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切用》~ 卷二上 (4)
卷二上 (4)
1. 一陰煎
(景岳),此治水虧火勝之劑,故曰一陰。凡腎水真陰虛損,而脈證多陽,虛火發熱,及陰虛動血等證。或瘧疾傷寒,屢散之後,取汗既多,脈虛氣弱,而煩渴不止,潮熱不退者,此以汗多傷陰,水虧而然也,皆宜用此,加減主之。
熟地(三五錢),生地,白芍藥,麥冬,丹參(二錢),杜仲(錢半),甘草(一錢),如火盛躁煩者,入真龜膠二三錢化服。如氣虛者,間用人參一二錢。如心虛不眠多汗者,加棗仁當歸各一二錢。如汗多煩躁者,加北五味十粒,或加山藥山茱萸。如見微火者,加女貞子一二錢。
如虛火上浮,或吐血或衄血不止者,加澤瀉一二錢,茜根二錢,或加川續斷一二錢以澀之,亦妙。去杜仲丹參,加知母地骨皮各一錢,名加減一陰煎,治證如前而火之甚者。
白話文:
這是治療因為腎水不足、火氣偏旺的藥方,所以叫做「一陰煎」。凡是腎的陰液虧損,導致脈象和症狀呈現陽盛,像是虛火發熱,以及陰虛導致出血等情況。或是瘧疾、傷寒,經過多次發汗治療後,出汗過多,導致脈象虛弱、氣力不足,卻還是煩躁口渴,潮熱不退,這都是因為汗出太多傷到陰液,導致體內水分不足造成的,這些情況都適合使用這個藥方,並根據情況加減藥材來治療。
藥材組成:熟地黃(三到五錢)、生地黃、白芍藥、麥門冬、丹參(二錢)、杜仲(一錢半)、甘草(一錢)。如果火氣旺盛、煩躁不安,可以加入龜板膠二到三錢,溶化後服用。如果氣虛,可以加入人參一到二錢。如果心虛導致失眠、多汗,可以加入酸棗仁、當歸各一到二錢。如果汗出太多、煩躁,可以加入北五味子十粒,或是加入山藥、山茱萸。如果出現輕微的虛火,可以加入女貞子一到二錢。
如果虛火向上浮動,或是出現吐血、流鼻血不止的情況,可以加入澤瀉一到二錢、茜草二錢,或是加入川續斷一到二錢來收斂止血,效果很好。也可以去掉杜仲、丹參,加入知母、地骨皮各一錢,這個藥方就叫做「加減一陰煎」,治療的情況和前面說的一樣,但是適用於火氣更旺盛的情況。
2. 二陰煎
(景岳),此治心經有熱,水不制火之病,故曰二陰。凡驚狂失志,多言多笑,或瘍疹,煩熱,失血等證,此方主之。
生地(三四錢),麥冬(二三錢),棗仁(二錢),元參,茯神,木通(錢半),黃連(一二錢),生甘草(一錢),加燈心二十根,或竹葉亦可。如痰勝熱甚,加九制膽星一錢,或天花粉一錢五分。
白話文:
這個方子(名為二陰煎),是治療心經有熱,導致體內水液無法制約火氣的病症,所以才叫做「二陰」。凡是出現驚恐癲狂、精神失常、說話很多又愛笑,或是長瘡疹、煩躁發熱、出血等症狀,都可以用這個方子來治療。
藥方組成是:生地(三四錢)、麥冬(二三錢)、酸棗仁(二錢)、玄參、茯神、木通(一錢半)、黃連(一二錢)、生甘草(一錢),另外再加入燈心草二十根,或是竹葉也可以。如果痰多且熱象很嚴重,可以加入用膽汁炮製過的膽星一錢,或是天花粉一錢五分。
3. 三陰煎
此治肝脾虛損,精血不足,及營虛失血等證,故曰三陰。凡中風血不養筋,及瘧疾汗多邪散,而寒熱猶不能止,是皆少陽厥陰,陰虛血少之病。微有火者,宜一陰煎,無火者,宜此方主之。
當歸(二三錢),熟地(三五錢),芍藥(酒炒),棗仁(二錢),人參(隨宜),炙甘草(一錢),如嘔惡者,加煨姜三五片。汗多煩躁,加五味子十四粒。汗多氣虛者,加黃耆一二錢。小腹隱痛,加枸杞一二錢。如有脹悶,加陳皮一二錢。如腰膝筋骨無力,加杜仲牛膝。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治療肝臟和脾臟虛弱損傷,導致精血不足,以及營血虛弱引起的失血等症狀,所以稱為「三陰」。像是中風後因為血液無法滋養筋脈,以及瘧疾發汗過多導致邪氣消散,但寒熱症狀仍然無法停止,這些都是少陽和厥陰兩經陰虛血少的疾病。如果稍微有火氣,就適合使用一陰煎,如果沒有火氣,就適合用這個方子來治療。
藥方組成:
當歸(6-9克),熟地(9-15克),芍藥(用酒炒過),酸棗仁(6克),人參(用量隨情況調整),炙甘草(3克)。如果噁心想吐,可以加入煨過的生薑三到五片。如果汗多煩躁,可以加入五味子十四粒。如果汗多且氣虛,可以加入黃耆3-6克。如果小腹隱隱作痛,可以加入枸杞3-6克。如果覺得腹脹悶,可以加入陳皮3-6克。如果腰膝筋骨無力,可以加入杜仲和牛膝。