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切用》~ 卷十一下 (1)
卷十一下 (1)
1. 癰瘍門
(外科方症,至為繁多,不能盡錄。茲量採數方,以備擇用。若夫瀉熱解毒活血托裡之劑,多散見於諸門,唯在用者之圓神而已。內經曰: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又曰:諸痛癢瘡,皆屬心火。丹溪曰:癰疽皆因陰陽相滯而生,蓋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相併周流。寒與濕搏之,則凝滯而行遲為不及。
白話文:
外科的方劑病症,非常繁雜,不可能全部都記載下來。這裡收集了一些方劑,以備選擇使用。至於瀉熱解毒活血託裡的藥劑,多散見於各科,關鍵在於醫生靈活運用。內經說:營氣運行不暢通,阻逆於皮肉之間,就會長出瘡腫。又說:各種疼痛、搔癢、瘡瘍,都與心火有關。丹溪說:癰疽都是由於陰陽相互阻滯而產生的,營氣在脈中運行,衛氣在脈外運行,相互配合運行。寒邪與濕邪交結,就會凝滯阻礙,運行遲緩而不能周遍全身。
熱與火搏之,則沸騰而行速為太過。氣得邪而鬱,津液稠黏,為痰為飲。積久滲入脈中,血為之濁,此陰滯於陽也。血得邪而鬱,隧道阻滯,或溢或結。積久滲出脈外,氣為之亂,此陽滯於陰也。百病皆由於此,不止癰疽為然。)
白話文:
將熱與火相互搏擊,就會沸騰而流動速度太快。邪氣使氣滯而鬱結,津液稠黏,變成痰液和飲邪,積累很久後滲入脈中,血液便會混濁不清,這是陰氣滯留於陽氣之中。血液染上邪氣而鬱結,造成經絡阻塞,或溢出或凝結。積累很久後滲出脈外,氣就會混亂,這是陽氣滯留於陰氣之中。所有疾病都是由此而產生,不只癰疽是這樣。
2. 皂莢丸
(金匱),治肺癰,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眠。(肺者,五臟之華蓋,處於胸中,主氣,候在毛皮。勞傷血氣,腠理虛,而風邪乘之。內感於肺,汗出惡風,咳嗽短氣,鼻塞項強,胸膈脹滿,久久不瘥,則成肺痿。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熱相搏,氣血稽留,蘊結於肺。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記載,治療肺癰,咳嗽逆氣上行,時常吐出濁痰,只能坐着不能躺着睡覺。(肺是五臟的華蓋,位於胸中,掌管呼吸,與毛皮相應。勞累損傷血氣,腠理虛弱,風邪乘虛而入。內感於肺,汗出惡風,咳嗽氣短,鼻塞項強,胸膈脹滿,長久不癒,則演變成肺痿。風邪損傷皮毛,熱邪損傷血脈,風熱相搏,氣血瘀滯,凝聚於肺。
則成肺癰。多吐涎沫,而無膿者,肺痿也。口乾喘滿,咽燥而渴,甚則四肢微腫,咳吐膿血,胸中隱痛者,肺癰也。痿為正氣虛,癰為邪氣實。)
皂莢(刮去皮弦酥炙),為末,蜜丸,以棗膏和湯服三丸。
白話文:
肺部有癰,會出現吐出很多涎沫,但沒有膿。患肺痿則口乾喘滿,咽喉乾燥而又口渴,嚴重時四肢略微浮腫,咳嗽吐膿血,胸中隱隱作痛。肺痿是正氣虛弱,肺癰是邪氣實盛。
喻嘉言曰:火熱之毒,結聚於肺,表之裡之溫之清之,曾不少應。堅而不可功者,令服此丸,庶幾無堅不入。聿成洗盪之功,不可以藥之微賤而少之也。
白話文:
喻嘉言說:火熱之毒,結聚於肺,使用了發汗、清熱、溫補、清肺等各種方法治療,都沒有效果。這些堅固的毒邪不能夠用藥物攻克,就讓病人服用這種藥丸,或許沒有堅固的毒邪不能攻入。終於洗滌肺部的功效,不能因為藥物微賤而輕視它。
加蛤粉,等分為末,名皂蛤丸。每服二錢,酒下。治婦人風邪客於乳房,而成奶癰。(此藥能導其乳汁,散其風邪,汗出而自愈矣。)
白話文:
加入蛤粉,均勻混合成粉末,名叫皁蛤丸。每次服用二錢,用酒送服。治療因風邪侵襲乳房,而導致的奶癰(乳房腫脹、疼痛)。(此藥能夠引導乳汁排出,驅散風邪,汗出而自愈。)
3. 桔梗杏仁煎
治咳嗽吐膿,痰中帶血。或胸膈隱痛,將成肺癰者,此方為第一。(此桔梗湯之變方也。)
白話文:
是用來治療肺癰咳嗽、吐膿、痰中帶血的方劑,或者是胸膈隱約疼痛,即將形成肺膿瘍的患者。這個方劑是桔梗湯的變方。
桔梗,杏仁,甘草(一錢),阿膠,麥冬,百合,金銀花,夏枯草,連翹(二錢),貝母,紅藤(三錢),枳殼(錢半),水煎,食遠服。火盛兼渴者,加天花粉。
白話文:
桔梗、杏仁、甘草(一錢)、阿膠、麥冬、百合、金銀花、夏枯草、連翹(二錢)、貝母、紅藤(三錢)、枳殼(半錢),用水煎煮,待涼後服用。如果出現火氣旺且口渴的症狀,可以額外加入天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