一顆單瓣大蒜切成片狀,放在膿頭上,用艾草條灸三壯後換一片蒜片。疼痛的要灸到不痛為止,不痛的則灸到有痛感時才停止,最重要的是在早期發現早期灸治。如果同時出現十幾個瘡頭,就把蒜搗碎做成餅狀,敷在瘡頭上,然後在餅上放艾草條燒艾。如果剛開始發紅腫還只有一片,中間有黃小米粒大小的膿頭,就用單獨一瓣蒜片放在膿頭上,用艾灸14壯或49壯,讓毒氣排出,這樣比較容易痊癒。(李迅說:癰疽灸治,勝於服藥。

三壯一易,百壯為率。但頭頂以上,切不可用。恐引氣上,更生大禍也。史源曰:有灸至八百壯者,約艾一篩。初壞肉不痛,直灸至好肉方痛。至夜火焮滿,背高阜,頭孔百數,則毒外出,否則內逼五臟危矣。綱目曰:精要謂頭上發毒,不得灸,此言過矣。頭為諸陽所聚,艾炷宜小,壯數宜少。

白話文:

每三次灼灸為一次更換艾炷,一百次灼灸算是一個標準量(因個人情況而異,並非人人都要完全重複這個標準次數)。但是頭頂以上的部位絕對不可灼灸,因為擔心引發邪氣向上運行,進而產生更大的禍害。史源說過:有人灼灸到八百個壯,使用的艾炷大約有一篩子。剛開始灼灸時,腐肉並不疼痛,一直灼灸到好的肉體才會疼痛。直到夜間發出的火光照亮滿室,背部就像高聳的山丘,頭上灼灸的孔洞有上百個,這時毒素才能排出身體,否則毒素會向內侵入五臟,十分危險。綱目說:精要中提到頭上發毒不能灼灸。這種說法太過絕對。頭部是諸陽之氣聚集的地方,艾炷應該小一些,灼灸的次數也應該少一些。

小者如椒粒,少者三五壯而已。按東垣灸元好問腦疽,以大艾炷如兩核許者,灸至百壯,始覺痛而痊。由是推之,則頭上發毒,灸之痛者,艾炷宜小,壯數宜少。若不痛者,艾炷大,壯數多,亦無妨也。)

白話文:

發病初期的症狀像花椒一樣小,發病後不久的三五天內,症狀雖然會迅速加重,但也只會出現三到五個腫塊。我曾經針灸過元好問的腦疽,最初是使用兩枚核桃大小的艾柱灸瘡,施灸至近百次,直到疼痛的感覺出現後,才逐漸痊癒。由此推測,若是頭上的毒瘡在灸法治療後出現疼痛症狀,則表示艾柱應該要小一點,施術的次數應該要少一點。如果是沒有疼痛症狀的話,那使用較大的艾柱,以及較多次的施術,也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